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牧庵集》的材料来源及所反映的元代社会

2015-03-20张振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4期

张振雄

张振雄/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在读硕士(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牧庵集》是元代重要文献,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这位元代少有的文章大家的风采,而且可以由此发掘很多涉及元代历史的史料,补《元史》之不足。近年来,学界对姚燧及《牧庵集》进行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文学的角度去分析姚燧的行文特点、文学成就,对其史料价值却鲜有论述,因此,本文将主要从《牧庵集》的材料来源与其所反映的元代社会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姚燧生平考述

姚燧,字端甫,号牧庵,祖籍柳城(今辽宁朝阳),后迁至河南洛阳。其父姚格,在姚燧三岁时去世,之后燧由伯父姚枢抚育成人。姚枢为忽必烈的重要幕僚且元初著名儒士,曾问学于元代北方理学的开山鼻祖赵复,后因官场纠纷弃官隐居河南苏门,刊刻《小学》《四书》以及诸经传注等理学著作,为理学在北方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幼时的姚燧曾接受伯父的严格教育,读过《资治通鉴纲目》等著作,从小就受到理学思想的熏陶,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十三岁时姚燧认识了前来苏门拜访姚枢的北方大儒许衡,十八岁到长安跟从许衡学习,“先生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为世名儒”。[1]542姚燧从许衡处学到的多是理学思想,而他真正著称于世的却是文章,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则是天赋使然,“燧学出许衡,而辞章英挺,则有天授”。[2]1196姚燧为文效仿唐代的韩愈,“二十四,始读韩退之文,试习为之,人谓有作者风”。[3]4057魏源在《元史新编》中盛赞姚燧为文始宗韩、柳,远绍秦、汉,成就不在宋代文豪欧阳修、苏轼之下,在元代起到了开风气先的作用,所以元代古文远在南宋之上。《元史·姚燧传》称其“为文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春容盛大”。[3]4059有西汉古风,一改南宋文章只是论证理学的弊病,对其文章给予了相当高的赞誉。时人柳贯也称姚燧的文章“典册之雅奥,诏令之深醇,固已抉去浮靡,一返古辙”。[4]114当时的孝子贤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3]4059得不到者都引以为憾,而三十年间,表彰元朝名臣、世勋的文章则皆由姚燧所作,因此,姚燧一生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至顺三年,其门人,时任翰林待制的刘致将其作品进行整理,编成《牧庵集》五十卷,收录“古赋三篇,诗二百二十二篇,序三十八篇,碑铭墓志一百四十篇,制诰五十八篇,传两篇,赞十五篇,说十一篇,祝册十篇,杂著十三篇,乐府一百二十四篇,总六百八十九篇”。[5]7可惜原书已散佚,后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编为三十六卷,为原书的十之六七。除了《牧庵集》外,姚燧还著有《国统离合表》若干卷,“年经而国纬之,将附朱熹凡例之后”,[3]4058以补《资治通鉴纲目》“国统散于逐年,不能一览而得其离合之概”[3]4058的弊病,可惜今已失传。

除了学术上的成就外,姚燧一生仕宦经历也相当丰富,至元七年(1207年)由许衡推荐为秦王府文学,此为姚燧入仕之始,不久即授奉议大夫兼提举陕西、四川、中兴等路学校,此后历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副使、翰林直学士、大司农丞等职。“元贞元年(1295 年),以翰林学士召修世祖实录”,[3]4058至大二年,授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至大五年病卒,年七十六。丰富的仕途经历开阔了姚燧的眼界,也使姚燧结识了一些志趣相近的挚友,这在其作品也有体现,如为友人文集写的多篇序文。

二、《牧庵集》的材料来源

(一)皇帝制、诏

现存《牧庵集》收集皇帝制、诏五十五篇,其中制五十三篇,诏两篇。制书多是对封官赐爵的记载,受封者中既有文官也有武将;既有蒙古人也不乏汉人。如《左丞相许衡赠官制》盛赞许衡“玉裕而金相,准平而绳直。出处则惟义所在,言动亦以礼自持”,[6]334因此追封其为魏国公。《散周氏塔塔尔赠蜀国武定公制》褒奖塔塔尔家族“有功太祖立国之初,及尔之身,承是勳劳”,[6]339遂赠蜀国武定公爵位。《张弘略赠蔡国忠毅公制》中称赞张弘略作为元代汉族世候之后能够“既不坠其治弓,而复敦以诗礼”,[6]357在担任河南江北行省参知政事期间“易武以文,克忠由孝”,[6]357因此,授予其蔡国忠毅公爵位。《行铜钱诏》讲明了铜钱与交钞对于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作用,即“盖钱以权物,钞以权钱,子母相资,信而有证”,[6]367因此,为了维持交钞币值的稳定,复铸铜钱。

(二)同僚及友人事迹

姚燧一生交友广泛,现存《牧庵集》中收录其为同僚友人所做的序文共七篇。如《送李茂卿序》一文,先是论述了元代初年儒生入仕的困难,继而赞赏李茂卿作为北方大儒许衡的弟子为官能够做到清正廉洁,刚直不阿,能将儒家仁义之言应用到其为官理政的过程中,即“古所谓以儒术饰吏事者,非君其谁哉”。[6]380《送雷季正序》则表达了能够拜访雷季正这位“笃道而善学行己以化乡,岸然不流于今俗”[6]376的当世名士的愿望。此外,还有姚燧为友人编订的文集所做的序文十二篇,如《卢威仲文集序》中姚燧称卢威仲为文“体根于气,气根于识,识正而气正,气正而体正,故劲特而伟健,明白而洞达”,[6]397遂作序而勉之。《紫阳先生文集》中姚燧先是追忆自己在苏门山时因“不力于学”,[6]391受到伯父姚枢的责打,不能忍受,紫阳先生杨奂听说后写信给姚枢说“某令器也,姑无为是急其早成,长自不尔”。[6]391并将女儿许配给他,接着讲到紫阳先生去世后,姚燧作为其女婿为其遗著《还山集》作序,并刊刻出版。

(三)碑铭

《牧庵集》中收录了姚燧为元代贵族、官僚以及平民所做的碑铭共一百四十篇。如《领太史院事杨公神道碑》先是追述了杨恭懿的先祖在金朝以学识由县吏累官中大夫的为官经历,接着讲述杨恭懿少时在家学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竭力研读《朱子集注章句》《太极图》等理学经典,终于学有所成,元世祖时曾以汉惠帝延请商山四皓故事请恭懿入京,恭懿则向世祖阐述了经学对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称“斯言足立万世治安之本”,[6]628其后恭懿因通晓历法而参与修订《授时历》。《荣禄大夫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游公神道碑》说明了姚燧为元人游显作碑文的目的,即“概其平生,庶善则多,惟列圣知,无是篇大,爰笔之碑,永白隧外”。[6]685现存《牧庵集》中有碑铭一百三十余篇,这些碑铭对于研究元人生平及为学为官的经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四)游记

姚燧早年外出求学,加上他在多处为官,因此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其文集中也有体现。现存《牧庵集》中有游记三十四篇,如《暖翠亭记》“于时且然,则夫春风方永之画,秋露暑雨晞霁之朝,其倍蓰什伯不啻焉者,可意知也”,[6]461描写庐山之北的绝佳景色。《易安斋记》“其居有亭,故扁以‘易安’,盖取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也”,[6]462说明易安斋的由来。《天宝坛记》先推究坛的起源,“坛之名肇于《书》,而详见于《周官》”,[6]470继而说明天宝坛的建坛时间和原因,即金亡后惠得真人为保存汴宫遗物而建造。《仁知堂记》中对“仁知堂”的得名作了详细的说明,仁知堂“左竹右水,春则翠色茏葱,夏则浓阴四合,秋则木瘦潦净,冬则水落石出”。[6]442其得名“虽取选诗卜此仁知居之语”,[6]442但究其本源,则出自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古训。

(五)学术札记

姚燧学识渊博,以文章著称于世,《牧庵集》中不乏有关学术的篇章。如《读史管见序》就是姚氏对于此书重要性的评述,《读史管见》在南宋灭亡后逐渐散失,大德辛丑年(1301年)由姚氏访求于江南而重现于世,姚氏称其可以“一揆礼义之正,褒义劝善,贬以诛恶”,“夫尚有典刑者,不在虎贲,而在此也”,[6]387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不久将刻印出版,以谂观者。《崇阳学记》中姚氏讲述了历代选官制度,三代以德行选拔贤能,汉代孝廉、经术并重,魏晋尚文辞但还未舍弃经术,到隋唐则始专诗赋,宋神宗时罢诗赋,治五经、语、孟,最后特别强调了五经对于取士的重要性。

三、《牧庵集》所反映的元代社会

《牧庵集》中涉及不少元代史事,大多为姚燧亲身经历,反映了元代前期的社会风貌,其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记载为研究元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史料。

(一)政治事件

1.仁宗即位 。至大四年(1311年),元仁宗即位,在其《即位诏》中称其有“以母弟之嫡,加有削平内难之功”,[6]367因此在武宗即位后被封为皇太子,授予其皇太子宝,领中书、枢密使,参与政事。武宗去世后,仁宗在群臣的“劝进”之下登上皇位,与此同时,还处理了一批政敌,即“凡尚书省误国之臣,先已伏诛,同恶之徒亦已放殛”,[6]367并“命垂相丞木迭尔、平章政事完泽、李道复等从新拯治”。[6]367最后要求全体臣民“宜一心力,钦乃攸司,无替朕命”。[6]367

2.攻灭南宋。至元三年(1273年)蒙古军攻破襄樊,长江下游门户洞开,此后蒙古军迅速向长江下游推进,于至元六年(1276年)攻下临安,至元九年(1279年)崖山海战,陆秀夫背负幼帝投海而亡标志着南宋的彻底灭亡。作为元朝前期统一中国的重要事件,灭南宋在《牧庵集》有两处提及,如《湖广行省左丞相神道碑》中记载南宋降将刘整向忽必烈提出“浮汉入江,则宋可平”[6]553的灭宋方略,建议元军猛攻襄樊,襄樊破则宋可平,而这一建议对于灭宋至关重要。《平章政事史公神道碑》“后益王死,卫王继立,趋广州,避海中崖山,曾渊子以参政开督府雷州。公再谕降,不可,进兵逼之,渊子奔碙川,获其两都统,驿送京师。……会卫王蹈海死,南海平”。[6]595详细记载了崖山海战的经过以及真定史氏在这次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二)社会经济

《牧庵集》中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主要有农业、手工业、赋税征收等。

1.农业 。元代前期,全国一统,海内承平,加之元世祖忽必烈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组织编修新历及《农桑辑要》以指导农业生产,因此,农业得到了较快恢复和发展。这在《牧庵集》中也有文献可以证实,如《有元故少中大夫淮安路总管兼府尹兼管内劝农事高公神道碑》中“思永利之,乃倡民导湃水,起遥望,尽阁底,五十里再冬而成。溉田三千亩,水轮十七。民之圃疏园药者,又井井乎其宾。岐人惠之,姓为高渠”。[6]703即是高子琏在任职期间,组织人们导水修渠惠泽当地百姓而被称颂的记载。

2.赋税征收。《牧庵集》中有不少关于赋税征收的记载,如《荣禄大夫史炜耀神道碑》中记载史氏在担任福建等处行省平章政事时,有人提议,“东南之民多田,而租入少,将履亩以征”。[6]599而史氏认为应等到东南地区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后再进行商议,又有高丽王遣使来福建贸易,主管海关税征收的官员请示要按广州、泉州市舶司十取其三的标准征税,史氏认为高丽为元朝属国且内附已久,“岂可下同海外不臣之国,惟如令三十税一”。[6]600从以上史料中不难发现,元初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赋税负担,将高丽和海外诸国区别对待,说明高丽作为藩属国和元朝关系十分密切,而十取其三的海关税税率则反映了当时对外贸易的繁盛局面。

(三)学术文化

姚燧作为有元一代的文章大家兼儒者,加之他和当时的学者有着广泛的交往,因此,其文集也可反映元代学术文化发展,如理学北传。

宋室南渡后,由二程开创的理学在南方得到了极大发展,出现了朱熹这样的集大成者,而北方却由于宋金对峙,声教不通,儒学发展滞后,到元代才得到改观。太宗七年(1235年),蒙古军攻陷德安,南宋大儒赵复被俘,随姚枢北上燕京讲学,理学才开始传播于北方。有关理学北传,《牧庵集》中有两处记载,如《序江汉先生事实》中记载赵复被俘后,因九族具残不欲北上,一心求死,而姚枢极力劝说,“且儒同出者将千数,才得汝先生一人,而使之泯没无闻,非崇其道,此公所惧而必生之也”,[6]371从传播理学思想的大道出发,认为赵复不应该轻易赴死,终于“回其复生之志,收其已游之魂”。[6]371《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中则有江汉先生赵复到燕京后理学传播情况的记载,“学徒从者百人,北方经学自兹始”。[6]575

总之,《牧庵集》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元代前中期的社会面貌,其中大量的纪实碑文、序文等为我们研究元代人物的生平仕宦经历,重要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面貌等提供可资参考的重要史料。

[1][清]黄宗羲.宋元学案(第四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2][清]魏源.元史新编[M].长沙:岳麓书社,2002.

[3][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李修生.全元文(第二十五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5]《牧庵集》,四部丛刊集部,上海涵芬楼藏武英殿本.

[6]李修生.全元文(第九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