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感知学习风格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2015-03-20詹星星
詹星星
国内外感知学习风格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詹星星
国内外学者在感知学习风格倾向方面做了不少研究,除进行理论的探讨外,也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受研究对象、研究工具、教学环境、教育观念等的影响,在感知学习风格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中,学者们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感知学习风格的研究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大部分文章仅横向涉及了学习者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及与总成绩关系,并没有纵向和某一技能的学习联系起来,有待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进一步深化。
感知学习风格;英语成绩;相关性;研究综述
一、对学习风格内涵的研究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习风格的概念,首先要了解风格的概念。Brown(2002)认为,风格是指个体始终如一、持久性的倾向性,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最基本的特性。20世纪50年代,Herbert Thelen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用于解释学习者在学习中惯用的方式。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出现了系统的学习风格理论。学习风格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开始尝试把其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关于学习风格的定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描述。Ellis提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个性化特征。Claxton和Ralston (1978)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方式来进行学习。Keefe(1979)则从学习风格的构成成分这一角度,为其下了如下定义:由学习者独特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所构成,反映了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根据Dunn和Griggs(1995)的定义,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并能对其生理发展产生影响,同一种教学方法被用于拥有不同学习风格的个体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Dunn (2000)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注意、加工、识记、内化新的信息时使用的方式,学习风格易受到五方面因素的影响,即情感、生理特征、直接的教学环境、学习偏爱和心理偏爱。国内,Tan(1995)做出了如下界定: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惯用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既包括稳定的学习策略,又包括特定的学习倾向。
以上所列的有关学习风格的定义,虽然他们的着眼点及表述不尽相同,但实质却是相同的,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使用的学习方式,既包括稳定的学习策略,又包括对教学刺激的偏爱及学习倾向。在学习风格的分类方面也存在一些分歧,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因素被冠上了不同的名称,分类的基础也不尽相同。根据其特征及表现形式,学习风格可以分为:(1)感知学习风格。学习者有四种最基本的感知学习风格:视觉型学习风格、听觉型学习风格、动觉型学习风格和触觉型学习风格;(2)在认知方式的基础上,将学习者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3)以情感和性格因素为基础,将学习风格分为“内向型 ”和“外向型”。
综合而言,笔者认为学习风格有以下三个特点。
1.独特性。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偏爱的学习方式。学习风格是在已有生理机能的基础上,且受特定的家庭、社会、学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稳定性。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即有持久的稳定性,很少会随着学习任务或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尽管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个体会变得更善于分析、谨慎熟虑,但是个体的学习风格特征在其同龄人所保持的相对地位基本不变,有较高的稳定性。
3.直接性。人的个性,比如天资、气质等因素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而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惯用的、有所偏爱的方式,直接参与学习者学习的过程,相对而言更加直接。
稳定性是学习风格的一个显著性特征,但并不意味着学习风格会永不改变。Curry(1983)提出了“洋葱模型”理论用于形象解释学习风格。该模型由三层组成。最外层的是教学偏好和环境偏好层,即个体对学习环境的选择。这层最易观察得到且最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学习期望、教师期望及其他外部因素,因此是最不稳定的。中间层是信息加工层,即个体处理信息的方式,它处在基本人格水平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环境的交叉点上,比第一层稳定但仍受到学习策略的影响。最里层是认知的人格方式层,是最核心的,不直接与外部环境作用,是最稳定的。由此得知,除了最里层,其他两层都是可以被改变的,进而能导致学习风格的变化。
学习风格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可以被改变的一面,因此,帮助学习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并拓宽其学习风格,使之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成为一种可能。
二、对于感知学习风格内涵的研究
Reid(1980)把感知学习风格定义为学习者用自己的感官从周边环境中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感觉器官的偏好,如,有些学生在教师用幻灯片、板书来呈现讲课内容时,学习效率最好,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通过听录音来进行学习。我们虽然经常毫无意识地依赖这些方式去学习,但是却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感知学习风格。
而关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分类,各学者没有统一的界定。Dunn和Price(1975)提出了与感官偏爱有关的四种学习类型,即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和动觉型。Reid在1984年提出了六种感知学习风格类型,即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动觉型、合作型、独立型。James 和Galbraith(1985)把感知学习风格分为文字型、视觉型、交际型和嗅觉型。Friedman和Alley(1986)认为,感知学习风格有听说型、视说型、听觉突出型、视觉突出型、听觉视觉和动觉组合型、口头表达型和笔头表达型。O'Brien(1989)把感知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
综合而言,笔者认为感知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用何种感官来获取信息,从而达到掌握某些特定知识的目的。
三、国内外关于感知学习风格倾向的研究综述
前面提到感知学习风格是指个人通过感官吸收和保留新信息。感知学习风格类型有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等。大部分人依靠一种或两种感知学习通道来加工信息(Kinsella,2003)。感知学习风格倾向是指学习者倾向于或习惯于采用哪些类型的感知学习风格来获取信息,也就是说学习者采用哪些类型的感知学习风格来获取信息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一)国外关于感知学习风格倾向的研究综述
Wang以Reid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问卷为研究工具,以490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他发现最受欢迎的风格是触觉型,最不受欢迎的是合作型学习。Oxford(1993,cited in Wang)以107名通过看视频学日语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发现视觉型的学生成绩比听觉型和触觉型或动觉型的要好。通过上百次非正式的对教师或学习者的风格调查,Oxford(2003)发现,50%到80%的人认为他们是视觉型学习者或者说视觉器官是他们最主要的感知风格偏向。同时,他提出视觉型学习者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变多。
(二)国内关于感知学习风格倾向的研究综述
Yu(1996)以北京三所高校149名英语本科生为对象进行调查,被试的视觉反应比听觉反应和感情反应强,而且被试比较倾向于分小组进行教学活动。Ma和Gao(2003)以114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学习风格是听觉型、动手型、独立型、分析型和反思型。技术型专业的学生有的喜欢序列型、反思型和合作型的学习风格,而有的喜欢随意型、冲动型和独立型的学习风格。Hao和Fu(2006)调查了528名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结论显示:被试最常采用的是独立型学习风格,较多用的是视觉型和听觉型学习风格,较少采用动觉型和小组型学习风格。Du(2009)选取了112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被试最倾向于体验型学习风格,其他依次为个人型、动手操作型、听觉型、视觉型和小组型。Li和Zhang(2010)对180名城乡两地初中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做了调查,得知他们主要的感知学习风格是团体型、动手操作型和听觉型,次要的是体验型、视觉型和个体型。Lu(2013)调查了762名初中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得出初中生最偏爱的是动觉型,最不喜欢的是视觉型的结果。
综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在感知学习风格倾向方面做了不少研究,除进行理论的探讨,也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从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及初高中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的研究结果中,学者们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这有可能受到研究对象、研究工具、教学环境、教育观念等的影响。关于研究对象,不仅有大学生,而且也涉及初高中生,覆盖面较广,但学者们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大都来自于某一个或者几个学校的学生,这样会导致调查范围较小,且调查对象间的特征比较接近,调查结果有可能会受到学生共同经验的影响,以至于难以代表整个地区。国内外学者对感知学习风格倾向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它是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论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加深了我们对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论的了解;其次,了解学习者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弄清学习者习惯于采用哪种类型的感知学习风格,对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和学习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而这部分仅横向涉及学习者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并没有纵向地和某一技能的学习联系起来。
四、国内外关于感知学习风格和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随着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论的发展,学者们的研究也更进一步深化,由单纯研究学习者的感知学习风格过渡到研究其和某一学习技能相结合。
(一)国外关于感知学习风格和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Bailey(1998)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学习风格工具研究了学习风格与外语成绩的关系,发现外语成绩好的学生更倾向于非正式的课堂设计,不喜欢通过动觉来获取信息。Gao(2007)调查了98名语言学习者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论显示:成绩好的语言学习者有不同类别的感知学习通道,而独立型、视觉和听觉型是三种主要的感知学习风格。相反,大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只喜欢某一种感知学习风格。
(二)国内关于感知学习风格和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Yu(1996)以149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发现视觉反应强的学生学习效果很可能比听觉反应和感情反应强的学生差。Tian(2009)以73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得出结论:体验型学习风格与英语总成绩显著相关。Guan和Qi(2010)调查了48名英语专业学生,结果是视觉型学习风格和英语听力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个体型和英语听力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动手型、体验型和英语听力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听觉型和合作型与其相关性不大。Li和Zhang(2010)选取了18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发现视觉型、听觉型、体验型和个体型与其英语总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团体型与其呈显著负相关。Lu(2013)调查了762名初二学生,了解到听觉型、独立型和视觉型与外语听力和写作成绩显著相关。Wang和Li(2014)以16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发现听觉型、视觉型和操作型三种学习风格与听力成绩相关度较低,与阅读成绩相关度较高。
综上可见,感知学习风格与英语学习成绩密切相关。感知学习风格不仅与英语学习者的总成绩有关,而且与英语听力成绩、阅读成绩、写作成绩也有关。因此,了解感知学习风格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有利于教师找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从而有效提高其英语成绩。
关于感知学习风格的研究颇多,但是关于感知学习风格和英语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感知学习风格和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做出综述,便于加深对感知学习风格和英语成绩相关性的理解,也为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和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1]Reid,J.M.1987.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 of ESL students[J].TESOL Quarterly,(21):87-111.
[2]Dreyer,C.Teacher-studentStyleWarsinSouth Africa:the Silent War[J].System,1998(3):115-126.
[3]Erhman M.&Leaver,B.L.Cognitive Styles in the Service of Language[J].System,2003(3):393-415.
[4]王初明.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方式调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贺春健
G40
A
1671-6531(2015)21-0092-03
詹星星/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福建漳州3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