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5-03-20魏晓芬陈国创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就业心理对策

魏晓芬 陈国创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魏晓芬陈国创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文章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分析了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逐渐演变成竞争激烈的战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00多万人,而据《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困难,失业率高达30.5%。由于农村学生面临的压力比过去更大,因而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躁、恐惧心理

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许多农村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焦躁、恐惧心理。“大学毕业生希望尽快走向社会,谋求到理想职业,但又担心理想不能实现,不能找到发挥自己专业优势,且经济效益、工作环境又好的单位;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付之东流。”[1]还有许多学生觉得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而毕业将近,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害怕毕业,害怕毕业后面临着无业可就的状况。面对用人单位的选拔性考试,许多农村大学生不是积极地去搜集就业信息准备考试,应对当前的就业竞争,而是选择逃避,尤其是在参加考试的准备阶段,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焦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复习效率;而在面试的过程中又过度紧张,答非所问,未能很好地表现出自我能力和水平。

(二)抑郁、自我否定心理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求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几十个、几百个人竞争一个就业岗位,尤其是近些年大学生热衷的国考更是出现几千个人去竞争一个就业岗位的现象。而“农村大学生由于在中学时大多片面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全面能力的提高比较欠缺”[2],而在面对这样一种竞争局面时,许多农村大学生就会表现出迟疑,有的学生由于自己不是出身名校,或是在校期间没有得过奖励,就开始怀疑否定自己,觉得自己的竞争力不如别人,进而产生抑郁、自卑心理。一旦在求职中受挫,便一蹶不振,没有勇气和信心再去求职,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智能和技能结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自己今后的事业成就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三)怨天尤人、愤世嫉俗心理

许多农村大学生大多家境一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通过知识来改变孩子的命运,许多父母已经是倾其所有。在面对孩子的就业难题时,许多父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既没有办法为自己的孩子创业提供资金帮助,也没有人脉关系和就业信息帮助孩子就业,因而许多农村大学生在就业时只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当他们遭遇就业受挫或是看到平时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凭借父母强大的人脉关系和充足的资金谋得一份好的工作时,难免心中不平衡,有的学生甚至抱怨父母,没有为自己提供好的条件,或是心中充满悲愤,埋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平。

(四)急功近利心理

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更迫切希望走出大山,走出农村,改变父辈贫穷的局面。因而许多农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愿意去工作环境较差的基层、西部地区就业。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学生总是想着一蹴而就,一次性就能找到工作环境好、待遇丰厚又轻松的职业,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得心浮气躁、没有耐心。一些农村大学生甚至想着通过一夜暴富,走捷径的方式取得成功。

二、农村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首先是与大学一直以来扩招的政策有着直接关系。大学生逐年增加,但是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地增多,尤其是城乡教育的不公平,使得农村大学生即使进入大学也大都集中在二本和专科院校,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却很少。农村大学生的起跑线一开始就比较低,再加上许多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更倾向于选择有经验或是名校出生的学生,把普通本科院校或是专科学校的学生拒之门外。因此在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时,农村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家庭原因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几乎成为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因而许多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大学,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摆脱土地的束缚,找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当孩子找工作时,父母就会关切的询问孩子找工作的情况,无形之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此外,家庭经济条件越差的农村大学生越难就业,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比例为26.5%,来自高收入家庭的仅为11.6%。当农村大学生的满腔就业热情遭遇现实打击后,难免出现愤慨情绪,引发心理问题。

(三)学校原因

大学课堂更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应用技能,使得培养的人才大多眼高手低,不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接轨。“一些学校不从实际需求出发,跟着扩招这些 ‘长线专业’,造成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供求比例严重失调。”[3]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安排学生实习,但是实习时间一般都是短暂的,有些学校的实习更是流于形式。应届毕业学生在就业时,常常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差而被拒之门外。另外许多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就业率,不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或者是就业心理辅导远远滞后于学生的需要,不能有效地预防在求职就业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

(四)学生自身原因

农村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同自身原因有着很大关系。一方面,相比城市的大学生,一些农村大学生确实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农村大学生只知道埋头苦读,很少去参加社交活动,虽然在校成绩很好,但是缺乏就业必要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面试过程中经常表现的胆怯、害羞,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水平表现出来,错失了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在面对角色转换,需要和众多的求职者进行比较时,表现出焦虑、烦躁。另外,一些农村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定位自己,就业期望值过高,他们要求改变现状,想要实现自己目标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如果在就业中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就会适得其反,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尤其是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旦没有求职成功或是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就很容易抑郁悲观、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三、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失业已经不是这个社会的个别现象,尤其是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失业和就业难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创建公平就业环境,提供政策支持

首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关系,所以应该深化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容纳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其次,农村大学生不愿意去西部、贫困山区就业,除了同落后地区交通不方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外,还和落后地区工资待遇有着很大关系。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提高在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农村大学生的待遇,给予他们政策扶持和资金帮助。再次,政府应当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保证用人单位在公开招聘中做到公开透明,为农村大学生就业创造公平的环境。同时对没有就业的农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就业心理指导

“高等院校要改革和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办学。”[4]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校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我国并不缺乏高学历人才,但是并没有解决用人单位人才匮乏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职来职往、各项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在学生就业之前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走廊、宣传栏、校报、广播等载体向学生传递就业方面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举办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心理辅导方面的专家等方式帮助学生减轻就业前的压力。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让那些在就业压力下的学生可以通过电话连线、发信息、面谈、书信等方式进行咨询,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释放压力。

(三)关注农村大学生身心发展,营造宽松氛围

如果说教育是一种投资,那么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投资”在一个大学生身上的费用可以说是巨大的。为了让自己的“投资”得到应有的回报,许多父母都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合理的期望和适当的压力能够让孩子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在就业过程中保持好的状态。但是父母如果给孩子施加压力过大或期望值过高,可能会使孩子在就业过程中过于紧张,或对自己失去信心。因而在孩子找工作的这一段时间,父母应当多给孩子一些关爱与鼓励,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充分听取子女的意见,不能把自己的认识和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5],也不能只是一味地告诉孩子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更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为孩子就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

农村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和自身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农村大学生应当树立竞争意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如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认清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积极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这就需要改变就业观念,在就业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外在困难、挫折面前,产生心理问题是正常现象,但重要的是我们以何种心态、何种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因而农村大学生应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当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心理困惑时,一定要正确看待这种问题,勇敢、积极主动地向他人或者是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就业失败时,更要及时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耿刚.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其对策研究 [J].文教资料,2009(5):211.

[2]雷树彬.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 [J].企业家天地,2005 (3):88.

[3]曾恒.当前西部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优化途径探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43.

[4]陈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 [J].滁州学院学报,2008 (6):101.

[5]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84.

(责任编辑:陈虹)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5)010-0056-03

收稿日期:2015-03-31

作者简介:魏晓芬(1989-),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Rural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Employ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WEI Xiaofen,CHEN Guochuang
(School of Marxism,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0)

Abstract:Faced with th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has been the hot topic in society continues.Especially the rural college students prone to produce mor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mployment,in view of this special group,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ir cause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Key words:rural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employment;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就业心理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高校辅导员对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特点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