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韦政通先生八十八寿诞学庆
——人文思想与人文教育研讨会感言

2015-03-19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政通深圳大学儒家

柳 恒

(深圳大学 文学院 哲学系,广东 深圳 518060)

韦政通先生八十八寿诞学庆
——人文思想与人文教育研讨会感言

柳恒

(深圳大学 文学院 哲学系,广东 深圳 518060)

今年是韦政通先生第四次来深圳大学讲学,由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王立新教授召集,韦政通先生七十岁后结交的海内外友人,共聚深圳大学,同庆韦先生八十八岁米寿,共商人文教育大业。本次会议,给韦政通先生安排了三场讲座,前两场主要以“活化儒家人格教育”为主题,最后一场,韦先生则从三个方面,对他自己的生命历程做了精彩纷呈地总结。

这三场报告,从学术的层面来讲,无疑又是一次创新。韦先生通过三场报告,将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韦政通先生高举88米滚烫的人生理想火炬,再次点燃了无数不同年龄段的追求自由、追求价值的人们的生命。韦政通先生,着实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杰出人物。有关这一点,不仅表现在他的思想、学问上,更集中的展现在他这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他才是二十世纪——这个时代陶养出来的真正“新人”。

一百年前,梁任公先生奋著《新民说》,倡言创造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公民,是中国之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必要条件。而今,我们不得不说:韦政通先生,才是梁氏“新民”目标的最有代表性的实现者和体现者。

有几个人的生命像他这样,如此的丰富多姿?有几个人的生命像他这样,连“终食之间”都不离理想而又脚踏实地?有几个人的生命像他这样,热情从未衰减,奋斗永不停息?又有几个人的生命,像他这样,到了如此的年纪,竟依然如此的健顺畅达,充满活力?!

他在青年的时代,跟随当代的思想大家牟宗三先生,点燃了理想的火焰,毅然告别混沌生活,走上理想的康庄大道。接着又转而批评传统,关怀社会人生,走上艰辛的思想探险之路。成为一个学者,成为一位思想大家,成为一个挥洒自如的自由生命的拥有者。人到黄昏,依然追求思想的突破与创新。为儒家哲学的未来发展,提出新的参考方向;给新时代的人类生活,提供了一种乐观、积极、开放、民主的崭新范例。

二十世纪的中国,一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断裂,新文化的兴起与转型,不停的战乱,政党的轮替,思想政治的斗争,经济实力的增长,波澜壮阔,狂风骤雨。现如今,中国又毅然崛起,引得世人瞩目,再现雄伟身姿。

世界变了,中国变了,迫切需要时代的新人,与之相匹。可眼前的现实,却不容过分乐观,还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人的异化、物化、理想的萎靡、精神的空虚,是今天有目共睹的事实。“成为一个人”变得更加紧迫,更加重要。韦政通先生通过所讲的“成为一个人”,将传统的现代诠释,将中国人的人生目标,导引到了一条崭新而光辉的路径中去。

宋代的大儒朱熹,批评陆象山的“易简工夫”是“一轮转,一轮不转”。理据是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本来就是两轮并转的。所谓“两轮并转”,就是要让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知与行,思辨与体验等为象征的两个方面,实现无缝的接轨和完满的统合。

孔夫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大家,而且是“道德人格”成就的光辉典范。然而,伴随近代思想史上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的科学技术与知性传统,不断冲击中国人的心灵。当西方逐渐成为思想行为的参照系统,当西方称为一种急需赶超的目标和对象,传统的思想,经过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殷海光等一代代学者的艰苦努力,我们在知识型和思想逻辑方面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就在朱熹强调的这一轮被转活了同时,陆象山强调的另一轮,却意外地停止了转动。

韦政通先生所关注的两轮是否能同时和谐地运转起来的问题,在当前时代,已与朱熹时代面对的情形严重的不同了。陆象山的“即使不识一字,也要堂堂正正做个人”,转而又成了此刻我们急需转动的另一轮。

标志这一轮的“成德之学”,被韦政通先生借用罗杰思的“成人之学”,扩张得更加广阔。“成人之学”的内涵,比“成德之学”的内涵更加丰富。而这种“成人之学”的动力资源,无论在传统儒家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儒家浩如烟海的传统经典中,都是十分丰富的。韦政通先生提出“活化人格教育”,就是要首先激活儒家成德之学的传统资源,让它在现代的社会中,重新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韦政通先生希望,借用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中的体验方法,使传统儒家的人格教育,能够真正落实到当下中国的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当中去。

罗杰斯所讲的“成为一个人”,就是要让每个受教育的人,都能“成为他自己”,发挥出属于每个个体本有的最大潜力。潜力发挥出来了,生命就有更大的力量了,也有更宽、更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了。

在罗杰斯看来,人格教育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育者在与被教育者的交流过程中,互相帮衬,帮助各自“成为他自己”。他的所谓“体验”,就是师生之间、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完全地开放,敞开心灵,放下防卫的心理,跟着感觉走。鉴于罗杰斯理论的复杂性,韦政通先生以罗氏“非指导性教学”为个案,将人格教育的核心思想讲述给大家。在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老师的专心聆听、完全接纳、充分信任学生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聆听的过程中,老师要避免做出价值的评价,悉心聆听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去发现自己,自主地对人生做出抉择。在此基础之上,坚定不移地跟着感觉走,去实现他自己。

韦政通先生所以如此重视“体验”,是因为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反求诸己”的体验过程中度过的。只有了解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跟着感觉走,才能突破人生的屏障,对生命做出创造——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崭新生命。

为摆脱传统父权伦理的压迫,早年他离家出走;为追求思想的自由,中年他脱离师门。行至人生的黄昏,他的思想再度转进,开始从人格和人性的角度研究毛泽东。他从生命力的强盛和对人类世界影响的角度,断言孔子和毛泽东,是永远不会被世界所遗忘的两个人。

三年前的深大之行后,韦政通先生的思想又一转进,翻新1996年的告别儒家之作《孔子》,对儒家人格教育的“活化”问题,再度做出崭新的思考。他希望大家都能借鉴香港“法住”事业的经验,争取复活传统的书院,将儒家的成德之教,与现代的心理咨询等结合起来。在新的时代中,去努力实施让所有人都“成为他自己”的新式人格教育,创造出不同以往的一个个具有鲜活而又丰满的人格的现代生命。

韦政通先生用自己的一生作为示例,为大家呈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他说“庄子是他的情人”“自由是他的天道”,他把自由当成人生的最高价值,他的一生,就是不断实现自由,又不断超越自由,从自由走向自由,从旧自由走向新自由的探险和实践的过程。

有几位老人,能在耄耋之年选择独自居住,自行料理生活?又有几位老人,为了追求精神的满足,不断接收新知?他在三年内精读了八十九本新书,而且都做了详细的摘要。更有几位老人,能够活得像他这样愉悦、健康、满含生命力,且不断思考着新的问题?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也就一百来年,韦政通先生八十八岁的人生,见证并参与了这一艰难曲折的过程。他的生命,实在就是“中国传统现代转化”的一个鲜活的示例。

2014-12-14

柳恒(1987-),女,甘肃天水人,深圳大学文学院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猜你喜欢

政通深圳大学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深圳大学与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签约共建产学研专用线站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1 年分类总目次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年分类总目次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政务服务APP“娄政通”上线运行
近二十年来韦政通儒家伦理思想研究综述及其问题反省
走向儒学之路:韦政通早年生活与人生选择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