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对大学生能力培育的影响
2015-03-20卢石梅
卢石梅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大学文化对大学生能力培育的影响
卢石梅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大学文化是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结合体,也是大学进行创新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在学生的思想品质、人格习性、创新能力等方面,大学文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文化;能力培育;策略
大学文化,是大学物质、制度、精神的共同体,是影响学生人格的综合体。大学文化对促进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民族复兴及文化复兴的中坚力量,引领社会前进,都有重大意义。大学文化,向每位大学生传递着独有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及目标信念,并通过培养出的大量人才将行为准则、价值标准及目标信念向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传递。
第一,运用开放的、以人为本的大学文化,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开放性的大学文化下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机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的大学文化不只局限于专兼职的开放性的师资,还包括开放的课程、生源、专业、学术氛围等多方面内容,如美国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就有明确规定,学生进入学校后的第一学期的得分不计入到学习成绩内,学生可跨专业任选自己喜欢的课程。目的在于使新生在无任何压力的前提下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的生活,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专业,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该校的很多学生都会在图书馆里彻夜长读。这说明,开放性的大学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大学文化建设当中,要明确人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视为建设大学文化的着力点与出发点,这也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广大学生的共性需求及个性发展,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及管理模式改革、学生组织的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必须将学生的发展需求及能力培养置于首位。
第二,以大学文化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大学文化必然重视整体性及可持续发展,能对广大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创新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创新素质,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由广大学生与教职员工对价值观念、传统风气、理想信念及道德规范的创新而构成的综合体系。以大学文化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动性、个体独立性,并具备新时期人才必备的创新能力,鼓励每一个大学生都按照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爱好去主动探求真理、追求知识,并为自身的发展寻求有效途径,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敢于挑战自我,成为新时代的创新人才。[1]总之,大学要按照自身的综合实力,科学设定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及指导原则,并积极推行。通过有效的大学文化建设,促使广大学生及教职员工可持续发展,使大学内部的管理者、学生、教职员工都能参与到本校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当中,促进个人发展,提升创新能力。
第三,运用大学文化,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价值认同。新时期大学文化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的体现,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其中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核心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各个方面。新时期对于人才的培养,必须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去激励大学生的学习及创新意识,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去鼓舞大学生的斗志,培育大学校园内每一位人员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与才华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各个高校的大学文化虽然不同,但在公信社会、导向行为、凝聚员工、感召人心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完全相同。所以,必须坚持以大学价值标准为“主导”,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大学价值标准去引领、整合广大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念,使大学的愿景与目标得以现实,这也是高校实施大学文化管理的核心。有学者指出,组织要想生存,根本在于维系其价值标准,使人们对价值标准产生认同,大学价值标准要想实现也不例外。[2]大学领导及领导团队,要提出大学核心价值标准,并将组织愿景清晰地表达出来,努力把价值标准转化为高校师生能共享的价值标准。利用榜样的作用,挑选广大师生中大学核心价值标准坚定信仰的人员,使广大师生可以在榜样的激励与带动下,更好地实现大学目标、学生的成长目标。还要建设和谐校风,加强高校各级管理部门的作风建设及行政效能建设,在充分发扬民主和科学决策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办事效率,在提高广大师生自主管理效能的条件下,使高校的目标与全体师生的个人目标形成统一,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利于社会发展。
总之,大学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积淀的思维范式和价值理念,具有约束、导向、凝聚与激励等多种功能。通过大学文化,可以使大学的学生对大学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逐步形成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功能性行为,不仅能使大学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增强,还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1]刘铁芳.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如何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1).
[2]丁虎生.论大学文化的基本特性[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责任编辑:周 丹】
G641
A
1673-7725(2015)09-0138-02
2015-06-15
本文系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JK012BGD046)的研究成果。
卢石梅(1979-),女,湖南溆浦人,讲师,主要从事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