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5-03-18阎妍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全肺医嘱胸膜

阎妍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60)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全肺切除术后主支气管所承受的气道压力大,支气管残端缺乏保护,易受胸腔渗液浸泡,加之老年肺癌患者本身身体各个脏器机能都处于滑坡状态,更易导致术后BPF的发生。一旦发生BPF,病死率高,患者的生命将受到威胁[1-2]。有关文献[3]报道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为2%~16%。我科2012年3月-2014年9月共为老年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103例,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5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5.8岁;右全肺切除4例,左全肺切除1例;肺癌的病理类型为鳞癌3例,腺癌2例;发生时间为术后6~30d;均返院行住院治疗;3例患者表现为高热,持续刺激性咳嗽,咳出暗红色或红色胸水样痰,胸腔引流有大量气体排出,伴皮下气肿,气管镜检查瘘口直径>1cm;2例患者伴或不伴发热,瘘口直径<0.5cm;3例在72h内行胸腔改造术加肋骨切除术;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包括胸腔冲洗、抗炎、营养支持治疗等;经过对5例患者进行引流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遵医嘱准确应用抗生素,2例发生合并真菌感染,给予同期抗真菌治疗,并且动态观察痰培养及真菌感染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取得疗效。痊愈出院。

2 原因分析

2.1 全身因素 全身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营养状况差、感染性疾病、炎性反应、贫血、术前长时间应用皮质醇激素、低蛋白血症等疾病可导致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并发BPF。本组5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营养状况差,体重指数低于18.5;2例患者糖尿病史20年。

2.2 长期大量吸烟 周雁荣等[4]研究显示:术前大量吸烟(吸烟指数≥400)是导致术后发生BPF的高危。本组5例患者术前吸烟史均在30年以上,每天20支左右。

2.3 术前放化疗 术前放疗(化疗)对于肿瘤过大的患者降低手术风险等情况有较好的帮助,但同时造成的支气管水肿、瘢痕化以及支气管动脉硬化等影响术后肺泡、各级支气管的断面愈合,成为肺切除术后诱发BPF的高危因素[5]。本组中有2例患者术前曾接受2周期的化疗。

2.4 局部因素 局部炎性浸润、病变残留(如肿瘤、结核等),残端血供破坏等局部原因致使局部组织黏膜修复障碍,导致BPF的发生。手术切除方式如为全肺切除术,支气管缝合不严密、缝合处感染破裂、支气管残端过长、血供受损等,都大大增加BPF的危险。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呼吸道护理 肺癌患者多长期吸烟,再加上癌肿的阻塞,易产生呼吸道感染。因此,术前应加强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和溃疡。要求患者尽早严格戒烟,护士与家属共同监督患者执行。并给予患者讲解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术后肢体活动对促进肺复张和机体恢复的意义,教会患者作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同时遵医嘱按时给予胸部物理治疗,提高肺功能。本组5例患者术前均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2h,2次/h、雾化吸入,2次/h。

3.1.2 纠正营养不良 增加全身营养,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营养液。糖尿病患者调整用药及饮食,定时进行血糖监测。

3.2 术后护理

3.2.1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本组5例患者均为全肺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胸腔引流管呈现“夹闭”状态。每班观察气管位置,判断两侧胸腔内压力,如有偏移,应及时通知医生开放引流管,调整胸腔内压力。

3.2.2 控制感染 (1)向患者充分讲解咳嗽、咳痰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指导患者增加饮食营养,促进术后恢复。化痰治疗从术后第1天开始常规雾化吸入,采用生理盐水加入氨溴索,2~4次/d,每次20min,以达到湿化气道,利于痰液排出的目的。同时遵医嘱静脉泵入化痰药物,达到持续化痰的作用。(2)充分排痰:从术后第1天开始,鼓励并协助患者坐起,每隔1~2h督促患者深呼吸5~10次,用双手保护患者切口有效咳嗽。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五指并拢稍弯曲呈勺状,由下往上,从外向内轻叩患者背部,叩击时应用腕肘关节力量,每次叩击3~5min,叩背间歇期嘱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先轻咳一下,然后用力将痰咳出。每4~6h重复一次。对于体弱无力及痰液粘稠无法咳出的患者,必要时协助医生行环甲膜穿刺及气管镜吸痰,预防术后肺不张及避免盲目插管吸痰而造成吻合口瘘。(3)抗炎治疗: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每天4次测量体温,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加测体温,必要时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

3.2.3 营养支持 术后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蛋白质的大量耗损,易致吻合口水肿,影响伤口的愈合,再加上患者由于术后疼痛、活动量减少等原因饮食量易减少。所以,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饮食情况,如患者进食差,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营养补充,预防BPF的发生。

3.3 支气管胸膜瘘的护理

3.3.1 胸腔闭式引流[5]的护理 置入双腔引流管冲洗脓腔:(1)注意观察及妥善固定胸腔引流管。(2)冲洗时患者取半卧位,用替硝唑200mL加生理盐水500mL作胸腔内冲洗,冲洗脓腔时嘱患者稍向患侧卧位,便于冲洗液流出。(3)冲洗完应嘱患者咳嗽,增加胸内压,让引流液充分流出。(4)作好冲洗液进出量的记录,根据胸腔引流量及冲洗量可推算胸腔内引流出的脓液量。本组5例患者经冲洗脓腔后低热、咳嗽、咳出暗红色或红色胸水样痰的症状逐渐缓解,顺利出院。

3.3.2 营养支持 由于BPF病程长,脓胸、发热等使老年患者体力消耗增大、患者体质较差,应注意补充营养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白蛋白、血浆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3.3.3 心理护理 由于BPF大多数需再次手术治疗,并且病程长、机体慢性消耗导致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低下,长时间咳嗽等影响休息,导致患者体质下降。同时住院时间长,经济、思想压力均较大,患者情绪比较悲观,易出现烦躁、焦虑等心理变化。护理过程中向患者讲明病情,解释清楚治疗阶段中所采用的措施,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 小结

支气管胸膜瘘是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应加强护理预防,医生与护士应高度重视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有关的临床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通过一系列治疗和护理措施使患者尽快恢复,提高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West D,Togo A,Kirk AJ.Are bronchoscopic approaches to post-pneumonectomy bronchopleural fistula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repeat thoracotomy [J].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07,6(4):547-550.

[2]Nagahiro I,Aoe M,Sano Y,et al.Bronchopleural fistula after lobectomy for lung cancer[J].Asian Cardiovasc Thorac Ann,2007,15(1):45-48.

[3]顾恺时.顾恺时胸心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30-736.

[4]周雁荣,张利芳.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3):205-207.

[5]Haraguchi S,Koizumik K,Hiokim M,et al.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ostpneumonectomy bronchopleural fistula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J Nippon Med Sch,2006,73(6):314-319.

猜你喜欢

全肺医嘱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来自乙肝病友的困惑:我那么遵医嘱用药,怎么还得肝癌?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三例分析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疗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