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环境下“税法”课程的教学模式

2015-03-20陈龙珍黄爱玲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税法税务增值税

陈龙珍 黄爱玲

(1、2.闽南理工学院财务与会计系,福建 泉州362700)

“税法”是一门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税法”课程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税法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税务的各项流程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操作能力。因此,通过对“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构建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有超过4000万户企业,而其中99%是中小企业。中小型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小型企业也是人才需求的最大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小型企业解决了的就业人口占全国89%以上,而中小型企业数量规模依然在保持上升。中小型企业经济总量小,财务管理相对较简单,可是企业虽小,但同样必须严格按照网络化进行税务管理。因此,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的税务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他们希望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马上就可以适应工作,尽量减少补课型岗前培训的时间和成本。由于很多地方院校的财会类专业对税法教学仍然很薄弱,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没法做到税务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时连基本的税务报表都没有见过,更不用提纳税筹划等更深的知识,这已经与社会的需求形成了脱节。

在财税管理网络信息环境下,财会类专业的毕业生熟练掌握涉税软件的应用能力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学校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的需求和期待,及时完善教学环节,改善教学环境,按“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以训练学生技能为核心,确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网络软件平台,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教与学两个角色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活动中,既掌握了必备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又提高了教学质量[1]。

二、构建“税法”课程网络平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设定实际税务网络工作任务让学生学习和应用税法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真正统一结合的教学效果。根据目前网络信息环境,结合网络平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税法”课程中运用,总结归纳了如下几种主要的实践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法

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税务实训网络平台构建税务局端和企业端角色,由教师按分税流程及对应每个税种的税收要素分解成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中设计若干教学情景,并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技能操作要求、任务内容、完成成果融合到税务网络软件的教学情景中[2]。上课时,教师围绕着教学情景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融入教学模块全过程,从中获得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能力。

(二)软件运用法

通过运用与税务局端和企业实际使用的软件系统高度仿真的税务实训平台,税法教学会更深动形象。税务模拟实验室应有安装网络版税务实训软件的计算机、税控专用读卡器、税控专用IC卡、空白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训版)、打印机和扫描仪等设备。比如,教师讲到“增值税法”这章时,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用打印机打印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到税局端系统进行抄报税等进行操作税务流程。培养学生的感知税务网络管理流程,消除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脱节。

(三)任务驱动法

在“税法”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其内容重新整理归类为几个具有连贯性的典型分税模块。教师可以把税法要素的知识点穿插在每个典型分税模块中,通过完成分税模块达到渗透理论知识的目的[3]。这种接近实际工作流程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身于职场环境,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1、通过网络平台,设立教学情景。在讲授一个分税模块时,教师可以结合税法要素与税务实训平台,把每个分税的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与税法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能很好地掌握税法理论知识。

2、通过网络平台,创建学习知识任务模块。在创建教学情景后,教师应引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教学主体密切相关的真实性案例或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例如,在讲授“增值税法”这个分税模块时,教师可根据税法要素内容,创建以下模块任务:(1)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2)征税范围有哪些?(3)增值税的纳税人分别有哪些?(4)增值税应纳税额如何计算?(5)增值税税收优惠应该注意哪些?(6)增值税的纳税与征收?(7)如何开具增值税防伪专用发票?在实施这些模块任务时,把应纳税额计算理论知识与税务流程相结合,使学生获得了理论知识,同时还能找到了理论知识和现实税务流程操作衔接点,把理论与实践知识连贯起来。

3、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及专业网站搜集资料,培养自主分析问题能力。教师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线索,努力发现或挖掘学生潜在的“自主分析”能力。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别给每个小组一个案例,让学生讨论和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学生也可以把不同的观点或学习中存在的疑惑提出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讨论中学习。

(四)案例总结法

教师可以利用税务实训软件,收集相关资料,设计综合性较强的分税案例,把每个分税模块的相关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扮演有关角色,使其身临其境,独立完成案例所要求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理论性、抽象性的知识化解为理解性的运用;还可以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角色体验法

通过联网税务实训软件,老师或学生模拟税务局角色,为企业(学生模拟)进行开户。学生可以模拟企业中的增值税开票员等,利用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为企业开具增值税防伪税控发票等,也可以模拟企业税务会计帮企业到税务局进行网上申报税、抄报税等。学生通过模拟税务局和企业相关税务角色,更加深入了解税务流程操作。

三、网络平台下《税法》课程教学模式实施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应有与理实一体化的配套教材

要打破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的分离状态,用税务实训平台软件等税务载体来演练经济业务。在处理经济业务的同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可以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训课相结合;还可以将税法包含的各项税法要素穿插在教学内容,借鉴企业税务岗位职责任务,构建一个实训教学模块。但是,目前还没相关配套的教材,力求研发一套适合理实一体化的《税法》教材。

(二)提前设计好教学案例

教学任务的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备好教材和网络平台两个大“课”,精心设计一个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和课外完成这些案例,掌握学习课本知识、获取课程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的途径,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教师积极应用启发式、分享式、讨论式、分销案例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感性认识企业各个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网上申报流程。熟悉企业实际各个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各个税种报税过程,以提高学生形象和直观统筹思维能力。

(四)完善考核内容与办法

考试可分三个部分,对《税法》的基本理论部分和技能操作部分分别考核,通过卷面形式考核基础知识,通过软件操作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且通过平时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登记,考核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能力。税法理论知识考试立足于税法基础知识,实践性考核应注重学生对各个税种业务操作,如增值税防伪开票、增值税发票网上认证、增值税网上抄报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等流程都有具体评价系统,而课外获取课程相关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基础。

总之,在网络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税法的应用是纳税单位财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未来的财会工作者,每个财会专业学生都应该具备税法基本理论和实际税务操作能力。

[1]陈建萍·案例法在税法实践性教学中的困境与提升[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3).

[2]李露·《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时代经贸,2013(14).

[3]袁玲·对当前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5).

猜你喜欢

税法税务增值税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否包含增值税?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国外增值税与国内增值税的比较
税法教育内容与方法论纲——兼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