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难题
2015-03-20陆玉红林静文
◎陆玉红 林静文
(来宾市兴宾区农机推广站 546100)
如何破解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难题
◎陆玉红 林静文
(来宾市兴宾区农机推广站546100)
一、发展现状
兴宾区地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常年甘蔗种植面积保有量在10万hm2左右,蔗区分布于区域内20个乡镇、7个农林场,种蔗户数近13万户,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原料蔗生产基地之一,产糖量占全广西糖量的10%左右。2012/2013年榨季进厂原料蔗达700万t,按照目前进厂蔗价460元/t计算,科学种蔗将使兴宾区的农民增收7亿多元。
近年来,兴宾区把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做为推进甘蔗产业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积极争取甘蔗生产机械化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帮助蔗农引进先进设备,使甘蔗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机械化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而且,区域内的6家制糖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最先进的机械化生产线,使日榨能力达到4.35万t。
兴宾区紧紧围绕甘蔗种植、加工,建立和推广“公司+基地+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新模式,拉长产业链,实施将甘蔗“吃干榨尽”的新举措,即:推广实施甘蔗制糖,蔗叶作畜牧饲料,蔗渣用于造纸,废糖蜜用于生产酒精,制糖生产的滤泥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生物肥又用于甘蔗种植这一循环经济产业链,从而大大提高了甘蔗生产的综合效益。
二、问题与不足
(一) 甘蔗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低。兴宾区甘蔗多数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零散,更有一些种植在丘陵地上,虽然推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已经有多年,但目前问题最突出,实施难度最大的仍然是机械化收割,每年数百万吨甘蔗基本都是人工一根一根砍收的。目前兴宾区甘蔗机械收获率仅为0.1%左右,由此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根据多年来观测,甘蔗收割环节用工量约占甘蔗生产过程的50%左右,支出占甘蔗生产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二) 农机与农艺未能完全融合。表现在:(1)传统种植习惯,兴宾区甘蔗种植行距大多在0.9~1m,许多蔗农在甘蔗管护过程中,仅注重施肥不重视培土,导致兴宾区每年因有台风过境造成甘蔗大面积倒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2)甘蔗收割机收获的甘蔗含杂率高,特别是倒伏的甘蔗含杂率达到10%以上,而切段式甘蔗收割机须具有自卸功能的专用车辆才能将甘蔗卸入糖厂压榨输送带上,而制糖企业对建造相关配套处理设备需要一定资金投入,因此对推广机械收割甘蔗积极性不高。(3)由于履带式甘蔗收割机自重在7t左右,并有自卸功能专用车在采收甘蔗时来回穿行于蔗地,压坏不少甘蔗根头,影响宿根蔗的发芽,造成来年甘蔗减产,蔗农不满,因此也限制了甘蔗收割机只能在不留宿根蔗的地块上使用。
三、对策建议
(一)出台扶持政策,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首先,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对未进入广西农机补贴目录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可探索“先使用后补贴”的办法,并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扶持制糖企业,例如金融部门优先贷款,财政部门予以贴息,使制糖企业有充裕资金及时兑现蔗农蔗款,激发蔗农种蔗热情;三是扩大示范规模,在有条件的乡镇、农林场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专业户或专业服务公司,并通过对甘蔗生产机械购置补贴,提高蔗农购买甘蔗生产机械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甘蔗生产系列成套机械化技术,使甘蔗生产实现机械化、系列化、标准化、规模化。
(二)狠抓基地建设,提高产出率。一是根据兴宾区气候条件、土壤地质条件,积极选育推广高产高糖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建设高标准优质“吨糖田”;二是利用桂中土地整治契机,鼓励引导蔗农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三是进行品种改良,以新台糖22号、桂糖29号、桂糖31号、桂糖32号、桂糖03-2287等甘蔗优良品种为核心,对低产、老蔸蔗地进行改造,提高蔗地产出率。
(三)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一是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并积极扶持规模型、带动型糖料蔗专业农机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及种植大户,促进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指导服务职能,协助有实力的糖料蔗专业农机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申请项目,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增加装备。
(四) 落实责任。明确区、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推进糖料蔗机械生产中的工作职责和年度目标,并组织年度考核,为兴宾区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