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培养职业学校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5-03-18□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技能型产教职业院校

□卢 静

一、引言

2014 年5 月2 号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定,其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根据我国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任务。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中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培养出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提出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的概念

产教融合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加的人才培养方式。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教育环境和资源,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职业学校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求,必须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从而保持职业院校旺盛的生命力。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既可以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又能使学生学到专业技能,有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三、产教融合的优势

(一)产教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技术创新力。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办,使专业技术与教学相结合,这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条件和难得的锻炼机会。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学生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把掌握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增强了应用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产教结合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

(二)产教融合能够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产教融合能及时将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及时反馈到日常教学中;产教融合可以将日常教学融入到企业建设中,同时能将企业中的各种问题带到课堂研究,达到产学研一体化。为此,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弥补学校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而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到企业一线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三)产教融合促进校企技术人才双向培养模式建立。职业学校利用企业的职场技术优势开展对在校学生的企业技能和业务培训;同时企业也可以委派技术科研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或培训,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人力资源共享。校企合作不仅为企业带来技术和产业效益,又让学生获得实践能力的锻炼,实现双向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模式。

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应用

探索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新机制,调动企业积极性,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作用,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达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职业教育要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

(一)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构建新的教学体系。职业院校要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需求,从而根据企业需求开设专业,确定相关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企业抽调专家、技术骨干等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对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和修订;学校选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顶岗学习,企业派遣专家到学校讲课。

(二)职业院校与企业实行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计划。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新专业,制定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课程,搞好课程开发,并按照企业的需求组织教学活动。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工作,毕业后直接上岗,也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机会。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应与企业共同进行实训场地建设项目的开发,根据企业相关岗位需求,建立符合实际生产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实习、教师科研和技术服务等要求,以期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校外实训基地长效运行机制。

五、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已在众多高职院校中开展了一定时间,但由于受到一系列条件的制约,背后依然存在“发展不充分,校企合作不紧密性”等一系列的问题,最终使“产教融合”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一)产教融合场面“壮观”,而实质合作较少。从职业院校的宣传来看,很多学校都有成功的案例,而且不论什么专业都能“成功”地进行产教融合。然而,在认真了解以后才发现,好多学校的产教融合是“宣传”出来的,后期真正合作的少之又少。

(二)产教融合多为短期行为,且方法单一。在国家号召或高校评估政策的迫使下,有些学校与企业也确实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但是大多数是为了评估需要,评估结束后,不了了之。同时模式单一,大部分就是共同编写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等。

(三)企业积极性不高。经调查发现,在众多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合作的意愿很低,即使有些企业同意合作,也是出于“人情”方面的考虑。大部分是高职院校主动联系企业,力求合作。究其原因,也是在过去的校企合作中,受益的只是学校,企业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

不断完善、推进校企的长期有效合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一是尽快构建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互惠互利的动力机制。二是建议政府尽快修订产教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六、结语

实践证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全国各地很多职业学校利用相关企业的品牌优势,积极创办相应的校办产业,依托专业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融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随着经济产业结果的调整,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步扩大,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已占到全部高等院校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高职毕业生是企业一线职工的主要来源,高职学生不仅要有适应工作需求的技术能力,还应具备专业再学习的发展创新能力。企业与职业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必将作为职业院校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推动力量,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1]赵品潮.走产教结合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张捷.浅谈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无线互联科技,2013

[3]张清亮.关于高职教育产教结合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山东纺织经济,2013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产教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