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影片《巴顿·芬克》中存在主义的黑色表达

2015-03-19谢查莉

传播与版权 2015年8期
关键词:奥德巴顿科恩

谢查莉

试论影片《巴顿·芬克》中存在主义的黑色表达

谢查莉

在美国黑色电影及其分支黑色幽默电影的发展过程中,科恩兄弟无疑是不能绕过的节点。他们创作的黑色幽默电影已经跳出了传统的好莱坞类型片的发展模式而独树一帜,从《血迷宫》到《大地惊雷》,科恩兄弟的作品包含存在与表现、荒诞和隐喻等哲学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黑色幽默电影的发展走向。本文对科恩兄弟的首部商业成名作《巴顿·芬克》进行浅要分析,了解片中存在主义的黑色表达。

科恩兄弟;黑色幽默;存在主义;表现主义;《巴顿·芬克》

[作 者]谢查莉,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追本溯源:黑色电影

如何定位黑色电影,重点在于黑色电影本身的“精神分裂症”本质。黑色电影不是类型,但没一部黑色电影又是类型片。黑色电影本身也具有抽象性,在有些时候“黑色”所起的作用就类似于“悲剧的”“喜剧的”或“情节剧的”这些术语与悲剧、喜剧、情景剧之间的关系。“黑色”成为一种抽象化的描述性语气,态度或情绪。正如罗伯特·波菲瑞奥提出的那样:黑色电影的主题紧抓存在主义话题,个人行动的毫无意义性;大众工业社会中的个体异化;孤独和与世隔绝,生命和虚无之间充满问题的抉择;生命的荒谬、无意义与毫无目的,还有社会正义的恣意横行导致个人绝望,走向混乱、暴力和偏执。[1]黑色电影是一种风格和一些主题关注的集合,尤其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出现的现象;它集类型、系列、模式于一身。此外,黑色电影明确的风格化元素与主题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和30年代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但又与这两个时期的代表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贝壳和僧侣》有明显不同。美国黑色电影的风格和主题也预示出美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确立的黑色风格,即试图捕捉水门事件和伤痕累累的“越战”所引发的一个幻灭时代启示录般的情绪。

二、总体特征:存在中的表现,隐喻里的真实

科恩兄弟是对美国著名兄弟导演乔尔·科恩(Joel Coen)和伊桑·科恩(Ethan Coen)的简称,兄弟俩出生于美国犹他州一个犹太教家庭。他们自小就对电影产生兴趣,尤其对当时流行的美国黑色电影痴迷不已,但兄弟俩也对黑色电影类型化、模式化的表现手法感到厌倦,他们想创做出独立风格和个人化的黑色电影。于是在1984年科恩兄弟推出了他们共同作为导演、编剧、制片,制作完成的首部作品《血迷宫》。影片的情节设置很奇特,原本电影中的人物都是一步一步有目的性的行动,然而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人的命运却都意外脱轨。每一个细节、动作都是有意义的,看似每个人物的选择都是合乎逻辑的,但这些逻辑最终过滤后形成一个迷宫,片中人物在迷宫中的时间很长,观众还未反应过来,整个事件的逻辑就已消失不见,最后的结局是杀手和计划被杀的人都死在了命运的巧合和不幸当中。整个90年代科恩兄弟的作品风格都与《血迷宫》相似:首先,都是以绝境、荒诞、超现实、神秘主义风格贯穿整部作品;其次,在人物情节的设置上都是将一个或几个无辜的普通职业的人放置在一个原本就略为诡异的情节中,随着情节的发展突然被卷入激烈、荒诞而又绝望的境地里,虽然人物有自我的反抗或是逃脱,但最终仍被不可逆的发展情节推到悬崖边上,观众期待着“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出现,可导演却将最后的希望掐断,让观众在感叹同时也反思自己真实生活的境况。最后,影片结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也是科恩兄弟作品的另一特色,因为观众本以为按平常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影片肯定有一个明确的结局,所以在面对多义性的结尾时一些观众就陷入了迷茫而对影片产生迷惑,而另一些观众通过对细节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逐步了解导演的真实用意而对影片大加赞赏,这也是科恩兄弟的作品存在两极分化的特点。在科恩兄弟的所有作品中,涉及最多的哲学意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存在主义,而在电影表现的手法上则较多采用了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为了将这两种主义更加自然地揉合在一起,科恩兄弟加入大胆想象,并以极具讽刺意味的隐喻和荒诞的表现手法让作品充满新奇、怪异和深沉的反思。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大陆,尤其在德国和法国,哲学有一种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在现象学运动和存在主义中表现出来。现象学将所谓事物的客观性撇在了一边;而是建议我们在人的经验范围之内更主观地探究现象。存在主义则采用了现象学的主观性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人的经验的实践性问题,例如进行选择和个人承担的问题。[2]德国表现主义是一种电影风潮;表现主义电影直接受先锋派绘画和文学艺术的影响,主张摒弃客观现实强调主观现实。[3]这两种哲学主义在科恩兄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尤其在他们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作品《老无所依》中最为明显:当影片结尾即将带着巨额资金回家的中年男人路过街道时突遇街头帮派火并,被流弹击中身亡;冷血杀手追入男人家中寻钱未果却意外受伤,孤独地逃离现场;一心想在退休前立最后一功的老警探也是来迟一步、无功而返。结局在老警探对时代变迁的感叹中引起观众深刻的反思:人存在于世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人们该如何面对世间发生的一切?

三、《巴顿·芬克》:存在的荒谬和虚无

影片《巴顿·芬克》是科恩兄弟首次扬名国际影坛的成名作,这部充满美国独立电影风格的电影展示的是源于欧洲深入人心的存在主义和表现主义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影片讽刺了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黑暗的大制片厂制度。《巴顿·芬克》主要表现出一个小有名气的舞台剧编剧巴顿·芬克本想创做出真正为大众写实的剧本,但却被推荐到好莱坞的一个大制片厂为制片人编写一部B级摔跤电影的剧本,并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陷入各种各样的荒诞事件。最重要的情节发展是巴顿本人在现实中搜肠刮肚编写剧本的经历和想象中消灭一切存在事物的疯狂意识的交织,以及巴顿对自己存在的意义的反复思考和超越自己思想性的最终达成。

(一)巴顿·芬克:无辜者受苦

影片对主人公巴顿·芬克的描述从最初小有名气的编剧到最后不知自己如何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编剧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存在主义的主要分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思想。片中巴顿刚开始不想去好莱坞,因为他一心想做一个能写出真实现象的、为普通民众写实的编剧,可以看出巴顿是想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可推荐人一再鼓动巴顿前往并以各种优厚条件劝说巴顿,巴顿就没再推辞;但自从他入住那气氛诡异的旅馆开始,就注定巴顿的成名之路将充满艰辛甚至险恶。之后与制片人的见面、与邻居查理的相识、和作家女秘书神秘的暧昧关系,都构成影片的黑色风格。从刚开始空荡的旅馆大厅、举止怪异的侍应生,到装饰奇异、不时会胀开的墙纸和四周莫名其妙发出的怪声,再到神秘的邻居查理,都让巴顿·芬克感到非常迷惑。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本身就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想象之中,加上制片方不断催稿,更让巴顿头疼不已,他只能借助于墙壁上一幅正对着自己的油画增加创作灵感:画上一位妙龄女郎背对着巴顿坐在沙滩上眺望远处的海浪和飞鸟,这是巴顿在所有看到的事物中最正常的一个,因此他把画作当成是自己创作灵感的来源,想又好又快地写出稿子。但总是事与愿违;无意间巴顿巧遇当时名气最大的作家梅优,并认识了其私人女秘书奥德瑞,在得知梅优所谓流传于世的作品竟是奥德瑞代笔完成的真相后,巴顿惊讶之余对奥德瑞同情不已,与奥德瑞短暂的欢愉之后,巴顿竟然觉得轻松了不少,当他看到奥德瑞身上一只正在吸血的蚊子时,伸手打死了蚊子,没想到奥德瑞的身下却渗出大滩血迹,离奇身亡。巴顿大叫一声,不知所措。剧情急转直下,无辜的巴顿不知如何是好,隔壁的查理过来询问,看到这样的情景也觉得不可思议,好在查理最终安抚了巴顿并帮他处理了尸体,但巴顿还是心有余悸。面对其后赶来调查的侦探和天天催稿的制片方,巴顿恍惚不已;当查理递给巴顿一个盒子后巴顿再创作时思如泉涌,很快完成了剧本,但制片方仍不满意。恰在此时二战爆发,制片厂又看好战争片的发展前途,巴顿的剧本无人问津,最后当他提着盒子漫步在沙滩时,发现了令他向往的一幕,巴顿心满意足,全片结束。

在这里,巴顿·芬克原本就是一个无辜的受苦人,却还要遭受意想不到的打击。导演在这里给观众出了一道存在主义的命题:巴顿为什么要受苦,巴顿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编剧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为写出真实的、为大众说话的剧本吗?还是说他徒有虚名,在这世上存在的毫无意义呢?其实导演在这里就是将存在主义的深刻含义借巴顿的故事展现出来,而且巴顿还是犹太籍,犹太人是全世界最为勤劳和精明的种族之一,但还是会遇到这样的难题,不仅引起人们的思考:存在是实在的还是虚无的、有意义还是荒谬的?这一切都需要人们自己去领会,影片结局的多义性也预示着每个观者对存在的意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二)查理:魔鬼般的想象

如果说巴顿·芬克是无辜受苦者的典型代表,那么查理的形象就是表现人们存在的另一层含义:肥胖、狡黠、狂放、不受控制,这些特点是人类存在于世的潜意识表现。当巴顿第一次见到查理时是因为查理在隔壁弄出的声响太大,查理愤怒地想教训巴顿,但得知巴顿是编剧后又开始羡慕巴顿的光鲜职业。此后,查理就成了巴顿在怪异旅馆唯一的朋友,当巴顿为摔跤片剧本苦思冥想时,查理热心的为他讲述摔跤的场景并亲自做示范,还时不时到巴顿的房间和巴顿炫耀自己曾经“辉煌”的事迹。后来当巴顿为奥德瑞的离奇身亡不知所措时,查理开始释放出魔鬼般的一面:在安慰巴顿的同时利索地处理了奥德瑞的尸体,并留给巴顿一个奇怪的盒子,其后又在解救被扣押的巴顿时更是干净利落的干掉了追缉自己的两个侦探,最终在燃起熊熊大火的旅馆中让巴顿离开,自己则走进燃烧的房间。从开始的看似憨厚老实、平易近人,到后来的无所畏惧、狂妄自大,真性情的表露都是对人类思想另一面的展示,却也是人类心底最想达到的一种状态。当观众看到疯狂的查理手持冲锋枪冲向扣押巴顿的两个侦探时,他们何尝不想变成像查理那样真实而又充满破坏力。查理在影片中的意义也是萨特对存在主义的另一种解读:“通过在思想意识的行动中发现自己,我发现了一切人的状况。我们处在一个‘主体间性’的世界中。”[2]有很多观众认为查理就是巴顿的另一种自我想象的存在。这一点非常关键,也体现出导演的良苦用心,也是萨特存在主义结论的银幕体现:“一切人都会有类似的非真本性―都会按照坏的信念办事,都会逢场作戏并想用表面的东西来掩盖自己真实的人格。”[2]

四、结语

《巴顿·芬克》作为黑色幽默电影的经典之作,在很大程度上与科恩兄弟的天才般的想象和奇妙的情节设置是分不开的,影片的隐喻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那只引发“血案”的蚊子,是影片中最为出名的一处隐喻。导演是将飞舞的蚊子比做巴顿焦躁不安的心理,在现实中则表现了人类每时每刻都处在躁动的心态中。还有很多著名的隐喻,如挂在墙壁上的那幅油画和巴顿提着的怪异盒子。油画其实是巴顿内心最想达到的一种创作境界,在那样一个怪异的环境里巴顿期待着内心能有一方安静的小天地静下心来创作;而盒子里其实是为梅优代笔的奥德瑞的头颅,暗含了创作的典范和规则。所以最后巴顿提着盒子走在沙滩上看到油画中展现的那一幕,一切都不言而喻。特别是巴顿问起女子是否从事电影工作,女子莞尔一笑又回过头眺望,而这正是巴顿内心期望的。因此科恩兄弟在这部片子中想要给观众传达的就是人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真正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美]S.E.斯通普夫,J.菲泽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M].匡宏,邓晓芒,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3]黄会林.影视概论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奥德巴顿科恩
桂盟科恩斯
巴顿(上)
巴顿(下)
巴顿(下)
巴顿(上)
英国女子心跳骤停六小时! 死而复生创造医学奇迹
为156个国家工作,小伙巧挣万元英镑
“神啊,我准备好了”
木兰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