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研究

2015-07-29陈维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监管机制网络舆情新媒体

陈维

(泉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研究

陈维

(泉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新媒体环境加快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并对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严峻挑战。从传播过程的六种基本要素入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管机制,包括媒体素养教育机制、预警机制、研判机制、信息发布机制、舆情引导机制和善后机制,探索舆情监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机制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高校内部,以学生为主体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诉求表达事件,具有预判难度大、危害性强、受关注度高等特点。伴随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公众所表达出的对事件的倾向性意见,容易形成具有群体压力的公众舆情。[1]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舆情的传播和放大,推动突发事件发展、升级,增加了事件处理的难度,并对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形成严峻挑战。因此,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管机制,对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障教学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界定

(一)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则是网民在与具体高校有关的突发事件的刺激下形成的并通过网络传播的具有倾向性的态度、意见以及情绪的集合。[3]与一般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同的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是高校内部学生,虽然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同其他网络舆情一样,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学生群体的集中关注往往成为推动舆情发展的中坚力量。[4]舆情的客体则是发生在高校内部的突发事件,事件发生后,网民态度和情绪表达以高校为中心,校方面临巨大舆情压力。本文主要关注高校内部力量对舆情发展的推动。

(二)新媒体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以网络为载体,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传播,设备终端包括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关于新媒体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影响,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将新媒体看做一种技术,二是将新媒体看做社会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在于技术可以选择性地使用,而环境具有广泛性、开放性和包围性等特点,使得人们无法随心所欲地摆脱环境,只能选择主动适应、积极创建并不断优化环境。[5]从技术视角到环境视角的变迁,意味着对新媒体的关注重点从传播媒介转向传播过程。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环境内中心事物的影响是系统中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媒体环境由传播过程中的各传播要素共同构成,并共同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各传播要素的传播特征,是探索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的基本前提。

传播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 《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提出了 “5W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6]这一模式概括了传播过程中的五种基本要素,即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同时还应重视反馈这一要素。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众传播由线性传播模式向网络传播模式转变,并使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以下传播特征:

(一)传受者界限模糊性

网络传播使传播过程由点到面的传播转向点到点的传播,传播更加精准快速。网络传播中,受者对接受到的内容进行自主的、主观的加工后,再将该内容传播给另外的受者或者原来的传者,实现信息的二次传播[7],这一过程使得受者也可以是信息传播者,传受者的界限趋于模糊。因此,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的每一个传播节点都可以是信息源,网状泛在传播加快了舆情的传播速度,通过监控传播者进而控制舆情传播的难度增大。

(二)传播媒介多样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其中学生网民占比最高,达23.8%。[8]同样由CNNIC发布的 《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则显示,即时通信、社交网站、微博三类主流社会性软件在网民中的覆盖率分别达到89.3%、61.7%、43.6%。[9]由此可见,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媒介日益增多,媒介层面上的舆情把关难度增大。

(三)传播信息复杂性

学生群体在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中扮演多重角色:对高校工作持认同态度的学生,会客观真实的反应事件信息,并融入正面积极的个人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则会借由突发事件,宣泄对学校的不满,发表片面、偏颇甚至不负责任的言论;态度中立的学生则容易出现从众跟风的心理现象,加上负面言论往往先行于正面言论,经过网民反复强化与传播,易使负面舆情出现雪球效应。后两类学生往往使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泛化,进而增加舆情处理的难度。

(四)传播效果破坏性

新媒体环境下,不同学生群体的混合作用会促使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出现偏离化、延伸化、扩大化[10],舆情一旦泛化将使负面舆情产生很强的破坏性。一方面,舆情议题的泛化将衍生出多个与突发事件无关的议题,使得事件的内容和范畴扩大,吸引大量的注意力资源,从而使事件本身无法得到准确的评判;另一方面,舆情指向的泛化将把高校推向风口,使高校从事件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面临巨大的舆情压力。

(五)传播反馈及时性

传统媒体的信息反馈发生在信息的发出、传递、接收之后,具有一定的延时性。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技术特性使传受双方可以进行实时双向交互,信息反馈的延时性大大缩短,受者的话语权得到提升。这意味着在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舆情接收者的态度和观点将对传播者产生重要影响,并影响舆情走向。因此,高校对突发事件完整真实的信息呈现,对舆情正面积极的引导,将有助于舆情被客观认知和自然消解;对突发事件的瞒报谎报,对舆情的漠视压制,将扩大舆情的负面效应。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管机制

“把关人”在传统传播过程的信息制作、筛选、发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实现对传播效果的有效控制。网络传播所引发的传播内容剧增、信息精准推送、受众主动选择等变化,使得“把关人”的作用被削弱,但如果区分不同层次的“把关”,会发现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还是存在的,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11]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要求高校管理者细化并扩大“把关”的工作层面,以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具体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机制

(一)建立媒体素养教育机制,提升传受者的信息辨识力

媒体素养包含三种能力:一是公众理解传媒内容的能力;二是合理利用媒体的能力;三是利用媒体传播信息的能力。[12]新媒体使网络世界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传播中,人人都可以是舆情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对信息传播者的把关如果放在舆情发生后,将使舆情监控产生严重的滞后性。高校管理者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分析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和舆情的复杂性,形成完整规范的培训体系,利用学生班会、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教师大会、教研会等契机常态化开展媒体素养教育,提升师生对舆情信息的辨识力,对舆情理性传播的自制力,使之在舆情发生时,一方面能客观看待突发事件,不随意加入个人判断和情绪,另一方面能有效认识舆情的危害性,不盲目从众,控制舆情的传播和扩散。

(二)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加强传播媒介监控

WEB 2.0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丰富的社会性软件,并为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媒介,为有效监控舆情的发生和发展,高校管理者应完善工作队伍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的舆情预警机制。工作队伍方面,主要依赖学校政工干部和学生干部队伍,根据主流社会性软件的分类,如即时通讯、微博、SNS社区等,分学院、分班级、分社团,全方位地建立管理队伍,并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工作机制方面,建立政工干部指导下的学生干部负责制,在各主流社会性软件上建立官方媒体,安排人员不间断轮值,对各主流社交媒体进行全天候监控,发生突发事件时,主动收集学生关心的问题,关注事态的发展,主动把握舆情走向,建立快速的信息上报和反馈机制。

(三)建立科学研判机制,加强舆情信息分析

网络舆情信息的复杂性会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高校声誉产生重要影响,高校管理者需要建立科学的舆情研判机制,及时对监控到的网络舆情进行研判。舆情研判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研判舆情信息的具体内容,包括舆情类别研判,分析舆情的主要论点和关注焦点,分析舆情是否出现泛化,将歪曲事实、影响恶劣的信息重点列出;舆情影响研判,分析舆情对事件本身和高校的影响程度;舆情发展研判,对舆情后续的发展方向和影响范围进行风险评估。二是研判舆情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在分析舆情信息的基础上,判断突发事件的发展方向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三是形成研判报告,突出事件信息描述、舆情关注焦点、影响范围和事件的走向,并给出具体可操作的舆情引导方案。

(四)建立客观信息发布机制,提高舆情响应能力

为通过正面的传播反馈遏制负面舆情的破坏性,高校管理者需建立健全舆情回应机制,具体包括客观的信息发布机制和有效的舆情引导机制。高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必然引起校园师生和媒体的关注,为避免因好奇、猜测引起的虚假舆情影响,高校管理者应建立客观信息发布机制,将事件信息如实呈现给公众,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事件快速响应机制,在事件发生后的黄金响应时间内,尽可能将事件相关信息客观呈现在师生和媒体面前,并尽量满足主要述求主体的需求,以消解其对学校的负面情绪[13],当发现事件信息的完全呈现会造成严重影响,则要注意信息的描述方式。二是校方新闻发言人机制,通过新闻发言人代表校方进行信息发布,使信息呈现出足够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容易被信息接收者所辨识。三是信息推送机制,通过前期预警建立起来的工作队伍和官方媒体,实现信息的逐级推送,确保权威信息的校园全覆盖。

(五)建立有效舆情引导机制,加强舆情走向引导

客观信息发布有利于学生对突发事件进行客观判断,要掌控舆情走向,高校管理者还需建立合理的舆情引导机制,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意见领袖机制,通过前期预警建立起来的学生干部队伍,对舆情进行正面积极的回应,实现有效的舆情引导,学生对舆情的自组织回应,有利于降低舆情引导信息的官方色彩,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接受度;二是社会媒体介入机制,高校管理者需积极接触社会媒体,利用社会媒体的多层信息把关机制和信息高可信度优势,对突发事件进行客观报道和正面引导,提升舆情引导的有效性。此外,在舆情引导过程中,还需注意舆情引导的泛化,为避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集中指向涉事高校,高校管理者常采用分散学生注意力,转移学生兴趣点的舆情引导方式,容易造成舆情泛化现象的产生,并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最明显的便是集中分散的成见,使学生关注点从高校突发事件本身转向外部社会矛盾,从而激发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社会冲突,增加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14],因此要注意舆情引导的客观、中立,避免舆情的泛化。

(六)建立健全善后机制,注重工作成效巩固

高校管理者通过发布客观信息、合理引导舆情,有效控制舆情发展后,还需建立健全的善后机制,巩固已有的工作成效,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舆情消解跟踪机制,舆情消解过程中,刺激性信息的输入容易引起舆情反复,舆情消解应重点跟踪舆情的反复现象,避免高校再次陷入被动状态。二是高校形象恢复机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常伴随着对高校的倾向性指向,对高校形象造成巨大冲击,从而降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舆情消解后,高校管理者应发布事件处理报告,恢复高校既有形象。三是全面的沟通协调机制,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理是系统性事件,需要全校各部门各级人员共同配合,通过舆情的处理,总结某一工作环节的不足及各环节在沟通协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舆情监管机制,实现舆情监管的常态化、成效化,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本文尝试构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机制,该机制由六个子机制共同构成,各子机制间协同工作,相互影响,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研究主要关注校内力量对舆情发展的推动,忽视社会网民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检验监管机制的有效性,并在校外力量影响分析、舆情部门设置、舆情研判方法、意见领袖培养、社会媒体协同、高校形象恢复等方面对监管机制做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施敏锋.网络语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及其制度干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4-125.

[2]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 (18):79-82.

[3]陈谦,陈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2(2):143-146.

[4]陈强,王雅蕾,王国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1(5):6-9.

[5]汪馨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70-91.

[6]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9):157-162.

[7]胡钦太,林晓凡.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5):5-10.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3-16)[2015-09-01].http://cnnic.cn/ gywm/xwzx/rdxw/2015/201502/W020150203456823090968. pdf.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EB/OL].(2014-08-22)[2015-09-01].http:// 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sqbg/201408/P02014082 2378154144978.pdf.

[10]陈强,王雅蕾,王国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1(5):6-9.

[11] 南宏师,张浩.网络传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158-160.

[12]贾先涛.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35-39.

[13]陈谦,陈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2(2):143-146.

[14]陈强,王雅蕾,王国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1(5):6-9.

(责任编辑:华伟平)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5)11-0069-04

收稿日期:2015-09-10

作者简介:陈维(1987-),女,汉族,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思政教育、网络宣传研究。

Study on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CHEN 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Fujian 362000)

Abstract: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and make a big challenge for day-to-day management work of college.This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ix basic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opagation,analysis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of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and propos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of university emergency,includ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mechanism,early warning mechanism,judge mechanism,information release mechanism,public opinion guidance mechanism and rehabilitation mechanism,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s of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Key words:new media;university emergency;internet public opinion;supervision mechanism

猜你喜欢

监管机制网络舆情新媒体
大数据时代涪陵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