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教学与提高高职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实践研究
2015-03-17谢纬
谢纬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江苏南京210000)
黑板教学与提高高职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实践研究
谢纬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江苏南京210000)
黑板教学一直是我国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然而伴随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黑板的作用和地位正在被教师忽略,尤其在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不愿意在课堂发言。充分利用学生“爬黑板”锻炼的机会,可以有效地增强师生间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和质量。
高职生;课堂发言;黑板教学
1 高职生课堂发言现状及心理分析
课堂发言是教学中的常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它既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为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等提供较好的锻炼平台,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程度。
1.1高职生课堂发言现状
笔者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德育教师,教授的高职学生年龄一般介于15~20岁之间,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的成长期。他们关注自我,喜欢张扬个性,追求特立独行。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他们对于课堂与学习的关注度较低,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启而不发”的现象。一到提问环节,学生就纷纷埋下了头,主动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或是只有班级个别思维活跃的学生频繁举手,大多数学生沉默寡言,课堂全员参与度不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但每到发言环节,便遭遇“卡壳”,小组成员间相互推诿,影响正常教学进程。教师只能被迫点名或以提高平时分数为“诱饵”来吸引学生,但由于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被点名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1.2高职生不愿在课堂发言的心理分析
(1)惰性心理。部分学生对于德育课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不强,对所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感到厌烦,对教师的提问不愿意积极思考和参与。在惰性心理的驱使下,认为教师的提问与己无关,懒于思考,在回答问题或小组讨论时或敷衍塞责、草草了事,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从而导致发言缺乏深度,也不够系统、全面。有惰性心理的学生乐于坐享其成,往往被动地等待分享他人的思考成果,从而导致在发言时照搬照套、人云亦云[1]。
(2)主观心理因素。学生觉得需要回答的问题太简单了,无法体现出自己的能力,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愿意举手回答,而是采取相互观望态度,只是被动等待教师点名;部分学生出于害羞或自卑畏惧心理,对自己的答案没信心或担心自己发言时会情绪紧张、逻辑混乱、言意转换不畅甚至词不达意,而不敢举手回答。
(3)班风影响。班级学习氛围不好,大家对主动发言者持不屑或嘲笑态度,在同学发言过程中不尊重发言者,一旦同学问题回答错了,便被大家嘲笑或成为课后“笑谈”,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基于从众心理和自我保护的需要,部分有发言愿望的学生选择了在课堂“将沉默进行到底”。
2 黑板教学与提高高职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实践研究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盛行与普及,多媒体教学在增强学习趣味性、提高学习有效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笔者发现,传统的黑板教学却距离学生的课堂生活越来越远。教师通过黑板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少,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爬黑板”。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教育学》中说:“所有的直观教具中,要数黑板最普遍、最重要、最灵活。”[2]黑板教学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重要内容,或是在师生互动中,学生到黑板上演练、默写或陈述自己的观点等活动。黑板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检测教学效果,会有针对性地请个别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做题或默写并当场讲评,这种形式被学生亲切地称之为“爬黑板”,它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手段。
为了深入研究黑板教学对于高职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使黑板“增值”,笔者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为试点课程,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研究。
2.1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人际交流的某些品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学会善用教学技巧和策略,将课堂师生的交流由自上而下的“授—受”转化为平等的交流、谈话,学生在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发言,心理压力大大减小。
相较于严肃刻板的课堂发言,“爬黑板”可以缓解发言者的紧张情绪,使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台下学生也会更加关注“爬黑板”学生的一举一动。发言者通过在黑板上一笔一画书写观点,将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原先“教师-发言者”为中心的双边交流拓展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多维交流。
2.2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形成良性教学互动
在话题“性格”的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设计了为经典人物找职业的互动游戏,即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请每组学生用关键词的方法,写出《西游记》中4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适合从事的职业,看哪组写得快、准。为了便于开展研究,教师选择了同专业、同进度的A班、B班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实践对照发现,在正常的小组交流讨论后,采用传统发言方式的A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发言前,在推选发言代表的过程中,习惯于相互推诿,被推选出来的发言者往往积极性不高,流露出不情愿、不耐烦情绪;为尽快完成任务,在发言过程中,发言者缺乏深入的思考,更愿意照搬他人观点,人云亦云;而同组内未发言的学生多持事不关己的态度,不能全神贯注地听取他人发言,自然也无法及时补充有价值的观点,组间合作意识较差。而在运用黑板教学的B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将全体学生分成4组,并将黑板平均划分成4个区域,每组各派一位代表上台书写答案,比比哪个组答题质量最高。“爬黑板”的学生由于背向全体师生,表达更加真实而自由,再加上台下学生的热情互动及出谋划策,会进一步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一位学生写完后,本组其他学生都会陆续主动上台补充观点。实践对比表明,采取黑板教学形式,将学生置于同一时空中进行“智力大比拼”,更容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和组间竞争意识,也更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师还发现,通过“爬黑板”,部分平时课堂表现不太活跃的学生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在团队合作中积极献计献策。
2.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易于强化学生记忆
解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在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按照行动导向的理念,注重教学,努力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真正实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笑起来”。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形成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相长。组织学生参与德育教学,就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搜集资料、课上自主探究思考、课后自主完成作业等;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全员性地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来,这将是德育课改成功的关键。
心理学实验表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90%以上来自眼睛。以现代科学的观点分析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接受、加工、储存和运用信息的过程。语言能传递信息,文字、符号、图像同样也能传递信息。在教学中,使用传统的课堂问答法或谈话法,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觉去接受信息,学生的思维必须随着教师提问的速度和层次进行,并要恰当地组织语言进行表述,思维活动不能间歇,神经系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极易疲劳,影响效率。而借助“爬黑板”,一方面可以调动发言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体和思维都动起来,缓解课堂疲劳;另一方面,对于台下学生来说,“爬黑板”过程中所形成的板书,有利于强化他们的形象感知,突出教学内容,促使其充分调动多种感知分析器,协同活动并相互补偿,从而获得正确和完整的认识。
例如,在话题“价值观”教学单元的互动游戏“留舍最爱”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5样东西”写下来。如果从5样中划去一样,自己首先划去哪一个?划去的理由是什么?就这样依次划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个。在教学中,教师在同一班级内部选择两位学生分别采用“发言”和“爬黑板”进行对照研究。发言的学生在发言中易受各种因素干扰,如学生准备不充分、发言断续、拖延时间、音量过低、信息表述不完整或被误解,均会影响发言效果,不利于师生进一步交流与互动。
借助“爬黑板”,将学生思维的火花以慢动作的方式定格在黑板上,信息被完整地呈现,既可以加深学生记忆,也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互动与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动起来、活起来、笑起来”。
2.4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刺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将学生课堂发言与“爬黑板”相结合,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此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胆量,锻炼文字书写与书面表达能力等,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 在实践中完善黑板教学的反思
3.1教师对学生“爬黑板”的表现要进行形式丰富的评价
黑板上满满的板书,既是学生集体智慧的充分展示,也是教师用以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对学生“爬黑板”的表现要进行形式丰富的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的方法,促进其自我反思与提升;也可以采取学生互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还可以教师点评,从旁给予总结或者点拨思路等。教师的评价应当客观中肯,以激励为主,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赞赏,以调动学生不断参与的积极性。
在“爬黑板”的过程中,有学生答案偏离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耐心引导和纠正,帮助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改进方法。
3.2根据学生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进程
“一切教育的成果都是在一定的控制作用下取得的,一切教育活动也都是在一定的控制作用下进行的”。在黑板教学中,教师通过反馈来了解教学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控。因此,利用黑板开展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控制的过程,黑板教学系统就是一个可控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是控制者,学生是被控制者,教师通过黑板传授知识、进行能力训练和智力训练的过程便是向学生输入教学信息的过程;学生对输入的教学信息经过加工整理提高了知识水平、能力和思想认识,他们在听说、读写、演算、实验和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以及作业、考核中的成绩便是输出,对教师来说也就是反馈;教师根据反馈来调节下一步的黑板教学活动,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实施了控制[3]。
“爬黑板”是教师全面真实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爬黑板”是一种给学生带来愉快学习体验,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高职生发言积极性和发言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独特优势,结合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目标。
[1]任婕.学生课堂发言的心理障碍及调适——以小学品德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3(31):38-40.
[2]钱凤.黑板教学:一种逐渐被淡忘的教学方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2):13-14.
[3]冷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板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G420
B
1671-1246(2015)22-006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