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的女性研究
2015-03-20王爱红
王爱红
鲁迅作品的女性研究
王爱红
鲁迅作为文坛大师,他塑造的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有独特的意义。祥林嫂的苦苦挣扎、单四嫂子和华大妈的愚昧、爱姑无谓的反抗、子君独立宣言的终结,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是带血的。通过这些女性形象,鲁迅表达的或是对人性的鞭笞,或是对社会的呐喊,最终表达的是对封建主义的不满,期待每个人都能够从沉睡中觉醒。
鲁迅;女性;封建主义
鲁迅,中国旧社会用文章抗争封建主义最杰出的代表,对我国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其小说与杂文,塑造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等,通过这些人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当时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在这些人物中,女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实鲁迅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并不多,但就是这几个人生动地书写了旧社会被压迫女性的现状。单四嫂子、子君等形象或是顺从或是反抗,但是每一个人都屈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当中,无法与命运抗衡。鲁迅要做的就是唤醒妇女的觉醒,用他笔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去激发人们寻求解放的欲望。每一位女性的故事在那个时代都有特别深远的警示意义,让混沌中的中国女性幡然醒悟。
一、祥林嫂的苦苦挣扎
《祝福》是一个温馨的题目,读者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对祥林嫂命运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深切的祝福,可是祝福的结果往往是失望、同情甚至是读者抑制不住的悲愤。[1]
第一任丈夫去世前,这个阶段是典型的封建夫权掌管,妻子完全是丈夫的附属品,所有的反抗都是不被允许的,甚至是遭到唾弃的。鲁迅通过描述这个过程来告诉所有此类女性,她们是多么的没有自我,遭受多么残酷的封建压迫,从而激起妇女心中寻求解放的渴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推翻封建夫权思想,还妇女一个本该拥有的独立身份,而不是活在丈夫的掌控之下。
第一个丈夫病逝以后,祥林嫂选择了与命运进行抗争,偷偷地跑到鲁家做工,但是她做了无谓抗争,婆婆让她改嫁,封建父权思想不容她反抗,她撞墙寻死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改嫁之后她选择了再一次克忠职守做一个好妻子。但是丈夫染病而死,儿子遭狼祸,最后被大伯赶出门。总体来说,这一个过程不管是婆婆还是大伯,都是长权思想在压迫祥林嫂,作为出嫁的女性是没有任何自己权利的,只能听从长辈的安排。似乎所有的祝福都变成了气愤,难道女性生来就应该这样吗?鲁迅正是用这种让人窒息的写法唤起人们心中对自由的渴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推翻封建父权思想,还每个女性该有的人格尊严。
重回鲁家做工之后,祥林嫂不再像以前精神那么好了,在别人眼里成了一个晦气的人,虽然她做了诸如“土地庙捐门槛”此类的抗争,但无济于事。这时候封建族权思想、封建神权、迷信思想显现出来,克死了两个丈夫还有儿子,她不但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人,更是一个不祥的人,所有人更害怕她的晦气会传染自己,最后祥林嫂被鲁家扫地出门。
被鲁家赶出门直至去世这一阶段,祥林嫂依然失去做人的任何希望,与其说她是在矛盾该不该拥有灵魂,倒不如说她是在矛盾痛苦地活着还是就此死去,最后的结局是她死于非命。这一阶段祥林嫂已经被封建四权彻底压垮,失去了做人本该有的灵魂,甚至说疯疯癫癫失去灵魂的日子才能够使她得到片刻的安宁。
二、单四嫂子与华大妈的愚昧
单四嫂子与华大妈,每一个都是伟大的母亲,她们为了儿女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但是她们又是愚昧的。《明天》一开始单四嫂子是有希望的,因为他有儿子,丈夫死了她也还有明天。然而儿子也离她而去,她的明天变得没有任何意义[2]。跟《药》里面的华大妈一样,孩子病了以后,她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看病吃药,而是运用她们所知道的方式去寻求神灵的帮助,她们求神签、求助所谓的神仙帮助自己的孩子,甚至是把希望寄托在血馒头上,这就延误了治病救人的最佳时机。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里,她们对孩子的真心、对孩子的爱是真真切切的,但是她们的愚昧却害死了孩子。
三、爱姑的无谓反抗
对现代人来说,人人都有追求婚姻的权利,同时也有结束婚姻的权利,而鲁迅的《离婚》却讲述了与我们所理解的完全不一样的婚姻保卫战。爱姑是鲁迅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勇于抗争命运的形象,脾气当然是十分暴躁,甚至要让那些对不起她的人都走投无路,为了不让丈夫休了她,她与命运抗争了三年。但是这也恰恰反映出她内心的懦弱,最后输给了七大人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个七大人其实代表的就是封建主义思想,即使爱姑有家人的支持,有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但是封建主义依然是主导思想,被丈夫休了之后就是她最最丢人的事。爱姑的抗争是激烈的,但是我们却看不到爱姑独立的影子,她抗争的就是不离开丈夫,做丈夫的附庸,总体说来离开丈夫她是无法成活的。鲁迅描写的《离婚》过程近乎惨不忍睹,让广大女性看到,像爱姑这种女人的反抗是多么肤浅、多么的没有意义。鲁迅是在用文章唤醒女性走出来,彻底的解放,做一个独立的女性。
四、子君与命运的不屈斗争
鲁迅的《伤逝》讲述了为爱情抗争到底、为自由抗争到底却以悲惨命运结尾的子君的故事[3]。《伤逝》的主人公不再是农村妇女,子君是在五四运动背景下觉醒的女性,她不单单是在为命运抗争,也在与当时的封建社会进行抗争,她会对着所有人宣布她是独立自主的,谁也不能对她横加干涉。最后她为了自由和别人私奔了,毕竟激情是不能用来生活的,她还是得面对生活,这时候她的激情与爆发似乎都在渐渐地隐去。当丈夫一无所有以后,她们感情也出了问题,结局可想而知,最终走向悲剧。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是轰轰烈烈,但是短时间内封建主义依然占绝对主导地位,大多数人的封建思想还根深蒂固,想要连根拔起还需要大多数国民的觉醒。鲁迅写这篇小说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子君这些进步青年虽然有争取自由的实际行动和勇气,但是思想却也是匮乏的。子君跟别人私奔以后,她的思想似乎也就枯竭了,没有新鲜血液推动她走得更远,直至走出封建社会的枷锁。但这也是推翻封建主义的必经阶段,总有人会为那个时代的进步付出鲜血,子君就是这一时期女性的典型代表。
五、柳妈等封建思想维护者
作为抗争封建顽疾的先驱者,鲁迅正是看到了旧社会人们思想上的疾病远远大于身体上的疾病,选择了弃医从文。对于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女性,鲁迅从她们的思想本质、社会的制度根源出发,塑造了祥林嫂、华大妈这些封建社会的奴隶,可怕的是她们自己就感觉是奴隶,这才是鲁迅要呐喊的,要女性能够意识到的问题[4],同时,鲁迅也在呵斥封建霸权主义对妇女权益的侵害。然而在这些悲惨女人的背后却有着一群特殊的女性群体,如祥林嫂里面的婆婆、柳妈,她们是完完全全的封建思想执行者,她们不但自己接受封建思想,还把这些思想强加给祥林嫂这些女性身上,从而更加重了鲁迅笔下这些女性的悲惨命运。这些反派女性不允许其他女性的反抗,从而也可以看出她们内心那种自私,生怕子君这些女性破坏了她们生活的环境,其实这也正反映出封建思想对当时的女性毒害有多深。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让我们认识到了她们是处在怎样一个环境当中,特别是主导她们的封建思想是多么的根深蒂固。鲁迅的每一个字都在呐喊、都在祝福、都在祈求明天,他是要唤醒每一个善良的女性从自己的精神枷锁中走出来,为自己活着而努力。鲁迅就是要激起全社会女性的觉醒,摆脱她们的男人、摆脱她们的思想包袱、摆脱吃人的封建主义。
[1]谷雨霞.简述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形象[J].鉴赏者,2014(12).
[2]王子鑫.分析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哲学文史研究,2015(2).
[3]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贺春健
I206.6
A
1671-6531(2015)19-0040-02
王爱红/潍坊科技学院讲师,硕士(山东潍坊2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