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培训效果调查——以贵州省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为例
2015-10-26马艳
马艳
小学校长培训效果调查
——以贵州省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为例
马艳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升贵州省小学校长整体素质,贵州省教育厅与西南大学协商,决定举办贵州省小学校长省级培训。本文依据柯氏评价模型,从思想、行为、效果等几个方面考察培训效果。结果显示,培训后学员们思想有所转变,并将学习内容进行了实践,但实施的过程及实施效果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今后的培训工作还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柯氏评价模型;小学校长培训;培训效果
一、调查背景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系统教育的起步阶段,是我国教育制度建立的起点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的颁布,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校长培训是教育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此来引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柯氏模型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柯克帕特里克提出。该模型主要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四方面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反应层评估,即通过参训校长对培训的满意度来衡量培训的成效;学习层评估,即采用标准化命题的方式考核校长观念转变、知识扩充及技能提升程度的量化标准;行为层评估,即培训对校长行为发生改变的作用、校长受训前后行为变化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效果层评估,即培训所取得结果的过程,但培训结果很难有形地表现出来,因为培训结果往往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后才可以呈现,并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培训结果评估的时间应依据项目,在对培训相关因素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多次的评估才能确定。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西南大学承担的“贵州省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项目为契机,以来自贵州省9个地级市(州)的100位在岗小学校长或主持工作的副校长为研究对象。在学员培训结束后7个月,通过电子邮件发放、回收调查问卷、QQ群平台,了解学员近半年来学习心得与成果,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学员进行随机电话访谈。
对参加培训校长的年龄、学历、任职年限及学校位置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学员占13.8%,31~40岁占55.3%,41~55岁占30.9%;从任职年限来看,5年以下的学员占15.96%,6~10年占50%,11~20年占29.79%,而21~30年占4.26%;从学历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52.2%,而专科学历持有者占47.9%;从区位看,位于农村的学校占56.38%,位于城市的学校占43.6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参加此次培训的校长都具有较长时间的任职经历,学历较高,且年龄以中年为主。因此,此次的调查数据较全面,可以客观地反映培训的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思想层面
调查结果显示,培训结束后,大部分学员在思想层面都有了较大的转变,且学员之间差异性较小,均值4.44(最大值为5)。调查结果见图一。
当问及“教育理论知识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时,52.1%的学员表示非常重要,有3.2%表示一般。对此我们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其检验结果P>0.05。结果表明,对于教育理论的重要性无论在性别、年龄、任职期限还是学校所处位置几个方面都不存在差异。51.1%的学员表示比之前更能积极投入学校教学或管理中,有2名学员表示并没有投入。因此,对这2名学员通过QQ进行了访谈,他们都表示已经参加过很多培训,但每次所学内容都很难将之实施,也没有专家后续进行跟踪指导,久而久之便不那么主动了。学员对培训的态度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只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培训,才会更加有效地解决当前在学校教学或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行为层面
培训者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最终都要通过其行为得到具体体现。在培训期间,学员所学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理念类、学校建设与管理类、校长综合技能类和教育科研类课程。调查结果显示,16.0%的学员表示已经将所学内容或多或少应用于实践;68.1%的学员正在尝试进行实践;16.0%的学员对是否进行实践正在考虑。在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实践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管理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71.9%和53.9%。此外,教师管理方面占42.7%,7.9%为其他方面的实践,如会议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等。由调查得知,75.4%的学员很乐于将学到的新理念与学校管理办法应用于实践。据了解,有位学员在集中培训期间结识相邻学校的校长,在培训结束后,针对培训中所涉及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两校进行了校际间的交流学习,并在当地反响热烈。这位学员表示,今后会经常与不同的学校进行校际间的交流,博采众议,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三)效果层面
效果是对培训的检验,也是培训最本质的追求。数据显示,75.6%的学员肯定培训的效果,在学校管理或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都起作用;85.15%的学员表示,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有提升;57.8%的学员认为,通过对培训内容的实践,学校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当问及“培训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校教学或管理的需要”时,25.4%的学员表示所学内容并不能满足当前实际工作所需。针对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做了差异性分析,发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P<0.05,反映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需求不同。这些数据表明,当前小学校长培训具有实效性与针对性,并且学员对培训持积极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学校所处位置不同,其发展需求差异较大。一位来自农村的学员反映“由于学校资金不足、办学条件有限,每次从外面学到的理念很先进,但回到学校却无从下手。建议培训能够将农村与城市学校分开,针对农村学校的需求进行专题培训,这样就能更能贴近实际”。
四、反思与建议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学员在思想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对待学校工作更加积极,更加了解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实际行动中,大部分学员都能将所学内容进行实践且效果良好,但84.0%的学员表示,在将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时都遇到困难,而且65.9%的困难都是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如政策不够完善、体制不健全及学校自身条件限制等。同时,存在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校长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培训时间不合理、培训后续指导不够、校长交流平台不完善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培训的效果,因此,建议在培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训需求要专业化。培训需求是确定培训课程的依据,所以在设置培训课程时要切实考虑培训需求。培训需求有校长本身需求、学校组织需求、社会需求。农村小学校长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特殊需求,无论是校长个体还是学校需求,都与城市学校有着很大的差别,而当前的校长培训,却将农村小学校长与城市小学校长置于同一平台,一方面会影响培训效果,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农村小学校长培训低效。因此,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好培训工作是影响小学校长培训质量的重要导向。
第二,培训模式要多样化。培训实施的载体是培训模式,小学校长培训模式要多样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首先,集中培训与挂职培训相结合。挂职培训是校长以参与者的身份,完全深入挂职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感受学校的管理,既有真实体会,又立足于同样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对校长职业的认同感更具有针对性。集中培训注重理论传授、挂职实践注重实践应运,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经验分享与学校管理有机结合。其次,完善远程培训。远程培训是利用新媒体等技术所进行的培训,不分时间、地点与环境,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在不影响教师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快速、系统地丰富其教学知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搭建以小学校长为主体的资源共享平台。城乡差异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而校长培训不应局限于实际操作技能的传授,而是综合能力的提升。每位校长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于其他校长来说都是前车之鉴,从他人的经验与教训中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拓宽视野,提升交流,对于校长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1]夏芳.论中小学校长评估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师教育,2013(2):80-83.
[2]张华民.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构建[J].成人教育,2013(12):65-66.
责任编辑:苏航
G465
A
1671-6531(2015)21-0119-02
马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重庆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