王阳明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2015-03-20张绪元
张绪元
(贵州省阳明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王阳明(1472—1529),我国明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军事家、体育实践理论家。他一生喜武习文,文武精通,对传统文化精研细析,但不停留于大家文本,而是采取精要理论与当时社会实际容通应用,并结合自己所知所想,在继承前人的思想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王学思想。500年后的今天,研究探索王阳明的教育理论,对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完善教学方式,开启教学智慧,有及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王阳明作为一个教育家,认真学习古圣人之书,铭记孔子之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孟子之语:“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所以他认为,不管什么人,不论你出生贵贱,是“圣人”还是“常人”,天知如何,都是有良知的,其差别只在于人的“良知”修为,如果你受习俗影响和私欲蒙蔽太深,就有可能将应有的“良知”淹没了,因而就会不明“义理”。因为人人都有“良知”,所以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也正是由于“良知”常常被淹没,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所以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即“天下英才教育之”。通过教育,除掉物欲、邪念;通过为善去恶,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他提出的教育目的就是去人欲,“致良知”,使人“明人伦”。他所讲的“致良知”,就是表现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而“明人伦”,就是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虽然他所处的时代与今天的社会发展形势差别很大,他提出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今天的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要求不同,但他所主张的教育内涵对现代的教育发展仍不失其参考价值。
一、王阳明施教:强调要重德“立志”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的发展智力和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所以王阳明先生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品质的要求,告诫学生:“学必立志”。他说“立志,如树之种,只管精心培植,自然日夜滋长,枝叶繁茂”。学习是一件不易之事,它不仅抽象,而且枯燥,还要十年寒窗,这就要求学先于立志,志不强者智不达。不管是“圣人”,还是“常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及成学。人品、学问、智慧、能力,俱成于立志,无志气的人,必将一事无成。一个人有无成就,起决于其年青时期有没有立下大志,而不是小志、短志,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事业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事业来。这是定律,立志,事业,成功,这是人类活动发展的必有要素。
王阳明先生从小就立志要当“圣人”,读书的目的是当“圣人”,所以他在传播文化时,开展教育教学时要求学生的学习要立志朝着“圣人”方向发展。我想这个“圣人”应该就是我们提倡的学习就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气味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能为社会负责的人。在这一点上,王阳明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与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有共识的。
历史证明,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翻开古今历史,普天之下,各行各业,大凡有成就者,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成功的人士无不是壮志凌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虽然会有诸多难题,但都可用自己的志气,把希望点燃,煽得它通明透亮,煽得它烈焰飞扬。当然,雄心壮志只能建立在踏实的基础上。雄心壮志需要有计划、有步骤,踏踏实实地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就如攀登高峰一样,努力了,坚持了,成功就在眼前。王阳明形容无志向的人,“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所以他强调:“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立志与勤学关系紧密:“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只有立定志向,方能勤学不倦;而立定志向后,也必然会勤学不倦,确实说到了根本之处。
今天,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发展,学习的条件比较以前更加优越,学习信息内容更为广泛,虽然学习不需要象过去哪样“囊萤照读”,“凿壁借光”;也用不着以“蒲草为纸”,“画灰练字”,但并不意味着学习不要勤奋,读书不需要立志。要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必须做到脑勤、手勤、笔勤,心到、眼到、口到,特别是在知识信息聚增的时代,要改变自己知识的不足,还得依靠勤耕夜读,必须记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勤奋刻苦地读书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攀登上知识的高峰,才能为自己的远大理想提供得以实现的基础。这也就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读书不至千遍,终于已无益。所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要明确学习立志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取决于教育,完美的人是教育造就出来的。不管什么人,其能力、才干、品质、创新思维等都属于一个人的特殊性,但都必须经过一定阶段的教育和特殊职能的训练,才能保障其后续发展。
二、王阳明施教:强调学习要“自得”
读书为了谁,为了谁而学习,这是不少学子难以明确的问题。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提出学习要自求、自觉和自得。
一是自我学习,而不是靠别人包办。王阳明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自了百了。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教师应起“点化”的作用,但归根结蒂还得由学生自己消化,否则教师也点化不了。现实中,有些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授学生,全然未顾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书的先生,不是贩卖知识来的,其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中,在课堂上,不能只会念书、念讲稿、念PPT,要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是自觉学习,而不是迫于外部压力。王阳明强调要立志,“凡学之不勤,必志之未笃也。”学习不看你背下了多单词、多少本书,多少篇文章,在开放的社会和创新的时代,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将所学知识化为一种力量,内化为一种能力,如是只会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没有自己总结提炼的学习方法,不会举一反三,不会自觉思考,甚至不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社会生活实际,所学知识再多,文凭积累再高,也只能是书的奴隶。特别是在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必须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创新的思维,有学以致用的能力。这就要求教育教学要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起学生真正爱学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主动总结和归纳,才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是得之于己,即最终要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这就是“致良知”的结果。学习只有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知识要入心入脑、知行合一,才能成为学习实践的先行者、引领者、示范者、推动者。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存现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使得一些学生对学习知识的价值产生困惑,只相信文凭、学历、各类证书,而对知识学习价值不明确。其实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打破目光上的界限,突破思维上的局限,才能使受教育者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好比亚里士多德从浴缸里一跃而起的时候,没有人能比他更幸福,也没有任何名利可以使他如此兴奋。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它并不需要名利来作为支撑。名利上的成就只能算是不断学习过程中,不经意产生的附加值罢了,“知识改变命运”是学习的价值。当然,学习价值不仅仅改变个人的命运,更是要造福整个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科技信息时代,从蒸汽机的发明到互连网的发展,人类社会每进一步无不体现了学习的价值。学习将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对于学习,朱熹强调从经书中去钻研圣贤之道,即穷理。王阳明则认为:“《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经书的精神实质“理”是与自己的本心相通的,读经的目的正是要通过体认经书的理,来启发自己的良知。因此,王阳明主张读书贵精而不在多,他指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意,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久则义理浃洽,聪明自开矣。”
读书还必须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王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不敢以为是也。”这里体现出反盲从、反迷信的倾向,曾被正统程朱理学派视为异端邪说,斥之为“病狂丧心之人”。由此可见,阳明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思想解放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打破思考的局限,克服思考的障碍,学会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教会学生要丢弃不良习惯,对产生的不同意见要学会追究;能置身事外看待事物,大胆去认识不同世界的人,并不断培养好奇心,抱着疑问的态度看世界,才是自己的精神财富。这也就是阳明的“夫学贵得之心”之处。
三、王阳明施教:要因材施教,各成其才
王阳明认为:人的资质有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启发他。并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这即是“致良知”的要求。作为教育者,这是必修课之一,教书不是贩卖知识,就必须研究知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成才的规律,研究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心理要求,做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就如城市化建设,要多多研究城市发展的地域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对人的教育不能千人一面,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发展都一般整齐,就不能发展了。因财施教的目的在于“各成其材”。要做好因财施教,就要求教授者要去研究心理学,才知学生心理与精神发展的原理。此外,还要研究社会学,社会学的法则告知教育者当前最适宜的知识教授,心理学的原理则决定应该教授的内容和应该如何教的方法才能有效。加以勤恳的探索和总结与运用,就能得出有关教育人才成长所必需一切知识,最终使教育真正开花结果。
当然,在我们扩大招生的现实环境中,要做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存在一定困难。首先是教师资源紧张;其次是师生互动与交流时间极少;三是学生学习课时紧张;四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感认识有差异;五是评价体系还有待科学化规范。今天我国教育又处在普及化的大众教育阶段,学生多,老师少,学习空间紧张,学习班次多,而且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量又广,要做好因材施教,不仅要求教师付出百倍努力,更要求教师熟知一套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技巧,并具有灵活运用的教育艺术,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要储藏丰富知识信息,要能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不能只是把教科书复制到PPT上,再把PPT念给学生听;或者搞复杂些,将要念给学生听的教科书内容前后颠倒;或者讲些与教科书无关的内容或者将中文演变成外语,使语言洋化或者因为互动把时间都留给学生自己学自己讲,如此等等。
但不管怎么样,有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就如同短距离竞赛一样,有的人从起跑就冲刺,有的人最后冲刺,也有的人分步冲刺,因此,每个人的成绩就有先有后。所以“学者有四失,教育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是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即资质较差的学生,所学过多,终无所成,其失在多;资质较好的学生,所学过少,过于偏狭,其失在寡;所学过易而不能深入思考,仅靠表面的“浅尝”,则失之在轻易;学生学习时畏难中止,是失之在停止。教师知道了学生的心理和要求,才能补救他们各个人的不足,教学的作用,全在做到“长善”而“救失”。教育教学既紧随形势的发展,更要从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要求实际出发,使教学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宽度,所授知识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要尽可能的考虑学生群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因材施教是要对学生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各尽其材,有所进步。现代的教育也应积极运用此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去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地得到收获,获得进步。
因材施教首先需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影响力也在增大。父母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早期教育是使学生各种原始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要保证不同特点学生的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需要,就要求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跟上人才发展的要求。如同水库有水,水渠才有水。只有教师知识是满满的,是不断更新了的,才能适应不断更新的知识,进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材施教”时不能只着眼于学生的某一个方面,那样不久他就会“江郎才尽”,难以在现代社会有较大的建树。古往今来大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是通才,但我们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人,而不是“畸形”的人,所以应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才能成为现实。今天的中国正在为复兴而奋斗,要振兴中华,必须拥有大批的各层次人才,拥有各项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分析人的个性,依人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使他们在接受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发展他们能力特长,充实他们的知识智库,不仅使他们成为知识人,更要培养他们成为智慧人。
四、王阳明施教:“循序渐进”和“量力性”
王阳明先生在教学中总是强调“随其分限所及”,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思考和多加分析,教育教学也是一样,对学生的学习,既要看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要看教学的时态,既要分析教材内容,又要了解学生学习要求,不能不顾学生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的要求,更不能不顾社会对学生的选择,盲目的照本传授知识,出现费力不讨好的情景。确实,人的思想与行为都是一个渐进过程,这种渐进变化的结果表现为正变化与负变化。正变化是指由坏到好、由浅变深、由粗变精、由一般向令人注目令人羡慕的变化。负变化是指由好到坏,由一般向令人担忧、令人反感方面变化,无论正变化还是负变化,都是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要促进人向正变化方面发展,在教育中就必须遵循发展规律,逐渐投入教育力量,使之产生动力,渐次向正确方面渐进。今天的形势发展时不我待,要快,要积极进取,甚至跨越发展,进而实现良好目标的达成。在充满激情的同时,也要时刻想着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循序渐进的速度。对人才培养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切不可盲目求速度求效率,就是扩大招生,也不能追求数的增长,而不顾学生教学质量的培养。发展目标无论多么高大,发展信心无论多么坚定,教学信心无论多么坚强,教育教学都要处理好时不待我和循序渐进的关系,处理好跨越式发展与人才精心培养的关系。人才培养不是经济建设,可以采取冲出蛙地,推行跨越式发展。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一个严格的发展逻辑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它是百年树人的过程,讲究实事求是,要按规律进行,才能聚沙成塔。学习如大海之水,是多条江河小渠汇聚而成的,积累知识不能搞跨越式发展,书必须一页一页的学,正如吃饭必须一口一口的吃一样,学习有连续性,但要按顺序前进,这是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教学也一样,倘若我们的教学不按顺序前进,拚弃可接受性原则,就不是实事求是,就是违反教学规律,就将会受到事实的惩罚,就是误人子弟。
阳明积极主张在教学上以启发和诱导学生为主,要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而求得理解。教师当然要教,而更在于“导”,使学生能在学习成长中逐渐自求得知。王阳明认为,教育教学要循序渐进。因为学习知识或认识的对象,即一门学问本身的发展是系统的,是自成一个体系结构的,如数学,应先学加减法再学乘除法;学习初等数学是学高等数学的基础;学中国语文、历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认识字,不会造句,不背英语单词,不通语句;如何去翻译文章?不了解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怎能教学生懂得中国革命?倘若我们在教学上,不要循序前进,抛弃可接受性原则,就不是实事求是,而且不能融会贯通,不能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不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是采取跨越式教育教学,不断的塞给学生更多更好的种种新知识新信息,这样的学生恐怕恰似一个没有牙齿的人,不得不囫囵吞枣,起初感到不舒服,以后就害起病来,什么也不吃了。学习这事,有连续性,但要顺序前进,这是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事物总有一个发展成长过程,人才培养也是这样。所以,循序渐进,就是要尊重学生发展和成材规律,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揠苗助长,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在教学内容上要先易后难,由巩固复习已知的知识到引出未知的新内容,让学生能够顺利接受新的知识信息,从而让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揠苗助长不仅不能使人成才,反而让人被扭曲或夭折,心理学家反复强调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
五、王阳明施教:要注重“知行合一”
王阳明所说的“知”和“行”主要是就伦理道德而言的,“知”是“知善知恶”,即人们的道德认识;“行”是“为善去恶”,即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包括情感,他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作为“致良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其含义:
一是指“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并进,缺一不可。如不重“知”,仅重“行”,就会“冥行妄作”,缺乏遵守道德的自觉性;如只重“知”不重“行”,就会“悬空去思索”,没有实效。因此,他主张“知行合一”,将“知”和“行”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基准是“良知”、“天理”,但他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于矫正社会上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他认为“知行合一”才是学习的“实功”。所以他说:思辩、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显然,他认为真知必能行,不能行则非真知,所以学习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真正的知识。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这和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有相似之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所表述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其一,知能行,行必知。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体之事,是不可分的,没有知即难有行,正确的行必有正确的知,行和知,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不可分割。王阳明把知行合而为一,认为知就能行,行就得知。否则,能知不能行,行而不知,这就必将脱离实际,也就是说,正确的行动必须有正确的知识给予指导,知识的学习必须应用于行为之中,这样学习才具有实际价值。在道德教育上,王阳明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的现象。认为知与行二者是不可分离的,是互为表里的,知必将要表现为行,行必需有知做指导。这种与我们今天的主流思想辩证法则无疑是一致的。
其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阳明说:“……知犹水也,人心之无不知,犹水之无不就下也。决而行之,无有不就下者。决而行之者,致知之谓也。此吾所谓‘知行合一’者也”。知是行的指导,行是知的结果;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说,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是人的行为的引导,按照道德理念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途径。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理念活动是行动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动是“良知”的完成。
可以这样说,“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落脚点,懂得了“心即理”,明确了“致良知”,都只是理论思想上的升华,是意识范畴内的事,因此他说“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并进”,“知”、“行”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而如果我们认真比较,会发现王阳明更注重的是“行”,是实践,这也正是他的学说历经数百年而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当今我们的教育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工作、生活都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这就是说,在傍诺无人,自己处于绝对自由的时间空间时,仍能自我警醒,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不做对不起人的事。随时随地克制自己,并使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只有当人懂得了明智的限制自己的自由和愿望的时候,人才会珍惜生命、自由和时光。只有当人学会认清了周围世界和环境,并仔细认清自身角色的时候;只有当人不仅明白自己的角色责任,而且认清自己的内心权利意识的时候;只有当人用高尚的精神力量来鼓励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的时候,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教育思想应该能为我们提供一条战胜自我的途径。阳明先生一身虽经不少折腾,但始终认为唤醒人被淹没的“良知”是人生最大的满足,可见他对知识的研究和追求,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是我们现代人的榜样,正如他的诗所云:
处处中秋比月明,不知何处得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成郑康成。
鉴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1](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明)王守仁.传习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曾长秋,周含华.中国思想史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4]赵征.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其现代伦理价值[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1).
[5]焦佩锋.王阳明“心即理”命题内涵与意义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
[6]徐仪明.略论王阳明“致良知”的德育思想[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