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综述
2015-03-20黄滨
黄滨
(福州大学 团委,福建 福州 350116)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综述
黄滨
(福州大学团委,福建 福州 350116)
摘要: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理论界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研究角度主要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意义、建设内涵、建设目标、建设维度、建设问题、建设途径及群众路线等角度展开,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新形势下,根据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围绕“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目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载体,将这些成果进行归纳梳理,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展望前景,有助于推动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桥头堡”作用。
关键词: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综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正式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党组织要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搞好服务。”[2]同时,对于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引起了高校的广泛重视。许多高校围绕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尝试,学者们也从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一、关于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意义研究
高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有的学者认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阵地,对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在高校中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3]有学者则归纳了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需要,二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对新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三是高校创建和谐有序校园的客观需求。[4]还有学者认为,作为汇聚人才和智力资源的高校,应发挥其独特优势,凸显自身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走在前面。[5]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在新形势下建设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对于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引领高校党的建设,乃至全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成果更多地从宏观的层面对现实意义进行研究,但是对理论方面意义的研究成果较少,从微观或某个现实特定角度、维度出发研究建设意义的成果也较少,未来对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意义的研究应该从这些方面给予加强。
二、关于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涵研究
对于什么是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学界对其内涵没有给予统一的界定,但是观点趋于一致,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很多学者从“服务”的对象来进行界定,提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本质是要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永葆党的先进性,提高党委治校理政的能力,是以学校党委服务院(系)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全校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师生员工与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党组织。[6]有的学者将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服务基层、党员、师生、中心以及服务社会。[7]还有学者认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涵就是学校党委服务各个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各级党组织服务各个党员,全校党员服务群众和全校学生,它应该是区别于命令型、管理型、权力型的基层党组织,其服务对象是全体高校师生员工,其建设的关键点是服务。[8]另外,也有学者从“服务”的功能来进行界定,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切实发挥组织领导、培养和教育、示范和引领、政策宣传与教育、权利维护和保障、帮扶和帮助等作用与功能,从而为师生提供有效到位的服务,以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9]由此可见,在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中,学术界聚焦于“服务”二字,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涵。对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涵的研究,虽然很难形成统一的内涵,但在围绕“服务”进行界定内涵的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融入信息化时代、个性化发展等时代元素,让内涵凸显时代性。
三、关于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研究
目标研究作用在于保证方向不偏离,近年来学界对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的研究,主要围绕服务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和党建工作展开。如李宁蔚认为,高校不同于企业、政府等机构,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这就要求高校在探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设置基本目标,着眼于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内涵发展等三个方面。[10]有的学者紧扣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目标方向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提出以服务教职工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重要目标及营造党建人文环境为整体目标的多元目标体系。[11]有学者则提出,建设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必须达到中央的“六有”目标,即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和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12]由此可见,目标对组织建设起着导向作用,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该紧密结合自身定位和特色,把建设目标落实落细落小。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对目标的研究更多从定性出发,缺乏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尽量把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尝试制定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体系,为实际工作提供参照。
四、关于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维度研究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包含哪些维度,应从哪些方面展开也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有学者提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从服务社会、发展、成人三个关键领域出发,要做到提高服务能力强化服务功能,且必须建立健全联系服务师生机制,不断完善优化组织保障体制。[13]有的学者认为,应呼应党的建设全局目标,在组织文化上确立服务基调,在具体实践上践行服务功能,在组织行为上体现服务特色。[14]有的学者提出,要从服务高校发展建设、服务教工教学生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内涵要求出发,在着力点上,基层党建需要突出建设理念的服务性、建设内容的丰富性、建设目标的实效性。[15]还有学者认为,应从构建全覆盖的服务网络、打造能力突出的服务队伍、设计贴近需求的服务载体、建立保障有力的服务机制等四个着力点完善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6]同时也有学者提出,应着眼于服务的目标、服务的内容、服务的形式和服务的评价等四个维度,坚持“服务师生与服务大局、党务工作与行政事务、方法创新与载体建设、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四个一致,通过四个维度的评价有效激发高校党组织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7]对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维度研究具有较为丰富的成果,维度特色明显,从这些维度进行研究对进一步理清明晰了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相关理论,也有利于为具体工作开展提供现实的参照。对于维度的研究,还可以从整体与局部、内容与形式等不同角度开展深入研究。
五、关于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各高校已经清醒的意识到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进行了很多积极有效的尝试,总结形成了很好的经验。但在这一过程中,各高校也遇到了许多的共性问题,对此,学者们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价值理念尚未内化于心。二是缺乏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基层的党员干部同学校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服务内容与形式有待创新,基层党组织缺乏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四是服务体制不够完善,保障制度不全导致服务缺乏后劲。当然,除了普遍性问题之外,很多学者还针对不同层次高校展开具体分析,指出了一些具体问题。比如:针对地方高校,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型党组织在做好师生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必须面对一个很关键的工作,即在地方高校发展转型过程中如何定位与其他组织的功能,如何发挥好领头羊作用等问题。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也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只有抓住问题根本、剖析问题本质才能为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只有充分重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举措,从而达到效果并形成良性循环。
六、关于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关系研究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需要,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有的学者指出,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所强调核心在于“服务”,这与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是相契合的,都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8]有的学者认为扎实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以群众路线为切入点,要通过提升组织的服务能力、加强组织的服务意识、拓展组织的服务载体等途径深入研究师生员工的关注点,切实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畅通沟通渠道,不断增强师生和校、院党委的联系,让师生群众真正参与学校改革发展、共享发展的成果。[19]有的学者则从服务学生的视角出发,提出要在“党的群众路线工作要求”的统领下,牢固坚守“三服”理念 ,即“以能服众、以纲服从、以德服人”的理念,有效落实“三务”工作,即“务心、务生、务学”的路径,在“三服”与“三务”中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 “服务”本质,走实群众路线,走强学生工作路线,实现基层组织“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20]对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关系的研究充分体现时代的呼唤和需求,也体现了高校对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的回应,对两者的研究,未来应该更注重立足于实践,探索、分析、研究一些成功的个案,并形成有效经验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推广,甚至可以为其他领域提供借鉴。
七、关于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途径研究
理论研究在于服务实际,怎样建设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根据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内在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学者们围绕服务功能、服务队伍、服务载体、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如马乙玉提出,高校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应做到并做好的几项工作:一要树立服务理念,筑牢服务型党组织的价值基础,二是搭建有效载体,强化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三是打造服务品牌,建设好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文化,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保障机制。[21]有的学者提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需要从观念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执行层面着手。[22]有的学者认为要创新制度载体、创新组织载体、创新文化载体、创新网络载体。[23]也有学者提出建设高校服务型党组织要注重顶层设计,上级须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明确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容、路径、功能以及评价体系,等等。[24]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服务型与学习型、创新型建设应该共同推进,要通过搭建平台,不断完善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体系,并且要重视发挥网络作用,从而开辟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领域。[25]对建设途径研究是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和落脚点,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举措,但对于这些举措的可行性分析是下一步研究所要考虑的重点,并在研究过程中避免一些重复举措的累赘。
八、总结与展望
纵观近些年来学界有关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成果丰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党建理论,对高校党建工作甚至是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是系统全面,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关注理论问题,更关注实践发展,从意义、内涵、目标、维度、问题、途径及群众路线的角度展开,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三是联系实际,现有研究成果把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高校国际化发展、互联网等复杂形势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一些符合实际、富有创新的举措。当然,现有的研究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如何更贴近大学生个体、如何更加紧密融入时代发展新元素、如何更加注重量化的实效、如何总结出较为系统的经验等等。实践发展无止境,理论发展勇创新,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未来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一是目标“个性化”。互联网+将让人们进入一个个性化时代,个性化时代需要个性化的发展方式,一所高校的个性化在于其独有的办学定位、地域环境、大学精神等。因此,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也须紧贴一所大学的“个性”,展现一所大学的“个性”。
二是内容“生活化”。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坚持服务为核心的前提下,如何吸引对象是关键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内容尽量融入到师生的生活中,以师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师生工作生活的点滴展现出来。
三是途径“校本化”。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共性的问题,也可以有共性的举措,但关键是需要一些符合高校实际情况、体现高校特色的落实、落小、落细的本土化举措。这些举措既能保证党组织建设方向,也是具体可行的;既要坚持问题导向,更要体现解决实效。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3-11-19)[2015-08-31]. 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EB/OL].(2014-5-28)[2015-08-31].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14-05/28/c_1110904894.htm
[3]曹海翔、梁静.建设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意义与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45-47.
[4] 蒋曼.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102-104.
[5]马乙玉.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9):15-16.
[6] 杨贤金.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高校党的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13):44-49.
[7]李宁蔚.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1):47-50.
[8]鲍忠敏.高校院(系)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4):40-42.
[9]陈亚兵、陈一祥.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若干问题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1-4.
[10]李宁蔚.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1):47-50.
[11]许传洲、宋岚峰、刘波,等.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目标多元化梳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5(1):118-119.
[12]邹刚、刘岩.高等学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190-192.
[13]杨贤金.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高校党的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13):44-49.
[14]赵凤、陈晓梅.高校基层服务性党组织建设的三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31-32.
[15]时哓建.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内涵要素与建设路径[J].高教论坛.2014(26):175-176.
[16]许锃、郑支农.新时期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四个着力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4):128-129.
[17]王晖、陈先涛.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四个维度[J].池州学院学报.2015(1):30-32.
[18]郑金鹏、邵晓波.创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4(10):3-4.
[19]田芳硕.以群众路线为切入点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J].学理论,2015(7):173-174.
[20]金绍荣、肖前玲.高校学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应在“三服”与“三务”中走实群众路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1):25-26.
[21]马乙玉.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9):15-16.
[22]时振芳.新形势下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探究[J].科学导报,2015(2):159.
[23]姜霖霖、虞晨洁、李华婷.创新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的研究[J].新一代,2015(1):11-13.
[24] 白永生、赵君.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就检视及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 175-176.
[25] 时哓建.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内涵要素与建设路径[J].高教论坛.2014(26):175-176.
(责任编辑:陈虹)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5)11-0082-05
收稿日期:2015-08-31
基金项目: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15SKZ04)。
作者简介:黄滨(1980-),女,汉族,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A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ANG Bin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Fuzhou University Committee,Fuzhou,Fujian 350116)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oretical circles in China have conducted a lot of researches towards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produce a great deal of resul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connotation,goals,dimensions,problems,means and mass line.Under the new situation,to generalize and sort out these research results,including the summary of achievements,the discovery of deficiency and insights into the prospects,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ervice-oriented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construction;research 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