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人口艾滋病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2015-03-18许国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商业性安全套性病

许国峰

(烟台市芝罘区防疫站,山东烟台264000)

流动人口艾滋病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许国峰

(烟台市芝罘区防疫站,山东烟台264000)

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与控制;高危因素/发展趋势

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不同年份数据有所不同,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2.21亿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3],占全国总人口的1/6。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和户籍改革,流动人口还有增加的趋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也有扩散和蔓延的趋势。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是流动人口[4-6]。根据国际艾滋病高发国家的经验,在艾滋病流行早期,从高发地区向低发地区扩散,目前还存在着区域差异和群体差异。现将近年来有关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因素和高危群体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与定义

1.1 流动人口学特征2005年全国人户分离约1.4735亿,2008年约2亿。2012年约2.7亿,其中86.3%是农村户口,男女比为1.339∶1。而我们的结果男女比为1.49∶1,年龄集中在20~40岁之间,平均28岁[7]。流动人口初中文化程度占50%以上[8-10]。他们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以男性为主,服务业以女性为主,制造业由于工种不同男女分配比例也不同。流动方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他们的收入大多是贴补原住地的家用,而不是投入流入地的生存环境。单身流动人口一般居住在用人单位的集体宿舍和多人合租的民房。用人单位招收夫妻工和提供夫妻住房的很少,用人单位几乎没有托儿机构,造成了夫妻分居、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大量出现,已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1.2 流动人口的概念和定义流动人口是离开户口所在地三个月以上在外地谋生的,其户口没有落入到流入地的未定居人口。其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从事经商、务工、社会服务等经营活动。上学深造、旅游探亲、短暂公出和从军的除外。流动人口中农民工占绝大多数,农民工是指集农民和工人身份于一身在城镇从事工作,没有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在城镇务工为谋生手段的一个群体[11]。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的定义:意愿和非意愿的原因,临时性、季节性或长期的,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寻求接纳的人[12]。流动过程离开流出地、中途、到达流入地、返回流出地等四个阶段。

2 流动人口中艾滋病高危因素的现状

2.1 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识欠缺在对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的调查中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调查的内容有对艾滋病本身的认知、传播途径的认知等,虽设计不同,可将艾滋病知识分为两类:即传播途径类和非传播途径类。有报道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6.13%[13]。其中传播途径类题目知晓率77.10%,非传播途径类题目63.19%。与我们的调查有一定的差别,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5.99%,艾滋病传播途径类题目85.96%,非传播途径类题目67.87%。这可能是样本抽取区域和时间断面不同所致。王路等[14]报道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5.91%,非传播途径类题目59.90%。马丽君等[15]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3.82%,非传播途径类题目45.09%。由此可见,由于我国长期强化艾滋病宣传力度,使全国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特别是流动人口,但仍有少数人对艾滋病认识不足,甚或错误。他们对传播途径类题目回答正确率较高,对非传播途径类题目回答正确率较低。文献报道[16],流动人口对非传播途径类题目回答正确率较低,是造成对艾滋病恐惧和歧视的主要原因。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歧视HIV感染者造成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感染者作为隐私不愿意暴露,所以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二是不利于监测。这部分隐藏者是艾滋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疫源。许多研究[10,17-18]表明:文化程度低,是知识缺乏的内在因素。文化程度较高的比较低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高,各家报道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年龄、性别、职业、流动人口来源地均是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的因素,究其原因是与经济收入低下有关。

2.2 流动人口相关高危行为与艾滋病蔓延的关系

2.2.1 流动人口高危行为发生情况我国流动群体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有临时性性行为、双(多)性性伴侣行为、商业性性行为等。这个群体发生高危性行为比例处于一定水平。由于此群体基数较大,流动性较强,对流动人口的每个阶段的地方,包括流入地、流经地(或交通工具上)、流出地等,疫情均有影响。多份调查中显示发生婚外性行为的占15%~20%[8,13,19-20]。东莞的调查结果有27.12%赞成商业性性行为,39.15%的赞成临时性性行为。尤其是娱乐服务人员、建筑工人及男性[8]。说明这个群体性观念开放程度较大,对家庭和社会责任心较弱,人生观和世界观有扭曲倾向。流动人群中婚前性行为比例较大,调查显示[21],有婚前性行为占26.6%。北京的调查900名有性行为者,其中有婚前性行为者占67.4%[22]。

2.2.2 危险性性行为与艾滋病蔓延的关系在南非的艾滋病高发区多性伴对艾滋病的发生和蔓延起着重要的作用。物流司机沿途站点有商业性或临时性性行为,感染率HIV后再带给在农村的妻子和男友,成为从高流行区向低流行区蔓延的途径[9]。流动群体中发生商业性性行为者有9.4%[22],男性居多,发生在多性伴侣者占31%,认为和怀疑自己的性伴侣还有另外性伴侣者有34%。多性伴侣与商业性工作者、流动群体、流动群体的配偶或固定性伴侣、流动人口的临时性伴侣等群体相互连接。性别的社会角色不同形成男性从事体力劳动如建筑业者较多,女性从事娱乐服务业较多,体力劳动较重的制造业男性较多,体力劳动较轻的制造业女性较多。因就业受学历、职业获得途径的限制,女性的经济收入总体上比男性低[23]。女性由于外出前各种条件准备不足,更容易在外遇到困难,甚或失身沦为商业性性工作者,特别是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程度较低、流出地经济欠发达的未婚流动群体女性的性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中位数为30.5,男性却在53.2水平上,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24]。流动群体中未婚女性的性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严重不足,预防非婚性行为所造成的早孕和性病的能力较弱,流动群体中的男性的意志薄弱点是性诱惑和临时性性冲动。研究结果显示,流动群体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现临时性或商业性性行为,男性19.8%,女性7.9%,有显著性差异[25]。

2.3 流动群体的流动动态与艾滋病的关系我省10年来艾滋病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流动群体占HIV感染总数的70.19%[4]。温州监测13年结果显示,流动群体占HIV感染总数的80.39%,流动群体与常住人口相比为4.1∶1[26]。流动群体的人员流动时间越长、流动地点越多、流动越频繁,高危性行为越多。流动性不是艾滋病传播因素,流动群体中的高危性行为特征和流动过程的结合是艾滋病传播的决定因素。流动性人口和性混乱是造成非洲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因素,也是从城市到农村、从高发区到低发区扩散的基础和条件。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性伙伴。在非洲流动群体比原住民感染HIV的比例更高[27]。我国的政策规定,新发感染者应在原住地接受治疗,流动群体的流动性不确定,流入地又不能在流入人员第一时间到达时进行筛查HIV感染的情况,即便感染早期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在流入地无法接受免费治疗。有些流动人口知道自己感染了HIV,但因恐惧歧视也不敢暴露和在原住地停留,因感染而流动或因流动而感染的现象恶性循环。

2.4 安全套在流动人口中的使用情况在流动群体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文献报道[8],东莞市流动人口商业性性行为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占50.0%,临时性行为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占25.3%。国际组织对我国十三家企业的从业人员调查,有55.1%曾有过随意性性行为、商业性性行为者,最近一次未使用安全套[25]。安全套使用率低的原因是认识不足,对安全套的防病作用不清楚。在不使用安全套的性活动中绝大多数因男性感觉不舒服和缺乏快感而造成[28]。与固定性伴侣从来不使用安全套者为64.5%,临时性性伴侣每次都带安全套者为14.1%[19]。与固定性伴侣从来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是相互信任。少数女性不喜欢安全套,大多为男性不喜欢使用安全套。有报道[29]泰国推行预防艾滋病使用安全套的活动前,商业性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仅有14%,到1993年商业性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增加到94%。暗娼的五类性病也下降了79%,艾滋病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说明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性病。

2.5 性病在流动群体中的感染现状尖锐性湿疣、生殖器包疹、淋病、衣原体感染和梅毒等性病存在可使生殖道HIV释放加速,增加了传染性。性病引起的生殖道黏膜和上皮损伤,增加了HIV的易感性[30]。有报道上海男性流动群体中,淋病流行率为0.5%、衣原体流行率为3.5%、梅毒流行率为1.0%。其中建筑工人罹患性病率3.2%,商贩5.6%,企业工人5.6%。矿区发生商业性性行为主要是流动人员男性,性服务工作者患过性病的有90.6%,矿区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男性性病感染发生为23.3%[31]。流动人口安全套使用率低的原因是经济问题。他们一旦患了性病多半羞于启齿而到私人诊所治疗,或自己买药治疗,得不到系统而规范的治疗,严重影响了群体的性与生殖健康,易导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患了性病后仍有40%以上的人有性行为,有60%的患者性病期进行性活动而不带安全套。这些均形成HIV传播隐患。

2.6 其他艾滋病高危因素在流动群体中存在现状吸毒、卖血在流动群体中仍然存在,2013年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为213.48万人,性别分布为男性83.6%,女性16.4%;年龄分布为18岁以下0.7%,19~35岁54.4%,36~59岁44.3%,60岁以上0.6%[32]。据报道[33]户籍在本地者为3.48%,流动人口为78.55%。深圳献血群体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88.98%的为流动群体[34]。有偿供血(卖血)人群中有相当部分为农民,性服务工作者流动人口较多。昆山市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96.93%[36]是外地人。

综上所述,流动群体中的HIV危险因素复杂,他们文化水平低,来自欠发达地区,疏于家庭的严格管教,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袭,自身保护能力差,艾滋病高危行为难以避免,不愿意使用安全套,性疾病防护知识缺乏,还有部分流动人口吸毒、卖淫、嫖娼、同性恋等艾滋病高危行为得不到控制,使这部分人中艾滋病的危险因素更加复杂。不同流出地、不同流入地、不同的传统理念、不同用人单位、不同职业的流动群体具有不同的特点。须针对不同特点制订不同干预策略。

流动群体中HIV感染者的管理控制工作很困难。建议国家层面实现网络化管理,让HIV感染者在流动的路线上、流入地均能享受到国家的免费治疗,做到全覆盖。让用人单位在第一时间在有关部门获得所用员工的健康档案,有利于针对性的管理。用人单位尽量招收夫妻工,提供夫妻宿舍,建立托幼机构,降低员工的流动性。对新进员工及时进行健康查体,常规筛查HIV感染者,严格控制员工的艾滋病危险行为。消灭歧视,创建性别平等氛围,流动与常住同等待遇,增加流动人口应对艾滋病挑战的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D/OL].2006,http:// www.stats.gvo.cn/rkpcgb/qgrkpegb/t20060316-402310923.htm.

[2]中国流动人口调查报告2010[ED/OL].zhidao.baidu.com/link?url= Xq7Gl72WD_UOkQu...2011-07-01.

[3]国家卫计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ED/OL].he.people.com. cn/n/2013/0910/c192235...2013-09-10.

[4]刘传新,苏生利,傅继发,等.山东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感染现状[J].中国性病和艾滋病防治,2002,8(1):28-30.

[5]张敏,张开宁.中国流动人口HIV/AIDS感染现状及防制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5):24-26.

[6]曾文尼.深圳市艾滋病流行现状与对策分析[J].医学与社会, 2006,19(11):8-10.

[7]刘加力.高密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流动人口艾滋病KABP调查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

[8]张巧利,刘金祥,陈伯芬,等.不同职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2):105-107.

[9]赵凤霞,王晓春.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3):330-332.

[10]石福艳,裴泓波,樊景春,等.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5-6.

[11]卫生部,国家计委,科技部,财政部.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Z].1998,news.xinhuanet.com/zheng...2002-09-29.

[12]UNAIDS.Technical update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AIDS[M].2001, 3.

[13]赵存喜.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409-501.

[14]王路,谷渊,谷晶,等.沈阳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7,11(6):541-543.

[15]马丽君,王婷,曲成毅,等.太原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4):393-395.

[16]张爱莲,王艳军,董海原,等.农民工对HIV感染者歧视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416-418.

[17]黄西戎,武俊青,王瑞平,等.深圳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08,17(4):272-275.

[18]董青,李承希,赵根明.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0(4):325-329.

[19]丁贤彬,陈宏,潘传波,等.流动人口在、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1293-1294.

[20]李永振,唐桂林,李伟,等.广西南宁市流动建筑民工STD/AIDS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1):24-26.

[21]闻明球.太仓市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5,16(4):66-68.

[22]蔺秀云,方晓义,林丹华,等.北京农村流动人口的HIV/AIDS高危性行为和只是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5):426-428.

[23]李晓静,姜山,任秀杰.女性流动人口经济地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8):65-68.

[24]高尔生,左霞云,沈燕,等.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性别差异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4):508-509.

[25]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工作现场艾滋病预防项目基线调查总报告[R].2008:72-73.

[26]周祖木,余向华,王建,等.温州市外来流动人口HIV感染的流行特征[J].疾病监测,2003,18(4):123-125.

[27]Lagarde E,Schim van der Loeff M,Enel C.Mobility and the spread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to rural areas of West Africa[J].I 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03,32(5):67-74.

[28]万绍平,李伯祥,吴庆戎,等.四川省三地区嫖客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115-3117.

[29]Hanenberg RS,Rojanapithayakorn W,Kunasol P.Sokal DC:Impact of Thailand's HIV-control programme as indicated by the decline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J].Lancet,1994,344(8917):243-245.

[30]邵长庚,王晓春,张国成,等.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12.

[31]农丽萍,何波,李冰,等.凭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J].应用预防医学,2010,16(z1):4-7.

[32]新华网.我国登记吸毒人员已超200万人[ED/OL].news.xinhuanet.com/2013-06-25.

[33]王晓霞,陈伯芬,张巧利,等.东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01-103.

[34]杨立新,尚桂芳,叶贤林,等.深圳市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1):21-28.

[35]王文明,薛黎坚,夏利民,等.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性病/艾滋病传播风险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8):1295-1297.

R512.91

A

1008-4118(2015)04-0088-04

10.3969/j.issn.1008-4118.2015.04.039

2015-09-10

许国峰(1985-),男,硕士。研究方向:流行病学防控。

猜你喜欢

商业性安全套性病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新型女用安全套的使用及综合咨询
大众文化视野下《林海雪原》的改编与传播
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商业性
对欠发达地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调查与分析——以阜阳市为例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
揭穿男人的7个性谎言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
话说性病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