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期的整体护理体会

2015-03-19胡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围产期硫酸镁母婴

胡漪

河南西平县中医院妇产科 西平 4639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发生于妊娠20 周以后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的一组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我国的发病率约9.4%~10.4%[1]。是造成产科妇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而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和DIC,危及母婴生命安全。2013 -01—2015 -01,我科共收治11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占同期住院产妇的4.84%。通过科学的围产期整体护理干预,母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患者,年龄23~37岁,孕周36~41周。初产妇104例,经产妇12例,体质量56~92 kg。入院时收缩压:140~190 mm Hg,舒张压96~116 mm Hg (1 mm Hg =0.133 kPa)。水肿:(-)53例,(+)33例,(+ +)17例,(+ ++)8例,(+ + + +)5例。尿蛋白:(-)53例,(+)60例,(+ +)3例。

1.2 护理方法 每次产前检查均应测血压、体质量及尿蛋白。若发现尿蛋白阳性、体质量增加(水肿)、连续测量2 次(至少间隔4 h)舒张压≥90 mm Hg,即可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轻度患者,应加强孕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病情进展。中、重度患者应住院治疗。

1.2.1 基础护理 (1)休息:充分的休息与睡眠,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空气流通,避免探视,尽可能将各种医护操作集中进行。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帮助难以入睡患者睡眠,以保证患者睡眠时间≥10 h/d。(2)体位:左侧卧位可解除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还可使舒张压有所降低。(3)饮食:指导孕妇进宜消化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并注意补充钙、镁、锌、硒等微量元素。对有水肿的患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1.2.2 产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多存在烦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常出现失眠、急躁、厌倦、思想不集中等,不利于控制血压。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针对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有关知识和围分娩期注意事项。可通过科教视频、病友之间的正确交流,在家属(配偶)的配合下,让孕妇切实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建立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度过围分娩期[2-3]。(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轻度患者,测量血压,2 次/d,中度为4~6 次/d,对重度患者,需安放多功能监测仪,严密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电图、指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和呼吸、体温、意识、精神状态。(3)监测胎心和胎动:检查胎心、胎动,1 次/6 h。注意胎心音的节律和强弱。当胎心音<120 次/min 或>160 次/min 时,要及时报告并协助医师及理。(4)尿液检测:检测24 h 尿蛋白、尿素氮及血尿常规,准确记录尿液性状和尿量。及时将结果告之主管医师,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5)硫酸镁治疗时的护理:硫酸镁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准确掌握浓度和用量,以1 g/h 匀速滴入,不得>2 g/h。一旦出现膝腱反射减弱、呼吸<16 次/min,提示发生硫酸镁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遵医嘱静注10% 葡萄糖酸钙给予解毒[4]。

1.2.3 产时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和脉搏变化,预防血压极度升高。必要时缩短第二产程。一旦患者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实施剖腹宫结束分娩。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宫缩素防止产后出血。继续在产房观察,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回病房[5]。

1.2.4 产后护理 (1)第1 时间告诉产妇婴儿健康,鼓励尽早母乳喂养。(2)加强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监测,预防产后子痫。(3)产后12 h 内绝对卧床休息,记录阴道出血量,避免过早活动,手法按摩产妇子宫区,促进宫腔内积血排出,减少产后出血。(4)按摩产妇的双下肢并抬高20°,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5)产后48 h 内给予硫酸镁5 g 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 内静滴。(6)保持会阴清洁,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预防产后感染。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围产期整体护理,血压均控制在(116.8 ±12.8/76.2 ± 12.3)mm Hg,平 均 动 脉 压 维 持 在(93.6 ±15.0)mm Hg。75例(64.6%)患者成功经阴道顺利娩出婴儿,41例(35.4%)通过剖宫产顺利娩出婴儿。11例(4.3%)发生了产后出血,其中4例为经阴道分娩者,经对症处理出血停止。全组母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与异常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肌层、遗传因素、免疫机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糖尿病等有关。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使各个脏器血流灌注减少而损伤脏器功能,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阴道分娩率,合理控制血压。我们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围产期整体护理,由责任护士具体实施。结果显示,患者围产期血压控制良好,64.6%患者成功经阴道顺利娩出婴儿,全组母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1]乐杰.妇产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101.

[2]段传娥.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5):142 -143.

[3]姚芳传. 情感性精神障碍[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3 -146.

[4]赵辉.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0例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2):94 -95.

[5]陈秀芬.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007 -2008.

猜你喜欢

围产期硫酸镁母婴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围产期时间定义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