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体能课与专业性技能课学时的分配思考

2015-03-18□陈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专业性军校专业技能

□陈 艳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中华复兴的伟大历史重任,大学生的体育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昌盛和国家繁荣。特别是近年来,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这使得大学生的体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军校是培育军队干部的主要源泉地,同时也是人民军队中坚力量的发源地。作为我国军事人才的培养摇篮,军校加强训练工作是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心,是增强军队凝聚力的必要前提。体育教学作为军校展开训练工作、塑造学员强健体魄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军校体育教学中,处理好基础体能课与专业技能课课时分配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丰富学员的锻炼常识,降低运动损伤,同时也有助于为祖国国防力量储备优秀的后备军,为中国军队储备高素质的军队干部。

一、体育课程中基础体能课与专业性技能课设置的必要性

(一)有效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就目前高校践行体育教学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重理论轻实践,即将绝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教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而缺乏将基础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经历。学生通过学习理论课程,积累了某些体育项目的技巧方法,并对日常的一些保健、生理等知识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但却缺乏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在理论学习中,学生了解到运动中,脚部损伤处理的相关知识,但由于缺乏应用实践,可能在自己发生损伤时却不知所措。这样严重造成教与学的脱离,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另一个极端是,过分注重体育锻炼的技能性教学,即教学中,将实践方法放在首位,认为体育是一个极具操作性的学科。这种极端容易在教与学过程中,造成老师与学生们共同的误解,从而重视技能而忽视了理论学习。而在体育课程中设置基础体能课与专业性技能课,一方面能有效权衡理论与技能,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夯实体育锻炼的基本功,并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技巧性学习,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实现教学的目的。

(二)着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基础体能课与专业性技能课的设置,能有效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并结合合理的运动训练,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身体的整体技能,并结合个人特性,掌握军事技能。

就现阶段来看,军校大学生学员大多源于普通的中学教育,在进入大学前,尚未受过任何较正规的体育教育或训练。这些学员均是18~22 周岁的青少年,他们进入军校,一部分是因为有志向参与军队,为国家做贡献;另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军校毕业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有保障才选择军校。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军校大学生成员体质较差,并对技术课程没有兴趣,造成军校学员整体素质难以上升。

设置基础体能课与专业性技能课,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学员身上的问题。设置基础体能课,给予适应理论学习的学员们一定过渡空间的同时,亦能帮助学员们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能有效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夯实体育锻炼的基本功,为后续的专业性技能的授课做铺垫。设置专业性技能课,不仅能将基础体能课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同时,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体质,并增强学生的爆发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等,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为军队储备特技力量。

(三)减少体育锻炼中的损伤事件。据相关研究表明,缺乏体育了解或不常锻炼的学生在偶尔的体育锻炼中发生损伤的概率很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严重的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前途。大学阶段,学生们尚处在身体发育的不完全成熟期,这个时期加强锻炼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学生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设置基础体能课与专业性技能课,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基本常识,夯实体育基本功,并加强锻炼相关的体育技能,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水平,体育常识意识,帮助学生判断损伤的情况,并了解有关损伤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体育基本功的练习以及专业技能的高强度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从而降低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二、体育课程中基础体能课与专业性技能课设置的学时分配

在体育课程中,基础体能课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高强度和高负荷的训练,练就大学生学员承受压力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整体素质。二是提高学员的训练技术,并培养学员的战术能力,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三是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保持稳定的情绪。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通过高难度的训练,掌握各种锻炼、作战技能,以提高组织训练与指挥作战的能力,最终为军事战术应用做贡献。

因此,在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促使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从理论上了解体育训练相关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夯实基础。同时要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体能课教育,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和强健的体魄,为后续的专业技能教育做铺垫。与此同时,专业技能课也应受到与基础体能课相同的重视程度,以期为祖国培养尖端的高素质人才,储备优秀的军事后备力量。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的体育教育中的学时分配上,应为:体育理论学习5%、基础体能学习50%、专业性技能学习45%。以此达到体育教学整体上的均衡,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体机能,为祖国建设储备优秀的人才。

[1]肖秋平.对体能训练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

[2]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3]彭健民,刘雪勇.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体系与评价体系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

猜你喜欢

专业性军校专业技能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