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治疗仪在手足口病恢复期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2016-12-07朱敏杰
朱敏杰
【摘要】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治疗仪在手足口病恢复期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6例手足口病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 采用抽签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吞咽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 高于对照组的6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功能治疗仪配合常规的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儿的吞咽功能, 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 无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吞咽功能治疗仪;手足口病;吞咽功能障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193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所致的常见传染病, 该病好发于儿童。合并吞咽及功能障碍是手足口病较严重的并发症, 其可引起患儿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相关并发症, 进而威胁患儿的生命[1]。本研究对65例手足口病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采用吞咽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6例手足口病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病例选择标准:年龄1~5岁;病情处于恢复期, 一般病程7~14 d开始, 且存在严重的饮水呛咳, 康复治疗前均给予鼻饲喂养。排除疾病急性期伴有癫痫、腭裂等并发症者;需呼吸机治疗者。采用抽签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3例。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包括口部运动疗法、口面部感知觉刺激, 训练30 min/次;针灸治疗取廉泉穴, 采用1.5寸毫针进行针刺, 得气后拔针, 每周针刺5次;穴位注射取双侧风池穴, 每个穴位注射1 ml鼠神经生长因子, 每周注射治疗6次。常规治疗连续治疗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吞咽障碍治疗仪为低频电刺激治疗, 将2个电极分别放在患儿的颏下和甲状软骨两侧, 接通电源刺激舌骨下肌群、舌外附肌群及咽括约肌群, 诱发吞咽动作, 电刺激治疗30 min/次, 1次/d, 连续4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方法[2]:待病情稳定后, 患儿取坐位, 喝下30 ml温水。根据喝水时间等情况进行评分, 1分表示5 s内1次性喝完, 无呛咳;2分表示5 s以上2次喝完, 无呛咳, 或5 s内1次性喝完, 但有呛咳;3分表示5 s以上1次性喝完, 且有呛咳;4分表示5 s以上2次喝完, 有呛咳;5分表示10 s以内很难全部喝完。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吞咽障碍完全消失;显效:吞咽障碍改善2~4分;有效:吞咽障碍改善1分;无效:治疗后吞咽障碍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手足口病易并发吞咽障碍[4]。双侧吞咽中枢分布不对称, 这使患儿的吞咽代偿功能显著, 因此在吞咽功能障碍发生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能提高或恢复大部分患儿的吞咽功能[5]。
据报道[6], 对严重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给予心理、口腔、饮食及吞咽功能方面的干预, 可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障碍, 此研究中对患儿辅以吞咽功能训练、针灸及针刺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结果显示患儿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在治疗4周后显著降低, 提示这些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 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吞咽反射、抑制异常的反射, 同时防止咽下肌群出现废用性萎缩而产生[7];针灸和穴位刺激可促进损伤神经修复, 重新建立神经反射弧[8];穴位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可使患儿的急性迟缓性麻痹相关神经功能得以修复[9]。
吞咽功能治疗仪是一种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其原理是通过低频电刺激吞咽肌肉, 使神经、肌肉去极化, 促进吞咽相关的神经反射弧修复, 从而改善吞咽功能。有研究表明, 神经肌肉电刺激可增加患儿海马区毛细血管血流灌注, 减少谷氨酸的释放, 调控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等。李庆玉等[10]采用康复训练联合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 发现联合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的患儿吞咽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单纯康复治疗的患儿。然而采用吞咽功能治疗仪干预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较少见。本研究观察组在吞咽康复训练、针灸、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的基础上加用吞咽治疗仪, 结果显示患儿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吞咽功能治疗仪可缓解手足口病并发的吞咽功能障碍, 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吞咽功能治疗仪配合常规的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儿吞咽功能, 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 无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窦祖林, 万桂芳, 谢纯清, 等.吞咽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 35(12): 69-70.
[2] 吴一峰, 周逸夫, 韩丽媛, 等.宁波市江北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75(4):91-92.
[3] 茹维平, 王彦霞, 康锴, 等. 危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及预警因素分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6(4):608-610.
[4] 严秀峰, 俞蕙. 肠道病毒71型所致手足口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华儿科杂志, 2010, 84(2):94-95.
[5] Tan EL, Tan TM, Tak-Kwong-Chow V, et al. Inhibition of enterovirus 71 in virus-infected mice by RNA interference.Molecular therapy: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Gene Therapy, 2007, 11(11):225-229.
[6] Mcminn PC. 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enterovirus 71 and its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ce.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2002, 26(1):91-107.
[7] 雷剑周. 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中风后吞咽障碍中的效果分析.中医临床研究 , 2014, 36(1):99-100.
[8] 唐巍. 针刺治疗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1, 44(2):66-67.
[9] 方丽波, 王拥军.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及治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64(2):72-73.
[10] 李庆玉, 崔勇. Vocastim吞咽治疗仪在脑血管病患儿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山东医药, 2012, 65(1):33-34.
[收稿日期:201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