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经典阅读推广研究

2015-03-20陈良启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先进经验经典阅读高等院校

陈良启

(泉州师范学院 应用科技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高等院校经典阅读推广研究

陈良启

(泉州师范学院 应用科技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经典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经典阅读是经典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率先推广经典阅读,既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品质,为社会树立正能量范式,又体现大学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对比调查,结合分析中外推广经典阅读的先进经验,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经典阅读;先进经验

一、经典阅读及其价值

(一)关于经典

关于经典,国内外学术界都有相关的描述。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1]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2]《辞海》则将其表述为一定时代、一定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3]总的来说,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作品,是经由漫长文化积淀形成的历史选择,它拥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无尽的张力。

(二)经典阅读及其价值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过,“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4]可见,经典历经历史浪潮的冲刷经久弥新,代表一定时代文化思潮的最高成就。

阅读经典作品,就是和历史名人进行心灵对话,只有你不断发问、认真求解,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睿智的人生哲理。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对于形成健康人格和美好品德,丰富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无疑是极为重要的。经典作品饱含作者强烈的思辨能力,这对培养年青一代冷静思考人生,形成不盲从、不迷信的处事能力,也是极为有利的。总之,阅读经典作品,不仅可以获取科学文化知识,还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健康的传统民族文化。

二、我国经典阅读现状分析

(一)我国经典阅读的现状

二十世纪末,受网络等媒介的冲击,我国国民阅读环境虚拟化、过程碎片化、内容低俗化、目的功利化猎奇化等不良现象日益严重。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至今已组织12次)表明,我国国民阅读率总体偏低,手机阅读、网络阅读成主流阅读方式。据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8%,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成人手机阅读接触率逐年提高,2014年首次超过50%,34.4%的成人进行过微信阅读,成人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2014年我国成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与2013年相比,减少了0.21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与2013年相比,人均报纸阅读量下降了5.82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增加了0.56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2本,与2013年相比有所提升。超四成的成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人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5]综合来看,阅读呈现增长的主要是数字阅读、通俗阅读、动漫阅读等,传统纸质媒介阅读率远远低于增长率。虽然没有专门调查经典阅读情况,但可以想见,尽管以纸质媒介为主体的经典阅读率略有上升,涨幅也是极其有限的,国民经典阅读总量还是很少的,国民阅读呈现出疏远经典、阅读退化的趋势明显。

(二)造成我国经典阅读退化的原因

1.阅读载体的变化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的发展对经典名著阅读冲击产生巨大的影响,读者享受着新兴媒介带来阅读便利乃至依赖,如今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时尚阅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种读书方式。

2.经典阅读收效缓慢

众所周知,经典阅读需要人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反复琢磨,才能真正领悟个中所蕴含的内涵,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很难直达真理的深处。当前浮躁的社会,人们只想走捷径,经典也就被放之门外了。

3.功利性阅读严重

激烈的竞争环境,严峻的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压力,人们特别是青年人被浓烈的功利主义氛围包围着,人们只想通过快速方式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与此同时,受大众流行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审美标准和阅读习惯已经发生转变,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对传统经典阅读兴趣不大,而是偏好通俗、休闲和娱乐等趣味性读物,来缓解工作压力和调侃生活。

三、高等院校推广经典阅读的意义

(一)高等院校推广经典阅读意义重大

悉尼大学校长Michael Spence认为,“不管一个人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但最为重要的是他要学会思考。”“大学必须成为这样的一个圣地,不仅在这里可以获得信息,同时你也可以在这里学到最为核心的思考技能。”[6]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大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无可争议地成为知识、思想和道德的制高点,代表着社会文化品质的最高水准,往往引领着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从理想主义角度来说,经典阅读对阅读对象的内在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其潜在对象应该是社会精英和大学生。因此,在大学率先推广经典阅读,既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品质,为社会树立正能量范式,又体现大学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二)高等院校推广经典合乎时宜

在一些专家学者极力呼吁和提倡下,一些高校不断践行推广经典阅读,取得一些成效,为经典阅读全面推广提供了借鉴。而国家领导层的重视,无疑为经典阅读的推进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两会闭幕后答记者问他还强调:“……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7]

四、国内外推广经典阅读的情况与经验

(一)国外“经典名著运动”及其启示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爆发持续多年的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人心不稳、教育缺失,人们的思想精神和道德追求沦丧。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以赫钦斯、阿德勒为首的教育家在大学校园发起了“名著运动”,他们认为,名著阅读教育意义重大,“我们要重新彰显西方的传统,通过重拾那些蕴含于伟大思想家的著作和讨论中的智慧,为解决当前面临提供借鉴。”[8]名著阅读运动虽也历经沉浮,但在他们的极力倡导和不懈努力下,到20世纪末,美国名著运动由大学校园逐渐扩展至成人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经典名著阅读获得了美国社会的普遍认同。

(二)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经典推介的情况

进入21世纪,在一些学者的强烈呼吁下,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开始把经典名著引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去。

2003年11月,在东南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上,来自海内外100多名著名学者联合呼吁各高校加强人文教育、倡导阅读文化经典。闭幕式上,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开展文化经典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倡导大学生们多读人文经典。

2006年4月15—17日,在上海大学举行的“中文学科通识教育改革——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名专家学者呼吁教学者担当起文学原典回归的重任,强调阅读应侧重放在传统典籍原作上。

2009年,刚出任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兼博雅学院院长的学者甘阳,亲自操刀制定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他选用博士生作为助教,在中大珠海校区进行试点实验,近5000名新生参加重读“经典”文献课程。[9]

2013年,西南大学颁布《西南大学本科生阅读名著考核与管理试行办法》,学校组织专家推荐120本(种)阅读书目,学生可以选择精读10本(种)或泛读30本(种),按要求撰写读书笔记、小论文,或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考核后,可获得名著阅读通识教育两个学分或者领取《西南大学名著阅读A级证书》。[10]

尽管这些高校在推介经典名著时引发争议和阻力,但透过争论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付出的努力,无疑触发了这个时代的神经,引发人们对经典名著阅读的深入思考。

五、高等院校如何推广经典阅读

(一)我校大学生经典阅读对比分析

为了解导读对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意义,我们以泉州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设立实验组和普通组,采用问卷调查与重点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对比调研。

实验组的调查对象是选修《中外经典名著导读》、《论语导读》、《红楼梦导读》、《沈从文小说赏析》、《张爱玲小说赏析》等的学生,普通组的调查对象是没有选修经典导读的大学生,调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调查的基本信息包括年级、性别、专业、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手段等,其中还着重调查了老师推介的意义。此次调查分别发放问卷500份,其中实验组回收有效问卷498份,普通组回收有效问卷455份,同时我们还进行深入访谈,实验组达上百人次,普通组几十人次。调查基本涵盖泉州师院大一至大四的所有专业学生,可以初步认为,本课题的调查结果较为准确反映出教师导读对当代大学生在经典阅读方面的作用。

1.对经典阅读的态度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进行经典阅读是重要的(实验组达92.35%,普通组为84.87%),但是仍有将近20%的大学生读经典抱着无所谓态度或认为没有作用。虽然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读经典很重要,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近80%的大学生承认自己阅读量过少,有个别同学承认一学期下来甚至一本经典名著都没看过。在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同学认为老师的引导和推荐,有助于他们清晰了解经典阅读的意义,对大学期间读书目标较为明确,少走弯路;普通组的同学认为,如果有老师推荐,他们会去关注、阅读,当我们列举一些中外名著时,一些同学认为那些名著过时了,或者太长了、不好看,读了没有作用等等,有些同学承认他们只看网上流行的。

2.阅读经典的目的

针对大学生阅读经典的目的,我们设计以下选项,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排出顺序:个人兴趣爱好、提高文化修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学业需要、休闲娱乐、为了更好就业等。我们根据大学生选择频率由高到低进行统计分析依次排序:普通组排在首位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其次是休闲娱乐,再次是学业需要、为了更好就业、提高文化修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实验组排在首位的是提高文化修养,其次是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再次是个人兴趣爱好、学业需要、休闲娱乐、为了更好就业。从对比中可以看出,普通组的大学生阅读经典的功利性、娱乐性较为突出,这与当今社会推崇成功、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念取向相吻合;反观实验组的同学,他们的功利性没有那么明显,对经典的价值有较为正确认识,平时会主动接近经典名著,接受经典的洗礼。

3.阅读经典的主要途径

我们调查大学生读书受谁影响较大,结果发现,普通组有41.5%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书受影响最大的人是朋友和同学,其次是成功人士(33.6%),再次才是老师(30.2%);而实验组的选择依次为老师(51.82%)、朋友和同学(30.5%),其次是成功人士(17.6%)。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经典阅读还是倾向于与人进行交流读书经验,老师在大学生经典阅读引导中起到的作用较为明显。

4.读书的载体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21世纪,互联网带来的快速、轻便无疑为大学生所青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管是普通组(64.46%),还是实验组(56.35%),他们获取知识信息主要来自网络。其中普通组70.5%的同学通过网络了解新闻、微博信息、娱乐信息、青春文学、武侠小说、时事评论等,阅读经典的人少之又少(3.25%),上图书馆或自己购买纸质经典名著阅读的人占不到20%;实验组的同学则有明显的变化,虽然网络阅读也是他们的首选,但是他们阅读经典的比例(40.15%)远远高于普通组同学,特别是老师推介经典名著,他们都会选择阅读,有的向图书馆借阅,有的自行购买阅读。

5.经典阅读的深度

在大学生经典深阅读方面,我们主要从简单浏览和深入阅读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普通组简单浏览(74.62%)的人数远远超过深入阅读的人数,而实验组两类阅读比例大致持平。在个别访谈中,实验组的同学认为,一般老师推介的名著,自己会认真阅读,有的甚至重复阅读几遍。

(二)思考与建议

以上两组对比结果呈现出大学生在阅读经典中的不同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当前大学生对经典阅读仍然不太重视,个中原因具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教师的推介作用是明显的。当下,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借助国家领导层高度重视的有利契机,积极发挥排头兵的作用,倡导和推进经典阅读。

1.建立经典阅读指导委员会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经典阅读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各专业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成,其职责包括参与制订经典阅读指导计划、精选经典阅读书目、指导经典阅读推广工作、评估经典阅读推广效果等。

2.精选经典推介读本

阅读重在内容,而不在形式。阅读的意义在于提升对经典的领悟,大学生采用怎样的阅读方式,完全由自身条件决定。正确的阅读内容,则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大学生课外阅读涉及领域广泛,内容庞杂,感兴趣的书本良莠不齐,因此,选择一系列经典阅读书目,尤其重要。首先高校可根据各专业自身特点和价值指向,让专业老师推荐经典阅读书目,然后集中提交给学校经典阅读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筛选,最后确定为本校必读的经典阅读书目(50至100部),供全校学生阅读。

3.设置一系列经典导读选修课程

高明老师的点拨常常事半功倍,高效的学习方式往往需要团队配合。也就是说,理想有效的阅读经典方式应该是成立经典阅读团队,在导师的引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因此,各高校应以全校精选的阅读书目为教材,开设相应的导读选修课程,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视野,又可以让学生深入阅读,领悟经典内涵,真正提升个人文化素质。

4.将经典纳入创新学分进行管理考核

很多学校设置创新学分制度,奖励在文体、思政等方面突出的学生。为推进经典阅读活动顺利展开,提升经典阅读效果,学校可以从制度上进行设计,将经典阅读纳入创新学分考核机制中,规范评价考核体系,比如大学期间必需选修几门经典课程,撰写读书笔记多少篇(每篇不少于2000字),可加1至2个学分(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给分)等。

5.开展系列经典阅读活动

开展活动有助于深化学习效果,学校可以借助图书馆、学生会、阅读协会等,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经典阅读活动。比如,利用“世界读书日”开展系列活动;开展“经典名著大讲堂”,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演讲;成立读者学会,组织经典交流研讨会,让老师、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开展诵读、表演活动,通过诵读经典或将经典改编成话剧进行表演,让经典深入人心。

6.搭建经典阅读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校园网络、图书馆,开辟经典阅读专栏。组织教师团队,创建经典名著微课,放置阅读专栏,让师生去点击阅读,同时开通博客,让老师、学生在网上互动,提高学生经典阅读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在强调物质、精神缺失的今天,经典阅读被无视,作为精神之灯塔的高校,绝对不能坐视不理,也不要过于悲观,尽管经典名著推介是一项艰难而长久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经典阅读潮流就会到来。或许有一天,当人们不再出于功利目的读书的时候,经典阅读的推介便顷刻消失了。

参考文献:

[1][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6:8.

[2]南怀谨.著名学者论中华文化经典[J].教育文化论坛,2010 (4):129.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303.

[4]夏海.品读国学经典[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8.

[5]刘彬.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5-4-20(9).

[6]悉尼大学校长作客中科院研究生院谈大学存在意义[EB/ OL].(2011-10-27)[2015-04-23].http://www.polymer.cn/sci/ kjxw6563_1.htm.

[7]李克强.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EB/OL]. (2015-03-15)[2015-04-23].http://politics.gmw.cn/2015-03/ 15/content_15106577.htm.

[8]罗伯特.M.哈钦斯.民主社会中教育上的冲突[M].陆有铨(译).海口:桂冠图书公司,1994:3.

[9]王丽丽.经典教育研究与经典阅读推广[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11):24-27.

[10]朱丽亚.西南大学“读名著拿学分”引发师生争议[N].中国青年报,2013-01-07.

(责任编辑:陈果)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5)11-0055-05

收稿日期:2015-05-21

作者简介:陈良启(1968-),男,汉,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A Study on Promoting the Classical Rea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Liangqi

(School of Appl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Fujian 362000)

Abstract:Class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the classical read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classical edu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lead in promoting the classical reading is not only helpful to promote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us to set good examples for the society,but also reflects the inescapabl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as example,the article tries to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research and combining the analysis of advanced experience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n promoting the classic reading.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lassical reading;advanced experience

猜你喜欢

先进经验经典阅读高等院校
国外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及对我国自贸区发展的启示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活动性策略在经典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借鉴山西先进经验 提高管护站建设水平——对山西省国有林区森林管护站建设学习考察的思考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