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研究

2015-03-20杨浩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4期

杨浩英

杨浩英/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广东广州510507)。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信息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种职业活动对人才的竞争需求愈发凸显。高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上,更表现在个人的职业活动品格水平上。对于毕业生在社会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品格要求逐渐成为各类招聘单位重视的考察点。如何深化大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与良好品格的形成,促使大学生积极社会化,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理论与实践是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道德品格教育的热点,对于切实发挥高校德育的本体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德育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德育社会化的关系出发,探讨发挥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的逻辑起点、核心内容及实践意义,梳理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的根据,提出可操作性途径,切实提高德育的实践效度。

一、发挥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的逻辑起点

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相应的时代文明、普世规范及道德标准,并以此作为人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根本途径。道德是人作为社会成员的发展标杆,是人走向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根本尺度。人的道德成长与品格完善并非是仅存于人生某个阶段的任务或结果,而是在社会生活与交往中经自发到自觉的实践体验、领悟、学习等过程伴随着人的生命发展的始终;并非与生俱来,也非自然形成,而是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的教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历史的发展赋予了道德具有社会性的根本属性。而道德的教化过程是德育的本质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德育亦具有社会性,它担任着在人类整个生命发展和社会生活过程中促使人的道德发展的任务,在与社会的相互融合中承担着培养个体品格与德行,使他们成为合格社会建设者的责任。因此,德育产生于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影响着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息息相关。这蕴含着德育的过程就是个体与社会融合的过程。将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两者结合是德育发挥本体功能的基本要求。而这恰恰是德育社会化的体现。只有将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结合各种渠道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判断与行为,才能使大学生在经历、感悟与体验中融入社会,发展自身的社会感受力与社会意识性,并在思想提升中付诸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种实践中,达到个体的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耳闻目睹、反思总结、判断审视、质疑创造进行价值选择、行为规约,不断拓展自身内部的道德成长力,使自我发展与社会相融合,实现自身的道德社会化。“道德的本质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1]这句话点明了在德育社会化过程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它包含以下含义:(1)道德是人类由个体上升为主体,以主体的形式获得普遍的伦理,在现实的伦理关系与道德生活中获得精神现实性的过程;(2)道德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准则具有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双层功能,体现为社会公认的习俗和规范、个体人的行为准则;(3)道德的本质体现要在构建道德主体的基础上,凸显道德在人的内化与实践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个体主体精神的发挥下进行自我修养与自我内化。“理想的德育应当是既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个体道德的社会化,又能帮助其通过德育过程学会品味生活、真爱生命、感受幸福,从而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彰显自身的存在价值”。[2]德育社会化的过程应当是大学生不断发挥自身主体存在价值,在现实社会生活境遇中立足当前又超越现存境况,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主动索求与自觉追求的过程。应然的德育关照大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社会化历程,实质是大学生作为主体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发挥、发扬、拓展和实现道德发展的过程。

综合以上德育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德育社会化的关系,可以看出德育社会化一方面要求学校开展德育要冲破仅限于校内实践的地域,应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在方式上更加开放多样,在实施途径上更加灵活深远,始终秉持着“如何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大力发挥德育社会化的外在因素功能;另一方面,德育社会化的实现应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根本,使大学生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中进行价值自主建构,有效把握主体道德成长与品德完善的内在决定因素,从而促进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形成,养成主体性道德人格。在结合外在影响因素与个体内在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学校德育才能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融合大学生生命阶段性发展中发挥应然的本体作用,切实实现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发展。

二、发挥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的现状

大学生在德育社会化过程中能否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与德育的实践过程内容息息相关。德育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即是大学生道德发展与社会融合的“生源地”,是实践基础与平台。因此,核心内容的设置是德育社会化实践效度能否实现的关键。当前我国在德育过程中缺乏把大学生作为德育社会化主体来研究,忽略大学生作为德育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致使其在德性养成上各种问题滋生,诸多德性品质的低下考验着当前大学生社会化的水平与程度,主要问题集中为,(1)缺乏正确的政治生活观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政治取向趋向实用与功利,过于强调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集体意识和协作互助精神,未能与社会生活有效融合;(2)由于家庭成长环境、学校教育不足等因素导致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理能力较低,无法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间的矛盾,自主社会化能力薄弱;(3)在职业理想与职业实现通路之间,未能正确理解职业理想的实质,职业道德在大学生群体中成为最轻视的因素,影响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4)缺少对社会文化的理解与学习,造成在变更的文化环境中无所适从,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适应能力及创造能力极度匮乏。上述问题的凸显主要由于在道德教育中,学校德育将大学生置于封闭的学校环境中,脱离社会现实世界,忽视现代社会对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呼唤,致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与社会现实道德要求发生矛盾与冲突,大学生往往束手无策,迷失方向,造成社会化的价值偏差,无法进行正确的道德抉择和德性处理。德育实效性面临着深刻的质疑与拷问,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要解决当前的德育窘况,就要在充分把握德育社会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德育社会化过程中以大学生为主体,破除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外在条件局限性,把德育社会化实践返回到大学生个体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上,构建发挥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的核心内容。

三、发挥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核心内容的构建

第一,树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与主体性发展”的学校德育目标,强调学校德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与主体性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以此目标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和实践积累研究,进一步拓展德育的范围和功能。

1.建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与主体性发展”的课程体系,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层次。设置与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相关的课程,以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为出发点,课程内容涉及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与现代等因素。在课程开发与研究中渗透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评价的社会性要求,使学校德育课程既保持与社会环境要求相适应又推动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坚持学校德育与学生主体共同发展“双步走”的教育理念。同时,根据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把德育内容分成几个阶段,开展大学生阶段性角色认同与自我认知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角色社会化思想意识和道德社会化实践目标。在过程中付诸学生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系列教育经历体验,使他们对社会角色注入积极情感,体悟社会角色的意义与价值,以此来规约自身的德性思想行为。

2.以主体性发挥为实践根据与实施原则,构建科学的学校德育社会化运行模式。健全学校管理机制体制,在教育者群体中开展学校德育社会化教育理念研习活动,提高教育者对德育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德育社会化思想和工作建设,将学生德性社会化培养渗透到每一项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各种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做准备。其次,加强学校德育整体设计与规划,构建融合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德育管理机构,把培养学生德性的过程与发挥学生自主成长结合起来,保持学校德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个性化,确保学校德育在具体的运行与操作中始终秉持着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落实德育社会化过程中的实践根据。再次,加强社会角色培养,完善德育社会化制度建设,推进学校德育社会化体系的科学构建。一是要深入研究受教育者社会角色转换的教育途径,延伸学校德育的点与面,拓宽学校德育内容的架构,注重融合学校与社会双方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需求间的契合点,强化学生德育社会化途径的实践效度。二是要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设,在遵循大学生思想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道德社会化规约,规范学生按照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和把握有组织化的人际关系,通过道德思想引领,影响和促使学生德性社会化,发展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思维能力与主体能动性,自主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优化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总体规划,做到统一协调与分层管理相结合,构建融学生主体发展、德育原则、社会要求于一体的学生主体性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隐性辅助渠道,其作用不容忽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度之广与深,其范围已经超出学校的常规教育。它包括课外文化、体育、娱乐文化、校园活动、学校人文价值精神等,在大学生德育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创设优良、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把握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基于现实社会客观要求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和德性形成,激发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新性,促使其顺利完成在大学阶段的德育社会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积极的道德精神文化氛围。学校要在大众传播媒体中坚持传播信息、文化、认识、观念的正确方向,使其思想目标保持一致,从而作为一种合力促使大学生的社会观快速形成,进而调整自身的行为,以及个人与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关系。把网络媒体导向作为文化传播的关键,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新模式,加强网络信息引导和监控,指导大学生创设基于大学生特点的所喜爱的价值观网站,使他们学会主动地了解社会、鉴别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坚强道德意志。

4.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内容领域,建设融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道德社会化于一体的第二课堂实践运作体系。以社会实践为主要途径,组织大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其德育社会化的发展。通过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程序和制度,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拓宽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范围和标准,建立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引领学生在社会实践参与中深入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强化其社会角色认同与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处理社会关系中学会将社会公认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行为等内化自身人格的过程中,主动成为道德教育中的实践主体。通过上述的系列措施,全面推进学校在教学管理、活动管理和生活管理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促使大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适时融入社会中去,实现道德的社会化。

第二,发挥社会在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中的主体性发挥的促进作用,调动社会的教育资源和各种社会因素,创设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发展平台,营造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大环境,大力发挥德育社会化的外在因素功能。社会是一所大学校,是一个大课堂,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德育的本体价值最终要通过大学生与社会的适应度来衡量。德育社会化直接表明了社会在大学生德性形成中的价值与作用。德育能否实现社会化要以社会的现实状况为依据,因此,社会的教育作用和育德功能往往总会通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形成和发展,它以不断变化的面目显现出来,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怀特曾说过:“不仅家庭和学校能够参与实现教育目的,其他机构,比如产业结构的组织方式也能促进或阻碍教育目的的实现。实际上,它们常常妨碍道德自律。”[3]这说明,社会上存在的一切组织和机构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都有影响。社会能否成为德育的积极因素在于教育对社会的有效运用,如在其过程中未能准确把握社会的影响因素,则个体的道德形成特别是在道德自律中往往受到阻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环境、大众传媒、社会生活、社会组织机构等一切与社会相关的构成可作为社会德育的“资源矿”,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资源和关键影响源。因此,挖掘社会德育的“资源矿”使其成为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和主体性发展的平台和契机尤为重要,也是高校开展德育社会化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题。

1.在国家层面,要重视教育与社会文化环境保持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通过各种政策和渠道致力于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中促动社会文化的变革与转型,为大学生德育创造良好的大德育环境。如在社会文化主流思想的引领和调控中,注重人的各种需要的价值规范体系的理性规约和自觉精神的积极引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道德宣扬、实践、分享等长期性的社会文化活动,发挥学校德育社会化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社会管理机制的完善,对社会群体进行特定时代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教育,时刻把握社会的积极思想潮流和行为规范,深入开展道德教化。学校根据国家创造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措施,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向日常生活领域渗透,培养其开拓意识、革新精神、理性精神,发挥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使他们成为社会价值观念与精神教化的主要引领者。这意味着学校不仅要重视和贯彻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政策要求,更要深入思考如何将国家开展文化建设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机,创造更多的德育平台与机会。

2.通过国家政策要求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明确社会机构的相关责任,调动社会文化机构、社区体系、社会企业等组织参与德育的建设中,成为主要的社会德育“资源库”和“舞台”。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不应仅限于学校独自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社会大课堂能给予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最有效的实践基地。社会组织机构包括企业、社区、媒体等因素皆应积极为大学生创设道德的实践平台,与学校配合对他们开展道德理解力的培养,切实发挥大学生在德性形成中的主体性。“个体的道德理解力是其认知理解力的源泉与动力,因而,增进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目的’”。[4]道德理解力只有在社会范围内的综合影响,才具有现实的推动力。国家在此方面应加大对社会文化、企业类机构的激励,给予他们在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与理解方面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使他们成为最有效的社会德育资源。

其三,发挥学校在德育社会化实践中的主体性,提高学校对社会有效资源的运用能力和规范度。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对于社会文化、企业公司等各类社会性机构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在交流与合作中提升社会性机构的主动参与性,在培养磨合中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的理念,在操作与整合中推动社会德育资源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的转化与融合。一方面深入开展社会角色教育,让大学生在各种机构运作过程的参与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学会用道德的方式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学会正确理解社会,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获得社会生活基本技能,掌握开展职业活动的各项能力,从而培养和造就符合社会实际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构建校企合作教育的常态化机制,运用参观、访谈、调查、体验、角色互换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对社会的现实境况和具体的社会规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在设立自身的职业理想和创造未来的职业生活目标方面有更加切合实际的实践根据,避免理想与现实的脱节、思想与行为的相悖,真正落实德育的社会化、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3.建立家庭德育督促机制,发挥家庭在大学生道德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使家庭成为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发展的有力推动器。家庭作为大学生与生俱来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其作用与影响相对学校与社会来讲,更具有其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家庭是大学生不可选择也无法摆脱的生活环境,它是大学生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一个学生的道德素质问题,根源不一定在学校教育,不一定在社会教育,而是在家庭教育,而且是由于家庭教育中某个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5]家庭的衣食住行、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都化为隐性的道德原则对大学生从小到大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尽管家庭在德育方面没有明确或固定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但却是大学生个体品德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在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容易在有形与无形中渗透着家庭德育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重视家庭在其中的积极因素,使家庭和学校的育德因素及功能保持平衡,蔽除两者间的矛盾。首先,要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他们客观认识与评价自身家庭一贯持有的思想观念,择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家庭宣扬的一些消极思想给自身德育社会化带来的不良后果;其次,国家要加强家庭德育相关政策的指引和督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道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合理引导,大力宣传家庭在大学生群体德育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注家庭在德育中的特殊性,并加强学校与家庭两者间的联系和互动,发挥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整合育人功能;再次,加强家庭道德教育的指导,开创多式多样的家庭道德教育资源平台,深化家长育人经验交流与大学生健康成长互动间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层次。通过家庭对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重视、认识和理解,使父母有意识加强自身的思想、行为,并自主融合社会道德规范到大学生基础性的、日常性的道德行为习惯中,为其营造优良的道德个性品质养成环境,促使他们更快地实现德育社会化。

四、发挥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的实践意义

道德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对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塑,推动品德的发展,使其适应社会的规范要求,从而发挥创造美好社会的应然角色。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既是对德育关照社会现实发展需求的结果,也是对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呼吁。德育社会化重视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及职业生活间的社会关系,强调从道德规范的遵循到对道德原则的把握、理解与认可,最终形成具有创造美好生活与社会的道德人格。在开展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教育活动中,以发挥其主体性为原则,使大学生作为德育社会化的主体开展创造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一,有效促进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尽管学校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德育的主体仍是学生。德育的成效仍以学生主体道德人格的发展为依据。发挥大学生在德育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性,是对当前学校德育实践行为模式的重新审视,是坚定在德育过程中调动大学生道德需要和道德学习主动性、尊重其道德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为原则,能有效调动大学生的能动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提升他们的创造意识和能力,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关键。通过立足大学生的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者价值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相融合的方式,让他们在各种教育场景中学会思索、探索、判断和审视现存的各种社会现象,对于他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和激发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加大大促进了他们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

其二,使大学生深刻体会来自社会的道德力量,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生存能力和职业社会适应力。道德的形成是个体面对道德情境而采取一定道德意向、道德态度和道德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皆需要大学生深入到各种社会活动的组织和道德情境的体验中。德育社会化正是致力于大学生在自我成长与社会道德品质形成于一体的教化活动。发挥大学生在德育社会化中的主体性,能使学生在面对多元道德价值并存的时代中保持对自身道德观的反省、批评与正视;让他们作为问题的认识者、解决者学会处理道德生活中道德观念的失调与冲突,消除其道德成长中的意识困惑,从而构建合理的道德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使自身具备职业社会的各种要求和条件,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德性得以提升,主体性得以发展,社会生存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

其三,有效提高德育实效性,落实学生全面发展与价值实现的目标。社会的复杂化、环境的多变性对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产生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客观决定不能再单一依靠学校教育及教师灌输,而是要解放思想,促使德育社会化,进一步拓展学校德育资源,延伸到整个社会范围来进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生道德教育,使学校德育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同时,由于社会人才竞争激烈,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道德品质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使得大学生深刻体验到来自社会的压力,产生一定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因此,如何提高自身全面的素质,使自身具备职业社会的各种要求和条件,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保持顺利走向社会职业生活的竞争力是摆在大学生面前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德育亟待解决,切实提高其实效性的问题。在德育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有效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直面社会各种行为规范的积极性和信心,能让他们克服迷惑感、自卑感等,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的潜力和才能,主动进行自我体验与检验,积极正确评价自我,勇敢摆正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位置,使自己具备适应社会角色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存在价值。这是德育实效性的根本体现,也是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根本意义所在。

发挥大学生在德育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够使学校德育在融入社会的大课堂中而不再单一、枯燥、与社会脱节,而是充满着能动性与创新性的生机活力,大大吸引和激励着大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于其中。这种丰富的德育纬度与宽阔的德育内容视界有效增强了德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加深了大学生对各种德育规范、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认同,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更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自我发展和主体实现。

[1][2]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4][英]约翰.怀特,李永宏.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魏贤超.德育课程论[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