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监督

2015-03-17

财政监督 2015年25期
关键词:财经纪律财政资金财政

经济监督

简讯

江西安远:七步骤强化农发资金管理

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管是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工作的重点。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有关规定,江西省安远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农发资金管理,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将农发资金和项目集中向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倾斜,确保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二是创新扶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积极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投向上,坚持以效益定项目,与此同时,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尽可能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是规范资金分配,科学合理,公正透明。实行综合因素分配与竞争立项分配相结合的办法科学分配资金,确保农发资金花在最有效的地方,花在最见效的环节。通过深入调研、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随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及时拨借资金。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把握好每个细节,做到了真实、准确、全面、系统地核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支出。积极提高日常工作中资金和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是强化有偿资金管理,加大回收力度。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回收管理工作,签订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回收责任状,确保农发资金的按时、定额回收,对还款低于规定要求的,视情扣减或取消下一年度农业综合开发的计划指标。

六是强化项目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管。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的规定及要求,分为本单位内部监管以及配合审计组做好外部监管工作,自始至终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程、全面、全方位的跟踪监督。

七是突出重点,优化投资结构。实行竞争立项,真正将资金向基础条件好、工作质量优、开发效益高的地方倾斜,有效发挥了资金整合投入的“乘数效应”。

(陈 瑾)

安徽黄山:强化财政内部监督筑牢财政资金“防火墙”

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着力发挥财政内部监督的治标与治本功能,通过调整监督方式,加强内控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切实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一是突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八项制度》、《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成立内部控制委员会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全局内控工作。二是加大内部审计。先后对10个业务科室和局属单位以及15个财政所(分局)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抽调业务骨干180人次,连续三年开展对财政所(分局)之间的平行互审工作,确保各项资金的安全和规范使用。三是强化资金管理。建立管事和管钱分开、互相牵制、互相监督的工作机制,各业务科室管账、管事,国库科统一管钱;实施每月对账制度,对所有业务科室、局属单位和乡镇财政所(分局)的资金账户要求做到账账、账表、账实相符。四是实行科技防控。将内控管理嵌入业务流程,启用“电子哨岗”,全方位实时监控,推动“财政一体化大平台”,国有资产管理、乡财县管、涉农补贴“一卡通”发放、非税收入的收缴和管理等实行电子化管理。五是创新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机制。建立并实施“四制”,分别是乡镇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机制、所有财政性资金监管台账机制、乡镇财政内部稽核机制和财政网络平台支撑机制,真正使财政内部监督的触角深入最基层、最薄弱的地方。

(潘南峰 王 瑜)

湖北应城:政府采购出台监管行为“十二不准”

今年以来,湖北省应城市政府采购管理中心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程序,提高政府采购活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积极推行“十二不准”。

这十二不准具体为:不得泄密依法抽取的评审专家名单;不得私自单方提前抽取评审专家或组织评审专家单独与采购人或供应商讨论接触;在评标期间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透露评标委员会的情况及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对招标项目备案资料进行保密,不得透露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投标情况;不得向招标(谈判、询价)的一方透露招标(谈判、询价)供应商的技术资料、价格和其他信息;监督招标(谈判、询价)全过程,但不得干预正常的招标(谈判、询价)工作;不得随意拖延《政府采购确认函》的下达,影响采购资金的支付;处理投诉过程中,不得向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泄露在投诉处理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参加政府采购项目的评标;不得接受采购人或供应商组织的宴请、旅游、娱乐、收受礼品、现金、有价证券、向采购人或供应商报销应当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不得向评标委员会、竞争性谈判小组或询价小组的评审专家作倾向性、误导性的解释或说明。

(方应凯 彭 维)

湖南衡阳:狠抓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湖南省衡阳市财政局认真汲取震惊全国的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深刻教训,把严肃财经纪律作为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两年来,该局共组织4次自查自纠工作,组织5次重点检查,对严肃财经纪律,有效遏制违规违纪违法等现象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使专项整治工作均衡推进,去年以来,该局从市财政、审计部门共抽调8人次组织专项督查组,3次赴市直主要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展督查,重点督查严肃财经纪律各项政策规定在各地落实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导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从今年开始,该局还将联合市审计局建立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整治常态机制,将其纳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一并狠抓落实。

为了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公务活动行为,该局先后草拟出《衡阳市党政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衡阳市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市接待处公务接待及经费管理办法》,2014年5月29日已经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全市执行。同年9月1日,该局出台了《衡阳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和《衡阳市市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上述5个办法的出台,对有效规范该市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去年以来,该市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干部职工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开展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后,全市干部职工严肃财经纪律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据市本级部门决算资料统计,2014年 “三公经费”支出13020万元,比2013年的22098万元下降41.08%。二是一批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受到了查处。去年以来,市本级查出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5个,金额211.01万元,5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市财政局共追缴违规发放的各种奖金、津补贴以及用公款送礼资金93.4万元。三是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严格把关,堵住了在财政集中支付窗口违规发放奖金津补贴和用公款送礼乱象。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市国库集中支付局共拒付各类违规资金392笔次,金额1775.1万元。

(邹祥利)

吉林永吉:“四举措”加强财政支出动态监控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基本确立了以预算指标为龙头,用款计划为载体,以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为手段的预算执行体系。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吉林省永吉县财政局采取了四项措施,实现了对财政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了财政集中支付工作效能和预算执行透明度。

一是明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主体,增强监控责任。明确财政国库部门与财政业务科室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中监控问题、核查问题、确认违规、处罚责任、信访反馈的具体职能和各环节相互衔接的责任主体,从而形成监控合力。

二是明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范围,清理整顿银行账户。从严管理各预算单位在银行开立、变更、销户,除对预算单位加强管理,还将预算单位所属单位账户包括政府投资公司、社团、协会等与财政资金有经常性缴拨关系的单位和组织也纳入动态监控系统,使动态监控覆盖所有资金,对各单位日常收支、单位往来款、财政专户资金进行有效监控,尽量减少财政资金监控的盲点。

三是明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制度,提供监控工作依据。在明确监控主体之后,为确保国库动态监控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正确行使监控、检查和处罚权限,制定和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实施细则,量化具体指标,建立了重要指标及综合分析体系,明确了预警规则和处罚依据。建立了与国库业务要求相配套、规范的动态监控工作操作规程。同时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对动态监控的工作程序、管理要求、监督检查等作了明确规定,形成科学严谨的内部管理体系,有效防止出现舞弊行为。

四是明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绩效评估原则,提高监控工作水平。建立动态监控业务联动机制,与财政内部相关科室及预算单位信息共享,做到细化同步监控,在规范化、体系化、机制化上做文章,把预算绩效综合评价工作落到实处,使一切政府支出活动都在规范化财政预算管理范围内运行,不断提升财政资金效益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林德山 李玉峰)■

(本栏目责任编辑:周菲)

猜你喜欢

财经纪律财政资金财政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新时期严肃财经纪律的研究
对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纪律责任主体的几点思考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问题探讨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