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物多玩”的教学模式

2015-03-18广东省东莞市机关幼儿园马淑琴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6期
关键词:一物多玩一物玩法

广东省东莞市机关幼儿园 马淑琴

“一物多玩”,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一个物体为中介,让幼儿探索尽可能多的不同玩法。“一物多玩”的概念常见于幼儿园户外体育器械游戏中。实际上,这一教学思路可以拓展到更多的领域,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简易、环保的探索材料,激发、引导他们用多种方法操作,尽可能地挖掘材料的有用价值,达成多个教育目标。

一、“一物多玩”的三大教学原则

第一,以“一物”为出发点,选取贴近幼儿生活、易于操作体验的活动材料。“一物多玩”突出“一”字,教师需要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兴趣、易于操作体验的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发现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以“多”为切入点,挖掘多种材料、设计多领域活动、鼓励多样性玩法。“一物多玩”活动要遵循材料多、领域广、玩法多的原则,以“多”为核心,以“多”为载体,以“多”为保证,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多方面的发展。

第三,以“玩”为落脚点,鼓励幼儿的创意想法和精彩表现。通过“一物多玩”,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激励幼儿的探索和创新,启迪幼儿的多种“玩”法,让幼儿身心得以自由舒展,创造火花不断闪现,创新潜能全面激发。

二、“一物多玩”的四大教学策略

(一)课程多变性

第一,材料种类多。“一物多玩”要求教师挖掘更多同类型和具有不同作用和玩法的材料,如餐具类的勺子、吸管、盘子等,生活用品类的凳子、夹子、毛巾、纽扣等,废旧物品类的塑料袋、纸袋、纸箱、纸盒、饮料瓶、报纸等,玩具类的积木、塑胶垫、呼啦圈等。

第二,教学领域广。教师可以针对每种材料尽可能开展多个领域的活动,让幼儿能够将“一物”的“整个”玩法开发殆尽。如仅针对纸箱这一种材料,就可以玩分类、绘画、跨越、建构等涉及数学、美术、体育和建构区域的多领域活动。

第三,活动玩法妙。“一物多玩”的创新之一在于玩法要“多”,更要“妙”,要玩出创新和创意。如针对凳子,孩子们想出了很多玩法:走独木桥、跨栏、划小船、骑马、钻山洞、敲鼓、拉小车、当球门……

(二)语言开放性

第一,启发式引导。以“凳子”的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可以站到凳子上吗?站上去可以做什么呢?立起来可以怎么玩?横着放可以做什么呢?试试反过来放,可以做什么……

第二,针对性提问。明确的、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避免了因好奇、好玩产生的混乱,也使幼儿容易接受及理解。

第三,鼓励性评价。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运动激励性的评价,如一句激励性的表扬,一句肯定性的评价,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温和的微笑或是为孩子竖起大拇指。

(三)探索逻辑性

第一,“先扩后聚”。所谓“扩”和“聚”,就是指教师注重通过启发性提问发散孩子的思维、通过小结式分享聚合孩子的思维。“先扩后聚”体现在教学思路上,以“两扩两聚”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先发散思维,开发多种玩法;然后由教师组织小结,聚合幼儿的思路;接着提出更高的玩法要求,继续发散思维;最后将玩法聚合、归纳到条理化的逻辑中。

第二,“先知后行”。“知”即感知,“行”即操作,强调的是活动中要先感知后操作。教师要鼓励幼儿先对材料从多方面进行感知,发现材料本身具备的特点,然后再去开发自己的玩法。例如,以瓶子为操作材料,首先要让幼儿感知瓶子的颜色、结构、材质、声音等,然后才能引导幼儿根据瓶子的这些特点开发多种玩法。

第三,“先简后繁”。探索过程的“先简后繁”,包括材料和活动要求两方面。材料方面,幼儿先探索一种操作材料,然后才能添加辅助材料;活动要求方面,操作的难易度也要由易到难,如针对年龄层次,在小班和中班初期,可以多设计运用身体去探索的体育类活动,随着幼儿年龄增长,科学类、数学类、美术类等更多需要幼儿动脑思考的活动可以逐渐增加。(四)评价多维性

第一,肯定幼儿的独特性。独特性指用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认识反映客观事物,对事物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第二,鼓励幼儿的多样性。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幼儿探索出的玩法越多,说明他的思维流畅性越好,这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另一重要标志。

第三,支持幼儿的变通性。变通性以灵活性为基础,属于横向思维。在“一物多玩”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幼儿灵活地变通一切已有的玩法,做到举一反三。

第四,引导幼儿的合作性。合作性是幼儿社会性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一物多玩”中,教师要强调幼儿之间的友好合作,通过合作创造出更多新颖的玩法。

三、“一物多玩”的五步组织流程

第一步,感知材料:教师首先通过启发性的方式引入“一物”,允许幼儿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了解材料的材质、特点等,为探索活动做好准备。

第二步,独立探索:教师提出“玩”的要求,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多种玩法,以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捕捉幼儿有价值的创意,用相机等方式记录下来,并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

第三步,分享交流:借助照片和幼儿自己的展示、介绍,及时小结,引导幼儿分享有创意的玩法和思路,帮助幼儿完成聚合思维的过程。

第四步,拓展探索:教师可提供辅助材料,并提出更高层次的玩法要求,增加挑战,鼓励幼儿通过合作,自发投入新的探索,达到想象无穷、创意无限。

第五步,反馈总结:结合幼儿更高层次的玩法,让幼儿分享彼此的创意和感受,总结思路,实现思维的聚合。

“一物多玩”教学打破五大领域的限制,以“一物”引发多领域课程和游戏,不仅可以充实幼儿的教玩具,开拓幼儿思维,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发展,而且教师操作方便、材料搜集简单、节省资源,是一种教师与幼儿双赢的课程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一物多玩一物玩法
零跑的新玩法
创意玩法
中班“一物多玩”主题游戏:盒子用处多
论如何对待幼儿园中被冷落的运动器材
“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与参考
爱情就是一物降一物
TPP的新玩法
体育游戏中“一物多玩”的创新方法研究
阿凡提智斗国王
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