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思考

2015-03-20薛笑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4期

薛笑丛

薛笑丛/陕西榆林学院外语系主任,教授(陕西榆林719000)。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学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随着英语的广泛使用及其在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如何,已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改革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合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王守仁,2013)。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我国在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全面扩招,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为此,在原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开办的本科院校。到目前全国约有300所新建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不能照搬名牌大学的做法。如何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理论研究滞后

教师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是影响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英语教师中进行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十分有限,他们由于工作量大,平时只注重埋头上课,缺乏教学理论、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总结和研究。由于教师理论基础薄弱,即使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也很难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提炼,无法将它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将之系统化,从而妨碍了这些好的经验和实践的进一步提高和推广。多年来教师和学生关于如何“教”和“学”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知识传授与学习,轻能力培养与训练,结果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即便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充其量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记笔记,其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把教学看作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淡薄,忽视素质教育和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张文霞,罗立胜,2005)。

(二)学生基础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在听、说两项技能方面。还有一些学生发音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存在上课发言怕丢面子的心理。这对于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都是很大的制约因素。此外,由于长期接受的应试教育,学生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善于主动思考,自学能力比较差。应试倾向明显,许多学生学习外语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且几乎是通过做习题来学外语,实际使用外语的能力非常有限。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能力也差;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不得法;还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整体理解能力不够理想。

(三)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不完善

1.分级教学的实施有很大困难。由于各专业都开设英语课,学生人数多、专业多,英语教师人数少,如实行分级教学,对学生成绩的评估、管理会遇到很大困难。大学英语课目前是将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生排在一起大班上课,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具体表现在课堂活动分组难、在教材规定的时间内做课内阅读难。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绰绰有余,而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却读不完;相互批改作文,一部分英语水平低的学生遇到写得好的作文,就不知所措。

2.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体系是否完善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专业阅读阶段。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阅读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类。目前一些新建本科高校的英语教学状况是只抓一、二年级,即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基础阶段之后限于经费、设备、师资力量的不足,开不出面向全校学生的语言技能选修课。因此,英语提高阶段的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缺少语言学习的氛围,激发不起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的语言功底、有限的课堂时间、学生的较大班额、考试的压力等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应在打好语言基础、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全面考虑大学英语教与学所涉及的各方面情况,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地进行改革。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要使大学英语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清醒地认识进行外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把加强素质教育贯穿到大学英语教学之中。为了更好地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改革多年形成的单纯语言教学模式,语言与文化教学并重;必须改变应试教育倾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听、说、读、写、译五项外语技能的培养上。不断增强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素质,必须改变外语教学单纯任务观念,加强ESP教学,把外语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外语成为学生获取专业信息、胜任实际工作需要的有力交际工具。但强调工具性的同时要避免否定人文性。王守仁(2013)指出,极端的唯工具论会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走入误区。我们要充分发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真正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钟秉林认为,应用技术型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产学合作和产教融合,探索面向行业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高校要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平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宽口径培养与职业能力养成的关系。

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需要英语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深入细致地研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认真总结经验,借鉴一切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好方法,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实现。实事求是地确定教学方法,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法,还是当前普遍流行的交际教学法都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很大。事实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只是各有侧重,关键是引进教学理论和方法不要走极端,要看其是否适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大学英语教学选择什么教学法应根据其教学目标、条件、环境、教材和学习者的动机、需求、学习心理及教育背景等实际情况确定(刘润清,2004)。我们应客观地吸收各家之所长,选择各种教学法最佳最优的成分。

(二)建立科学可行的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的基础是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一种指令性文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严格地接受着教学实践的检验,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具体进度。因此,修订教学计划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因为教学计划是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指南,直接影响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并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当英语教学系统中其他因素确定时,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从注重“目标管理”向注重“过程管理”转变。

课程设置是教学目标在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是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所做的安排和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课程设置要注意处理好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关系,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还要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在大学本科学习的不同阶段开设相应的英语课程。

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是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建立严格、科学和规范的教学管理保证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就必须强化过程考核,通过这种教学过程的量化考核实施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实践证明,教学过程实行量化考核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师在整个教学工作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思想作风都将决定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功底,否则学生会感到学不到东西,自然不会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态度也必然是消极的。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外语教师报考研究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派教师出国进修和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学理论与实践研修班、研讨会等。实践表明,通过学习、培训,教师对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有了更深的了解,有的教师联系教学实践,开始学习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因此,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在岗学习进修或外出学习进修,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与学历层次。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努力改革,对在语言教学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有成绩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提高其业务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在线网上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通过建立网上交互学习平台,为师生提供涵盖教学设计、课堂互动、教师辅导、学生练习、作业反馈、学习评估等环节的完整教学体系。教学系统应具有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功能,体现其易操作性、可移动性和可监控性等特性,允许学生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需求的材料进行学习,能记录和监测学习过程,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原有基础、智力水平、知识水平、思想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内在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应从以上方面引导学生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对于新生来说,抓好入学教育,帮助他们上好大学第一课至关重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围绕转变学生的观念,调整学习策略,增强新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强调英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改变一部分新生把英语学习全部寄托在教师身上的依赖心理,养成“课前预习——课上练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讨论。课堂教学尽量体现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机会,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解难者的作用。通过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受益终身。新的教学大纲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知识的传授要由学生加以吸收、理解,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自身的实践。因此,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学习方法,成为真正主动学习者是大范围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又一关键。从一开始,就应当让学生懂得外语的习得是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要求他们主动参与,鼓励他们积极实践,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五)建立良好的课外语言学习环境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开辟第二课堂,在学校里营造一种课外学习英语的氛围。可以采用以学生课外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课外听力与课内听说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全天候地开放语言实验室;调整调频台节目,配合听说教学,播放指定听力教材,制作丰富多彩的专题节目;充分利用学生英语学社、英语角等组织,举办英文演讲比赛、英文写作大赛、英语晨读、学唱英文歌曲等,通过优化校园语言环境来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热情,使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蔡基刚等认为学术英语应作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蔡基刚,廖雷朝,2010),针对上海和重点院校的情况来说还可以,但不宜用于指导全国大学英语教学。胡开宝、谢丽欣(2014)认为将学术英语作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无论是在现阶段,还是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应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1]蔡基刚,廖雷朝.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1-9.

[2]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界,2014(3):12-19.

[3]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

[5]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