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015-03-20于于鸿白白郧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公共管理教研部南京210009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家建设文化

于于鸿,白白郧(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公共管理教研部,南京 210009)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于于鸿a,白白郧b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a.哲学教研部;b.公共管理教研部,南京 210009)

文化发展关系国家创造活力与文化持续繁荣的实现,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长远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文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文化改革创新作为实现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具体路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改革创新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改革创新提高国民素质,在改革创新中塑造国家安全战略布局。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进文化;文化安全;改革创新

DOI:10.13669/j.cnki.33-1276/z.2015.041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1]文化创造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兴盛的重要标志。只有具有强大的、生机勃勃的文化创造力的国家或民族才能更有效地维护和保存既有的文化传统,也才能更有力地掌控和把握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当下中国文化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尚不完全适应;与当今全面深化改革尚有差距。这就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正确方向、强大动力和安全保证。

一、改革创新需要坚持正确方向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和活动的记录,是历史积淀的成果。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在文化上强大起来,进而推动整个民族的振兴。纵览人类文明发展史,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盛。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为文化发展创造了社会物质条件。以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商鞅、韩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思想家破除了传统的君权神授等天命神学观念,按照诸侯争霸、社会发展的需求,创立了儒、墨、道、法等多种学派,营造了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生动局面,

文化发展,方向是根本。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和社会发展方向的争论,引发了多次文化论争。通过东西方文化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社会性质问题大论战等一次次文化交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才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找到了正确方向。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毛泽东在回顾中国的百年历史时满怀豪情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2]从那时候开始,中国人被看不起、中华文化被轻视的历史才得以终结。而中国人民战争的不断胜利则标志着中华文化开始复兴,重新为世界人民所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崭新体系,由于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及受中华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等多种原因,我们在文化建设问题上走了不少弯路,尤其是在“文革”十年间,林彪、“四人帮”一伙大力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使我国文化事业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遭受了重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果断地否定了“两个凡是”,恢复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端正了文化发展的方向,使我国文化事业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局面。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的渠道日益复杂。同时,国际上“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把握好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应用于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建设理论,使我国文化各方面发展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之上。回顾20世纪8 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建设中反复出现的西方中心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复兴儒学论、非理性主义等倾向,根本上是由于正面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贫乏所造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就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针对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化发展的格局提出和回答问题,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灵魂和旗帜,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建构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多项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的新的综合,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创造的过程,它由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三部分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文化系统之间及同一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找它们各具相对独立性和互相吸收、相互融合的根据,在此基础上,建立古今中外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亦即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各项建设改革纵深攻坚阶段,社会正处于重大的转型期,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频发、社会风险加大,迫切需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用贴近时代、生动丰富、富有感染力的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凝聚意志共识,以达成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的文化建构目标。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原则提供了进行文化改革创新的若干前提。这就要求必须在尊重社会文化现象多元的特点和现实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以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政府积极推进与社会广泛参与的关系、促进文化繁荣与加强文化管理的关系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以认识的深化推动实践的深入,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活力。

二、以改革创新提高国民素质

创新的主体是人。文化强国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就是国民素质相对较高,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各方面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最直观的指标。“文化强国”之强,表现为一个国家文化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民素质的优良。从汉唐到明代中叶,中国成为世界一流的东方强国,与当时中国重视教育、重视文化是分不开的。自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考试制度,提出了“学而优则仕”,把对国家管理者的选拔与文化学习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之前论门第、看势力,任人唯亲不唯贤的弊端,使大批学有所长的人才进入政府各级机构。这是历史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标志。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1]一直以来,我国都大力开展“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全国人民受教育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社会文明程度有了较大改进,但仍与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思想文化领域仍存在种种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有些地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干部中呈现滋长蔓延之势,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和影响力;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民众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如2011年上海市政协的一项调查反映出诚信在当下社会的尴尬境地:诚信在相当一部分人心目中已成为“无用的别名”,有90.2%的人认为诚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3]。大量的不诚信实践,已经深刻改变了一些民众的价值认知与行为预期,许多人走进了一个渴望诚信却又被迫不诚信的怪圈。这种现象昭示出对诚信道德和诚信意识的培育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社会“诚信淡漠”的文化氛围也对诚信的滑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着眼点应当是人,是人的精神境界的丰富、文化需求的满足,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1]。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而且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4]。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人民群众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体,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民族的觉醒和自觉。要改革创新教育,加大投入,开展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普遍缺乏创新精神,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程。如何营造创新环境,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是改革德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便于实际操作,反对形式主义和假大空,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二是改革政治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改变草民心态、主奴意识、清官情结、拜官主义、人治思想等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陈旧、错误观念,消除腐败与官僚主义作风滋生、加剧的土壤。三是改革用人制度,建立以人为本,以能力为基础,以业绩为导向的用人制度,引导人才向多元化发展,创造发掘社会个体潜质的机制,反对任人唯亲。

当今世界,科学已经成为现代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正在融入大众文化,正在对公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将表现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社会奋发进取、理性和谐。科学精神就是追求真知,不断开拓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而言,都是无形的、向上的力量。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广泛开展科普工作,大力破除愚昧思想,努力培养科学精神,使公众耳濡目染,感受科学之美,感悟科学之妙,抵制庸俗颓废文化,用优美的艺术和科学文化,清除取代那些还在很多地方蔓延的愚昧迷信或有害的精神消费,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重要的精神文化基础。

三、在改革创新中塑造国家安全战略布局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中,文化由于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民族得以传承、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和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得以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基础,因而成为最深层次的国家安全。

当前我国面临的文化安全形势十分复杂。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变成“村落”,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伴随着经济交往相互渗透、影响和融合,国家对外来文化的进入难以选择、排斥,这使得西方敌对势力推进文化渗透具有极为便利的条件,使文化安全的潜在威胁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传播方式更趋便利,卫星广播电视媒介、计算机网络媒介比传统的纸质媒介更便利快捷,给国家文化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大国,必然会成为西方文化渗透、意识形态侵蚀的重要对象。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最主要的战略性威胁,就是国际敌对势力用所谓的“民主”、“人权”等制定分化我国的文化战略,运用其文化产业的优势推广西方的价值观,以增强西方国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所谓“榜样”力量,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进行“围剿”。在这样的形势下,不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从战略层面、制度层面构筑抵御文化侵蚀的安全防线,促进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显得格外重要。这就要求必须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在改革创新中确立科学的文化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5]。“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构建不能建筑在一个单纯的防御性的思维上。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应当是一个积极的主动性的国家文化建设战略,是要在整体性的建设基础上完成和实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意图。”[6]我国文化必须“走出去”,积极适应国际间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在这样的认同基础上增强我国文化的适应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赢得更加广泛的认同、欣赏和被吸收,不断增强国家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与西方文化霸权抗衡的文化软实力。

在改革创新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提升文化竞争力中实现国家文化安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1]。文化强国应当具有相对强大的文化创造力、生产力和传播力。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以推动文化生产力向前发展为核心,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的文化强国,一定有发达的文化产业。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认为:“不可能再把经济或生产领域同意识形态或文化领域分开来,因为各种文化人工制成品、形象、表征、甚至感情和心理结构已经成为经济世界的一部分。”[7]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文化传播力的强弱,只有以文化建设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才能提高文化竞争力、占领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制高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引进来”的多,“走出去”的少,两者还不相匹配。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成立30年来,总共只将33本中文书翻译成外文,而从西文翻译成中文的书则有1 000本[8]。据调查,自从奉行鲁迅的“文化拿来主义”开始,中国共翻译了106 800多册西方书籍,而20世纪西方世界只翻译了1 000多册中国书籍,二者相差100倍[8]。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让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中国观念在世界广泛传播。美国作为当下世界文化强国,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相较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美国的文化历史与资源都相对匮乏,但美国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建构了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与手段,从而在全世界形成了自身强大的文化竞争力。中国同样可以利用科学技术装备文化传播体制,强调市场化的文化运作,在完善文化服务与产品相关辅助性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自身的能力;依托当下我国对外强盛的文化贸易,努力将中华文化产品与服务推广至国际。

在改革创新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软实力除了包括应有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之外,还应该包括预防、管理、消解国家文化危机的能力,维护和维持社会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主权的能力,国家文化安全管理和国家文化危机管理、维持社会文化秩序的能力。”[9]只有建立起一整套现代国家体制下的国家文化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才能有效地预防、控制、消解文化矛盾的郁积与文化危机的生成,从而有效地处置与管理国家文化矛盾的发展或重大文化危机事件的发生所导致的国家文化安全危机。当前我国要尽快对文化安全立法,制定维护国家文化主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维护公民文化权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好与有关国际规则相衔接的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解放军报,2012-11-18(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3]“诚信建设”刻不容缓[J].瞭望,2011(5):13-1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1.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1(21):3-14.

[6]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14.

[7]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郭发勇,周辉,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 1:256.

[8]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N].中国文化报,2010-01-13(1).

[9]胡惠林.论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管理系统[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4):41-47.

[责任编辑:任映红]

Innov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untry with Powerful Culture

YU Honga, BAI Yunb
(a.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b.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arty School of C.P.C. Jiangsu Committee, Nanjing, 210009, China)

Cultural development concerns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which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great revival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untry with powerful culture require us to take the road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As the route for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the cultur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is a determined directio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improving the national quality through the reform and developing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i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Socialism; Country of powerful culture; Advanced culture; Cultural security; Reform and innovation

D616

A

1671-4326(2015)02-0076-04

2014-12-16

于于鸿(1987—),女,江苏南京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硕士研究生;

白于郧(1989—),男,湖北襄阳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以人为本、经世治国的文化特点,为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为汉唐盛世的到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发生在公元6 46年的日本大化改新,也是首先在思想上打破原来的维护氏族部落共同体利益的氏神信仰,确立以先进的隋唐文化为发展模本才得以实行的。在短短100年左右的时间,日本通过对隋唐文化的全面模仿取得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自然发展才能达到的文化高度。

猜你喜欢

国家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