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例脑干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2015-03-19熊英,张琼,王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防护对策气管切开肺部感染

18例脑干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熊英1,张琼1,王莉1,黄晓青2

(1.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湖北 咸宁 437000;2.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摘要:目的 分析气管切开术后的肺部感染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 对入住我院ICU病房的18例脑干出血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的原因,寻找有效防护措施。结果 肺部感染的原因有高年龄伴基础病、定植菌误吸、气管插管使用、维护管理不当、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结论 为有效控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针对感染的原因采取防护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关键词: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分析;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646(2015)04-0349-02

收稿日期:(2015-01-23)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多需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术后很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给治疗、护理带来很大困难。在此我们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ICU病房的18例脑干出血行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预防对策。

1病例介绍

18例患者中,男13例, 女 5例,年龄48~82岁。所有病例入院后立即行气管插管,第2或第3d行气管切开,使用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无声门下吸引装置)。之后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胸片提示肺部感染。加强抗感染治疗,反复查痰培养,经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后肺部感染逐渐好转。其中3例患者更换气管切开插管时,拔出的气管切开插管气囊以上管腔外壁粘满脓液,经彻底清除声门下积脓后,第2d体温下降。

2原因分析

2.1病情危重脑干出血患者病情极其严重,大多昏迷不醒,丧失咳嗽反射,呼吸道分泌物无法自主排出。

2.2年龄因素老年人呼吸道分泌IgA水平下降,纤毛对粘液痰的清除功能减弱,容易造成痰液淤积,细菌不能及时随痰液排出体外。合并基础病的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后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2.3人工气道的建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破坏上呼吸道屏障,削弱纤毛的清除及咳嗽机制,加之频繁吸痰,损害呼吸道上皮,引起炎症反应,同时为病原微生物的迁移提供通道。

2.4定植菌误吸大部分患者起病时发生呕吐,胃肠道内肠杆菌科细菌等各种菌群可通过呕吐、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和误吸进入下呼吸道,引起细菌定植和感染,这些定植菌被气管插管引入下呼吸道发生感染。

2.5气管插管使用、维护管理不当①一次性气管插管及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均无声门下吸引装置,声门下与气囊上的死腔容积约10ml[1],口腔分泌物流入该腔后,形成细菌繁殖基地,普通吸痰根本不能清除该死腔积液,感染灶无法清除。②气囊长时间使用后气囊壁易形成皱褶,密闭性差,积液顺着皱褶流向下呼吸道,形成肺部感染。另外,如气囊压力不足,不能密闭气管管腔,积液流向下呼吸道,形成肺部感染。

2.6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痰培养出的嗜麦芽窄氏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医院感染常见多重耐药致病菌。另外,静脉用抗菌药对声门下与气囊上的死腔内病菌作用甚微,感染无法控制。

3防护对策

3.1体位管理脑血管损伤昏迷的患者应保持半卧位头部抬高30°~45°,防止口咽部分泌物误吸及胃内容物反流误吸,从而减少口咽部及胃肠道定植菌移位感染。

3.2人工气道管理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非常重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患者床架、床头柜、各种医疗设备,定时行地面、空气消毒。②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定期翻身拍背。③加强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动作轻柔到位。④加强口腔护理(q8h),保持口咽部清洁无异味,减少细菌定植。⑤行雾化吸入Tid,保持气道湿化,防止痰液干结不易吸出甚至堵管。⑥使用带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气管插管,持续声门下吸引加生理盐水间断冲洗,及时清除声门下气囊上的滞留物。⑦使用一次性塑料气管切开插管7d更换一次,防止塑料塑化变形,还可减少导管表面生物膜的形成。⑧定期检测气囊压力,维持气囊压力20~25mmHg[2]。⑨根据患者的病情尽早拔管,缩短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减少感染的发生。

3.3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明确给药次数和时间,尽可能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经常监测ICU内致病菌的流行情况,提高经验使用抗菌药物的正确性,防止真菌感染及耐药菌感染。

3.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立即实施单间隔离,粘贴接触隔离标识,诊疗器械专用,需共用的设备一用一消毒。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做好标准预防,正确处置医疗垃圾。患者出院后彻底消毒病房及患者所用医疗器具,解除隔离。

3.5其它积极治疗基础病,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尽可能行肠内营养。

参考文献:

[1]李月莉,苏翠霞,高凤蕊,等.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14,24(5):1239.

[2]曾定芬,向明芬,刘真君,等.ICU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0.

猜你喜欢

防护对策气管切开肺部感染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排痰护理用于尘肺伴肺部感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颅脑外伤手术后气管切开的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研究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关于高校门户网站安全问题的思考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