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

2015-03-20龚添妙刘长生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产教航空校企

龚添妙,杨 虹,刘长生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

龚添妙,杨 虹,刘长生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从教育生态学理念出发,以协同创新平台搭建为基础,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以校企深度合作为手段,实现系统的运行发展;以互惠共赢为基点,实现系统的良性循环,试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教育生态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要:产教融合、特色办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更是提出:坚持产教融合发展,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推动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从生态理念出发,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形成校企合作育人长效发展机制,能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一、教育生态理念的内涵解读

教育生态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劳伦斯·克雷明在1976年首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为教育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教育生态理论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学的维度、采用生态学的方法剖析教育的内外部系统,分析教育的生态功能并揭示教育生态基本规律。教育生态理论强调整体性,关注系统内部的每个环节及各因素间的关系,注重系统内部要素的协调及可持续性发展[1]。

教育生态理论其指导思想主要体现为教育生态理论的系统观、平衡观、控制观[2]。系统观指从宏观来讲,教育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既相互区分又不断进行信息与物质的交换,相对独立也相互联系,从微观来说教育生态系统内部是由若干因素构成,各因素间相互影响、作用,但功能统一。平衡观指教育生态系统能够相对保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但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要依据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不断的进行调整,实现系统与环境的同步发展。控制观指虽然教育生态系统具备自我维持和调节的能力,但自我调节力度有限,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调节机制和手段提高系统的承载力。

“任一生态因子总要与周围环境经常不断地处于相互交换之中”[3]。高等职业教育处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信息的交换。特别在经济建设方面,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与产业、行业存在天然的联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接产业,紧跟行业发展需求,离不开行业的支持。同时,高职院校也能为行业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在某些方面引领行业企业发展。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构建了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二、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组建:协同创新平台

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是包含了行业、企业、政府、高校等因素的有机整体,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组建,需要搭建囊括行业、企业、政府、高校等因素的平台。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协同创新就是相同或相似的单元之间通过合作、产生相互作用关系和共振放大效益,形成高效有序的常新机制。职业技术与教育协同创新,依托政府、企业、高校,通过迅速畅通的交换、传播、服务平台,实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逐步把集聚、开发、辐射与形成共享网络的功能结合起来,建设政产学研合一的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型基地,实现区域范围内职业院校与政府之间、与行业企业之间、与其他职业院校之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及效益的最大化。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航空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70家单位,成立全国首个“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定位于航空职业技术与教育,目的是推进航空职业教育与航空产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成立以来,中心不断完善校企对话和互动机制,制定了中心章程,明确各方职责,实现校企合作有章可依;定期召开年会与举行主题论坛,探讨交流航空产业发展趋势、前沿技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等多项主题;搭建信息平台,收集、发布航空产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升级要求、人才供求、员工培训等信息;与理事成员单位在订单培养、员工培训、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培养和技术服务等六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中心的成立,革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和运作模式,让航空职业教育深度融入航空产业链,推进了技术创新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和成长道路的多样化;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平台,搭建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企业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打下了基础。

三、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校企深度合作

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系统的有序运行,需要各因素根据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原有结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转型衔接配套,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为此,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产业调整专业设置,依托行业促进内涵发展。

深度对接产业,调整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开办什么样的专业,如何办专业,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必须对接产业,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1998年升格高职院校以来,先后开办了33个专业,涉及8个专业大类。原有办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存在着服务面向不明确,对接产业不紧密,专业特色不鲜明,校企合作不密切四大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航空产业发展需求,不利于学院的长足发展。为此,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明确了对接航空、服务航空的办学定位,结合航空产业人才需求趋势,围绕航空产业链,采取“撤销、转向、新增”等措施,大力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撤销与航空产业链对接不紧密的专业22个,新增空中交通管理、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与航空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10个,预计到2016年,调整后的22个专业全部与航空产业紧密对接。

坚持示范引领,实行集群发展。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调整专业结构的同时,依据新的办学思路和服务面向,围绕航空产业链,面向航空维修、制造、服务与管理三大职业岗位群,将学科基础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划分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四大专业群,并明确以重点专业、龙头专业、示范性特色专业飞机维修、飞机控制设备与仪表、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航空服务四个专业为牵引,带动其他专业发展,形成四大特色专业群,实现了资源的优化与合理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

依托行业支持,打造双师队伍。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就是要“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学院依托企业支持,建设了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院新进专业教师,不论职称与学历,若上岗前三年内没有两年以上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均要到企业一线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锻炼。在岗专业课教师以五年为周期带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专项操作技能培养等任务,到企业顶岗培训半年至一年。此外,学院每年选送部分教学管理干部到航空修理企业任职交流,学习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了解航空修理前沿技术。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院不惜重金聘请企业人才,一是聘请了25名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工厂厂长,作为客座教授,他们每年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到学院做一到两次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 把企业管理理念、文化理念以及技术项目等介绍给师生,拓宽师生眼界。二是兼职教师品牌团队。学院拥有由23名技术专家和126名技能人才组成的兼职教师团队,每个学期安排20到30名兼职教师到校进行专业课教学或实训课教学,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校企共建基地,再现生产情境。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依托协同创新中心,一年来,学院与理事单位共建了飞机维修、飞机控制设备与仪表等4个校内实训中心、21个实训室、30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在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的同时,还借鉴现代企业先进生产管理理念,引入中国质量协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以空军航空修理工厂和民航维修企业生产现场为蓝本,推行基于6S的实训教学现场星级评价管理。引入企业生产现场管理要素,将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要素(人、机、料、法、环),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素养、工装设备管理、实训耗材管理、实训教学过程管理、现场环境管理等五大管理领域的考核评价要素,构建实训教学现场星级评价体系。并依据体系,进行实训基地改造与升级,真实再现企业生产情境。同时,把“敬畏航空、敬仰航空、敬爱航空”“航空报国”“无差错、零缺陷”等航修文化理念贯穿于实训教学全过程,营造了浓厚的职场文化氛围。

四、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循环:互惠共赢发展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服务行业企业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助推行业企业发展是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单位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空军航空修理企业等13家理事单位捐赠阿勒-31ф发动机等教学设施设备和工装869台(套),使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办学条件上得到提高。学院先后与5702工厂、贵州飞机公司就飞机维修、发动机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等12个专业开展订单培养,共计订单培养学生1245人;完成哈飞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班、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员工CCAR—147短期技能培训班、4723厂发动机维修技能培训班等培训任务,培训各类人才1565人,降低了企业压力,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撑。围绕产业升级和技术发展,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如技术咨询、信息服务、装备服务等),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教育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但教育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职业教育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更要适度超前发展,由紧跟行业发展逐步向引领行业产业发展转变,实现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 刘冉.教育生态理论下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S6).

[2]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 马歆静.对大教育的教育生态学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6,(4).

[4] 朱厚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5] 朱厚望.打造“航空”品牌,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融合式发展之路[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编校:杨英伟]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Fus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Education Ecology

GONG Tianmiao, YANG Hong,LIU Changsheng

(ChangshaAeronautical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ChangshaHunan410124)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bines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 is a most closely-knitted type of education. The fusion between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s an orientation for a period i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for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embarking from the education ecology concept and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latform, builds the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tegrated ecological system; by means of profound cooperation, it implements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n th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basis, it realizes a virtuous cycle in the system. The paper tries to provide a referential paradig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ecology; fus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2015-03-02

龚添妙(1989- ),女,湖南长沙人,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编号:14C0015) 和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行业深度‘融合式’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ZJA2012017)阶段性研究成果。

G

A

1671-9654(2015)01-005-03

刘长生(1966- ),男,湖南耒阳人,教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电磁场数值计算、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产教航空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