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章法论探析
2015-03-20朱吉勒
朱吉勒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起承转合章法论探析
朱吉勒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起承转合”作为文章章法在文章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文章写作的视角,基于对起承转合结构形成的过程进行剖析,阐述其理论内涵,探究其实践价值,总结其在文章写作中重要作用,以求正本清源,扶偏使正。
起承转合;篇章结构;理论内涵; 实践价值
“起承转合”作为文章章法,聚合了文章写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揭示了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历来受到习作者的推崇。正如张松祥指出:“起承转合能够给写文章的人提供一个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的文本内容结构的思维操作模型。”[1]因此,这一结构范式有助于初学写作者尽快掌握习作的窍门和方法。然而,对于“起承转合”这一结构模型学界对其源流、理论价值尚存有不同意见。蒋寅认为,作为诗学问题的起承转合之说,最早见于元人诗法,具体说就是杨载《诗法家数》与傅若金《诗法正论》[2]。黄强认为,“起承转合”结构说萌芽于唐代的试律、律赋中[3];王奎光认为,就诗格发展的历史看,萌芽于唐五代诗格著作[4];而对于其章法是否有价值,主要认为“起承转合”是“机械”或者“僵化”的结构、“极浅陋可笑”等论述。以上观点从不同的视角,论述了 “起承转合”的源起、价值,都有立论的依据,但仍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将在综合各家的基础上,从文章写作的视角,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起与合:文章首尾
起,是指文章开头的方法,《四书文法摘要》中指出开头的方法有五种,分别是直起、陆起、引起、按题大概起、另起。起与开头相对应;合,指结束全文,与前文呼应,其中合法有二: “合即落:有骤落,有徐落。”与结尾相对应。而一篇好的文章,开头和结尾要做到文脉贯通,前后照应,整体完备,互为一体。清代朱庭珍《筱园诗话》云:“自起自结,首尾元气贯注,相生相顾,溶成一片。”从中可以看出,文章的首尾,须首尾贯通,前后呼应,自成一体,因为这关系到文章整体结构布局脉络。而吴乔《围炉诗话》亦指出:“诗仅从头做起,大抵平常,得句成篇者,乃佳;得句即有意,便须布局,有好句而无局,亦不成诗。”所以,文章首尾结构关联到文章写作的整体布局,在文章写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那么,较早论述“起承转合”篇章结构中的“起合”,即文章“首尾”,笔者认为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虽没有以“起合”命名进行论述,但提及“首尾”一词共达6次,其中《章表》篇云:“条理首尾”,《章句》篇云:“首尾一体”,《附会》篇云:“首尾周密,表理一体”、“首尾相援”、“统首尾” ,《熔裁》篇云:“首尾圆合,条贯统序”等等。综括刘勰对“首—尾”结构的论述,认为写文章应重视开头和结尾,使之统于一脉,前后勾连,圆合无迹,这样才能全面调度全篇的布局,便于把握住文章的文脉,做到细针密线,天衣无缝。由此不难看出,“起承转合”篇章结构在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了最初的萌发。正如姜望琪指出:“刘勰关于文章结构的这些论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章学的起承转合结构说。[5]”万奇亦指出:“刘勰的‘首—尾’说开启了起承转合结构论的先河”[6]。
而对于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如何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得完美,刘勰亦进行了阐释,一是“首唱荣华”,即文章开头要精彩,引人入胜。唐彪《读书作文谱》指出:一篇机局扼要,全在“文之发源也”。此处若得势,则后“皆有力”。通篇之纲领在首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二是“外文绮交,内义脉注”。三是“克终底绩,寄深写远”,综合起来即文章结尾要寄托遥深,耐人寻味,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如清人沈谦《填词杂说》指出:“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隽,着一实语,败矣。”沈义父《乐府指迷》亦曰:“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四是“首尾相援”。这是刘勰从文章整体考虑,指出开头和结尾必须“相援”,初步形成了文章写作的整体架构,为“起承起合”一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后代文家对“首尾”结构说亦有论说,吴沆《环溪诗话》主张:“首句要如鲸鲵拨浪,一击之间,便知其有千里之势。于落句要如万钧强弩,贯金透石,一发饮羽,无复有动摇之意。”明人谢榛《四溟诗话》曰:“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清代李渔《闲情偶寄》:“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 可见,合理安排好起与合在篇章结构中位置对文章写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承与转:文章主体
承,指承接上文加以阐述;转,是指转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立论。承转是说文章结构的主体部分。
而对“承转”这一文章主体进行勾勒其内在联系主要在唐宋时期。唐代白居易在《金针诗格》中指出:……第二联谓之“颔联”,欲似骊龙之珠,善抱而不脱也。亦谓之“撼联”者,言其雄赡遒劲,能捭阖天地,动摇星辰也。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以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从“颔联”“警联”来阐明文章主体所具有的气势,侧重以阳刚之气造成惊天地、泣鬼神、驱观者的效果。南宋诗人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曰:“做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多见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草。不可不知也。”强调文章主体要“肥满”,即主体要达到充实,饱满。虽然没有指出“颔联”“警联”“腰腹”具体指代什么内容,但大体可知是指文章写作的主体部分,即“起承转合”结构中的“承转”内容。
那么,写文章运用“承”法时要自然、文气贯通,使其与下文进行紧密的衔接。倪士毅《作文要诀》中指出:“一篇之中,凡有改段接头处,当教他转得全不费力,而又有新体。”因此,用好承接法是文气贯通的关键。而使用“转”法时要注意轻重缓急。刘坡公在《学诗百法》中指出:“转者,就承笔之意,转捩以言之也。其法有三:一进一层转,二退一层转,三反转。总以能与前后相呼应,活而不板者为佳。唐诗之注重转笔,而上下一气者,当推杜甫《春望》一首。”所以,运用“承转”法时要做到自然而富有变化,而不至于刻板呆滞。
而后人对文章主体部分亦进行了阐述,元人乔梦符指出:“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猪肚部分就是指文章的主体,要求做到饱满、充实。明代胡应麟《诗薮》曰:“二联之中,必使极精切而极浑成,极工密而极古雅,极严整而极流动,乃为上则。”清代沈祥龙《诗词随笔》:“词换头处谓之过变,须词意断而乃续,合而乃分,前虚则后实,前实则后虚,过变乃虚实转换处。”很明显,对于文章写作主体在转换、虚实、衔接做了明确的要求。
三、起承转合:文章整体
“起承转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阐发,最早见杨载的《诗法家数》和傅若金《诗法正论》,并以破题、颔联、颈联、结句与之对应,阐述了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
杨载《诗法家数》指出:“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推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可见,《诗法家数》中“起承转合”结构内容是在继承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从文章写作整体进行创新,表现为:一是《诗法家数》诠释了“起承转合”各联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互为联系的整体。如颔联“要接破题”,结句要“或就题结,或推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二是各联在具体内容上有了新的要求,融入了写景、书事、写意、用事引证等内容。因此,杨载主要从文章写作的事体进行考量,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创新与整合,从而形成了文章写作的整体观照。
《诗法家数》中,对中间两联亦有明确的规定,指出:“中间两联,名法或四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状,后联须说人事。两联最忌同律。颈联转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这是对文章主体部分,即“承转”法做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对《诗法家数》“起承转合”整体结构的深化。其重点集中对中间两联的关系上,一是强调中间两联的贯通与谐和;二是中间两联要“最忌同律”。
而《诗法正论》对“起承转合”章法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或问作诗下手处,先生曰:作诗成法,有起、承、转、合四字。以绝句言之,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第三句是转,第四句是合。律诗,第一联是起,第二联是承,第三联是转,第四联是合。”这段材料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起承转合的章法思想理论,将“起承转合”的章法看作是“作诗下手处”,即文章写作应先从“起承转合”篇法作起。其次,对起承转合各环节亦作出了规定,如“大抵起处要平直,承处要从容,转处要变化,合处要渊永。起处戒陡顿,承处戒迫促,转处戒落魄,合处戒断送。起处必欲突兀,则承处必不优柔,转处必到窘束,则合处必至匮竭矣。”这就要求文章写作要做到稳健从容、优柔隽永,使各个环节辩证统一。刘熙载《艺概·文概》对起承转合亦作了具体解释:“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清人冒春荣《葚园诗话》针对“起承转合”章法结构,做了更为深入的剖析,指出:“近体以起承转合为首尾腰腹,此脉络相承之次第也。首动而尾随,首击则尾应。腹承首后,腰居尾前。不过因首尾以为转动而已。是故一诗之气力在首尾,而尾之气力视着更倍,如龙行空,如舟破浪,常以尾为力焉。唐人佳句,二联为多,起次之,结句又次之,可见结之难工也。”因此,“起承转合”作为文章写作整体是逐步形成的,并在写作实践中不断规范。
综括而言,“起承转合”作为指导初学者的文章结构范式,必然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其要领,快速入门。而要成为独创性的创造者来说,就要摆脱或超越这些范式的束缚,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律诗起承转合,不为无法,但不可泥;泥于法而为之,则撑拄对待,四方八角,无圆活生动之意,然必待法度既定,从容闲习之余,或溢而为波,或变而为奇,乃有自然之妙,是不可以强致也。若并而废之,亦奚以律为哉?”这说明必须是在“既定法度”之后,而且“不可以强致”,不可拘泥这个规范,否则文章就“无圆活生动之意”了。马正平亦指出,“各种艺术创作的思维创新,其实就是对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的淡化、消解、变形、掩盖”。[7]所以,“起承转合”作为章法结构一方面要肯定其对文章写作重要实践价值,另一方面又要灵活运用或超越,不可拘泥于法。
[1]张松祥.“起承转合”价值重审及其对写作教学的意义[J].现代语文,2010,(9).
[2]蒋 寅.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兼论八股文法与诗学的关系[J],文学遗产,1998,(3).
[3]黄 强.起承转合结构说的源流[J].伊犁师范学院学院,2006,(1).
[4]王奎光.元代诗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姜望琪.篇章结构刍议[J].当代修辞学,2012,(4) .
[6]万 奇.起承转合结构论:从诗学到文章学[A].美的观点与中国文论:古代文学理论第三十七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李春辉]
The Opening Development Change and Conclusion of Structure Analysis
ZHU Ji-le
(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HuhhotInnerMongoliaChina010051)
" The opening development change and conclusion " as the method of the textual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riting.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article writing,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opening development change and conclusion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its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explore its practical value, summarized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essay writing, in order to radically, the help is partial.
Opening development change and conclusion; Textual structur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Practical value
2015-01-20
朱吉勒,男,内蒙古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10.16116/J.ISSN.1008-0597.017
H15
A
1008-0597(2015)01-0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