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问题初探

2015-03-20孙英馨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9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跨文化交际

蒋 婧,孙英馨

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问题初探

蒋婧,孙英馨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与交流,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学目标。但在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十分普遍。这显然不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土文化失语;英语教师;英语教材

本土文化失语可理解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使用目的语准确表达其母语国家文化及相关信息。在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几乎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上,对本土文化没有足够的重视,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十分普遍。[1]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指出“我国外语界忽视了作为交际主体的另一方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应当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中,这也应成为我国各层次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担负的重要任务。”[2]在弘扬中华文化成为我国时代主题的今天,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英语人才的目标之一。

一、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的表现

(一)英语教材中缺少本土文化要素

现阶段,在我国各级各类英语教材中,中西方文化内容所占比例严重失衡。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各种英语教材都以目的语文化背景为主要篇章设置背景,目的语文化材料是学习各项语言技能的来源,而反映中国文化的材料却很少见,或者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目标英语系列教科书,无论是小学部分还是中学部分,都带有浓郁的英美文化色彩,很少涉及中国文化。显然这样会让学生从接触英语开始就片面地只关注西方文化。金虹(2013)针对其所在城市的某重点初中三年级一个普通班级的4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要求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中国十二生肖和一些传统节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要么凭自己的理解用不正确的单词表达,要么用拼音代替。可见学生表达中国文化的英语知识相当匮乏。[3]同样,在现行的高校英语教材中,对中国本土文化内容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一项针对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1-4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册,全新版),《新世纪大学英语》(1-4册)这三套较为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土文化课比重均未超过5%。在针对清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中,多数受试者都存在“失语”问题。[4]这种教材本土文化内容缺失现象与本土文化失语现象是有一定因果联系的。

(二)英语教师教学中缺少本土文化关怀

教师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自身具备的文化素质是其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大多数英语教师对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5]但在执行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

首先,缺乏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支持与指导。虽然文化教学很早就被纳入了英语教学大纲,但是主要介绍西方文化的内容,而且内容跟不上时代变化,缺乏系统性,和语言教学内容融合不够紧密。这让教师对文化教学感到无从下手,而自己搜集的本土文化资料,往往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缺乏系统性和代表性,很难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其次,缺少足够的文化教学指导。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入职前还是入职后,职业培训都是提高职业技能必不可少的方式。然而,目前的教学培训仍以语言技能培训为主,很少关注文化培训,对本土文化教学的关注则更少。

最后,传统的语言技能测试仍然占据英语测试的主导地位。各种英语考试很少测试中国文化的内容,学生与教师自然也会忽视中国文化的学习。虽然大刀阔斧的英语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但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仍不乐观。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但文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却极不平衡,大家普遍认为英语课堂教西方文化,汉语课堂学本国文化。一些英语水平很高的学习者在被问及中国儒家文化真谛时,出现失语现象,只能转换话题。

二、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带来的危害

(一)不利于英语人才的培养

一直以来,我们把英语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与西方文化的学习上,注重与西方国家的沟通交流,忽视了本国文化的学习与传播。这不利于英语人才的培养,沟通交际是双向的,学习者不能只懂得对方的文化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文化。

由于英语教学中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学习,造成许多英语人才抛弃自己原本的文化身份,投入他国怀抱,他们觉得什么都是对方的好。还有一些英语水平较高的学者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知之甚少,他们能用英语侃侃而谈,却很少谈及自己国家的文化精粹,在交际中不能获得对方完全的尊重,这样的英语人才是不完整的。我们需要的英语人才应该是既懂得本土文化,又通晓西方文化,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并乐于弘扬中国文化。

(二)不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播

为了让世人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减少偏见与误解,我们必须学会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真实精彩的一面。但在英语教学中缺少本土文化的教学,势必造成学生本土文化修养不高,无法准确地将本土文化翻译传播到目的语国家中去。

虽然《甄嬛传》在美国播出,但由于美国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般的翻译又无法准确表达其内容与情节的精彩之处,所以反响不大,甚至产生了更多的误解与偏见。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也因为我们无法用英语得体地展现出来而备受西方国家的冷落和漠视。可见我们亟须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教育,这符合我国国情和英语教学目标,符合传承中华文明的时代主题。

(三)造成英语学习者对本土文化不自信

英美文化长期充斥着主流媒体,影视作品、新闻报纸遍及世界各地,由于我们的宣传力度和方式都不完善,所以我国的文化产品很少打入国际市场。作为弘扬中华文化中坚力量的英语学习者,却在英语学习中很少接触到本土文化内容,他们自然只会关注目的语文化内容。长此以往,学习者自然会重视目的语文化,轻视本土文化,觉得本土文化不及目的语文化优秀,渐渐不愿谈及本土文化,对本土文化失去自信。

这显然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更不符合英语教学目标。有些学者指出中国文化正在被外来文化同化,文化入侵比武力入侵更应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信地站在世人面前,必须对本国的文化充满自信,英语学习者更是如此,他们要敢于向交际对方表述自己的文化特色。

三、解决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问题的建议

(一)扩大英语教材中本土文化要素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承载者,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者。英语教材首先要保持目的语文化内容和本土文化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简单的内容数量上的相等,而是根据教材使用者和培养技能的种类选定合适内容,兼顾两种文化的特色,选择适合学习分析的内容比例。好的教材能让学生充分学习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了解他们的异同,学习文化分析的方法,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材料的选择要有真实性,因为只有真实的教学材料才能将学生的课堂与现实生活和真实的社会联系起来,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以致用。本土文化材料呈现时可以配以相应的英汉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容并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别。教学材料还应语境化,不能将其从使用环境中单列出来,进行单纯的语言分析和学习,因为文化学习要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才能充分理解。文化内容应多样化,同时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无论是本土文化的选择与编排还是目的语文化的选择与编排,都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反复推敲、不断试验、不断改进的过程,这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英语教学界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们通力合作、不畏艰辛。

最后,语言内容和文化内容要有机融合,这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核心。学习英语是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习英语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学生应该逐步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基本框架,了解目的语与母语的文化差异,掌握基本的文化分析方法,培养正确的文化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做到互相理解。

(二)提高教师跨文化英语教学的能力

首先,培养英语教师的跨文化英语教学意识,增强母语文化教学意识。语言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技能层面,不能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优异,也不是合格的语言学习者。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英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播者,可见英语教师教授中国文化责任之重大。

其次,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包括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终身学习的理念早已被大众接受,作为知识传承者的教师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英语教师应该多参加跨文化英语教学培训,平时多学习中外文化知识,认真研究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做分析比较,提高自己的文化分析能力。多听讲座,和中外文化界人士沟通交流,培养自己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

再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每一种文化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应持有平等的交流意识,不自视清高,贬低排斥对方;也不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对方。教师在呈现文化内容时应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要夹杂个人情感因素。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本土文化态度,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正确传播本土的文化。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中外文化差异,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交换想法,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学会所有交际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中外文化包罗万象,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学生要学会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会处理交际中遇到的困难,理解中外文化深层次的内涵。当学生能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文化,能理解对方的文化,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交际矛盾,积极解决交际冲突,就说明他们具备了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把本土文化要素纳入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英语考试基本不涉及中国文化也是造成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之一。测试的改革应该和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的改革保持一致,根据文化教学内容的设置,在口语、听力和其他类型英语测试中适当地加入中国文化常识和篇章,这样教师、学生及家长才会逐渐对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学习予以重视。

[1]王亚丘.中国大学生本土文化失语现象成因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3(5):64-63.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金虹.论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3(8):77-82.

[4]范春霞.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课文的设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52-155.

[5]陈素琴,张丽,王金生.跨文化交际模式下的英语教师本土文化意识[J].现代教育管理,2010(6):85-87.

责任编辑:苏航

G420

A

1671-6531(2015)19-0067-03

蒋婧/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吉林长春130022);孙英馨/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22)。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