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5-03-18周光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才职业

□ 周光明

一、我国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合理。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都是将学生培养为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而对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却没有准确的定位。在这一情况之下,职业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技能,然而,学生却没有足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目前,我国急需大量的创业人才来为市场经济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然而,职业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还未能满足这一需求,使得我国缺乏能够在走向社会后进行独立创业的人才。

(二)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管理不到位。在教育事业中,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关系到教育质量是否达标,关系到是否能够完成教育任务,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我国职业教育中的管理工作依旧受到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的影响,其管理工作依旧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对于培养创业型人才缺乏细致、科学化的管理方案,这就导致了职业院校在招收学生、教育工作、就业安排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与教育目标出现分歧,不利于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课程设计不科学。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职业院校的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也应当以这些方面作为依据,不断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然而,在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中,课程的设计不够科学,很多学科设计还依旧沿用多年前的方案,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学生不仅难以接受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教育,更缺乏实践教育,缺少创业锻炼的机会,创业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

(四)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课程评价不完善。目前,我国对职业院校教育课程的评价主要是评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而对于学生的创业能力的高低却没有明确的评价体系。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就难以把握创业人才教育的方向,缺乏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也就没有创业教育的意识。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激励机能,达不到促进职业院校培养创业人才的要求。

(五)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招生就业问题突出。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出现了招生困难、招生不满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全日制高校的招生要求降低,许多学生选择了全日制高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职业院校自身的教育模式出现了问题,所培养出的人才在社会中竞争力低下。除了招生的问题,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也是一大问题。由于人口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学生走出校园后,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造成了失业比重增加。

二、我国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一)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基本思路。一方面,明确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成分。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创业人才教育策略、创业人才教育机构、创业人才教学课程体系、创业人才教学评价体系、创业人才招生与就业这五个方面。明确这五个组成成分,才能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将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的组成成分相互联系起来。人才培养的五大组成成分各自之间相互区别,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制定合理的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创业人才培养管理部门、设计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并对其进行公平的评价、扩大职业院校招生、保障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彻底解决创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二)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策略。一是合理定位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战略。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依据,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方向,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将其培养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全面型人才。二是确立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创业人才具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创业管理人才,另一种则是直接创业人才,将这两种人才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彻底发挥职业院校的教育功能。三是科学规划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发展道路。创业人才的培养是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新型任务,在缺乏教育经验的前提之下,职业院校必须努力地探索一条可行的创业人才培养道路,并不断地总结经验,优化教育方式,努力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三)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机构。一是完善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机构。在我国职业院校现有的教育部门之内,并没有专门负责创业人才培养相关事务的机构,针对这一情况,职业院校应当成立专门的创业人才培养教育部门和管理部门,将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系统性地规划,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创业人才培养尽快走上正轨。二是发挥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机构的职能。人才培养机构的职能一方面是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师资问题、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问题,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可靠的教育教学保障,另一方面则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做好创业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工作。

(四)合理设计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课程。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应当遵循这几种原则: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原则;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创新能力为原则;以实践教学为原则;以开放型教学为原则。在这几种课程设计原则之下,人才培养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其教学作用。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以成功的创业案例为蓝本,设计案例教学;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竞争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将经济金融、实践创新、市场营销等多种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开展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五)完善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当遵循的原则:遵循评价公平性原则;遵循科学合理、贴近实际的原则;遵循分阶段评价的原则;遵循操作简单、易实现的原则。完善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途径:一是对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化,即从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制定合理的标准来进行评价。二是对课程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弥补不足之处。三是通过多种主体对创业人才培养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校领导、企业干部、社会大众等。

(六)解决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的招生与就业问题。解决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的招生问题的办法:职业院校应当扩大创业人才的范围,选择具有较大创新潜力、自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培养。并建立专门的人才招生队伍,处理招生相关问题。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吸引更多学生报考本院校。解决职业教育中创业人才培养的就业问题的办法:加强对学生毕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其就业意识。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及就业合同,共同培养人才、批量签订劳动合同。针对不同专业,为学生推荐合理的就业企业,做好毕业就业服务工作。

[1]胡斌,俞玮.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施冰芸.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周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人才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