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城市规划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效果
2015-03-20李仁成高崇辉韦家善
李仁成,高崇辉,韦家善
李仁成,高崇辉,韦家善/桂林理工大学地理学院讲师(广西桂林541004)。
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自然地理学时大多存在以下问题:不清楚自然地理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认为自然地理学习与专业关系不大;自然地理学内容宽泛,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让学生理清自然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研究的根本方向以及侧重点不同。自然地理学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城市规划主要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生态环境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作为交叉源头学科之一,自然地理学是规划理论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应用于城市规划还能够应用于区域规划、国土整治、水利建设、生态工程等多项领域。
自然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存在紧密的联系。由于城市生活离不开自然,一切基本要素都来自于自然,一切废物都排向自然;自然条件能够通过对生产力的影响,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加速或延滞作用,自然条件中的地貌类型、资源体系以及气候特色对城市位置的选择、城市工业布局、建筑质量、自然景观以及水资源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城市规划师只有深入地学习自然地理知识,并综合运用,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城市环境理论需要从事探索自然地理知识的人进行研究分析得以总结和扩宽,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城市规划学科对丰富自然地理学科的内容也起关键作用,自然地理学也可以从城市规划学的研究中汲取营养。
二、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学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自然地理学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应用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自然地理学教学应该重视自然地理学知识在城市规划工作的应用探讨。自然地理学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思想及方法的指导、自然条件分析、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及城市自然功能分区等方面。
城市规划思想及方法的指导。对城市规划具有思想指导作用的自然地理学的基本规律包括整体性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的双重规律,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兼顾这两种规律。一方面城市规划工作中要从城市发展各要素综合考虑,注重考虑城市总体特征与自然地理特征相协调一致的原则,要考虑城市规划的整体效应。另一方面,根据自然环境地域差异性原则,在城市规划中要具体分析城市的地域性和历史性,要强调城市的个性和特色,规划过程中要突出城市各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1]。同时,城市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主体,在最初的规划阶段中就应该考虑到其今后会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预测城市、人口、经济、环境等方面随时间推移可能发生的现象及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未来,使城市规划具有前瞻性。自然地理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地理调查法、比较法、地图和GIS等方法的指导[1]。
自然条件分析。自然条件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城市规划要对城市进行地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生物、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分析。这些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往往存在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差别,这要求城市规划时应因地制宜,抓住主导因素进行客观分析。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析。城市规划要求结合自然条件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评估,从而为城市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居民用水安全等方面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城市规划要结合城市不同区域自然、历史、文化及经济等特征进行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时自然条件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城市中的山丘、河流及湖泊通常规划为旅游或生态用地,商业区、住宅区及工业区通常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工业区通常布局在城市的下风向。根据生态敏感性分析,城市用地可分为生态环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及优先发展区[2]。城市规划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区。
三、突出与规划相关的知识点教学
自然地理学的内容涉及面较广,内容比较丰富,也很复杂。城市规划的学生多为理工科学生,自然地理学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在讲授课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针对自然地理学在城市规划工作的应用,首先要重视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重点介绍地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生物、土壤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组成、结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完这些要素时,要让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分别对各项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特定的规划项目评价这些自然要素的优缺点,锻炼实际运用能力。其次,由于安全原则是城市规划的五大基本原则之一,安全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自然灾害对城市造成危害的频次和危害程度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要重视自然灾害基础知识的介绍,泥石流、地震、滑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形成和发生的特点,发生的区域,对人类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要系统讲解,着重强调,多举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三,要重视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转换的开放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剧烈性,了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让学生思考城市规划利用生态原理的重要性。另外,要了解自然地理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的多样性、综合性、系统性及科学性,为城市规划提供必要的方法及技术支持。
四、注重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关系相协调理念
人地关系问题探讨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人地关系论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或可能论和协调论或和谐论。协调论或和谐论的产生是地理学者对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长期研究的产物,是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人与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让学生树立人地关系相协调的理论是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五、重视自然地理实习
自然地理学理论性较强,自然地理实习教学侧重野外实践,改善了课堂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改变了学生一味地听、看的传统教学,增强学生实际操作性,有利于深化和理解课本内容,是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良好教学模式[3]。实习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直观认识,感受大自然的美,领悟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城市规划理念。例如,阳朔、桂林城市与自然关系的野外实习,增强了学生自然地理知识野外实践能力,对自然地理与城市之间的和谐美深有感悟。
总之,城市规划专业自然地理学的讲授要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的特点,紧紧抓住自然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之间的联系,围绕自然地理学对城市规划的应用,突出重点内容,注重学生树立人地和谐的城市规划理念,重视自然地理实习,以更好地提高城市规划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的兴趣和效果。
[1]梁会民,彭世揆,李志明.浅析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中自然地理学的作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3):64-67.
[2]吴勇.自然生态资源分析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32-40.
[3]齐艳红,王兰霞,王连元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分析[J].黑河教育,2010,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