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质量管理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监控研究

2015-03-17张茂英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毕业生监控质量

张茂英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全面质量管理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监控研究

张茂英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高校办学的中心任务是本校培养定位的优质人才教育,多数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及事业发展状况,是检验高校办学成败的关键,是高校稳健长远发展的基石,因此,必须构建完整过程的全方位教育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持续提高。本文深入剖析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外部要求目标,依照全面质量管理原则,针对高校人才培养监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对策建议。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建议

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输送所需的优秀人才,保障国家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高层次人力资源,满足国民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是高校办学的中心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与社会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保证教育质量并持续提高是高校办学的外部要求,更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内部动力,因此,通行服务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原则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事业。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达到长期成功的途径”。它是一项以过程为目标的管理,建立在质量是满足顾客要求的信念上,并能通过流程改进或再设计来防止发生偏差[1]。本文全面解析经济社会和学生事业发展对高校教育的目标要求,基于对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准确把握,尝试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原则,提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对策。

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解析

(一)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期望目标

行业企业和国家单位是高校毕业生的“消费者”,拥有对照岗位要求选聘毕业生的权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顾客。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大众化教育进程,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有效缓解了我国高知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使得用人单位在雇员挑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范围,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也就不断攀升。当前,行业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要求,已不再是单纯满足岗位技能,更多地提出素养标准:(1)知识结构综合化,不仅扎实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对相关领域甚至跨学科领域知识拥有一定理解和积累。期望高校学生一毕业就是“专业精湛、博学多才、广闻天下、能文能武”的通才,适应性更强可塑性更高,能够按本单位所需多方向发展。(2)能力结构全面化,要求毕业生不仅能圆满完成指定任务,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改革能力,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预测新情况、制订新方案;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最好还兼具一项或多项才艺本领。(3)素质修养规格化,用人单位都希望员工拥有健康的情感素质,具有善于沟通、诚实善良、温文儒雅、积极乐观、热心公益等品格;较强的自我成长意识,不断学习追求完善等等。随着经济社会纵深和拓展进阶,对人才要求的内涵不断丰富,用人单位的这种要求确属情理之中。

(二)学生事业成就对高校教育的期望目标

笔者统计十届本校毕业生去向及后续发展状态,归纳从业和创业学生的主要职业能力需求:第一类,学术研究发展型,供职于各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学术研究和前沿理论应用推广为主业,从业环境与就读高校相若,事业基石为学习期间获得的知识技能体系的培育与训练、个人对学术真理的追求欲望和创新研究能力。第二类,专业技能应用型,受雇于企业和事业机关单位,主要以在校期间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结合岗位要求完善和提高,水平发挥与在校学习效果明显相关。第三类,性格机遇创业型,在校期间养成或加强的创业愿望得以实现,多数涉足本专业的大领域行业,部分毕业生从事的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这类学生的在校课业成绩处于中下游,性格中冒险意识、忧患意识极强,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的个人素养得到有效挖掘。所以,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应把素质教育效果摆在突出位置。

(三)高校事业发展对培养质量的期望目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办学的基本职能,是高校建设的事业内容,三项办学职能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学生在校学习、毕业及后续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对于高校吸引充足优质生源、持续争取社会资源和学科专业平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对学生与本校联系的两个阶段的目标要求不尽相同:(1)在校期间,拥有良好的学风、考风和作风以传承并提升本校人才培养特质,在学科专业技能竞赛中为学校争取荣誉,帮助教师分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协助学校组织各类大型活动,优秀的素质品德获得社会赞许,学业优异的学生还是研究生学位点的储备生源,即便到其他学校攻读学位,能够提高学校的业界声誉等等。(2)毕业及后续发展阶段,在从业领域中崭露头角事业有成,能够接收新毕业的学弟学妹,能够给予母校直接回馈或合作机会,以优良素质和事业成就提升学校的社会认可度等等。学生入校注册以后,其今后的人生轨迹就打上了本校烙印,学习与工作阶段的表现成绩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声誉。

二、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对照用人单位和学生发展提出的教育质量要求,也为保证学校事业稳健快速发展,普通高校应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摆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必须构筑无管理盲点的全过程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一般做法是,以二级院系的微观监控和提升为主,学校层面掌控全局、提供政策支持、履行督查职责,审核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过程设计的合理性,督促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构建教学单位质量监控嵌套于学校质量监管的双层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完整的质量提升闭环控制。

(一)二级院系层面

二级院系是学生教育教学的执行单位,承担教学目标设计、过程组织和管理,是教育质量效果的实际产出部门,需要对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执行、专业和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情况进行全程监控[2],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单元,应做好教育教学的目标设计、实施组织、质量分析、提升改革工作。

1.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教育教学的各类规章制度是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创新的前提,为稳定教学秩序、导引师生准确贯彻办学定位和素质教育、创新做法提供政策保障,是组织教育教学的方针依据。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学生发展和学校事业的教育质量新要求,二级院系必须制定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制度规定,导引全面素质教育。需要注意的是,所制定的制度要具有科学性、政策性和人文性,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3]。

2.教学计划的制订及专业和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是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图,确定了培养学生的规格和质量;专业和课程实质是培养目标的施工图,具体落实培养过程。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形势,要求高校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水平,更深更广的理论基础,交叉融合多门学科专业知识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与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必须基于“强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满足经济社会和本校发展需要为目标,制订符合学校办学定位、满足社会要求的教学计划,丰富人才培养内涵。成立有行业专家、外校同行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架设高校与行业和同类院校的专业发展信息立交桥,通过客观分析行业企业的能力素质需求、同类专业方向区域布点及进展动态;加强毕业生发展去向跟踪,设计定量和定性的毕业生成就与素质需求调查表,逐年反馈知识技能素质要求信息,科学预测经济社会要求内容,为专业方向调整和课程改革提供可信依据。结合行业和教育专家咨询意见与毕业生素质要求反馈,科学决策以需求为导向的特质化错位培养计划,避免盲目投入或特色淹没。

3.教学检查和考务管理

(1)教学检查

进行经常性的教学质量检查和随机性抽查或集中检查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教学检查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如各门课程教师的落实情况、教学文件完整性、教师教案准备与作业批改、教材课前到位率、实验实习环节安排、教学设施与手段的配置、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生上课出勤率、毕业设计情况等等[4]。此外,还要着重开展行业最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容比例、学生探索创新素养的培育与训练,主要细节如下:1)授课计划中主要知识点的结构,关于专业能力的培养说明和要求标准;2)教案配置授课讲稿,相关内容讲授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与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衔接程度等;3)随堂作业内容的训练目标及要求,讲评的客观性和引导性等;4)教材内容讲授以外,实际科学问题的引入目标和范畴等;5)课内实验中,除认识实践部分以外,创新意识和训练的安排;6)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的知识检验的完整度、实际应用价值、创新点数等。

(2)考务管理

考试不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却是督促学生按照目标要求累积和完善知识体系的有效工具,加强考务管理是树立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前提,也是开展纪律教育和诚信教育的大好时机。一般来讲,考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确定课程考试内容、范围,考试命题和试卷的审查,执行考试纪律,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与分析[2]。课程考试检验是该门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质量,除了严格考务流程、严肃考试纪律之外,要注重课程教学目标的监控,管理重心应放在:开卷和闭卷要求的合理性,试卷的内容和范围及考核重点与教学计划培养要求的契合度,评分标准的规范与执行的严格度,课程总评成绩构成比例的合理度等。

4.教师教育教学评价

教师的教学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实行教学质量监控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作用[5]。普通高校必须改革以往表层、静态的教师评价方式,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重构适应新要求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创新意识引导和创新能力培育作为重要内容,更多地关注隐性教育效果。在加强教学督导、同行和干部听课讲评制度的基础上,要广泛收集在校学生、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增加教育学专家和社会学专家的评价意见,提高素质教育效果的定性考量权重,以增加素质教育评价内容为风向标,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素质教育,与管理人员一道构筑起无缝衔接的素质教育网格,培养学生全方位技能素质。

(二)学校层面

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在教育教学监控体系中,支持和指导二级学院的教育质量提升规范和流程,一定要准确把握管理力度,做到适度放权又要监督做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既不能管的太宽又决不能过于松懈,把教学单位的监控系统纳入管理范畴,构筑双层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在教育质量监控中,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应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第一,要修订全校性的教务管理制度,给予二级院系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各自规章制度的裕度;第二,检查监督各单位教学计划的修订、专业和课程建设、课程编排、实验室管理、教务考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第三,收集各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反馈意见,归纳共性的素质教育要求,督促教学单位和职能部处协同整改;第四,实行学校层面的教学督导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教学检查和讲评指导工作。

三、结语

采用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模式,高校才能保证毕业生质量稳步提升。普通高校的办学声誉、师资力量、条件配置和生源质量无明显优势,为获得长远发展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水平,争取学科专业的品牌效应,构筑起长效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监控体系是普通高校的现实需要。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原则,采用学校和二级学院两级教育质量监控的构架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学单位适于实情调整对策,有效实施教育质量设计、实施、监控和整改,使专业特质化发展成为可能,同时确保了培养规格的合理性、培养过程的规范性,确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

[1]常亮,高扬.论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校教务管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2~113.

[2]姜法竹,阎善文,杨树果.校、院、系三级教务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1):67~69.

[3]蒋芳薇,刘粤惠,张扬.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问题与对策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0,(2):39~41.

[4]王诚怡.加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32~134.

[5]李雪艳.完善教务管理主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41~43.

2095-4654(2015)08-0070-03

2015-05-04

G647

A

猜你喜欢

毕业生监控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