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变迁与文体的嬗变
2015-03-20尹德刚
尹德刚
(澳门大学,澳门)
媒体的变迁与文体的嬗变
尹德刚
(澳门大学,澳门)
文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与其他文体交流、融合、变迁。文体间常交互学习、借鉴与互动。新闻文体脱胎于应用文,受文学和史传文体影响颇大,倒过来又对应用文体和史传文体产生启迪和影响。与此同时,媒体的变迁也会深刻影响文体的嬗变,在新媒体时代,这类变迁正在不断发生,值得关注。
新闻文体;应用文体;史传文体
“文体”一词,指的是文本的话语系统和结构体式。自古至文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犹如江河之水,在奔腾到海的过程中不断和其他溪流与江河汇流、融合,不断发展变化。
一、新闻文体脱胎于应用文体
应用文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宋朝张侃的《拙轩集·跋陈后山再任教官谢启》一文中,他说:“骈四俪六,特应用文耳。”准确的含义,见于清代刘熙载的《艺概》一书,他指出:“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这恐怕是对应用文的最早记载和最早的阐释。
应用文是一种概括的提法,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应用文包括了几百种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各自不尽相同的文体;狭义的特指公文和民间文书,而把横跨应用文与记叙文两域的新闻文体等专业文体除外。
新闻文体早期是采用狭义应用文体进行新闻传播的,比如西方早期是采用新闻信的形式,十六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威尼斯诞生后,商人们迫切需要掌握最新的商业信息和政治经济信息,于是就有人专门打听消息,用书信的形式来向这些商人报告信息,这就有了所谓“新闻信”,当中国的印刷术传到西方后,才出现了报刊杂志,又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所谓新闻文体。
中国的新闻事业历史更为悠久。中国从远古时代起,就有广义的新闻传播活动。以前历史学家一般说:秦以前,主要以口头的方式从事新闻传播;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有两种接近于新闻传播的文字形式,一种是情报信,另外一种称为“悬书”。这两种传播形式,仍旧属于应用文体范畴。
汉朝刊载军事新闻的“露布”,被视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新闻传播媒体之一。它采用的仍旧是应用文体中的布告形式。
中国早期的报纸长期采用应用文体中“状”的形式来传递新闻信息。所以当时的人把报纸称为“报状”或者“进奏院状报”等,现存世界最古老的报纸是“敦煌进奏院状”,其中一份如今收藏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一份收藏在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都是中文书写,记载的是唐朝的事情。其开端部分有“上都进奏院状上当道”,或“进奏院状上当道”的上款。收尾部分以“年月日”、进奏官的署名和“谨状”两字作结。这种格式,明显地残留有官文书的痕迹,反映了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的早期报纸发展的历史轨迹。[1]唐代的报状,并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它保留了不少官文书的痕迹,但并不等同于官文书,它没有官文书的法律效力,仅提供新闻信息。它十分接近于16世纪诞生于欧洲的“新闻信”,但早于欧洲“新闻信”约800年。
宋代开始出现了在封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并且开始有了民办的报纸,出现了官报和民办报纸并存的局面。宋朝的民间报纸一度被官方禁止,但是由于利润颇丰,仍旧有人冒险私下出版发行,赵升在《朝野类要》一书中提到:这些民间小报,消息灵通,招揽了不少提供信息的人,“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2]小报被当时人隐称为“新闻”,这就第一次把报纸和新闻这两个名词联系起来了。
二、电讯促使新闻文体脱颖而出
促使新闻文体从应用文体中脱颖而出、有了明显改变的是电讯的发明和应用。
1844年5月25日,美国科学家F·B·穆尔斯发明了电磁电报,导致了电讯新闻时代的诞生。穆尔斯在电磁电报试验成功的当天下午,便发出了第一份刊登在报纸上的新闻电讯。
海外电报事业的发展,引起中国人的关注。1880年9月16日,在郑观应、盛宣怀等人的鼓动下,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从办理外交及国防的需要出发,上书清政府,奏请“设立津沪电线”,以沟通南北洋联系。两天后即获光绪皇帝批准。
1881年12月28日,国内第一条长途公众电报电路——津沪直达电路和沿途各局同线工作电路正式通报,上海电报分局对外公开营业,收、发公私电报。
1882年1月14日上海《申报》驻京记者利用刚刚架设完毕的津沪电报线路,拍发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新闻专电。这是关于清廷查办一名渎职官员的专电。此后,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新闻专电逐渐多了起来。
由于电报费用昂贵,因而记者对电讯字斟句酌,尽可能地删去一切空话和议论,只简洁朴实地直陈其事。这对新闻写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各地报纸上,在新闻专电逐渐增加的同时,叙述加议论式的消息在逐步下降,议论和新闻分离的趋势日趋明显,比较符合现代新闻写作要求的消息逐步上升。可以说,新闻专电的出现,是消息体裁渐趋成熟的一个标志。
后来,新闻写作文体顺应新闻信息传播的需求,陆续出现了消息头、新闻标题、新闻导语、倒金字塔式结构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写作格式,终于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三、新闻文体对相邻文体的影响
记得当年在复旦大学读书时,有一次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对我们大谈从美国老师那里获得的“历史五要素”的教益,我们那时候刚学得“新闻五要素”,怎么一下子变成“历史五要素”了呢?周谷老的话在我们心中激起震荡。后来随着对新闻、历史、以及应用文体的深入了解,笔者深刻体会到,所谓“五要素”不仅是新闻报道需要遵循的法则,同样也与历史、应用文等文体相关,是客观叙事的要素。
然而“新闻五要素”之说,最早是由美联社总编辑、总经理维尔·E·斯通提出的。他鉴于新闻记者写的新闻报道不规范,经常缺胳膊少腿地信息不全,所以他利用一位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发的一条长消息作为典范,要求所有的美联社记者此后写新闻都要这样,把“何人( Who) ”、“何事(What)”、“何时(When) ”、“何地( Where)”、“何因(Why)”都要写清楚、写完整,这样就形成了所谓“新闻五要素”,后来又增加了“如何(How)”形成了著名的“新闻六要素”学说。“新闻要素”说,既规范了新闻写作也启发了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历史学家随即提出了“历史五要素”之说,再后来传播学者又提出了“传播五要素”之说,应用文研究者也提出了“六要素”说,核心内容是相似的,只是各自根据学科领域的特点作出了若干新解说。
四、新闻文体对于应用文的影响
新闻文体脱胎于应用文,但是对于应用文的发展又产生深刻影响。
目前应用文写作的不少要求,受新闻文体的影响颇深。这与毛泽东等人的大力倡导很有关系。
在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1918年10月14日成立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毛泽东当时是新闻学研究会的第一批会员,这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影响,此后他一生喜爱新闻工作,1919年他回到湖南后很快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1925年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期间创办并主编了《政治周报》。他很喜欢新闻写作,留下不少新闻名篇。他对新闻写作的爱好,也影响到中国应用文的写作。1951年,毛泽东主席在审定《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时,加上这样一段话:
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现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到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同年,在中央召开的全国各省、市秘书长会议上,正式发文强调导语的重要,并将导语写作的原则及方法移植到公文中去,明确规定:“凡较长文件,均应有导语”;每一自然段,均应将该段主旨、重要观点放在最前面”。
因此,导语写作被空前重视起来,并成为中国的新闻及公文写作中不可动摇的重要原则。这样,新闻写作中的导语概念被运用到应用文体中来了。
五,传媒变迁影响文体的变迁
文体的变迁主要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也与传播媒体的发展有重大关系。比如商周流行歌谣与记载重大事件的卜卦,重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的传播媒介是甲骨文,撰写不易。 春秋战国时期,能够实现诸子并出、百家争鸣,与竹简取代甲骨文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体大有关系。
由于社会交往和政府机构的大量需求,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士大夫致力于应用文写作,应用文的体式已基本形成,应用文的名称和行文格式也日趋规范。当时的《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新型历史著作中就带有大量的应用文体,这些应用文体几乎都是句斟字酌,尽可能减少废话和多余的表述,一方面为了节约别人的时间,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在竹简上刻写大量文字仍旧是辛苦而费劲的事情。
汉代,纸的发明带来文化大普及,著作与文章撰写更方便了,使得不同文体有了更丰富多彩的变化。洋洋洒洒的辞赋有了表达的机会,篇幅浩大的历史书籍也开始多起来了。但是仅靠用笔和纸来传抄著作,使得很多人类的思想成果难以真正普及,能够接触到各类文献的人相对来说还是不多的。司马迁撰写《史记》,当然非常伟大,但是他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除了个人天赋以外,更由于他和他的父亲都曾得天独厚地担任皇家档案馆长,可以随意地利用皇家积聚的大量档案文献。
隋唐,雕版印刷,使得出版业发达起来,更多人得到了学习前人著述文献的机会,更多的著作面世,文章篇幅显著增加,不仅诗歌盛行,连讲究刻画细节、篇幅较长的传奇也得到深入千家万户的机会。
宋朝,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减低印刷成本,提高效率,使得印刷与出版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不仅儒家典籍和科举考试用书可以大量印刷,连讲究时效的报纸都可以印刷售卖了。
元朝后期,我国的印刷术逐步传向西方,促进了西方的文化大普及。在中国印刷术的基础上,德国人约翰·古登堡在1456年发明了铅活字和手压印制设备、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术,他建立了西方第一个印刷所,首次印行了200份42行本的《圣经》[3]。
通过回顾东西方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印刷术的确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但是也应该知道,印刷术以机械化为标志的第二次飞跃和以电子排印为标志的第三次飞跃,都首先发生在西方。可以说,是东方创造了文化传播的强大工具——印刷术,又是西方文明为印刷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东西方文明都为印刷术的开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今到了互联网和云端传输文字和信息的时代。新媒体的变化,又给我们的不同文体带来新的挑战和变化。就以新闻业来说吧,报纸与电视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首先是电视新闻报道改变了以秒计数的传统,开始学习报刊中深度报道的方式,连续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电视新闻也不仅提供声音和图像,也开始打流动的字幕,提前把一些当前来不及播报的最新新闻,用字幕先报出来。
而报刊则采用电子报的形式,不仅保留原先的纸质媒介上的新闻报道内容,而且增加了现场摄录的影片和照片的链结。电子报刊和手机报的实时报道,打破了传统报刊逐日报道、一日一报的传统,在时效上有了突破。
云端传送和海量存储,使得我们原先对于新闻文体的写作要求有所改变,新闻报道不仅报道当前的新闻人物和事件,更注重突破“知沟”,让更多的人通过了解人物和事件的背景、来龙去脉,对于人物和事件有更确切和深入的理解。
新媒体的出现对其他文体的影响也值得研究。比如我们原先与别人沟通时常用的“便条”,正在被手机的短讯和微信取代;“书写历史”正迎接“口述历史”的挑战;司空见惯的会议通知,在新媒体时代,往往不仅要附上会议议程,还会有一些图片或地图之类说明来帮助你毫不费劲地找到会场;学生写一封电子请假信,会自觉地把“医生证明”拷贝附上。凡此种种,说明我们身边有许多事情正在悄悄变化,文体的变迁也是如此,值得关注与研究。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发明的纸质媒介对全人类的文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一直依赖纸质媒介来传情达意、传递信息,可是纸质媒介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束缚,比如书写内容是平面的,书写篇幅受到限制,书写之后印刷不易,文献保存怕遭水火光照虫蛀等等,这些决定了如今我们已经熟悉的文体形式的现状,可是局势正在变化,如今不再依赖纸张的新媒介正在兴起,它所具有的新的特性必将给我们不同领域的写作、创作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也必将导致新文体的诞生,这也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4.
[2]赵 升.朝野类要(卷四)[M].台北:中华书局,2007.82.
[3]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展江等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3.
[责任编辑:李春辉]
Media Changes and Stylistic Evolution
YIN De-gang
(UniversityofMacau,MacauChina)
Style is not static,it will communicate with other stylistic fursion,change.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yle of en learn from and interact.Practical news stylistic born,by the literature and a lot of influence from biographical body.ln turn,it generates stylistic inspiration and impact on the applcation and Biographic body,At the same time,the media chang se will profoundly affect stylistic evolution,ln the new media age,these changes are constantly occur,worthy of attention.
News style; Application style; Biographical body
2015-01-20
尹德刚,男,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传播系,教授。
10.16116/J.ISSN.1008-0597.014
H052
A
1008-0597(2015)01-00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