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女作家徐自华研究综述
2015-03-20王滢,刘钊
王 滢,刘 钊
(1.长春师范大学 图书馆,吉林 长春130032;2.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130032)
成立于辛亥革命前夕的南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鲜明革命色彩、带有政治倾向并呈现多元化的先进文人社团[1]。这个先进的文人社团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无性别限制的文学社团”。[2]近年来,南社研究成为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有关南社女性作家的研究成果甚少。据柳亚子《南社纪略》统计,南社有女作家61名,其中成就较大者有吕碧城、张昭汉、唐群英、徐自华、徐蕴华姐妹。这几位均与秋瑾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很多学者只是在研究秋瑾的时候才注意到与秋瑾有关的女性,其中就包括徐自华。徐自华(1873-1935),女,字寄尘,号忏慧,别署语溪女士、忏慧词人、寄尘氏、尘寰寄客、秋心楼、听竹楼、寄尘女士[3]。浙江崇德(现桐乡市)人,生于名门望族。祖父徐宝谦,号亚陶,光绪庚辰进士,官至安徽庐州知府;父徐多镠,号杏伯,国学生。徐自华自幼聪颖特异,受家族熏陶,五岁能诗,十岁即解吟咏,是封建末世的一代才女。徐自华一生任侠好义,赞助革命,闲暇时喜吟咏,柳亚子评其词可与李清照媲美。著有《听竹楼诗稿》、《忏慧词》。后徐益藩又收徐自华佚诗若干,为《秋心楼诗词》。其余诗文散见于《南社丛刊》各集及报刊中。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徐自华的研究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至90年代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目前,专门研究徐自华的文章数量寥寥,主要包括对徐自华的概述、生平、作品整理、诗词研究等几个方面,而且多为“简述”或者“简论”,研究成果不尽详细。由此可见,对于南社女作家徐自华的研究存在极大的拓展空间。
一、徐自华作品的搜集整理
要全面掌握徐自华的著述情况,实属不易,如郭延礼所言:“徐氏作品,除《忏慧词》外,她的诗文多未付梓。故每次所得,吉光片羽,弥感珍贵。”[4]郭延礼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理徐自华的作品,于1985年发表了《徐自华诗词选钞》一文。分上、下两部,上部主要选录《听竹楼诗钞》的部份诗作,下部刊出《忏慧词》未收的作品。1990年,郭延礼编校的《徐自华诗文集》面世,此书据《忏慧词》、《中国女报》、《听竹楼诗稿》等多个版本校对而成,共收入徐自华的诗498首、词74阙、文17篇,书后附有徐自华年谱简编、传记材料和诸家序跋。“虽非完璧,但徐氏的创作精华大体在焉。”[4]
郭长海于1996年发表了《徐自华集外文辑存》一文,辑佚了《徐自华诗文集》集外文十篇。而后,他对徐自华的诗文等资料不断有新的发现,于2014年出版《徐自华集》。此次整理,除《听竹楼诗钞》及《续篇》、《秋心楼诗词》、《忏慧词》之外,并辑录《南社丛刻》、《江苏革命博物馆月刊》等报刊刊发的有关徐自华的诗词、文章、书信、广告等。后附有关传记、评论、题词及年谱。就目前情况来看,已知的徐自华的全部著作都已辑集于斯[5]。《徐自华集》与《徐自华诗文集》相较,诗多出百余首,文多出三十余篇。
二、徐自华的生平交游
郭延礼将徐自华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编成《南社女诗人徐自华年谱简编》一文,于1989年在《文教资料》上发表。文章按时间顺序罗列出徐自华一生的经历和创作,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1995年沈楚琴发表了《近代女才子——徐自华》一文,较为完整地概述了徐自华出身名门、年少寡居、追随秋瑾、发起秋社、加入南社、投身革命的经历。文尾处简略提及了徐自华的作品名称,没有对其作品进行具体的论述[6]。
关于徐自华的生平研究大部分以其交游为题,研究的焦点是其与秋瑾的革命友谊。2011年郦千明在《秋瑾挚友徐自华》一文中,概述了秋瑾对徐自华思想转变的影响,称颂了二人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展现了徐自华不惧艰险的革命气节[7]。除秋瑾外,徐自华与其他人士的交往情况亦颇受学界关注。1999年吴昭谦发表《巾帼英侠三姊妹——秋瑾、吴芝瑛、徐自华的友情》一文,交代了秋瑾与吴芝瑛和徐自华的相识与交往情况,指出三人为办《中国女报》筹集资金,结下深厚的友谊。吴芝瑛、徐自华在秋瑾死后冒死营造秋墓,并承继秋瑾遗志,“为民主声讨袁贼”。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把论述重点转向三人的婚姻状况、性格喜好,并作以比较,藉以带出“婚姻性格虽有异,豪情侠义一脉通”的见解,从而展现出三姐妹作为女权运动的先驱者具备的革命主义精神[8]。2011年赵霞发表《辛亥革命前后陈去病、徐自华的政治活动与交游唱和》一文,叙述了南社领袖人物陈去病交游广泛,通过秋瑾结识徐自华,二人积极开展文学革命活动,共同举社。文中论述二人的交往多以文人唱和的形式表现出来,留下很多文学作品。如陈去病作有《绿杨村小憩》、《和忏慧瘦西湖作》、《晚坐松寥阁和忏慧韵》等,徐自华则有《和佩忍绿杨村韵》、《晚坐松寥阁》、《瘦西湖》等。除此以外,二人的私交甚好,有着革命同志与诗文挚友的多重关系。全文从辛亥革命期间二人的政治活动与交游唱和入手,为探究革命背景下南社成员的活动开启了全新视角[9]。
三、徐自华的作品研究
21世纪随着女性文学研究的持续升温,相关专著相继出版,徐自华作品的价值开始受到关注。薛海燕的《近代女性文学研究》第三章中的第四节题为《徐自华和其他南社女作家的革命诗》,这一节概述徐自华的生平、作品流传和数量,着重评价了其革命诗的创作风格:“这样情韵深厚的律诗巨制,不仅在女性诗为少有,即使在诗史上,也是难得的佳作。”[10]宋致新《长江流域的女性文学》一书辟有《一生一死交情在:南社著名女诗人徐自华》一章,按编年形式概述了徐自华的一生,当中穿插了一些诗词的鉴赏,简要论述了其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11]。
近几年,对徐自华诗词的研究逐渐从女性文学研究及南社群体研究中脱离出来。2006年,万国庆发表的论文《从闺阁悲吟到为反清革命歌呼——南社女诗人徐自华简论》,指出徐自华早期诗词多为闺阁吟唱,后因结识秋瑾,其思想与诗风均产生变化。秋瑾牺牲后,她作诗痛悼自己的挚友,表达激愤悲痛的情绪。而后,冒着生命危险安葬秋瑾,向封建势力公开示威。此时的诗作表现出其刚强壮烈的一面。作者用徐自华不同时期的诗作变化来突显其思想的转变,折射出在女性社会身份发生变迁的大背景下其由“闺阁怨妇”向“女性国民”和反清诗人的转变,显现出妇女解放发轫期特有的人生景观[12]。2008年姜艳发表《民国女词人徐自华词作简论》一文,对徐自华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指出其词的内容多样,主要以咏物、友情、悼亡、爱国为主,横跨了新旧两个时代,既有传统的写景抒怀、流连光景之词,又有反映民主革命和女性解放心声的爱国词,将现实主义的情感注入词中。文章从抒情手段、语言、风格来分析其艺术特色,论述条理分明,例子说明充足,彰显其词的出色之处,清晰地呈现出其词的整体创作面貌[13]。2009年,韩磊发表《论徐自华诗歌创作的发展与变革》一文,以徐自华的诗歌发展为论述对象,指出其在历史变革、新旧交替的近代社会顺应了时代的洪流。文中强调徐自华的后期诗歌创作主题以关注现实为主体,从表现内容、风格和气魄上都在清末民初的旧体诗歌史上放射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光彩[14]。
四、结语
通过对徐自华生平及作品研究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其经历了由闺阁少女向民主革命诗人的转变,其诗歌呈现出由伤春悲秋向爱国救亡的风格变化。她的人生轨迹与时代变革互相交织,留下大量具有时代烙印的诗、词、文,还有很多值得开拓的研究空间。从现有的资料看,对徐自华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论述不够深刻。徐自华一生处在社会转型期,通过对其诗文的研究,可以窥探出其社会阅历增加、思想转变之轨迹。同时,徐自华的革命活动如组织秋社、倡导女权、加入南社、从事反袁活动等为近代女性革命之先声。无论从妇女解放发展史还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看徐自华,其中的价值和地位都是无法规避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这个处于时代变革时期的女性作家,分析其文学创作、人生轨迹所折射出来的精神历程及思想变迁,其在启蒙、革命、转型的女权思想发轫期所处的地位等,进而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研究。
[1]郭建鹏.南社女社员与辛亥革命[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6).
[2]郭延礼,郭蓁.南社女性作家论[J].学术研究,2011(2).
[3]郭建鹏.南社人物史编年[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4.
[4]郭延礼.徐自华诗词选钞[J].近代文学史料,1985(12).
[5]郭长海,郭君兮.徐自华诗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6]沈楚琴.近代女才子——徐自华[J].浙江档案杂志,1995(3).
[7]郦千明.秋瑾挚友徐自华[J].检察风云,2011(15).
[8]吴昭谦.巾帼英侠三姊妹——秋瑾、吴芝瑛、徐自华的友情[J].文史精华,1999(8).
[9]赵霞.辛亥革命前后陈去病、徐自华的政治活动与交游唱和[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6).
[10]薛海燕.近代女性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宋致新.长江流域的女性文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2]万国庆.从闺阁悲吟到为反清革命歌呼——南社女诗人徐自华简论[J].嘉兴学院学报,2006(6).
[13]姜艳.民国女词人徐自华词作简论[J].文教资料,2008(28).
[14]韩磊.论徐自华诗歌创作的发展与变革[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