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17臧瑞瑞杨丹丹贾彦彦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护患护理学关怀

臧瑞瑞,杨丹丹,贾彦彦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300)

人文关怀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臧瑞瑞,杨丹丹,贾彦彦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300)

通过说明人文关怀教育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如何在静脉输液学习中对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为例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达到在静脉输液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的培养目标,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教学效果。

基础护理学;护生;人文关怀教育

护理人文关怀为护士照护、支持、帮助护理对象获得身心整体健康与生命整体和谐,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关爱情感和专业行为活动。由于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价值[1],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人才的根本途径,所以必须以护理教育为起点,在护理教育中重视和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以实现护理的价值。有研究指出[2],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在学校教学中对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是提高护士素质的关键。由于静脉输液教学是基础护理学中的重点章节,能够体现护理关怀。因此,本文以如何在静脉输液学习中对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为例进行探讨,现介绍如下。

1 分析护患纠纷,让护生认识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在医院静脉输液时发生护患纠纷的事件并不少见,有研究表明[3],当今的在校护生已经认识到现阶段紧张的护患关系以及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对缓解护患纠纷的重要性。而教会护生成功静脉穿刺,并让护生学会对患者恰当地进行关怀护理,这是护理教学的目标,也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

首先,多篇文献报道[4-5],多所医院在静脉输液中发生护患纠纷的年均例数都在几十例以上。护理教师引导护生从临床护患纠纷案例中吸取教训,阐述在静脉穿刺过程中进行关怀护理的重要性。

其次,针对静脉输液中护患纠纷的高发生率,护理教师带领护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约1/3的护患纠纷事件由技术原因造成,而一半以上则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1)护士自身素养较低。由于护士“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落实不到位,缺乏人文关怀精神,易发生护患沟通障碍,使关爱护理流于形式。(2)输液流程不规范,穿刺技术不高。由于穿刺角度、拔针方法等不正确,导致在操作中未做到“一针见血”,进行多次穿刺,这是引起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3)药理知识缺乏。相关报道显示,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之一是护士未将输液药物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多是由于护士缺乏相关药理知识,健康教育未做到位,未与患者解释清楚导致。

2 在静脉输液教学中教育护生进行人文关怀

在静脉输液中护患纠纷发生率高,作为护理教师应该反思:较之以往照本宣科地教学,教师可以对护生的学习做出哪些改进?人文关怀教育如何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价值?

教师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有调查表明[6],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护生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是护生实施关怀护理的榜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人文关怀教育培训。建议教师不仅要学习人文知识,而且要将人文知识和护理理论整合在一起,内化成护理人文理念,并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恰当运用人文关怀护理,以提高自身人文关怀素养。最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树立“以护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平时多关心护生,让护生亲身体会人文关怀的价值。

笔者将80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护生,指导教师均为同一人。指导项目:静脉输液实训。对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法教学;实验组使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同时让实验组护生知道将会面临医院患者多样化、静脉输液问题多层次化以及问题原因多元化的事实,以帮助护生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并向护生推荐一些医学文学作品或者医教类电影、音乐、讲座等,逐步提高其人文素养。两组培训时间均为一学期。

首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实验组护生进行换位思考,体会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让护生学会理解和尊重患者及其家属,懂得包容,提高沟通能力,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护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示范,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分别询问并安慰患者:“您现在感觉怎么样?请不要担心。”并询问患者:“输液时间有些长,您需要去卫生间吗?您这样躺着舒服吗?还有其他需要吗?”操作完成后认真交代注意事项,并要感谢患者的配合,使患者一直感受到对他的关心和肯定。让护生从中领会到人文关怀在护理过程中处处都可以体现。

其次,结合真实的护理纠纷案进行学习。在课堂开始时,护理教师为实验组护生播放此类新闻事件,例如2014年上半年发生的金华某医院儿科护患纠纷案,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是该事件中的护士,我会如何做?”引导护生思考并讨论。

再次,总结讨论,结果如下:(1)学习此教学案例后,护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在实训课堂中勤加练习。(2)患儿在进行静脉输液时由于恐惧心理,身体易乱动,易导致穿刺失败,反复穿刺会加重患儿家长对护士的不满,从而发生护患纠纷。因此,护生应学会在输液前对患儿进行心理调节,如微笑面对患儿,耐心鼓励患儿;对伴有急躁情绪的患儿家长,护生要学会冷静应对,尽量不与患儿家属发生正面冲突,请穿刺水平高的护士代替实施穿刺操作,以缓解家长的焦急、不满心理。(3)当护士遭遇辱骂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暴制暴”,除了用法律手段制止患者家属的失控情绪、行为外,还要及时向护士长汇报,请其帮助解决问题。

3 人文关怀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3.1 教学效果考核

我们对实验组、对照组护生进行观察,发现实验组护生在情景模拟中面带微笑,具有亲近感,用温和的语气、体贴的话语关怀患者:“这个输液架移到床旁了,您注意些,别碰伤了……”同时用手抚触患者的手臂,对待患者如亲人;在静脉输液练习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条理性。而对照组则显得较为刻板,说话较为生硬,主动学习能力较差。

3.2 促进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基础护理学中,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教学后,护生对护理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刻,学习护理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不仅可以促使护生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还帮助他们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关心他人,如何与同学、教师和睦相处。更重要的是,护生学会了换位思考,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由此体会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护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有力地推动他们在今后的护理职业生涯中实现自身价值。

3.3 有利于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和谐的护患关系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保证。研究显示[7],在护理中,如果护理行为没能体现出与患者相同的价值观念,就很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反之,则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我们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启发护生把“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护理操作中,挖掘护生的潜力,不断促使护生学习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这样他们将实施正确的护理,逐步形成良性循环,非常有益于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学习人文关怀护理不仅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而且非常有助于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有助于护生实现自身价值。

[1]王琳.关于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58-59.

[2]卞龙艳.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8(8):2234-2235.

[3]龙霖,刘金兰,李泉清,等.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及教学方法的态度及需求[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65-567.

[4]程玉兰.静脉输液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10):2195-2196.

[5]张团敏,张平.静脉输液引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87.

[6]郭瑜洁,姜安丽,叶旭春,等.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2):58-60.

[7]陈晓阳,王丽华.伦理教育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91-492.

G420

B

1671-1246(2015)12-0079-02

猜你喜欢

护患护理学关怀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