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环境下完善中国典籍英译作品的必要性——以吴国珍《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为例

2015-03-19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英译本典籍英译

乔 慧

(辽东学院 外语学院,辽宁 丹东118003)

0 引 语

进入21 世纪,随着智能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更加便捷,世界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无阻,跨文化的传播速度空前未有,综合国力迅猛提升的中国也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人面前。胡锦涛主席曾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过:“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沉淀,尤其是中国典籍,堪称华夏文化的精髓。而在众多中国典籍中,最经典的作品莫过于《论语》,也因而成为译文最多的典籍之一。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中国典籍的英译作品在跨文化环境下自然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迄今为止,《论语》英译本就有60 多种,但对于当前正以崛起之势示人的中国,包括《论语》在内的中国典籍英译作品还是不能充分满足其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时代的跨文化环境下,中国典籍英译作品的完善尤为重要。

1 《论语》英译情况简介

最早的《论语》英译可追溯至300 多年前,由《中国哲学家孔子》的拉丁文译本转译而成。到了明清时期,由西方传教士兴起的《论语》英译规模逐渐增大,但在他们的译本中有着强烈的宗教思想体现和倾向。除了传教士,西方的汉学家也是《论语》英译的重要群体。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汉学家们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引发了《论语》的英译热潮,但此阶段的译文依然渗透着浓烈的西方哲学和宗教思想。后来,出现了以辜鸿铭、林语堂等为代表的华人早期《论语》英译本,目的在于纠正西方汉学家的错误理解和不实的思想传递。众多华人译者译文的出现,有力推动了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递,但还是无法将儒家思想得以忠实地体现,中国的文化特色依然不够突出。2012 年5 月出版的《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是吴国珍先生历经5 年几经修改而成,译文通篇用英文注释,更有利于外国读者对《论语》深邃思想的理解,堪称现代《论语》译文的佳作代表。

2 跨文化环境下中国典籍英译作品完善的必要性

2.1 译者自身能动性体现的需要

根据费米尔创立的功能翻译核心理论——目的论,可以了解到:翻译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也应该有目的。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之前和整个翻译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译者的主体性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1]因此,对中国典籍英译作品的完善也是译者发挥主体性并体现自身能力的需要。

吴国珍先生在翻译《论语》之前一直从事英语教育工作,他立志译出一本更能满足当今世界和中国需要的《论语》英译本。面对之前众多版本的《论语》英译作品,其中不乏翻译大家的上乘之作,吴先生有这样的决心,可谓勇气可嘉,在吴先生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优秀译者的极强主观能动性。吴先生自身翻译能力也在《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得以完美体现,一方面能准确地用英语诠释《论语》中章节和句子的含义;另一方面又能在使用规范英语的前提下使《论语》译文变得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认同。

2.2 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4 年的世界GDP 排名中位居第二,但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GDP 中所占的比重却远低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是经济产业的依托,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其产品拥有更多文化含量才能更具竞争力。中国经济近几年一直持续高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必须通过文化产业来提升软实力,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升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优秀文化的输出尤为重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英译作品可以帮助中国树立儒雅、高贵的形象,而非只会生产廉价商品的“中国制造”的形象。

推广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翻译。翻译的水准在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十分重要。吴国珍先生的《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不但严格遵循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且能够关注翻译的文本目的,前后长达五年的翻译和修改,精益求精,只为让当代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2.3 中国文化广泛传播的需要

“中国典籍英译的根本目的是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2],虽然中国典籍英译的读者群既包括国内读者也包括国外读者,但还是以国外读者为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面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大,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愿望和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从2004 年至今,我国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合作,共创建了400 多所孔子学院和700多个孔子课堂,在异国他乡吸引了数量众多的中国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与之前相比,现阶段是外国读者对中国典籍英译阅读需求最热切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能够得以广泛传播的最恰当时机。

迄今为止,《论语》英译本已多达数十种,虽然这些译者都力图让更多的外国读者理解《论语》、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即使是近现代的译本也鲜有能帮助读者透彻理解原文译文的注释。《论语》对普通国内读者来说理解起来尚且有难度,何况对于国外读者。吴国珍先生的《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的注解通篇采用英文注释,而且吴先生在书前提供了21 条术语解释,这些术语对后面译文的理解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从这些细节不难看出一个好的译本的译者会处处把读者放在心上,永远从读者的需求出发,这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不无裨益。

2.4 与世界深入融合的需要

到目前,《论语》英译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陆续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译者有:西方传教士理雅各、英国汉学家韦利和我国学者辜鸿铭等。理雅各所处时期是西方文化欲大举向中国文化渗透的时期,《论语》英译的根本目的是向中国传播西方的基督教思想和文化,因而儒家哲学思想无法得以忠实体现。韦利是《论语》英译西方汉学家译者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论语》英译出版于1938 年,当时西学东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仍占绝对优势,尽管韦利本人精通汉学,译著中还是不免存在一定失真的问题。辜鸿铭的《论语》英译对中国文化和文明在西方的传播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当时中学西传的兴起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度意译使得其译本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文化色彩的丧失”[3]。与以往任何历史阶段相比,跨文化环境对中国与世界各国深入融合的要求十分迫切。

中西方文化交流历史悠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跨文化交流在新世纪尤其频繁。“在所有中国典籍中,《论语》是被翻译最多、传播最广泛的典籍之一。”[4]随着时代的变迁,《论语》英译本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吴国珍先生的《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是目前最新一版的《论语》英译著作,吴先生翻译《论语》的初衷便是要满足当前中国和世界对更新、更准确的《论语》英译作品的需要,和以前的译本相比,该译本体例独特、新颖,其中还增加了详实的孔子传记,便于国内外读者增加对孔子的了解。而且,吴先生的整部译作都做了英文注释,以便于国外读者对原著的理解。

3 结 语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5],对当前《论语》等中国典籍英译进行完善必然对这种文化格局的建立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虽然中国典籍英译已有几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译者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众多英译本各具特色,可谓因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播需求而生。在如今的跨文化环境下,人类文化得以传播的基础和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国珍先生的《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并非绝对无误,但敢于创新的吴先生无疑成为中国典籍英译作者学习的典范。中国典籍英译作品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多承担起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整个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更多璀璨的文化成果。

[1]谈宏慧.谈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的影响——以汉语的欧化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8):113.

[2]陈梅,文军.《中国典籍英译国外市场阅读研究及启示》——亚马逊图书网上中国典籍英译本的调查[J].外语教学,2011,32(4):100.

[3]李钢,李金姝.《论语》英译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1):131.

[4]白玉杰.论中国典籍英译本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以《论语》英译本为例[D].河南:河南大学,2009.

[5]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china.com.cn/,2011-03-16.

猜你喜欢

英译本典籍英译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摘要英译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