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维岳年谱简编

2015-03-19史小军杨亚蒙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王世贞

史小军,杨亚蒙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州 510632)

吴维岳(1514-1569),字峻伯,号霁寰,浙江湖州安吉人,明嘉靖年间著名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吴维岳擅长书法,勤于政事,精通文学,尤卓于诗,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录其为“广五子”之一。其著作颇丰,据载有《天目山斋岁编》《海岱集》《奏议》,[1]现《海岱集》和《奏议》已散佚不存。

武宗正德九年 甲戌 公元1514 一岁

六月四日,生于浙江孝丰县鄣吴村。

殷士儋《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兼制湖北川东提督军务霁寰吴公墓碑》:“母方恭人以正德九年六月四日生公,有瑞征。”[2]798

张居正、汪道昆分别为吴维岳所作的《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霁寰吴公墓志铭》和《明故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霁寰先生吴公行状》均记载了吴维岳的出生及其“维岳”之名的由来。《墓志铭》中如是说:“母方氏封恭人,公方在妊,其大母张宜人梦神女遗之子,曰:以为而孙至大期又梦庭中柱石千仞属天宪副公亦梦舍后山高出云端,岩岩岳立,及生,遂名之曰维岳。”[3]484《行状》中所载略同:“宜人梦天女授美子曰:帝异汝孙。于是冢妇方恭人有身,以正德九年六月四日举子。宜人昔梦庭下立柱石千仞,上属于天,长公亦梦舍后山高出云端,岩岩岳立,则以为贵征也,因命名。”[4]508吴维岳自幼聪颖出众,十岁即能作文,而且诵读之广泛,乡人皆知,每学必居诸生之首。

同年,李攀龙生于山东历城。

清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卷九:“正德九年,李于鳞攀龙出生。”[5]19

正德十一年 丙子 公元1516 三岁

吴维岳父吴麟考中举人。

按:吴麟,字允祥,号苕源,孝丰人,维岳父。《明人传记资料索引》载:“嘉靖五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按治广东,执法劲峻。时宰有苕头横于部下,麟竟收治之,遂为所挤,谪判泰州。后历山东按察副使,告归侍养,嘉靖三十二年卒。有《苕源存稿》。”[6]

嘉靖五年 丙戌 公元1526 十三岁

吴麟、吴龙同举进士,吴麟除山东副使,吴龙除福建参政。[7]225

徐献忠《长谷集》卷十四《苕源吴公诔》:“公登丙戌进士,仕尚书比部郎,转监察御史。”[8]388

按:吴龙,字允际,号石岐,麟弟,维岳叔父。吴麟、吴龙、吴维岳和吴维京时称“父子叔侄四进士”。

嘉靖八年 己丑 公元1529 十六岁

唐顺之中进士,会试第一名,殿试二甲第二名。唐顺之与王慎中、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陈束等并称“嘉靖八才子”。

按:唐顺之,字应德,又字义修,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江苏武进人。

嘉靖十二年癸巳公元1533二十岁

吴维岳随父抵京,师从唐顺之学诗文。

八月二十日,徐中行生。

徐中行《天目先生集》卷二十一《明故通奉大夫江西左布政使天目徐公行状》:“公考柬皋翁,……翁配许太安人而生公。……距生正德丁丑八月二十日,春秋六十有二。”[9]824-825

嘉靖十六年丁酉公元1537二十四岁

是年,获乡试第五名,考中举人。

汪道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霁寰先生吴公维岳行状》云:“嘉靖丁酉乡试,先生以执礼举第五人。”[4]508

嘉靖十七年戊戌公元1538二十五岁

吴维岳考中进士,茅瓒、袁炜、俞宪、徐子弼、莫如忠、冯惟讷、胡宗宪、茅坤等为同年进士。

汪道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霁寰先生吴公维岳行状》云:“嘉靖丁酉乡试,……明年举进士。”[4]508

吴维岳祖父吴松建乐寿亭以游山水、安享晚年。吴维岳即作《乐寿亭》诗二首以志之,同年还作有《秋日游乐寿亭》三首。嘉靖二十七年,又作《乐寿亭》三首;隆庆二年,作《偶偕客登乐寿亭抚景成歌》。[10]158,159,189,278

按:吴松,字寿卿,号南山。一生布衣,未曾做官,后“以子麟封吏部考功司郎中”[1]399。他十分重视家族中的教育问题,其设义塾、建学校,带动了鄣吴村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了整个鄣吴村的学习风气和追求风雅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他还开展慈善事业,如参与修桥筑路之类,为后世子孙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徐阶《吴寿卿墓志》中就这样说道:“建义塾、义医,振饥施棺,内恤三族,外周乡党,意豁如也。创议徙建丰学,邑人为碑以颂其德。”[11]

嘉靖十九年庚子公元1540二十七岁

是年四月,吴维岳病。期间,白德纯、俞宪过访,曾作《病中白德纯俞子木携酒晚过》。[10]161-162

四月五日清明时节,吴维岳扫墓哭亲,曾作《清明遥哭殇侄明儒》,归途中再作《暮归言怀》。[10]161

同月,病愈,除江阴知县,谒别其师唐顺之和诸同年。作有《病起南行呈荆川业师》《将赴江阴别诸同年》。[10]162

《常州府志》载:“是年,知江阴,为政廉明。”[12]

汪道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霁寰先生吴公维岳行状》云:“除江阴县令,操法得民。会沙贼僭号反崇明,与县夹江相距,县故无城郭。先生躬率甲士谨备之,贼无敢犯江阴完境内。”[4]508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公元1542二十九岁

任江阴知县期间,筑望江墩,在旌善亭后建制坊长亭,并于场之北建营房一百一十一间,扩基地七亩;修戟门撤庙门坊为学门,增吏舍一区。[13]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公元1543三十岁

任刑部郎中。吴维岳主比部奏牍,“嘉靖丁酉乡试,……三载,应招得刑部尚书郎,先生明习法家”[4]509,“奉召详定问刑条例,称旨著为宪令”。[3]509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公元1544三十一岁

吴维岳京师寄书唐顺之以示问候,并表明自己的心迹。《天目山斋岁编》卷六《寄呈荆川先生》云:“荆溪溪上有精庐,南国儒生半侍居。当日澄江曾枉棹,一年京洛已无书。静中乐意义皇上,吟处春风草木余。愧立门墙频岁月,终然顽劣一无如。”[10]178

是年,王宗沐举进士。三月,李攀龙及第,“赐同进士出身,试政吏部文选司”。[14]845

按:王宗沐,字新甫,号敬所,浙江临海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擢江西提学副使,进漕运总督,官至京察拾遗等。嘉靖二十六年,与吴维岳、莫如忠等人倡刑部诗社,能诗文,有《敬所文集》《宋元漕抚奏议》《海运志》《海运详考》等。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公元1547三十四岁

因妻丧离京。

吴维岳与濮州李先芳、临清谢榛辈倡诗社,时李攀龙在京师并任刑部广东司主事,后因“曹务闲寂,遂大肆力于文词”[14]845,往吴维岳、王宗沐等人的刑部诗社。

三月,王世贞取进士第,四月,李先芳引其入社,世贞与李攀龙交。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吴佥都维岳》:“峻伯在郞署,与濮州李伯承、天台王新甫攻诗,皆有时名。峻伯尤为同社推重,谓得吴生片语,如照乘也。已而王元美于社,实弟畜之,及李于鳞出,诗名笼盖一时,元美舍吴而归李。峻伯愕怡盛气,欲夺之不能胜,乃罢去,不复与七子、五子同列。”[15]434

《明史》卷二百八十七《文苑三·李攀龙》:“攀龙之始官刑曹也,与蹼州李先芳、临清谢棒、孝丰吴维岳辈倡诗社。王世贞初释褐,先芳引入社,遂与攀龙定交。明年,先芳出为外吏。又二年,宗臣、梁有誉入,是为五子。未几,徐中行、吴国伦亦至,乃改称七子。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16]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李同知先芳》:“先芳,字伯承,濮州人。嘉靖丁未进士,除新喻知县,迁刑部郎中,改尚宝司丞,升少卿,降毫州同知,稍迁宁国府同知,复以台抨罢。……通籍后,结社于长安。元美隶事大理,招延入社,元美实扳附焉,又为介元美于于麟,嘉靖七子之社,伯承其若敖蚡冒也。”[15]426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谢山人榛》:“榛,字茂秦,林情人。眇一目,喜通请侠,度新声。年十六,作乐府商调,临德间少年皆歌之。已而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遂以声律有闻于时。寓居邺下,赵康王宾礼之。嘉靖间,挟诗卷游长安,脱黎阳卢楠于狱,诸公皆多其谊,争与交驭。而是济南李于麟、吴郡王元美,结社燕市,茂秦以布衣执牛耳,诸人作五子诗,咸首茂秦,而于麟次之。已而于麟名益盛。”[15]423

清代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卷九:“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元美会试中式,殿试二甲进士。”[5]28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卷十三中述说道:“嘉靖丁未夏四月,余以进士隶大理。”[17]428

李攀龙《沧溟先生集》卷十六《送王元美序》:“先是,濮阳李先芳亟为元美道余,及元美见予,时在稠人广坐之中,而已心知其为予,稍益近之。”[14]492

是年,吴维岳担任会试考官,从众多考试的学生中选拔出了十余位优秀人才,著名的张居正、汪道昆、殷士儋、陆光祖、胡正蒙等均在其中。

《新刻张太岳先生诗文集》卷八《赠霁翁尊师吴老先生督学山东序》云:“往嘉靖丁未,海内通,戴记之士毕试于礼部。是时,翰林陈先生、比部吴先生寔董校阅盖中试者总二十有二人……”[3]435

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七“考试得人”:“嘉靖丁未分考阅礼经,得十人,为张太岳居正,官太师;殷棠川士儋,官少保;陆五台光祖,官太宰;汪伯玉道昆,官左司马;胡石门正蒙,以会元、太常寺卿、掌国子监事;余亦皆登台省监司。”[18]149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公元1548三十五岁

三月,李先芳离京外任,吴维岳主持社事,此时,吴维岳诗名甚高。钱歉益《列朝诗集小传》云:“峻伯在郎署,与淮州李伯承、天台王新甫攻诗,皆有时名。峻伯尤为同社推重,谓得吴生片语,如照乘也。已而进王元美于社,实弟畜之”[15]434。钱大昕《弇州山人年谱》亦云:“吴称前辈,名文章家,独于公文,每一篇出,未尝不击节称善”[19]198。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选》载:“是时,济南李于鳞性孤介,少许可偶,余幸而合相切磋,为西京建安开元语。它同舍郎弗善也,而峻伯一见而内奇之,因折节定交。”[17]428

是年十二月,谢榛、蔡汝楠、莫如忠、张玉亭、王世贞过集吴维岳舍,几人分韵赋诗。吴维岳作有《谢四溟山人、蔡白石太守、莫中江膳部、张玉亭、王凤洲二比部过集各赋,得仙字》,谢榛作有《端午集吴郎中峻伯宅得山字》[20]236,莫如忠作有《同谢茂秦山人蔡子木太守张汝玉王元美二比部过集吴峻伯比部宅即席各赋得飞字》[21]476等。

是年立春日,王世贞与吴维岳集聚,吴维岳作《立春夜席上赠王元美》诗相赠。

吴龙撰《重修明伦堂碑记》。[7]374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公元1549三十六岁

三月,沈炼、莫如忠过访吴维岳,吴维岳有《青霞沈子初至见过》《初夏值沈五纯甫(沈炼)莫大子良(莫如忠)相过论诗,得音字》诗,沈炼《青霞集》卷六有《初夏同莫膳部过吴比部草堂论诗得中字》[22]7上。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公元1550三十七岁

是年,参与修订《问刑条例》。[4]509

夏,吴维岳过访王世贞宅。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卷十二《夏夜集王元美宅,得明字》。

六月十五日,王世贞邀吴维岳、孙文揆、徐文通、李攀龙、谢榛等集宣武城楼,各赋诗作。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卷十二载有《立秋前一夕,元美邀集宣武城楼,限秋字》一首[10],李攀龙《沧溟先生集》卷六有《秋前一日,同王元美茂秦、吴峻伯、徐汝思集城南楼》一首[14]180,谢榛《谢榛全集》卷十五亦有《立秋先一夜,同吴峻伯、孙文揆、徐汝思、李于鳞、王元美五比部登城,得秋字》一首[20]501。

是年,宗臣、梁有誉、吴国伦、余曰德、张佳胤、魏裳等进士及第,宗臣、梁有誉、徐中行授职刑部,入刑部诗社参加酬唱活动;六月,梁有誉病归,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徐中行是为“五子”,加入梁有誉,实为“六子”。后徐中行介绍吴国伦入社,“李王谢徐梁吴宗”的“七子”之名也由此诞生。

按:据学者考证:“嘉靖三十年前后,以吴维岳为代表的‘白云楼社’发展为唯李攀龙马首是瞻的‘后七子’。”[23]245随着李先芳、吴维岳的先后离京,他们遂被摈出诗社之外,钱谦益在其《列朝诗集小传》中还记有吴维岳因王世贞的归李弃己而不与七子同列:“及李于鳞出,诗名笼盖一时,元美舍吴而归李。峻伯愕眙盛气,欲夺之不能胜,乃罢去,不复与七子、五子之列。”[15]434据李玉栓《明后七子结社考辨》等的考证,谢榛于嘉靖三十二年秋被削名五子之外。[24]嘉靖三十二年,“于鳞与茂秦有隙,乃重定《五子诗》,去茂秦而登明卿”[19]200。《明史》卷二百八十七有云:“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摒先芳、维岳不与,已而榛亦被摒,攀龙遂为之魁。”[16]7378

嘉靖三十年辛亥公元1551三十八岁

是年正月初七,谢榛过吴维岳宅,闻吴维岳将出使江西,因作诗。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卷十三有《人日谢茂秦见过时,余方被命使江右,席上各赋》,《谢榛全集》卷十五有《人日过吴郎中峻伯第,时将使豫章,得西字》[20]510。

是年二月,王世贞、李攀龙、谢榛、陆一凤等为四人作诗饯别。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卷十三有《审録江右李于鳞、谢茂秦,集王元美宅相饯,分得中字》《陆子韶、王元美设饯城外,别以四韵》,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卷五十六有《送吴比部吴峻伯江西恤刑序》[17]19,李攀龙《沧溟先生集》卷十一有《集元美宅送汝思、吴峻伯、袁履善三比部赋得边马,有归心》[14]277,《谢榛全集》卷十六有《初春夜,集王元美宅饯别吴峻伯、徐汝思、袁履善三比部出使,得盅字》[20]545。

十二月,吴维岳与徐文通、袁福征、莫如忠四人同时启程潞河,后谢榛追至潞河相送,李攀龙作赠篇十章(见《沧溟先生集》卷十一《贞石篇为吴比部赋》[14]289)与王世贞之诗卷共送达潞河。同日夜,夜酌各赋。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卷十三有《潞河解维喜茂秦追及夜酌各赋》《谢茂秦追送潞河舟中对新月各赋》,《谢榛全集》卷十五有《春日潞河舟中饯别莫子良、吴峻伯、徐汝思、袁履善赋得樽字》,卷十七有《送吴比部峻伯使豫章》[20]592。

吴维岳因审录江西狱事出任江西,徐文通出任四川,袁福征出任广西,莫如忠升任贵州按察司提学副使。

《明实录》卷三百六十八:“嘉靖二十九年十二月,命刑部郎中吴维岳、徐文通、袁福徵察刑江西、四川、广西。”[25]6589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公元1553四十岁

吴维岳祖父吴松卒,继而其父吴麟病卒,享年七十三。

徐献忠《长谷集》卷十四《苕源吴公诔》:“嘉靖癸丑,山东按察司副使苕源吴公麟丧。……七年即随翁先后化去。”[8]388

徐献忠《长谷集》卷十四《南山吴翁诔》:“嘉靖甲寅,南山吴翁将归玄宅,其子之游从仰翁名德,咸兴悼慕多,为挽歌辞。”[8]389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公元1554四十一岁

是年,构筑带清堂。《天目山斋岁编》卷十六有《带清堂新成》《又集带清堂》等诗作以志之。

八月,“因大事来苏购志石”。后访姑苏袁鲁望所,谒毗陵、薛方山不遇,过访荆川唐顺之,经吴门行舟自叹等,后客居姑苏杜氏园;十五日,维岳与其弟维京夜酌。《天目山斋岁编》卷十六有《八月十五日语弟二首》,其弟维京走后独留其一人,吴维岳怅然,作《客姑苏杜氏园季弟京先归独坐怅然作》。《明唐荆川先生年谱》卷三中说嘉靖三十三年唐顺之“弟子吴峻伯罢居,里闬有事,吴门命棹过访”。[26]686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公元1556四十三岁

正月初二,宗臣、张九一过吴维岳宅,共酌赋诗。宗臣《宗子相集》卷五有《新春二日,同助甫过峻伯,夜酌共赴洽字(席上赋)》[27]91。

十月,王世贞升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青州,寄书约会吴维岳,后不至,吴维岳与宗臣席上各赋。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卷十八有《王元美将之青州书来约会巳乃径去子相席上分赋怀之,得四绝句》《子相席上柬元美》,宗臣《宗子相集》卷八有《待元美不至,同峻伯席上赋》[27]104。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公元1557四十四岁

三月,吴维岳受命督学山东,王世贞闻后寄诗贺之,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卷三十五有《喜吴峻伯来视山东学寄》[17]446。徐中行亦作诗送之。徐中行《天目先生集》卷七有《送吴峻伯督学山东,兼柬王元美》[9]651。

同年,张居正亦作《赠霁寰尊师吴老先生督学山东序》(《新刻张太岳先生文集》卷八)。[3]435-436

张居正《新刻张太岳先生文集》卷十三《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霁寰吴公墓志铭》云:“(维岳)寻以按察副使督山东学校,修秩祀,表节行,饬三氏子孙奉约束,以风齐鲁诸生。每试诸生,差第其文毕,即按籍察举,素无行者褫衣巾,笞斥之,即以文在高等亦不贷。齐鲁之士,蒸蒸向风焉。”[3]485

《明实录》卷四四六云:“是年三月,升兵部车驾司郎中吴维岳为山东提学副使提调学校。”[25]7635

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七云:“吴霁寰维岳,……其督学山东,拔于谷峰太保(于慎行)于垂髫中。其他萧岳峰太保而下。凡东省显人,俱经奖拔,奇、奇。霁寰官至都御使。”[18]149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公元1558四十五岁

一月二十五日,初至山东,喜遇王世贞。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卷二十有《初至东省喜遇王使君元美》,二人欲游云门山,遇雪不成,订立后约。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卷二十六有《春晴与峻伯游云门,既别,雪乃大作,赋此志之,且订后约》。[17]382

一月二十六日,作《立春明日雪中郊行》。[10]246

是年春,谢榛寄诗怀之,吴维岳作《得谢茂秦寄怀诗》:“别来严卧老总藤,醉把君诗雪里曾。尺素漫传三载字,梁园春雁转难凭。”“强起山东鼓箧官,春衣欲试杏花坛。当年只说灵光赋,丽藻逢君更不难。”[10]246

发邹平,值雪。(《天目山斋岁编》卷二十有《发邹平值雪》[10]246)

过长山,兼寄王世贞。(《天目山斋岁编》卷二十有《长山东发柬青州王使君》[10]246)

过金岭驿站,并宿。(《天目山斋岁编》卷二十有《宿金岭驿》[10]246)

同年正月,与王世贞游云门山,“时与吴氏等游处,于酒间戏言志”。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卷二十有《早春同元美登云门山得云字》。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卷三十六有《春日同吴峻伯提学游云门,分韵得门字》,卷七十二有《游太山记》,另有《游云门山记》。[17]吴维岳另作有《云门山怀冯五汝言》。[10]246-247

吴维岳按行海上,过青州,与王世贞饮城东角楼,后至王世贞宅。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卷二十有《元美招饮青州城东角楼得论字》《过元美兼隐斋》[10]248,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卷三十六有《夜登城东角楼,和峻伯,得楼字》[17]453。

是年七月三十日,吴维岳作《立秋后一日怀元美三首》。[10]248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公元1559四十六岁

吴维岳为孔府孔庙作《吴维岳祭告祝文》[28]229-230。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公元1560四十七岁

是年,吴维岳师唐顺之去世。

同年,吴维岳为万虞忔《枫潭诗钞》作序。[29]4

《国榷》卷六十三载:“四月申丙,巡抚凤阳右佥都御史唐顺之卒。”[30]3938

是年秋,宗臣在福建病逝。

清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卷九载:“嘉靖二十九年庚申,宗子相卒。”[5]33

按:宗臣,字子相,号方城山人,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迁福建提学副使,终福建布政参议,平倭寇有功。子相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王世贞等并称“后七子”,有《宗子相集》。

嘉靖四十年辛酉公元1561四十八岁

维岳弟维京考中举人。[1]21上

三月,吴维岳任湖广布政司右参政。分管下湖南道,“称良翰林,亦整颓纲”。

《明实录》卷四九四云:“升山东按察副使吴维岳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蔡汝南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河南。”[25]8378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公元1562四十九岁

五月,吴维岳任江西按察副使。[31]29上

是年,维京中进士,官石圩知府。[7]22下

《明实录》卷五〇九中有云:“丙午升湖广布政司右参政吴维岳为江西按察副使。”[25]8378

按:吴维京,维岳弟,麟子,号晋虷。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公元1563五十岁

三月,维岳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时苗反已平,言官请撤设于沅州的湖、贵、川总督,建议归其权于贵州巡抚。朝廷同意,遂降旨,赐玺书,颁旗牌令吴维岳兼提督贵州、湖北、川东军务。

《国榷》卷六十四载:“三月丁亥,……万虞忔为南京刑部右侍郎,……吴维岳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五月壬辰,蔡汝楠回部,万虞忔为刑部右侍郎。”[30]3990-3991

《贵州通志》卷二载:“提督军务巡抚都御史:吴维岳,孝丰人,嘉靖四十二年仕。”[33]32

《浙江通志》卷十九载:“嘉靖四十二年巡抚贵州,时苗贼既平,言官谓撤沅州总督,归其柄于贵州巡抚,上下所司议便,于是更赐玺书、颁旗牌,湖北川东大小诸司悉听节制巡抚贵州提督军务,自维岳始。”[32]

张翀《天目山斋岁编序》云:“癸亥中,公为御史大夫,控制三省,间适贵阳,当抚绥之暇,偶出是编来示余。”其中此序高度评价了吴维岳的诗歌,“体裁理道,风韵流逸,而巧思妙语,铿然有金石声。譬诸隋珠夜光连城赵X之璧,错陈于前,而观者骇心眩目,惊非人世中所有矣”。[10]156-157

按:张翀,字子仪,号鹤楼,明马平县人,明代柳州八贤之一,著有《鹤楼集》。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公元1564五十一岁

春仲月,柳州张翀为《天目山岁编》作序。[10]157

吴维岳“所至有政声,而在贵,平诸土酋,功尤伟也”。作为贵州名宦,还撰有贵州《贡院碑记》,又写有《飞云岩记》,勒石为碑。立于黄平飞云崖。[33]504-505

《国榷》卷六十四云:“四月戊寅,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吴维岳招都匀府平州长官杨珂降之。先是珂叔进雄逐之构乱,至是遣推官胡校招之,许以不死,乃降。”[30]4001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公元1565五十二岁

十月,维岳与贵州总兵官石邦宪讨平龙里卫阿里,诸夷畏服。同年四月调任南京兵部尚书。

《国榷》卷六十四载:“三月庚戌,罢刑部右侍郎万虞忔,调贵州右佥都御史吴维岳南京。”“四月癸未,起吴维岳为右副都御使巡抚贵州。”“七月甲子,南京刑部右侍郎蔡汝楠卒。”[30]4009,4011,4014

《万历贵州通志》卷十四载:“四十四年,平浪司土舍王世麒谋占凯口,钦定地方都御使吴维岳行兵备祁清,调六洞兵平之。”[33]311

隆庆三年己巳公元1569五十六岁

二月二十日,维岳病卒于家,时年五十有六。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卷一〇五有《祭吴峻伯中丞文》[17]622-623,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有《会祭御史中丞吴霁寰宗师文》[34],吴国伦《甔甀洞稿》卷六有《悼吴中丞峻伯》[35]诗,共悼之。

《国榷》卷六十六载:“甲午,前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吴维岳卒,孝丰人,嘉靖戊戌进士,文雄于时,而明练吏事,所至有声,以贵州剿贼功赐祭葬。”[30]4104

《新刻张太岳先生文集》卷一三《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督御史霁寰吴公墓志铭》云:“隆庆己巳二月二十日,督察御史孝丰吴公以病卒于家。”[3]688

《太函集》卷四十一《明故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霁寰先生吴公行状》云:“隆庆三年春二月甲子,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霁寰先生卒于家,春秋五十六耳。诸子将奉大事属余小子布状行,且谒张相君、殷宗伯为碑为铭。”[4]511

[1]刘濬,等修.陈湋辛,补跋.孝丰县志[M].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2]殷士儋.金舆山房稿[M].济南:齐鲁书社,1997.

[3]张居正.新刻张太岳先生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4]汪道昆.太函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5]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6]台湾图书馆.明人传记资料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安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同治安吉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8]徐献忠.长谷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9]徐中行.天目先生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10]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M].济南:齐鲁书社,1997.

[11]徐阶.少湖先生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12]张恺.常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13]赵锦,修.张衮,纂.嘉靖江阴县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4]李攀龙.沧溟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5]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83.

[16]张廷玉,万斯同,王鸿绪,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7]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选[M].济南:齐鲁书社,1997.

[18]朱国祯.涌幢小品[M].上海:中华书局,1959.

[19]钱大昕.弇州山人年谱[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9.

[20]谢榛.谢榛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0.

[21]莫如忠.崇兰馆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22]沈练.青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3]杨遇青.明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24]李玉栓.明后七子结社考辨[J].中国文学研究,2012(2):91-104.

[25]胡广,姚广孝,夏原吉,等.明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26]北京图书馆.明唐荆川先生年谱[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9.

[27]宗臣.宗子相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28]孟继新.孔府孔庙碑文楹联集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29]万虞忔.枫谭集钞[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30]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1]宗源瀚,等修.周学濬,等纂.湖州府志[M].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32]薛应旂,撰.浙江通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33]王耒贤,许一德,纂修.万历贵州通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34]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35]吴国伦.甔甀洞稿[M].济南:齐鲁书社,1997.

猜你喜欢

王世贞
挑拔平硬,方劲古拙—从王世贞管窥明代隶书的审美观念
王世贞诗文著述文本概述
管窥王世贞的书画交际与交易
王世贞文学观中的格调与情采
窥秘明代王世贞的书画鉴藏世界
王世贞《读书后》史学观探微
虚构与非虚构: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论演
恨屋不及乌
近十年王世贞史学研究述评
王世贞宗杜思想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