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及其归因探析

2015-03-19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入党动机功利化当代大学生

秦 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7)



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及其归因探析

秦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7)

摘要: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和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真实目的和内在根本原因,是助推其采取行动积极争取入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由于社会、家庭、本人和高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甚至功利状态。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应保持正确的入党动机: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入党。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归因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和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真实目的和内在原因,是人的政治信仰、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在要求和申请入党事宜上的总体反映,是助推其采取行动积极争取入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大学生要求和申请入党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出发点,是激发和促进大学生个体追求并达到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这一崇高目标的内在的思想动力,是大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仰在入党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对大学生个体在要求入党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发展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多元化

由于“90后”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形势、时代环境和家庭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认识水平、思想觉悟乃至世界观较之以前的大学生也有所不同,自然也会呈现出思想和行为上的一些特点:思想独立与行为依赖共生,精神自信与心灵脆弱并存,语言成熟与行为冲动相伴。这些特点促使他们在入党动机上产生了较大偏差。有研究表明[1],“90后”大学生有着“个人荣誉感强,集体荣誉感弱”“个人意识强、团队意识弱”“虚荣心强、责任感弱”等特点,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所致。所以,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呈现出层出不穷的状况,对“为什么入党”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自然就多种多样,也就是说入党动机表现为多元化。具体而言,当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理想信念型

理想信仰型学生的入党动机往往是源自强烈的爱党爱国热情,经由升华而来,通常具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归属感,他们对党的历史与现状有较为清晰、透彻的认识。由于长期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教育影响,加之自身不断自省自觉,这类学生大多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路线和奋斗目标高度认可和强烈趋同,较为信仰共产主义,乐意为党的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这种动机具有高度的纯洁性,因为它源于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具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建立在比较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因此对党的感情较为深厚,他们将入党作为自己的崇高政治信仰,并将其视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目标和最终归宿,决意始终不渝地追随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努力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所以,要重点培养和早期发展。

(二)进取成才型

进取成才型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程度的感情和尚谈不上深刻的认识,只是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积极进步的组织,是优秀人才的摇篮,他们缺乏明确的共产主义信仰,在政治上的信仰和追求尚不够清晰。然而,他们有着较为纯朴的上进心,将入党与评先评优、争取奖学金相提并论,有的还将入党作为自己追求完美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促进自己更好发展,希望加入党组织接受教育和培养,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的事业。这种入党动机虽具有一定的自私性,但总体来讲,是积极向上的,只要加以积极教育引导,着力培育其爱党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政治责任感,将其实现“小我”(自己)发展价值的入党动机升华到实现“大我”(国家、民族)发展价值的入党动机是比较容易和可行的。

(三)模糊从众型

模糊从众型学生在思想和理论上缺乏清醒认识,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路线和目标等了解不多,在感情上也多处于朦胧状态,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往往从众而为,他们提出入党申请大多是迫于所在群体的“无形压力”或者是“追赶时髦”。这种动机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必须加以分化、转化、强化和深化。具有这种入党动机的学生又可以细分为三个类型:

1.虚荣驱使型。这种入党动机是因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理需求或追求精神上的安慰而产生。“90后”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赞许和褒扬的包围中成长,由于从小到大都在小群体中出众,获得过各种荣誉,一直被荣誉的光环笼罩着,觉得自己天资聪颖。因此,进入大学后,他们受虚荣心驱使,觉得应该争取入党方可继续被光环笼罩,就像小学入队、中学入团一样是非常光荣且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有的同学要求入党目的就是为了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因为他们认为入党能证明自己优秀,能赢得周围同学羡慕、老师称道、家长赞许,其实质还是虚荣心作怪。出现这种动机的大多是学生干部,一直以来他们就学习成绩优异,从小学开始就是学生干部,进入大学以后想继续中小学的“辉煌”。

2.情感引发型。这种入党动机是因满足寄托个人感情的需求或由特别情感激发而产生的。“90后”大学生情感比较冲动,容易受重大事件影响:有的申请入党是因为自己在遭受重大挫折时曾得到过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从而知恩图报决定加入党组织;有的申请入党是因为受自己心中的英雄——新时代的影视作品和现实传媒中的先进人物(如航天英模、抗震英雄等)的感召,共产党员给他(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对于身边的优秀学生党员或朋友更加认同,自己逐渐被同化,决定入党以拉近距离便于更好地效仿他们;有的申请入党是因为在党的启蒙教育中,受到某次感人教育的激发或动人报告的触动,萌发了高涨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追随向往。

3.跟风逐浪型。这种入党动机因迫于所在群体的“无形压力”而生,往往跟风踏浪、从众而为。这类学生的父母及亲朋好友通常大多是党员,他们认为如果自己不是党员就会给家族“拖后腿”而不好意思;或者看到周围同学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要求入党,自己如果不申请入党就会让他人觉得自己不要求进步,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由于从众心理效应的作用,他们盲目跟风地递交了入党申请。然而,对于自己是否入党、能否入党的问题,只是抱着一种尝试心理和无所谓的态度,并没有对入党这一严肃而神圣的事情进行过认真、全面、仔细的考虑。

(四)势利投机型

“9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成就事业的意愿非常强烈,为了实现梦想,他们会将入党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有的大学生追求入党就是为了满足个人政治上或物质上的追求,甚至考虑个人经济利益,这种入党动机属于势利投机型。势利投机型的学生在思想上缺乏端正认识,对党谈不上感情,完全是出于名利的得失、自身的就业竞争和获取发展机会的考虑,部分学生直接将入党确定为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之一,期望自己凭借这张“党票”赚取更多利益和好处,急功近利的思想暴露无遗。有的同学要求入党是由于他们觉得党员大学生容易被用人单位所看好,认为党员同学被录用和被重用的机会比普通同学要大一些;有的同学追求入党就是为了给自己考公务员奠定基础,考公务员时党员身份可以增添政治砝码、抢占政审先机;有的同学追求入党就是为了给自己升官发财创造条件,一些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却逍遥法外的党员干部让一些学生产生了错觉,他们觉得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各级党员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认为入党是有利可图的事。这种类型的学生标志性的特征就是,一旦入党的目的达到便性情大变,由热情到冷漠,由任劳任怨到悄无声息,入党前后判若两人。这种类型的入党动机功利性非常严重,影响极坏、危害很大,必须加以严格甄别、筛选和转化。如果他们经老师等党员同志的教育引导仍不加以转变,那么就不能将其确定为发展对象。

二、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归因

当前,大学生往往具有前文所述的一种或几种入党动机,或者以一种动机为主,其他一种或多种动机为辅。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多元化[2],是社会、家庭、本人和高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形势发展变化,成为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的“风向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浮躁的社会中愈发严重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对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误导了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同时,近年来学生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的变化,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紧张,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异常激烈。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日益提高,除了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还非常看重思想道德素质;而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强、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过硬的大学生往往集中在党员和学生干部群体,大学生毕业时都期待能够在求职自荐书上注明“中共党员”和“学生干部”身份。用人单位越来越青睐学生党员,这种人才选拔观极大地影响了在校大学生:一方面,它能激励更多的优秀大学生积极争取入党;另一方面,也使部分大学生开始在申请入党时投机取巧,把入党作为增加就业择业竞争砝码的捷径,使他们入党动机的价值取向变得功利和现实。

(二)家庭教育呈现功利,成为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的“催化剂”

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大学里出类拔萃,孩子入党便成为其中的一个衡量指标。然而,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只是关心自己孩子在组织程序上是否完成了入党手续,却并不过问他们是否真正从思想上入党,认为只要入了党就行了;甚至有的学生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入党,完全只是安排他们获取“党票”,今后能够凭借“党员”牌子找个好工作,以便于捞到更多的好处。这些强烈的功利主义风气,必然会促使大学生无法抵挡抑或诱使他们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忽略了党员所必备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而导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滋生许多不良入党动机并迅速蔓延。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入党,这种不良影响穿透高校向社会不断传播和扩大,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挑战了高校党建的严肃性。

(三)本人认识出现偏差,成为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的“推进器”

大学期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由于对党的理论认识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为什么入党还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对入党本身的价值判断还相当不成熟。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追求入党还仅仅只是出于较为盲目的从众行为,他们参加思想政治类课程和各级党校学习也是处于消极应付状态。由于这类学生没有在内心深处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真正的认同,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解比较模糊,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了解把握也不够全面,甚至还有部分大学生连党的宗旨和性质都不够清楚,理想信念自然就不够坚定。

(四)高校党建存在瑕疵,成为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的“孵化园”

在培养考察大学生入党的过程中,部分高校党组织存在“重主观判断,轻客观评价”“重表现,轻动机”“重入口,轻管理”等形式主义倾向;部分高校党务工作者过于注重私人感情进而降低入党标准,把一些“关系户”和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学生纳入培养考察范围;部分高校党务工作者、辅导员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轻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表现和内在思想品质,大多注重日常生活表现,很少深入考察学生的入党动机和思想状况。正是如此,入党动机并不端正的一些学生也“混”进了党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入党价值观,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同学而言,对他们入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种沉重打击甚至严重挫伤。

三、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当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褒贬不一[3],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大学生们入党动机功利,完全就是出于使自己有好的发展前途的考虑,是完全错误的;二是认为这是大学生追求上进的表现,是一个好现象,值得鼓励;三是认为大学生还应当多接受锻炼和磨砺,他们追求入党的功利化群体性行为是复杂的,高校党组织务必要做好甄别、教育和引导工作。

笔者以为,一个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关心个人的前途,完全没有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则会走上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歧途。因此,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决不能把入党的追求仅仅停留在找一个好工作的水平。大学生寒窗苦读后想要谋取一份好职业尽在情理之中,希望找一个好的工作与要求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本身是不矛盾的,不能将它们截然对立起来;同时,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找到好的工作而产生把找好工作的希望与加入党组织的要求相联系,对自己在政治上树立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是青年进取性的表现,这本身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其中的合理性应予以承认。但作为一个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分子,如果把入党的追求仅仅停留在找一个好工作的水平上,显然是不够格的。因为虚荣心甚至功利化而入党,与肩负历史使命感而入党,是大相径庭、天壤之别的两种境界。尽管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若因此而选择入党以增加就业砝码,进而损害严肃认真、影响重大、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党建工作,是明显的自私自利、祸国殃民之举,是极不可取、不该为的,各高校必须予以严格禁止。

冷静审视,大学生党员在当前的就业选择和竞争中确实存在优势,但这些优势源于各级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源于优秀学生党员的良好品质和不断努力。仅仅出于狭隘的个人利益需要而考虑入党,是实用主义的表现。要清醒地认识到,用人单位之所以青睐党员毕业生,并非看中其党员身份,而是肯定他们过硬的综合素质[4]。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先从思想上入党,再从组织上入党”的观念,把实现个人抱负与树立入党志向正确地结合起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端正入党动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迁,大学生入党所应始终坚持的动机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因为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纲领、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完全一致的;其它入党动机则与此不相符合,是不正确甚至是极端错误的。也许有人会说,如此的正确入党动机更像口号、像官话,不贴近实际。笔者认为,入党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并不空洞,只是将平日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思想进步、幸福生活的状态在理论上进行了升华而已。作为大学生,现在努力学习和工作,努力为同学服务,就是在为人民服务;同时,即使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才算是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话,那么今天努力学习自然也都是在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奠基。

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必需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入党动机要端正。只有端正了入党动机,党员作用才能正常体现和发挥,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才能够得到保证,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够得到巩固和加强。否则,那些动机不纯的人特别是那些企图利用党员身份来捞取好处的人,一旦利用可乘之机混进党内,就难以确保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给党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端正入党动机务必要作为各高校党组织对申请入党大学生的最起码要求,考察鉴定和引导督促入党同志端正入党动机务必要作为保证新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备措施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袁立辉.“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12):320.

[2]廖敏.大学生入党动机的非理性偏差及矫正路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15-116.

[3]李薇,章志图.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1):138-141.

[4]明国辉,聂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12-14.

[责任编辑文川]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5)01-0098-04

作者简介:秦波(1981-),男,重庆璧山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学校教育管理。

收稿日期:2014-05-21

猜你喜欢

入党动机功利化当代大学生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精神分析学说下发展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现状及对策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