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狄更斯长篇小说《奥立弗·退斯特》中的弃儿形象

2015-03-19唐秀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弃儿狄更斯哈里

唐秀娟 唐 立

(1.零陵区石山脚中学,湖南 永州 425114;2.湖南科技学院 招生就业处,湖南 永州 425199)

狄更斯长篇小说《奥立弗·退斯特》中的弃儿形象

唐秀娟1唐立2

(1.零陵区石山脚中学,湖南 永州 425114;2.湖南科技学院 招生就业处,湖南 永州 425199)

《奥立弗·退斯特》是英国作家狄更斯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刻画奥立弗、露梓等弃儿,传递了作者温情的人道主义。论文通过分析狄更斯笔下弃儿类型和特征,以求深入理解狄更斯文学创作中这类人物的价值。

《奥立弗·退斯特》;狄更斯;弃儿形象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也是以塑造弃儿形象而闻名的作家。其中,作为狄更斯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奥立弗·退斯特》塑造了一些列弃儿形象,并具有其典型特征。

一 弃儿形象的类型

“弃”字是一个会意字,字的上部如一个倒立的儿童,中间如古人用的簸箕,字的下部是两只手,合起来的意思非常清楚,即用两手端着簸箕将小孩扔出去。这正符合“弃儿” 这个词的意义。正如《史记·周本记》所言:“周后稷名弃,其母欲弃之,因名曰弃。”弃儿本义上指那些被父母遗弃或抛弃的儿童。本文认为弃儿有两种含义。狭义上的弃儿是指丧失父母、失去家庭关爱的儿童可称作“弃儿”。广义上的弃儿是指被排斥、摒弃于社会之外的儿童。狄更斯小说中的无父无母的孤儿则属于广义上的弃儿。他们或流浪街头,无家可归;或生活在贫民习艺所,饱受饥饿和折磨;或被卖作童工,遭受身体和精神的摧残。狄更斯笔下的弃儿或者是孤儿,或者因父母关系扭曲使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亲情的可贵。本文认为《奥立弗·退斯特》中的弃儿主要表现两种类型:其一是流浪型弃儿,其二是寄居型弃儿。

(一)流浪型弃儿

所谓流浪型弃儿是指因父母双亡,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四处流浪的儿童。《奥立弗·退斯特》中的奥立弗就是典型的流浪型弃儿。小说主人公奥立弗在贫民习艺所肮脏、野蛮、愚昧的环境中长大,终日食不果腹,受尽凌辱和虐待。他从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流浪,总是从这一个地方流落到另一个地方。刚出生的他立刻被贫民习艺所送往一个偏远的分部,在那里食物的缺少使奥立弗比同龄的孩子看起来更小。

他9岁的时候被送往棺材店做小厮,在那里他终于吃了一顿饱饭,虽然只是一些残羹剩饭。可是棺材店的生活也不平静,棺材店的另一个小厮对他总是百般欺负,最终他在一个又冷又暗的夜晚“逃走”了,逃离了那个黑暗的地方,来到了伦敦。伦敦的生活让他发现这“是他从未见过的一个更肮脏、更破烂的地方。街道很窄、泥泞不堪,空气中充满着恶臭的气味”(荣如德译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54页。以下只标页码)。落入贼窟后,他被逼着去做小偷。当他意识到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时,他又重新开始他的出逃之路。幸运的他遇到了布朗劳先生。这位好心的先生为他治病,给他穿新衣服,还说要教他读书。但是,当他去替布朗劳先生还钱给书摊老板的时候,他又被南茜和赛克斯重新带回了贼窟,被迫跟随塞克斯去盗窃一所大宅院。中弹受伤的他被遗弃在冰冷的野外,幸亏露梓小姐与梅丽太太将晕倒在家门前的奥立弗收留,为他疗伤。最后,由于获得布朗劳先生等人的帮助,他终于脱离了贼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狄更斯在《奥立弗·退斯特》中将自己对弃儿的同情和关爱,通过塑造奥立弗形象生动全面地展现了出来。

(二)寄居型弃儿

所谓寄居型弃儿是指因父母双亡,寄养在其他亲戚或者被人收养的儿童。虽然这类儿童有人关心、有人照顾,有着善良的美好品质,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依旧隐藏着深深的恐惧。他们的内心是敏感的,他们太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以至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为他人着想,要善于给别人带来欢乐,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露梓是《奥立弗·退斯特》中这类弃儿形象的代表。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真诚和善良。当她看到受伤的奥立弗时,眼泪扑簌簌的落在了他的额头上,她不相信奥立弗“自愿充当一些最坏的社会败类的同伙”。“大妈,亲爱的大妈,看在上帝份上,请你把这件事想一想,不要急于让他们把这个有病的孩子拖进监牢里去;因为那里肯定是埋葬他改邪归正的一切机会的坟墓。哦!你是爱我的;你也知道,多亏你的好心和爱抚,我才从来不感觉到自己失去了父母;要不是这样,我也会尝到做孤儿的滋味,也会像这个可怜的孩子一样无依无靠;所以,趁现在还来得及,请你可怜可怜他吧!”(第207页)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露梓是一个面慈心善的人,同时也可以从这段话中感受到她内心的那种惶恐,看到奥立弗就会让她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如果没有梅丽太太的收养,可能她也会和奥立弗一样。所以在看到奥立弗的时候,内心的冲动让她决定一定要帮助他。

然而在面对她和哈里的爱情时,她怯弱了,她害怕自己与哈里的结合会给哈里带来污点,她“本着整个高尚的心地和彻底的自我精神”对梅丽太太和哈里满怀忠诚;“自我牺牲”始终是她的性格特征。所以在听到哈里深情表白时,她拒绝了。她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哈里的声誉,她不想让哈里的朋友怀疑她“出于卑劣的动机”接受哈里的第一次爱情;她认为自己有责任“阻止”哈里“凭着慷慨的天性的一股热情为自己的前途设置这个巨大的障碍”。“我的家世有一个污点,而世人却要用它来惩罚无辜。我不愿别人代我来受过;所有的指责统统由我一个人来承担。”(第251页)家世的污点让这个内心敏感的女孩不愿忠于自己的爱情,她选择了放弃。但是坚定的哈里却不是那么轻易放弃的人,他始终相信自己会感动露梓的,最终小说给予他们一个美满的结局。狄更斯通过《奥立弗·退斯特》露梓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对寄居型弃儿的同情,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同时也批判了那种视名望如生命的价值观。

二 弃儿形象的特征

弃儿是社会生活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因被父母抛弃产生的情感缺失导致了其心理发展异于正常家庭的儿童。《奥立弗·退斯特》中的弃儿形象具有显著的特征。他们既有善良、勇敢的品格,也有着机灵、狡猾的性格,还有孤独、苦闷的情怀。

(一)善良与勇敢

善良、勇敢的品格在《奥立弗·退斯特》一文中露梓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当南茜向露梓小姐请求救助奥立弗的时候,她的内心是焦急的。一方面,她想清楚的了解奥立弗的身世之谜,另一方面,南茜的信赖让她觉得十分神圣,不能侮辱。她的内心燃起了一种感情,那就是争取南茜这个可怜虫幡然悔改、重新做人。当南茜即将离去的时候,她还是不断地劝说:“你曾经为保护那个可爱的孩子挺身而出,你冒着这么大的危险到我这里来把你听到的话告诉我;你的一举一动对我很有说服力,我敢肯定你说的是真话;你明显地感到悔恨和惭愧;这一切无不使我相信;你还可以重新做人。哦!我也是一个女子,我相信我是第一个向你表同情的人;希望你不要拒绝我的请求。听我的话,让我挽救你,你可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第291页)她希望南茜能够勇敢的离开那个贼窟,她认为这么好心的女孩不应该是这种结局。她的善良、勇敢最终将奥立弗从黑暗的世界中营救了出来。

(二)机灵与狡猾

《奥立弗·退斯特》中有一位叫“逮不着的机灵鬼”道金斯的小贼。从他的诨号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机灵、狡猾的人。在奥立弗随同他们去“实践”的时候,他和恰利已经很快的在广场上确立了目标——一位买书的老先生。他们俩人鬼鬼祟祟地穿过马路,溜到了那位老先生的背后。“逮不着”一只手伸进老先生的口袋,从那里掏出了一条手绢,把它递给恰利;最后,他们俩飞也似地绕过拐角逃跑。这一切的发生都只在一瞬间,奥立弗看的目瞪口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也开始了飞快的逃跑。可是,老先生已经察觉到手帕没了,大声的喊:“抓扒手!”这时的“逮不着”和恰利不愿满街奔跑招人注意,所以一拐弯就躲进第一幢房子的门口。他们不久就听到喊声,接着看见奥立弗跑来,立即猜到是怎么回事。他们非常敏捷地从藏身的地方闪出来,也叫嚷着“抓扒手!”以正直公民的姿态参加追捕。这一场景的描写生动细致的表现除了“逮不着”的机灵,同时也表现了他的狡猾。这与他生活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在盗贼窝里的他们必须要学会机灵,也要学会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是社会逼迫他们的,他们的狡猾也是出于对生活的无奈。

(三)孤独与苦闷

生活没有保障,每天喝一点不能填饱肚子的稀粥,在这里没有教育,也没有游戏,更没有所谓的朋友,这就是贫民习艺所弃儿的真实写照。贫穷、孤独时刻侵袭着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们被社会当成一个球,踢来踢去。奥立弗在被带离他出生的那个可憎的寄养所时,他依然还是会感到不舍、伤悲,即使他在那里度过的幼年是那样阴暗,始终没有被一句亲切的话语或一道亲切的眼光所照亮。但是就在那所房子的大门在他后面关上时,他还是抑制不住一阵孩子气的伤悲。因为同他分手的那些共患难的小伙伴不管有多可恶,毕竟他们是他仅有的朋友。被带走的他第一次有一种掉进茫茫人海的孤独感。当他遇到好心的布朗劳先生时,他的孤独感也随之减弱,因为布朗劳先生以及贝德温太太的细心照顾让他那颗孤独的心有了归属感,让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

孤独与苦闷心理使他们容易堕入的想象世界。想象成为他们的自由表现方式,而想象的特殊形式——梦,便经常是弃儿的自由王国。然而,这种灰暗的童年既使是梦境也闪不出一线嫣红亮紫的颜色。狄更斯在孩子梦境的描写中倾注了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奥立弗受尽了折磨,被卖到棺材铺,经历了种种恐怖,身心交瘁地回到只能伸开腿的小屋。睡梦中的他,才是自由的,才拥有不受限制的快乐时光,他孩子的天性才得以发挥。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的梦里没有星星和童话,也没有王子和仙女,更没有玫瑰花。相反,他的梦里只有一张小床和棺材。“他就可以平静地长眠在教堂的墓地,有高高的青草,在他头上,温和的波荡,古旧的深沉的钟声在他睡眠中给他抚慰。”(第28页)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幻想编织的梦,奥立弗的梦就是他现实生活的反映。如果没有梦,没有幻想,那种处境比死还糟糕。有了它,就有了唯一可以自由享受的奢侈品。可是当幻想只能在梦中实现时,反而更加显出他孤独可怜,更加加重了环境给予他的苦楚、和幼小心灵的累累创伤。

三 结 语

综上所述,狄更斯笔下的儿弃儿形象具有基本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社会批判性。狄更斯通过对弃儿形象的塑造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批判了社会种种丑恶的势力。正是这些黑暗语丑恶的社会势力造成了儿童的悲惨遭遇。因此,《奥立弗·退斯特》具有浓郁的社会批判性,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责任编校:张京华)

I206.7

A

1673-2219(2015)02-0058-02

2014-07-22

唐秀娟(1964-),女,永州市零陵区石山脚中学教师。唐立(1983-),女,硕士,湖南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

猜你喜欢

弃儿狄更斯哈里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你已经拿到了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空间解读
哈里·吉尔斯
如何重现原著风格—对《弃儿》的翻译评论
狄更斯钓鱼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哈里的新女友!
怀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