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中小学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2015-10-26郭彩霞张治国
郭彩霞,张治国
马来西亚中小学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郭彩霞,张治国
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随着时代的转变在不断变化,表现在教学媒介语政策的不断调整,但其核心未变,即一直重视和推广马来语的教学与使用,强调马来语为中小学主导教学媒介语。重视马来语和英语双语能力的培养,同时允许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等语言作为基础教育某个阶段或体制中的教学媒介语,提倡多语教育。
马来西亚;中小学;语言教育政策;教学媒介语
一、语言教育政策概述
语言教育政策,又称语言习得规划,是语言政策的三个成分(即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和语言习得规划)之一。语言习得规划是有关语言教育和语言推广的政策,其目的是扩大某一语言的使用人数。[1]语言教育政策是所有涉及教育的语言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教学媒介语的选择和语言课程的设置。语言教育政策涉及国内强势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三大语言客体。[2]94上述各类语言的使用者都希望自己的语言能成为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或一门课程,因为这可以给该语言及其使用者带来诸多利益,如有助于被选语言及其所表达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影响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制定合理的语言教育政策并非易事,它受到众多语言因素(如本国语言生态、国家语言意识观念、国际强势语言等)和非语言因素(如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和宗教等)的制约。[3]95-99
二、马来西亚的语言生态及中小学教育体制
在语言生态方面,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据该国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其总人口约2830万,其中外籍人员占8.2%。在本国公民中,马来人占67.4%,华人占24.6%,印度人占7.3%,其他原住民占0.7%。大部分马来人以马来语及其各种方言为母语,华人使用华语(即普通话)及各种汉语方言(如闽南话、粤语、客家话等),印度人则使用泰米尔语(Tamil)和泰卢固语(Telugu)等印度语言。此外,马来西亚还使用着80至138种原住民语言。[3]5
马来西亚语,即马来语 (Bahasa Malaysia或Bahasa Melayu),为马来西亚的国语和官方语言,全国通用英语,有大约37.5万人以英语为第一语言,598.4万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3]11
在中小学教育体制方面,马来西亚中小学由公立和私立两部分组成,据马来西亚教育部(MoEM)的统计,马来西亚接近99%的小学生和95%的中学生都就读于公立中小学,而私立中小学的学生比重非常小。马来西亚的公立小学学制六年,分为国民小学(National Primary School)和国民型小学 (National Type Primary School)。马来西亚的公立中学分为两个阶段,即为期三年的初级中学 (Lower Secondary Schools)和为期两年的高级中学(Upper Secondary Schools)。私立中小学有普通私立学校、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和宗教学校。
三、马来西亚中小学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一)政策的制定
马来西亚于1957年独立后制定的《宪法》第152条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同时还指出任何人除了官方用途之外不得被禁止或阻止使用、教授或学习其他语言,这为马来西亚今后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此后,马来西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语言教育的政策和法规,按照时间顺序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相关政策法规如下。
第一,《1957年教育法令》和《1961年教育法案》。《1957年教育法令》规定:将不同教学媒介语小学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即国民小学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以其他语言为教学媒介语的小学称为国民型小学,包括国民型华语小学(简称华小)、国民型泰米尔语小学(简称泰小)以及国民型英语小学(简称英小);中学阶段以马来语和英语为教学媒介语,分别称为国民中学和国民型英语中学;在不以马来语和英语为教学媒介语的中小学,马来语和英语列为必修科目;国内所有公共性的考试都要以国家官方语言(即马来语或英语)来进行。《1961年教育法案》规定:在中学阶段,只有国民中学和国民型英语中学才能得到政府的资助;号召华文中学转用英语教学,改成国民型英语中学,对于不愿改制的华文中学,政府取消一切津贴,成为独立华语中学;华小和泰小可继续存在,国家予以全额资助,但教育部长有权随时将其改为用马来语教学的国民小学。
第二,1967年通过的 《国家语言法》(National Language Act)。该法案规定:马来语为马来西亚唯一的官方语言,英语作为共同官方语言的过渡时期结束,降为第二语言。基于该语言法,从1968年1月开始,所有英小从一年级起部分学科逐步改用马来语教学,即用英语教授数学和科学,用马来语教授体育、历史和地理等;截至1976年,所有的英小均改制为国民小学,除英语之外的所有课程均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华小和泰小则继续以华语或泰米尔语为教学媒介语;1982年,马来半岛(即西马来西亚)所有的国民型英语中学 (包括由原来的华语中学改过来的英中)全部改成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中学 (东马来西亚的沙巴和沙捞越两洲的时间为1985年)。
第三,马来西亚《1996年教育法案》。该法案首次承认了本国的私立教育机构,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公立的国民中小学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英语为必修科目;华小和泰小则分别以华语和泰米尔语为教学媒介语,马来语和英语为必修科目;若有15名及以上学生提出有关母语教学的要求,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须为母语为华语、泰米尔语以及原住民语言的学生开设母语课程;国民中学可开设阿拉伯语、日语、德语、法语或其他外语课程;私立中小学可以自由选择教学媒介语,但马来语和英语是必修科目;取消了《1961年教育法案》中教育部长可以将华小和泰小改成国民小学的特权,对非马来语学校的控制有所缓和。
第四,2002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Mahathir Mohamed)的语言教育政策(PPSMI)①,要求国民中小学和国民型小学都改用英语教授数学和科学课程;从2003年起,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始实施该政策,然后逐渐贯穿到各个年级。但由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对,内阁于2008年做出决定:从2012年开始,国民小学和国民中学重新改用马来语教授数学和科学课程;华小和泰小则重新用华语和泰米尔语教授数学和科学这两门课程。[4]
第五,2013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制定的 《2013-2025年教育蓝图》(Malaysia Education Blueprint 2013-2025)。该蓝图提出:中小学生应精通马来语(国语)和英语(第二语言和国际语言),并且有机会学习一门附加语言(additional language)。
纵观上述马来西亚中小学语言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以下特点:第一,马来西亚的语言教育政策随着时代的转变而变化,表现在教学媒介语政策的不断调整。第二,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尽管在不断变化,但其核心未变,即一直重视和推广马来语的教学与使用。第三,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一直重视英语的教学与使用,但其地位也出现过起伏变化,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英语的地位处于低谷,到了全球化时代,英语的地位又得到提高,但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地位一直没能高于马来语,强调英语教育但却限制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媒介语的使用,这是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的底线。第四,马来西亚的语言教育政策在重视马来语的前提下还是允许多语言(尤其是华语和泰米尔语)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存在。第五,在马来西亚基础教育语言教育政策的历时变化中,存在着两个变化趋势:教学媒介语的数量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而减少,最后是以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语言课程的数量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而增大,鼓励学生从单语向多语发展。
表1 马来西亚公立小学教学媒介语使用状况
(二)政策的实施
1.小学阶段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
(1)教学媒介语的使用情况。根据马来西亚教育部2013年的数据统计,马来西亚目前有接近99%的小学是公立学校,私立小学仅占1%左右。普通私立小学和国际学校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语,而私立宗教小学则以马来语或阿拉伯语为教学媒介语。除了少量公立宗教小学和特殊教育机构(大多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外,公立小学主要由国民小学、国民型华小和国民型泰小三类学校构成,它们分别以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教学媒介语,现将其教学媒介语的使用情况归纳如表1。
分析表1,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从学校类型、教学媒介语和族群生源三者的关系来看,学校类型决定了教学媒介语的选用,而教学媒介语又决定了学校的生源。国民小学选用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而马来语是马来族的母语,所以97%的马来族学生都选择了国民小学,同理,96%的华裔学生选择了华小,56%的印度裔学生选择了泰小。可见,大部分小学生都选择了以自己的母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学校,其中马来族的最高,印度族的最低。马来族的之所以最高是因为马来语毕竟是马来西亚多数人的母语,而且还是国语,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印度族的之所以最低是因为印度裔人使用几种不同的语言,泰米尔语只是部分印度人的母语,而且,泰米尔语在马来西亚不是强势语言,所以有38%的印度裔生源转向了国民小学和6%的生源转向了华小。相反,既没有马来族生源也没有华族生源转向泰小。其次,从各类学校及其学生的比例来看,学校的数量决定了学生的数量。表1显示,国民小学及其学生所占的比例基本持平,华小的学生比例(20.8%)高于学校比例(16.7%),泰小的学生比例(3.3%)低于学校比例(6.8%),这至少从一定程度说明华小的教育质量较高,它们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就读。另外,从学校及其学生所占的比重来看,国民小学占75.6%,其学生占75.2%。可见,不管是在学校数量还是在学生数量方面,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小学占据绝对的多数,具有强势地位,这既符合马来西亚的人口结构和语言生态,也是马来西亚教育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所期待的。
(2)语言课程的开设情况。马来语和英语为马来西亚所有小学(包括公立学校和普通私立学校)的必修课程,此外华语和泰米尔语分别为华小和泰小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包括公立和私立)的语言选修课程有阿拉伯语、华语、泰米尔语、伊班语、克达岩—杜松语(Kadazandusun)和赛麦语(Semai)等。[5]此外,为了加强国民型小学的马来语教育,马来西亚教育部于2011年开始在国民型小学执行新的马来语课程标准。该标准规定:从小学四年级起逐步提高对非马来族学生马来语能力的要求,这些学生到小学六年级时要达到与国民学校学生同等的马来语水平。迫于压力,很多国民型小学的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就在课外补习班学习马来语。
2.中学阶段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
(1)教学媒介语的使用情况。在公立中学方面,马来西亚的国民中学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其就读人数约占全国中学生总人数的88%。[5]在私立中学方面,马来西亚现有60所华语独中,都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截至2014年,约有8.3万人就读于华语独中,约占全国中学生总人数的3%。[6]另外,马来西亚还有少量的普通私立中学和国际中学,都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就读人数所占的比例均不足1%。[5]此外,无论公立还是私立,特殊中学大都遵守国家课程标准,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而宗教中学则以阿拉伯语或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
(2)语言课程的开设情况。马来语和英语是马来西亚除国际学校之外所有中学的必修课,而阿拉伯语、华语、泰米尔语、伊班语和克达岩—杜松语则是这些学校的选修课,一些中学还引进了其他外语选修课,如法语、德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等。此外,为了加强英语教育,马来西亚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将英语文学列为中学英语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就马来语和英语的水平而言,马来西亚三大族群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马来西亚教育部公布了2010年高级中学毕业证书考试(SPM)的通过率,在马来语方面,马来族学生通过率最高 (84%),华裔学生居中(63%),印度裔学生最低(57%)。在英语方面,华裔学生通过率最高(42%),印度裔学生居中(35%),马来族学生最低(23%)。[5]正因为这点,马来西亚中小学的语言教育政策一直不让英语在教学媒介语方面占主流,历史上还曾经出台过打压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政策。因为马来族学生的英语水平处于劣势,而华族学生的英语能力较强,若把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会使部分马来族学生在教育上处于不利地位。在马来语和英语的比较方面,马来语通过率的平均值达75%,而英语的只有28%,[5]这说明马来西亚中学生的马来语水平普遍高于英语水平,这种结果与马来西亚基础教育阶段的语言教育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综上所述,马来西亚中小学语言教育政策的基本理念或核心内容是培养中小学生的马来语能力,进而达到实现马来语同化政策的目的,以便使学生从小树立国家意识。因此,马来语是马来西亚全部公立中小学和大部分私立中小学的必修课,是大部分公立小学和绝大部分公立中学的教学媒介语,也是全国中小学学生普遍掌握的语言。此外,马来西亚中小学语言教育政策还注重多语教育,重视英语、华语、泰米尔语等语言的教育,并允许它们成为某些中小学的教学媒介语。基础阶段的英语等国际强势语言教育为学生未来的高等教育和(或)国际化工作奠定语言基础,而小学以学生母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做法则有利于儿童的教育发展,也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可以说,马来西亚中小学的语言教育政策在制定与实施方面都是比较成功的,有些地方值得我国借鉴与参考。
[1]Cooper,R.Language Planning and Social Chan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33.
[2]张治国.中美语言教育政策对比研究——以全球化为背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Kaplan,R.B.&Baldauf,R.B.Language&Languagein-Education Planning in the Pacific Basin[M].Dordrecht:Kluwer,2003:5,11.
[4]Gill,S.K.Language Policy Challenges in Multi-Ethnic Malaysia[M].Dordrecht: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2014:71-72,74.
[5]MoEM.MalaysiaEducationBlueprint2013-2025 (Preschool to Post-Secondary Education)[EB/OL].http:// www.moe.gov.my/cms/upload_files/articlefile/2013/articlefile_file_003108.pdf.
[6]MoEM.Malaysian Education Statistics:Quick Facts 2014[EB/OL].http://emisportal.moe.gov.my/.
责任编辑:姚旺
H631.1
A
1671-6531(2015)21-0063-0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与周边国家语言互联互通建设的战略研究”(14BYY045);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新中国外语教育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15ZS047)
郭彩霞/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上海201306);张治国/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1306)。
注释:
①PPSMI为马来语首字母缩写,意思是“英文教授数学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