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二十年来韦政通儒家伦理思想研究综述及其问题反省

2019-02-2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政通伦理思想儒家

刘 君 莉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韦政通在华人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威望和声誉。到2001年为止,出版的著作已达32部,他的《中国思想史》《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中国哲学思想批判》《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的智慧》《儒家与现代中国》等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轰动和反响。其伦理学专著《伦理思想的突破》是一部运用科际整合的方法打通传统与现代伦理极为罕见的著作,其著作《中国文化概论》被台湾王尔敏教授称为“学术通俗化的高手”。韦政通发表的各类论文、杂文约150篇,计70余万字,涵盖“自述”“评人”“论学”“论世”诸方面。

由于台湾与大陆的学术交流受限,关于韦政通及其思想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其著作也相继在大陆出版,但在此之前其思想及相关著作已引起了学术敏感度较高的学者的关注,一些学人对其书籍曾进行过专门的评介①根据韦政通的未刊日记、书信和能查到的台湾资料记载,对其书籍作过专门评介的学人如下:严灵峰、项退结、殷海光、金观涛、李中华、郑晓江、卢建荣、罗秉祥、刘玉祯、朱永嘉、萧木。。20世纪以来,大陆关于韦政通及其思想的研究有两次高潮:(1)2002年9月在武汉召开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傅伟勋、韦政通当代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高级研讨会。来自全国的50多名学者和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围绕“韦政通与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议题,探讨了韦政通的哲学、文化及伦理思想,最后形成了研究韦政通先生思想的论文集。(2)2014年11月在深圳召开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教育研讨会暨韦政通先生八十八寿诞学庆”。该会议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深圳大学国学院精心筹划,与会代表围绕人文教育展开激烈地讨论,会后产生了不少研究韦政通的论文。总体而言,对韦政通及其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文化哲学思想、韦政通与中国思想史、自由主义思想、儒学研究及批判、伦理思想、个人影响与定位等。本文集中对儒学研究及批评和伦理思想予以讨论。

一、近二十年来韦政通儒家批判及伦理转型思想研究综述

(一)韦政通儒家思想及其批判研究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最早对韦政通关于儒家思想批判进行褒扬和肯定的是台湾第一代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殷海光。针对韦政通于1965年后发表的批判儒家的文章,殷海光这样评价韦政通:“就我迄今所知,对于儒宗的批判超过吴又陵及陈独秀这些民初人物的是韦政通。韦政通围绕着儒宗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初步的解析。从他的解析,我们可以约略知道儒宗的泛道德主义对于文学发展的桎梏,对于政治的恶劣影响,对于经济的空疏思想之形成,以及儒家道德思想的种种根本缺陷。”[1]576对韦政通批判儒家思想进行批评最早的是韦政通的师弟周群振,1983年3月,他在台湾著名杂志《鹅湖》上发表了《读中国论坛“新儒家与现代化”专号之我见》,这篇文章是针对韦政通先生在《中国论坛》主办的“新儒家与现代化”座谈会上发表的《当代新儒家的心态》一文,在周群振将近一万字的论文中,几乎全是对韦政通观点的不满和否定,在文中周群振还对韦政通的人格进行了批判和否定,此篇论文完全站在维护儒家思想的立场上带着成见而作,强烈的卫道的心态使作者有失公允。

龙佳解于1996年8月在《哲学动态》上发表了《海外及台湾部分学者论新儒家及文化重建 》的文章,对韦政通有关新儒家及中国文化重建的一些主要思想和历史文化观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安徽大学哲学系的周良发老师于2011年在《四川民族学院学报》上发表了《韦政通对当代新儒家的认知与评判》一文,文章主要论述韦政通是如何评判新儒家的,主要涉及新儒家的特点、历史文化观、民主思想及其发展前景。次年,他又发表了《批判的心灵与社会的关怀———韦政通对知识分子的认知与评判》(《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第1期)主要是阐述了韦政通关于知识分子的界定、基本类型、三种特质。中国人民大学的秦晓阳撰写的《韦政通与〈儒家伦理的缺陷〉》一文,收录于《中国伦理学史经典精读》一书[2]470,该篇文章紧扣韦政通《儒家道德思想的根本缺陷》一文进行分析和梳理。秦晓阳博士严格遵循韦政通的行文思路,介绍了韦政通所陈述的儒家道德思想的四大缺陷:对生命体会肤浅、道德功夫流于虚玄、泛孝的流弊、外王的消除。作者只是客观地陈述,并未作过多的评价。

台湾地区逢甲大学中文所博士生郑淑娟在《明道通识论丛》发表的《从‘儒家现代化’谈中国文化未来之发展》,以韦政通非常有名的著作《儒家与现代化》为蓝本和素材,“就其对部分传统儒家之批判论点,予以反批判,借此凸显中国文化——儒学的特色及其现代性价值”[3]。郑淑娟博士首肯韦政通《儒家与现代化》一书特色的同时,逐一分析了韦政通关于儒家文化的几大缺陷的观点。郑淑娟博士认为,其批判传统儒家的角度有待商榷,并在剖析韦政通关于儒家文化缺陷的基础上论述了儒学的现代意义,从“天人合一观”“包容性”“孝道精神”三方面呈现了儒学的价值,文末作者对儒学进行了未来的展望,认为“反省过去;放眼未来,成为儒学迈向全球化必要之举措,也才能将中国文化中最优良的一面呈现出来……站在儒家几千年来建立的坚固基础上,重构儒学定位,并预估其面临的困境,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重心”[3]。作者的旨意是针对韦政通对儒家文化批判的反批判,但从整个行文来看,郑淑娟女士总是在大段引用韦政通的批判之后,提出一些简单的看法和见解,力度不足、深度明显不够,另外最为重要的是,作者仅局限于韦政通的《儒家与现代化》这一本书,此书中的大部分文章写于韦政通激烈地反传统的1965年,在此之后韦政通还发表了大量的批判新儒家的文章,并对先前的观点有所修正,材料占有的不足使作者的结论有失偏颇。

云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的陈盈盈在“第一届海峡两岸傅伟勋、韦政通当代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高级研讨会上围绕《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韦政通自选集》[注]关于韦政通的自选集,在此要特别说明,目前能搜集到的有两本:一本是由汤一介主编,2005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家名书系列《韦政通自选集》;另一本是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韦政通自选集》。编辑说明作了专题的演讲,作者遵循韦政通的思想脉络将其所撰写的22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其主线是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第一部分是创造性转化的准备阶段:韦政通的治学经验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创造性转化的揭题:现代化的冲击与考验;第三部分是用现代化批判传统,用传统批判现代化;第四部分是中国伦理的重建。作者认为,此本有关韦政通思想的自选集具有思想性、可读性、现代性等特色。陈盈盈编辑通过该篇文章,对韦政通这本自选集的内容作了全面的介绍和梳理,给大家清晰地呈现了韦政通思想的全貌及思想发展脉络。尤其是四部分围绕主线的编辑,堪称独创之处,凸显了该本自选集的特色。

除此以外,笔者在2018年4月26日去台北内湖西湖园韦先生府宅拜访先生,谈话中韦政通提及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博士柳恒正在以《韦政通与战后台湾儒学的转化》为题研究其儒学思想,笔者也有幸翻阅了柳恒博士寄给韦政通的博士论文草稿,柳恒博士从历史学的角度梳理了韦政通先生与战后台湾儒学发展的过程,整个论文共分六章,分别为“儒学在台湾”“韦政通的儒学进路”“儒学信徒”“儒学反思”“儒学转化”“儒学人格化”[注]柳恒:《韦政通与战后台湾儒学的转化》,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博士论文。。该论文是目前所能得知的首篇研究韦政通儒学思想的博士论文,作者最大的特点是对韦政通的资料掌握得比较翔实,基本功比较扎实,视角比较独特,但从文字运用上而言纪实多于评论。

(二)韦政通伦理思想研究

鉴于笔者博士论文的选题是侧重于韦政通伦理思想研究,所以在搜集韦政通伦理思想的文献过程中尽量做到精、全、准。从目前能够查到的文献来看,研究韦政通伦理思想具体情况如下:专著一部,硕士论文三篇,收录论文集两篇,公开发表论文一篇,专论之外散论三篇。

对韦政通伦理思想研究最早、最全面、最系统的当属尹文汉所著的《儒家伦理思想的创造性转化——韦政通伦理思想研究》,是目前以“伦理思想研究”为名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作者是安徽池州师专的一位年轻的学者,作者与韦政通有书信往来并有实际的接触,对韦政通的学术和为人很为了解,尹文汉的行文风格朴素平实,没有过于深刻的论断,他主要以韦政通的《伦理思想的突破》一书为蓝本,对韦政通关于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全书共分六章,除了第一章对韦政通进行整体介绍、第六章对韦政通伦理思想进行评价之外,其他四章与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行文思路保持高度的一致,检讨儒家伦理,构建现代伦理。

在《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一书中,唐凯麟、王泽应教授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韦政通的伦理思想,把韦政通放在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中进行了研究。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研究并分析了韦政通的新伦理观,从韦政通有关儒家伦理思想的四大缺陷开始分析,然后论述了工业文明的伦理新貌和韦政通有关现代新伦理的构想,最后对韦政通及其伦理思想进行了评价,从门派划分上,作者认为,韦政通是属于自由主义阵营的,“现代新儒家和自由主义伦理思潮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对立和斗争,主要就是以殷海光、韦政通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和以唐君毅、牟宗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的对立和斗争。”[4]134作者认为,韦政通关于儒家伦理思想的批判不同于其他学者,其伦理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提出了中国文化民主科学伦理建设的新模式,其伦理思想的缺陷在于仅仅局限于自由主义的范畴,未摆脱全盘西化的窠臼。

苏州科技学院刘春蕊的硕士学位论文《韦政通先生家庭伦理思想》,首要回溯了韦政通家庭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剖析了当代家庭伦理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韦政通关于构建家庭新伦理的内容,客观地评价其家庭伦理思想的得与失。该篇论文的关键词是“韦政通之家庭伦理”,这也是作者在视角上的创新之处。从总体而言,研究深度不够,资料掌握不够全面,从作者的参考文献可知,大部分都是韦政通著作的大陆版,涉及台版的著作不多;在对韦政通伦理思想进行评价时,作者所总结的两点自视为创新之处,实为尹文汉在其著作《儒家伦理思想的创造性转化——韦政通伦理思想研究》一书中的观点。另外就是出现了和研究韦政通文化哲学两篇硕士论文同样的问题,关于韦政通的基本史实的记述错误太多[注]刘春蕊谈及韦政通个人情况:大学毕业后,家里人希望他回家管店,他不满这种人生安排,毅然决然地跟随军队到了台湾基隆。真实情况是韦政通并未毕业就去了台湾,其去台湾的原因也不是如上所说。另外,作者还错误地将报刊文献《人生》和《民主评论》当成韦政通的两篇文章,将韦政通来大陆讲学的日期错误地写成1989年,实为1988年。。

深圳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宗真的硕士论文《韦政通对儒家伦理的创造诠释》,用“诠释学”的方法研究了韦政通的伦理思想。他用“正”“反”“合”来总结韦政通伦理思想的历程,认为“正”是韦政通发掘儒家伦理价值,具体表现在韦政通研究孔子的成德之学和朱子的经权理论,“反”是韦政通对儒家伦理的批判,“合”是韦政通运用科际整合的方法构建的融合传统与现代价值的自由人伦理。陈宗真总结的“正”“反”“合”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但真正的“正”“反”“合”的内容还有待发掘和考究。

杭州师范大学的李迎春所作的题为《韦政通伦理思想探究》的硕士论文共计四章,涵盖韦政通伦理思想的四个问题,理论形成背景、思想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特色及局限。较之其他几篇硕士论文,该篇论文比较有创新和特色之处是:作者在论述韦政通伦理思想特色的同时,指出了其伦理思想的局限性。作者认为,韦政通的新伦理不能包括或涵盖信息化时代的所有伦理问题。其评价是否公允有待商榷,但这种批评是很多学人在研究韦政通伦理思想时所未注意到,因为目前对韦政通的研究,颂扬多于批评。但作者在叙述有关韦政通个人史实方面也有疏漏之处[注]李迎春在论文中论及韦政通在上海的大夏大学就读,实际情况应该是上海的光华大学。参见李迎春:《韦政通伦理思想研究》,2009年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14页。。

尹文汉参加在武汉大学举行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傅伟勋、韦政通当代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高级研讨会时,提交了《思想家韦政通先生的伦理关怀》一文。据作者自言,此文主要观点来自其著作《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转化——韦政通伦理思想研究》。笔者也结合作者的著作和此文进行了对比阅读。论文的第一部分探讨了韦政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同情的了解,无情的批判”[5]373,作者追寻了韦政通的《孔子》一书中的“成德之学”为何在现代失落的原因,韦政通是如何立足现代社会构建现代新伦理,指出了伦理思想在韦政通整个思想中所处的位置和在其著作中所占的分量,并对韦政通进行了评价,从总体上让我们对韦政通的伦理思想有一个粗浅的了解。但可能是由于此篇文章是从作者著作中截取,问题与观点前后不能很好地契合,思路和逻辑论证不够严密。

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向清与黄守红老师联合撰写的《韦政通伦理思想简论》一文,篇幅不长,但观点明确,立意新颖。作者认为,伦理问题是韦政通的学术研究的重点和核心,韦政通的伦理思想自成体系且特色鲜明。传统伦理和现代社会是韦政通的两个切入点:“他研究伦理思想是从对于传统伦理思想的批判和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问题以及由伦理观念和伦理行为的紊乱并妨碍现代社会的有序性发展的两个方向同时入手的。”[5]385作者认为,韦政通与全盘西化者和传统主义者有别,韦政通在批判检省传统伦理时并非把传统伦理看作铁板一块,而是辩证看待,并作具体层次区分,此观点与武汉理工大学的何卓恩副教授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作者认为,韦政通伦理思想与其他学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以现代社会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并借引韦政通关于伦理与民主与科学的关系、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伦理特点、当前道德问题的诊断及解决共识等观点进行了论证。该篇文章使我们能够很明显地领会韦政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特色。

二、近二十年来关于韦政通思想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献铺陈多,评论少,史实错误

读多了研究韦政通先生的论文、专著,发现高频词就是“韦政通认为”,熟悉韦政通原作的人,很容易发现,不管是带引号还是不带引号的,有还是没有脚注尾注,很多话都是韦政通原作中的内容,而作者自己的评论却很少,很像韦政通语录。虽然作者能将韦政通的思想冠以“文化哲学”“文化观”“伦理观”等名称分项列出。但很多转述的地方,或许限于篇幅,并未清楚表达韦政通的要义。研究初期,这样的文献整理是必要的,因为没人研究,可以借鉴的研究文献很少,所以先大致有个整理的框架,便于日后的研究深入,但仅停留在读书笔记式的论文或专著是不行的。另外就是未对前人研究成果消化吸收并进一步推进,相互之间重复过多。同是研究韦政通的文化哲学观,翻开一看内容大致不差,只是标题和用语不同而已。另外,有关韦政通生平及个人人生经历,前人研究出现错误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有关韦政通的两本自传诸如《人是可以这样活的》(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出版)尚未出版大陆版,韦政通的其他著作和未刊日记、手稿在大陆能参考到的很有限。

(二)问题意识有待加强

在搜集研究文献时,笔者发现多篇“读解”“简评”“评述”韦政通个人及思想的文章,不容易看出作者想要讨论什么问题。以前文论及的尹文汉的专著为例,作者的特点是严格地忠实于原作,细心认真阅读,对韦政通如何批判旧伦理构建新伦理进行稳扎稳打地解读,可以说作者能做到对韦政通个人思想进行贴切、忠实细致的研究,对于初期研究韦政通的学人来说也是一部很不错的参考著作。但很明显的是,作者对韦政通的伦理思想评论不多,也很少以问题为中心展开与相关学者进行比较,尤其是第三章《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转化:新伦理建设的构想》和第四章《儒家伦理与现代生活》,其内容只是对韦政通相关思想简单的罗列和归类,没有进行适时的评论。虽然第五章《现代新儒家、自由主义与韦政通伦理思想》是作者与韦政通的《伦理学突破》一书不同且有创意之处,但在行文方面作者未能做好前后章节的衔接和过渡,布局谋篇不够和谐。

(三)关于韦政通伦理思想研究不够系统全面

笔者专门查阅了有关研究韦政通伦理思想的所有论文和专著(只有一部),除了研究问题重复性较强之外,非常相似的地方就是相关作者参考的主要蓝本都是韦政通大陆版的《伦理思想的突破》,整个行文结构也和《伦理思想的突破》一书极为相似。尹文汉是第一个系统研究韦政通伦理思想并出版专著的,也是目前研究韦政通伦理思想唯一的一本专著,也被其师王立新教授称之为“研究韦政通的专家”,纵观其行文内容和构思框架,其在研究韦政通伦理思想时也仅仅以《伦理思想的突破》一书为蓝本和基础,笔者在与尹文汉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尹文汉自己也谦虚地说:“韦先生的伦理思想内容丰富,我写的只是个引子。”笔者在台湾辅仁大学学习期间[注]笔者于2018年4月10日—6月10日参加了由中国台湾辅仁大学天主教学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台湾辅仁大学士林哲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五届士林哲学讲习会”。先后数次拜见并采访韦政通先生,针对很多问题和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曾在辅仁大学的三大图书馆(公博馆、神学图书馆、济时图书馆)将韦政通的所有著作(包括一些大陆根本没有流通或不能查到的著作)进行翻阅和查询,可得知,“中国思想传统的批判与重建”是韦政通一生工作的主题和重心,而儒家伦理思想是研究中国思想传统的重中之重。

韦政通在《传统的更新》一书的自序中也明确表明从1965年以来,他写的十几本书,都与传统伦理的更新有关,关系比较密切的有下列几种:《传统的透视》(该书撰于1965年,以批判新儒家为主,主要针对儒家的道德问题)、《传统与现代化》(该书写于1965年,1968年出版,此书仍是针对传统道德问题,较之《传统的透视》一书,反省更广泛,检讨与批判更有深度和系统性)、《现代化与中国的适应》(出版于1974年,该书以近代史为背景,省思了中国在遭遇西方文化冲击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如何去适应的问题)。在韦政通众多的著作中,《伦理思想的突破》一书的内容仅仅是韦政通针对1981年3月—7月台湾舆论学界关于新伦理讨论有感而著,也是当年8月份应《中国时报》主办的“文化讲座”之邀的演讲内容,只是韦政通伦理思想的一部分和阶段性伦理思想,并不能概括韦政通伦理思想尤其是其关于儒家伦理思想研究的全部,若仅以《伦理思想的突破》为蓝本研究韦政通的伦理思想,研究视野未免过于狭窄。

笔者认为,应全面深入研究韦政通关于儒家伦理的批判与重建思想。研究近代儒家伦理及其现代转型的成果不少,但以一个人物切入,并把他的思想放在儒家伦理的历史脉络中去透视,以点带线观面地去研究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转化的学人不多。另外,前人在研究韦政通伦理思想时,仅将内容局限于韦政通批判儒家伦理之后的伦理思想,而忽略了韦政通早年跟随牟宗三即信仰传统时期的伦理思想和他晚年的伦理思想。牟宗三早在50年代评论诸弟子未来的发展时,说韦政通会在伦理思想方面有点成就,据此推断,韦政通在牟宗三门下时或因个人表现或因对伦理问题的论述异于他人,才使牟先生有如此预测。海峡两岸三通后,韦政通来大陆探亲讲学又提出了活化人格教育的思想,这也是很多学人在研究时的疏漏之处。

猜你喜欢

政通伦理思想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奉天法古:董仲舒家庭伦理思想的双重样态
政务服务APP“娄政通”上线运行
闽政通APP便民利企新提升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成语成句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