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大学生思想规律 构建有效思想政治教育链

2015-03-20马建青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链条客体要素

马建青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教育可以被视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流动过程,故受教育者的思想特点和现实状况与教育须臾不可分。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都必须充分考虑并尊重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这一基础和前提。如此,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自有其特点和轨迹可循,这些轨迹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其思想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机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建立反映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的链条,在其中,各要素和环节各得其所、形成合力。

一、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的内涵及表现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规律的一般定义,可对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作如下界定:指影响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因素(如心理、生理、意识等)和外在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班级等)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之所以讲“本质的”,是因为此规律隶属于大学生思想的本质层次并决定各种思想现象;之所以讲“必然的”,是因为此规律是大学生思想变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如同因果链条;之所以讲“稳定的”,是因为当且仅当条件具备此规律便会重复。因此,在探求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时,教育者应力求穿过形形色色的现象层面,进入思想结构深处,寻求思想要素的结构性活动规律。此规律在不同层面表现如下。

(一)基于实践的主客体运动规律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首先不得不面对的便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每个大学生皆是有意识的主体,而他们所面对和改造的对象构成客体。客体与主体发生作用的中介是人的能动的实践。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地改造客体进而改造和提升主体自身,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过程中,客体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关键还在于主体,特别是主体的内在需要。当客体能满足主体的需要时,主体和客体具有同一性,客体更易于被主体接受和内化。此同一性并不会保持很久。伴随着实践活动所带来的主体和客体的变化,原有的客体便与主体产生矛盾,此时客体只能部分地被主体接受,直至这种矛盾激化到二者完全对立。如是,对立和统一不断重复以至无穷。每一次同一或对立都意味着思想有所跃迁。毛泽东曾讲:“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低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可以说,实践在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原动力和基础性的作用。只有抓住实践这一根本,才能真正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二)思想要素矛盾运动规律

大学生的思想不仅与所面对的客体发生矛盾,而且自身内部也时刻处于有规律的矛盾运动中。大学生的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由各种各样的子系统构成,子系统由次子系统构成,次子系统由一些最基本的要素构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想道德这个大系统可细分为“知”“情”“信”“意”“行”五个相互作用的环节或要素。具体来说,“知”是认知,是行的基础;“情”是情感,是行的动力;“信”是信念,是行的支柱;“意”是意志,是行的杠杆;“行”是行动,是最终体现。人的思想和道德养成便是“知—情—信—意—行”的动态过程,即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认知,经由情感的催化和孕育以及信念和意志的支撑和推动,进而内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并最终形成优良的道德习惯。这五个环节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缺失任何一个环节,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会受阻,比如,若无正确的认知,情、信、意便无生发处,行便会落空。而且由于这五个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加之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不同,因而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五要素不平衡的现象,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知行不统一便是典型。因此,如何有效连接这五个要素,并使之持守平衡,不仅是受教育者本人需做的工作,也是教育者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思想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抛开影响思想的内外因素,从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思想的变化和发展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探索和思想确立的关键时期,而确立属于自我的思想也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此时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趋于成熟,思想逐渐趋于独立和自觉,因此他们能对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等以自我为中心展开的各种关系有一个在他们自身看来比较清晰的认识。尽管这种认识可能是错误和歪曲的,但这种认识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发生。然而,随着学生所处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心理、生理、思想、意识、道德等的不断成熟,原先所给予肯定的思想便面临种种危机,比如原来认为正确的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或者相反。被肯定的思想遭遇否定。通过各种否定要素的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发展,被肯定的思想以新的面貌出现。这是一种发展了的思想,一种能更好地整合各种要素的思想,也是一种可最大消除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思想。不过,这种新的思想还会遭受否定,而再一次走向否定之否定。这个过程循环往复,直至无穷。每一次否定之否定都意味着思想的跃迁。“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2]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内外引导使其顺利实现质的跃迁。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链断于何处

尽管影响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要素极多,但这些要素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共同形成一种无形的秩序,一条无形的链条,不断推动着学生思想的形成。这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联系性、层次性、传动性,犹如一条有效运行的链条。不无遗憾的是,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链条总是在此处或彼处出现断裂,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链断于主体与客体之间

思想政治教育链乃是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的表现,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常常被隔离在两个世界,相互联系多多少少被割断,甚至出现各自为政的状态,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和生活相分离。不少教育工作者将学生先在地设定为可以与生活相脱离的存在,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全然不顾学生的生活实际。实际上,正如马克思早已阐明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思想观念的确立、变化和发展终究是生活特别是个体所特有的生活的结果。如脱离开社会存在,就知识而说知识,那么学生获得的将是外在于他的生活的知识。另一方面,教育和实践相分离。实践之于教育的作用是基础性的,正如实践之于认识的作用。尽管当前教育工作者也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并未充分把实践的作用发挥出来。如果将实践剥离出去,学生与其所面对的社会存在也就失去了有效的中介,外在思想的内化以及学生思想的外化便会受阻。试想,当思想无法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思想也就成为一潭死水,何来生命!

(二)思想政治教育链失效于衔接点

众所周知,链条之为链条乃是因为链条各环节有机联系、环环相扣。如各环脱节,链条也就不成其为自身。反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链,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系统、环节与环节常常联系不够紧密,甚或脱节。突出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学生所处的空间变换角度来看,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脱节。在不少教育工作者看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而非社会和家庭。尽管近年来教育者逐步意识到社会和家庭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社会和家庭并不完全在学校掌控范围之内,所以常常将其搁置。事实上,家庭和社会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的作用远不次于学校。学校给予的是理想教育,而家庭和社会更多给予的是现实教育。当理想遭遇否定自身的现实时,理想便会受阻,甚至被消解。而当理想面对肯定自身的现实时,理想便会加固。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度来看,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脱节。当前高校不少管理者或由于事务繁重、或由于教育理念偏颇、或由于管理意识浓厚,习惯于从管理的角度进行结果式教育,充当裁判员的角色。也即当结果出现时,他们才会采取措施。这就使得教育严重滞后。中层管理者(比如学生处、思政处)也更多地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范、管理和奖惩,而忽略了学生思想在微观层面的养成。尽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紧密,但教师想真正走入学生的思想世界,引导学生的思想养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再次,从思想政治教育链的各环节来看,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之间脱节。当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式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统考方式。固然,这种方式可以考察学生的知识接受度,但一纸定是非无疑忽略了对学生思想的实践考察,是不能用来判断学生思想水准的,因为思想的自觉程度更多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而且,这种考察方式未能尊重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忽略了对学生思想的形成性评价。总体而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链缺乏一种有机的连接点、一种有效的合力机制。

(三)思想政治教育链止于拉伸之处

考虑到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和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链理应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纵向和横向上作适当拉伸,以跟进、巩固和强化大学生所接受的思想。但就当前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链条往往在当延伸之处止住,导致链条缺乏整体性和发展性。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首先,从横向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链被孤立。一般来说,高校的教育链条多种多样,而各链条也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交织。如链条有序交织,便能使链条形成合力,反之则不然。如思想政治教育链和专业教育链、创业教育链、通识教育链便是相互交织的,思想政治教育链完全可以延伸并与其他教育链形成教育网,从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链往往是孤立地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如此便很难发挥其余链条对思想政治教育链的辅助、支撑和巩固作用。其次,从纵向的角度来看,跟进式教育滞后。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非是一些常规式的教育活动(如理论教学、党课培训、基本的实践活动),至于常规活动之外学生的思想教育,他们大抵是会忽略的,更别提学生走出校门之后的思想跟进式教育了。无疑,巩固链条的缺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链的建立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于一种科学合理的有效教育链。所谓科学合理,即在于此链条真正反映了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所谓有效,即在于组成链条的各要素、各环节有机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以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链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链的建立至少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传动链

链条要发挥作用,需衔接点和传动力,而这不可能由教师、管理者来完全承担。但学生作为游移于家庭、校园、社会的存在,具有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可作为衔接点;同时,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具有积极性和能动性,可作为链条的传动力。如是,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学生从被动的对象中解放出来,确立其主体地位,让他们自觉参与,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势。其次,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始终不渝地得到坚持和贯彻。在课堂之上和课堂之下,校园之内和校园之外,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必须得到尊重。学生只有自觉参与其中,其思想才可能真正接触到客观事物并发生有效的联系,也才有可能被巩固或改造。再次,此链条具体表现为作为学生的主体与作为客观条件的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且逻辑上升的形态。例如从时空角度来说,学生的校园环境可细化分为寝室、班级、院系、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等。在每种空间中,学生的主动性都应被激发出来。也就是说,学生要自觉融入并参与其所在的群体的实践活动之中。在诸种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得到验证、修正或否定、发展或跃迁。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和(部分的)创造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塑造成学生自己的事业。当然,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和生发一定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育人”为根本。也就是说,管理者和教师应自觉布置任务,鼓励学生正确参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没有宏观引导和规范,主体性便成为一盘散沙。

(二)构建以教师为主体的传动链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终究是相对的,作为主体的学生依然面对着作为主体的教师。教师是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并使其渗入教育的整个链条,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条件下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具体而言,首先,理论课教师应“教好书”。这意味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等各方面都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若不如此,思想便无法进入学生的头脑。其次,理论课教师应“育好人”。教书是途径,育人才是目的。既然是育人,教师自己首先得成为标杆意义上的具有优秀思想道德素养的“人”,如此,榜样的力量才能带动人,知识才有穿透人灵魂的力量。既然是培育,教师的工作就不应仅仅局限在三尺讲台之上或一本教材之中,而应在学生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实在地解决问题,可以说,走入学生的生活,才可能真正进入学生的思想,才谈得上培育。再次,非理论课教师理应承担起“育人”的任务。常有人认为,专业课教师就是授业解惑,管理者就是管理学生的具体行为,“铸魂”似乎与他们无关。此种观点在当今注重知识传授和思想塑造并重的今天显然是相当成问题的。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做到在教学中以德示人,工作中以德立人。最后,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形成良性合作关系。每个教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的,因此,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应是协调合作的关系,而非各自为政之状。如将这种良性联系加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链必然是牢固的。

(三)构建富有弹性的教育链

所谓弹性,意指教育链可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拉伸和延展,同时不破坏链条的整体效能。首先,将教育从课堂延伸至课下。课堂教育固然是主阵地,但课下教育的重要性亦不可小视。在课下,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理论知识问答竞赛)继续教育、巩固思想、强化效果,可为课堂教育提供重要支撑。其次,将链条延伸至校园尚不够,仍需延伸至社会,搭建实践教育平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比较困难。关键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实践项目或实践平台,而在于知与行、思与做如何有效地统一起来,也就是说,知如何能入行,行如何能致知。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有所规划,而不是毫无内容的走马观花。再次,教育链不仅要纵向延伸,而且要横向延展,与其他教育链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网。专业教育链、通识教育链、创业教育链、实践教育链等各种教育链归根结底是和人的思想、道德、信念打交道的,在某种程度上和思想政治教育链有共同性。既然有共同性,那么将这些教育链横向连接,形成一个教育网。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教育资源的力量。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链的建立需要调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要素和各种资源,共同配合,形成合力。由此来看,教育链的建立是系统大工程,并非一朝一日之事。不过,建立教育链应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297.

[2]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56.

猜你喜欢

链条客体要素
个性链条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别克君越正时链条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