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历史经验、现实问题及相应对策
2015-03-20孙少平
孙少平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130118)
20世纪90代以来,我国高校总体上保持着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为高教事业的迅猛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认清和准确把握目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认真总结和梳理二十几年来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取得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我们在新形势下继续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一、我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形成了党委领导、统筹各方的工作机制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开办的普通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1]。党委领导、统筹各方的工作机制有效地保障了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性,从思想、组织和制度方面完善了高校内部对安全稳定工作的顶层设计。在思想上,我们强调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特别强调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强调安全稳定工作是高校工作“不是中心的中心,不是全局的全局”。在组织上,高校在党委和行政的框架下成立了诸如综合治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防火委员会、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在学校层面对外协调、对内部署安全稳定工作;设置了保卫处(安全部、公安处)这样的常设机构,处理日常安全稳定工作。在制度上,在相关法律框架下,从综治、防火、治安、政保、技防、应急反应等多个方面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关规定和预案,做到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用思想政治工作统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人员要素在高校系统的各要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高校人员要素的各类人员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一般高校的师生比基本为1:10。青年学生的特点是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涉世未深,对待外界刺激有热情、易冲动,更容易接受和体验新鲜事物。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群体的稳定就代表着高校的基本稳定。用思想政治工作统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把握青年学生本质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开展学生工作的有效措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教而不管是放任,对学生“管字当头”会造成学生的逆反。高校应该牢牢掌握学校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2],通过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坚定信念、承担责任、知行统一、全面发展[3],保障大学生群体能够听党话、跟党走。在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突出时效性,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吸引力、感染力,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走向科学化和专业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界普遍认识到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不是简单意义的防火、防盗、巡逻、站岗,而是一门涉及思政、行政、法律、公安、消防、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科学。在队伍建设方面,一些高校提出了保卫队伍的专业化和教师化,强调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心是安全督导、预警预判、政策制定和宣传教育。人员能否胜任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标准之一是能否对师生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深入人心。传统意义的看家护院式的人防工作不应由高校承担,而要以社会化的形式外包给安保公司。在硬件建设上,各高校的技防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虽然技防永远不能取代人防,但视频监控、红外入侵报警、电子巡查、门禁系统等技防设施的投入在事前预防警示、事中监控报警、事后调查取证等关键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排查和救险节省了大量宝贵时间。在工作机制上,高校普遍能够将重心前移,强调预警预判,主动开展基础性建设,主动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在理论研究方面,在中国高教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的带动下,两岸三地高校多次开展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高教保卫学会的会员单位紧密结合学会要求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也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作为社会学或党建及思想政治专业的研究方向进行立项研究。理论研究的成果使高校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具前瞻性。
二、我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现实问题
(一)主观上认识与行动的不完全统一
在现实中,高校内部对安全稳定工作的认识程度还不够一致。具体表现为领导层面相对重视,个别教师员工安全意识依旧淡薄,甚至抱有“安全稳定不关我事”的消极态度。基层领导干部对安全稳定工作责任的主观压力较大,但现实抓手弱,不知道如何开展安全稳定工作,或因安全稳定相关工作过于基础且难以考核而忽略具体工作。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效果远远不够理想。针对大学生有效开展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客观上自身无力解决外界困扰
高校没有执法权且无法做到完全封闭,一方面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要承担校园内发生的一切事故的责任,一方面除了劝阻外无力彻底解决外来车辆、商贩、闲散人员等带来的安全压力。一些法律法规只在定性程度上禁止相关行为,比如严禁校园传教、禁止宠物进入校园等,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操作性,如果不管,会造成学校失职,如果管了,会使学校承担发生纠纷的责任。目前,一些地区正在推进警力进校园的工作。但是,在高校集中的区域给每个高校都配备一定数量的警员对公安部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一些高校因为历史原因、土地原因与周边产生的利益纠纷以及高校内部改革带来的人事纠纷往往会使学校陷入被动局面,即使学校的做法合理合法,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和其他方面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另外,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和社会聚焦点,高校应对反恐问题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压力也较大。
(三)各类问题学生不容忽视
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做好大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将不断增长。在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背景下,社会转型和变革带来的系列问题将会更加深刻地影响青年学生,如经济波动引起的就业难,校漂、蚁族对学生的负面影响[4],局部的腐败不公引起学生的读书无用论和努力无用论,以及敌对势力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渗透,等等。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的问题将会进一步突显,问题学生将会持续增加。一是学习困难学生。这类学生长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习基础极差,主观上难以完成学业。学校对其投入甚大,但收效甚微。按目前的学籍管理规定,高校对此类学生只能采用逐年降级的方式予以清退。二是经济困难学生。目前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助体系比较完善,但学校对他们的关心还有待加强,如在校学生的感恩表现并不明显,毕业学生还贷情况并不乐观。经济困难学生相对而言社会化程度低,且有自卑倾向,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误入歧途。三是心理问题学生。一般高校均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相关部门,能够做到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排查和重点关注,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实中,很多学生的犯罪活动是受心理问题影响的。
三、现实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推进依法治校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乃至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全局。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封堵漏洞、排除隐患、保持安全、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不能靠运气,也不能靠一时之功,解决安全稳定问题贵在常态化地开展工作,只能靠建立统筹兼顾、齐抓共管、通力配合的长效机制来加以保障。这需要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校体现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方面就是明确上到法人下到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按照上位法的要求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安全稳定规章制度,按照规章制度履行和落实安全管理职能和安全生产责任,使全校师生员工知法守法,主动关心和自觉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二)加强联防联动机制
鉴于大部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因素来自学校外部,解决相应问题、摆脱不良影响、化解纠纷矛盾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高校需要进一步梳理与政府的关系,明确教育、公安等部门与高校不同的责任和权利,相互做到不缺位、不越位。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善于通过采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方式解决各类复杂问题和矛盾纠纷,在安防体系建设方面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外单位的先进经验;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和联系,相互反馈学生动态,进一步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切实保障大学生安全。
(三)构建高校安全文化
构建安全文化的意义在于从精神层面激发组织成员的安全意识,最终使其能够自觉地满足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需求[5]。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人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和事故灾难。所以,需要让全体师生都把安全意识入心入脑,让全体师生都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群防群治、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局面,真正解决安全隐患,让不稳定因素无处藏身。高校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符合其探索和传播文化的使命,要将安全文化构建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体现出大学精神、高水平的文化含量,并注重对新媒体的运用,避免让受教育者感到安全问题的层次和格调不高以及宣传教育形式过时呆板,要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
学生的安全稳定是高校安全稳定的基石,保证学生的安全稳定可以基本保证学校的安全稳定。学校要加强思想引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日常管理,全面搭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学校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地改进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保证学生群体的稳定和每一名学生的安全。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Z].2014.
[2]袁贵仁.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稳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2(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4]曾博.“校漂”、“蚁族”等群体对高校稳定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9).
[5]王洪斌,崔舰,高延辉.构建高校安全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青春岁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