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托机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2015-03-19叶小霞
幼托机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叶小霞
(广西北海市皮肤病防治院广西北海536000)
【关键词】幼托机构;手足口病;传播因素;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肠道病毒71(EV 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最为常见,主要通过人群间密切接触、患者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手、物品、水或食物等进行传播。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近年呈现上升趋势,该病90%以上见于学龄前的儿童中,而幼托机构作为学龄前儿童的聚集性场所,发生手足口病的概率相对较高,是手足口病发生的主要场所[1-2]。近年在内地部分省份出现城市幼托机构暴发以及重症、死亡病例的报道,引起了公众和社会的广泛关注[3-5]。本文通过对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流行特征和幼托机构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为制定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1 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的2、4、5、7、9、10、16型等,B组(CoxB)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EV71) ;埃可病毒等。其中以EV71及CoxA16型较为常见。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 min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被迅速灭活,病毒在4℃可存活1 a,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6-7]。
2 流行病学
2.1传染源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8]。
2.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2.3易感人群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2.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每年4~7月是高发季节,部分地区还会出现秋冬季小高峰[9-11]。我区为高发地区,2008年至2013年年均发病率为289.76/10万,病例约95%为5岁以下儿童,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型别肠道病毒而多次发病。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在幼托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聚集性病例甚至暴发。
3 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3.1严格把握好晨检关晨检、巡检不到位,很可能导致手足口病在幼托机构的暴发流行[12]。因此,晨检工作要仔细,发现发热、皮疹、手足口疱疹等不适儿童,应拒绝其入园,要求家长立即带医院就诊,一旦被确诊应在医院或家庭隔离治疗,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凭县级医疗机构痊愈无传染性证明方能返园;晨检老师工作中要做好防护,防止通过晨检老师传播疾病。
3.2密切关注儿童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和追踪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怀疑患有传染病,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3加强洗手和消毒工作健康儿童中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的普遍存在为手足口病在幼托机构和社区的暴发或流行提供了条件[13-14],隐性感染状况受多种因素如生活环境及卫生习惯等的影响,加强洗手及玩具消毒等卫生习惯对减少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5]。有研究发现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风险[16],配备和完善洗手设备,培养正确的洗手方法,并且强调幼儿回家后教会家人也用正确方法洗手,不但提高幼儿的洗手兴趣,也加强了家庭卫生意识,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同时,卫生消毒要到位:幼托机构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时清理或清洗、曝晒、消毒尿布;定期洗晒衣被;定期清洗、消毒儿童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在4~7月和9~10月流行季节,要对门把手、儿童玩具、餐具、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进行预防性清洗消毒,可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另外,幼托机构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4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有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的知识掌握不全面[17],居民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在教育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预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8-19]。宣传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教育儿童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被褥、勤换衣物;一旦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疗机构就诊。教育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还要注意儿童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另外,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采取多种形式,注意方式方法,使家长容易接受,提高宣传效率,有研究表明:家长对手足口病最希望的知识来源是电视、短信,最想了解的知识是“如何预防手足口病”[20]。3.5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幼托机构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或暴发性病例时,卫生部门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和《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掌握患家居住的环境和幼托机构的学习生活环境特点,掌握密切接触人群的范围和特征,确定易感人群,落实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对患者隔离治疗、追踪观察和随访,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对幼托机构进行终末消毒、停课、停学等处理,有效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4 小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间密切接触患者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水或(和)食物等,幼托机构是儿童密集场所,儿童从各自的家庭汇集到幼托机构又从幼托机构分散到各个家庭,如果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做好这部分人群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
合格的晨检,有效的缺勤原因追踪,消毒措施、隔离措施到位、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正确洗手)等措施对防止手足口病传播有重要意义[21-23];而各种幼托机构由于营业性质不同,内部制度、管理差异较大,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执行力度也各有所异[24],防范制度执行不到位,儿童主要活动场所的通风与消毒频率情况等较差,教室的人均占有面积较小,以及对病例的隔离措施不到位等,均会增加发生手足口病的概率[25],因此要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幼托机构还应加强内部管理,做好手足口病的监测和聚集性病例的搜索,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同时教育、卫生等部门也应加强对幼托机构的外部监督,尽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做好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马文瑛,于德山,张勇,等.甘肃省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监测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2) : 100-101.
[2]嵇红,李亮,吴斌,等.江苏省2008至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4) : 261-266.
[3]钱海坤,田祎,李锡太,等.2007-2012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3,20(1) : 6-9.
[4]田靓,朱仁义,范俊华,等.上海市2009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 : 596-598.
[5]张小康,朱春晖,陈强,等.南昌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3) : 359-364.
[6]张红军.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07,19(6) : 261.
[7]朱理业,丁振涛,万俊峰,等.阜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重症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08,29(5) : 595-596.
[8]杜杰,丁振涛,万俊峰,等.阜阳市手足口病死亡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安徽医学,2009,30(3) : 256-257.
[9]黄嘉迎,杜玉忠,孙小康,等.清远市清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4,40(4) :318-321.
[10]谢镇国,谭毅,林玫,等.2012年广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J].应用预防医学,2014,20(1) : 15-18.
[11]靳妍,张静,孙军玲,等.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9) : 676-679.
[12]李学来,蔡黎新,郭志南,等.厦门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 : 1506-1507.
[13]牛卫东,戴蕾,史军,等.郑州市健康人群手足口病隐性感染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9) : 2209-2210.
[14]任燕,汪东篱,曾雁玲,等.深圳市某地2011年正常人群手足口病隐性感染调查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8) : 1025-1027.
[15]李亮,许可,祁贤,等.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 : 16-19.
[16]刘凤仁,刘渠,王荀,等.健康幼托儿童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状况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2) : 246-250.
[17]王翠玲,张毅.唐山市幼儿家长和教师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防护行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 : 558-559.
[18]陈红敏,屈富玲,陈爱民,等.社区居民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5) : 74-75.
[19]赵飞,周钰静,蔡丽霞,等.托幼机构开展防御手足口病讲座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 : 51-52.
[20]尹兴晓,郑惠文,曹丹凤,等.昆明市5岁以下婴幼儿家长手足口病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3) : 262-264.
[21]廖燕霞,魏安业,谢炳亮.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3) : 217-219.
[22]张军,於飞,郑水龙,等.某部队机关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2) : 67-68.
[23]宋灿磊,曹志城,李澜,等.金山区幼托机构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 (4) : 362-363.
[24]Chang L Y,Lin T Y,Huang Y C,et al.Comparison of enterovirus 7l and coxsac-kievirus A16 clinical illnesses during the Taiwan enterovirus epidemic,1998[J].Pediatr Infect DisJ,1999,18(12) : 1092-1096.
[25]姚亮清,黄张国,罗月美,等.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7) : 1134-1135.
·经验交流·
(收稿日期:2015-01-15)
【中图分类号】R 18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