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思想史前沿探索(专题讨论)

2015-03-17包庆德

关键词:内蒙古大学阳明心思想史

特约主持人:包庆德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思想史前沿探索(专题讨论)

特约主持人:包庆德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主持人语: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精神精华的西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对自然内在联系复杂性的低估和对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高估,使得人们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改造过程变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地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疯狂掠夺和肆意破坏过程,从而导致日趋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美国杰出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于1997年10月在其《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中译本序中指出:“生态学似乎在警告,控制自然既不容易也不明智。”“生态学所描绘的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以及有着错综复杂联系的世界。它提出了一个新的道德观:人类是其周围世界的一部分,既不优越于其他物种,也不能不受大自然的制约。”因此,“对于下个世纪的世界来说,没有比人类同自然界的剩余部分的关系更为重要的了。没有什么事比改善这种关系更能影响人类幸福的了。”

没有生态思想史的生态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生态哲学的生态思想史是盲目的。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合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的重要思想资源和深层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道法自然、物我为一,天父地母、物我同根,诸物有性、众生平等,如此等等。对此西方学界也给予特别关注,如沃斯特认为,“中国在科学和哲学上拥有她自己的丰富遗产,她的遗产有很多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去建立与自然的新关系”;国际环境伦理学会前主席罗尔斯顿明确指出:“如果不确立起一门属于中国自己的环境伦理学,就不会有地球伦理学,也就不会有人类与家园星球的和谐。”

儒释道在“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原则、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规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准则等方面有相通之处;在生态伦理理念实现方式、生态关怀核心内容表达、生态主体行为标尺限定等方面尚有差异。本期编发的《知天以知人:道家哲学的生态智慧启示录》一文作者认为,从“道”这一宇宙自然总规律出发,《老子》为人类提出了“无为而为”、“知常曰明”、“知止不殆”和“知不知上”的思维和行为警示:人类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才能有所作为,而自然的循环性、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类在复杂、联系的宇宙自然面前的无知性,则全部都是自然法则的具体展现。所有这些表明,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改造都应该而且必须建立在对这些法则认知和遵循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是成功的和可持续的。

佛教作为一种人间宗教并不缺少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智慧。本期编发的《现代性视域下的佛教生态智慧》一文作者认为,佛教“净土论”纠偏“发展至上主义”误区,促使发展回归美好家园;“解脱论”遏制“消费享乐主义”侵袭,感悟生命真正价值所在;“缘起论”扭转“人类中心主义”僭越,调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此,在现代性视域下,汲取佛教生态智慧有利于促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阳明心学的思想价值不仅体现在其修身养性之说,且也表现在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之中。本期编发的《阳明生态思想发微》一文以此生态关切为切入点,分别从心物关系、良知说、等差之爱等层面详细探讨阳明心学的生态智慧,从中总结出阳明心学的生态伦理所体现出的审美性、道德性和实用性的特质,并结合当下生态运动解读阳明心学的思想价值和理论局限性。

2014-12-28

包庆德(1960-),男,辽宁阜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研究。

猜你喜欢

内蒙古大学阳明心思想史
《闲隙》
靳双双、赵娇作品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
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蕴
“阳明心学”是宁波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源泉
施旖旎作品
“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