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翼状胬肉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015-03-16许燕红郑根主综述向金明刘晓婷审校
许燕红,郑根主(综述),向金明,刘晓婷(审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眼科,河北 廊坊 065000)
眼表翼状胬肉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许燕红,郑根主(综述),向金明,刘晓婷(审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眼科,河北 廊坊 065000)
[关键词]翼状胬肉;治疗;综述文献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5.07.037
翼状胬肉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率最多,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呈三角形,俗称“鱼肉”,中医称“胬肉攀睛”,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受外界剌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亦与地理纬度有较大的关系,翼状胬肉发病最高的地区为海拔300~350 mm[1]。现就眼表翼状胬肉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综述如下。
1发病原因
身体因素要考虑到遗传、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及解剖因素等。有人认为由于泪膜异常、泪液分泌不足引起角膜、结膜局部干燥而导致局部组织增生[2]。有人应用免疫荧光法发现翼状胬肉组织内存在IgE 、IgG,而IgE 的存在可能与Ⅰ型过敏反应有关,指出翼状胬肉的发生与免疫学有关,组织学检查在翼状胬肉基质中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3]。也有人认为是结膜组织的增殖变性、弹力纤维发育异常所致。曾有人提到内直肌的节制韧带发育强,当受到外界某种剌激时,其结缔组织可过度增殖而致本病;本病是结膜血管和角膜Bowman膜联合处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导致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混合物,内含一种“致翼状胬肉血管发生因子”,它具有促使结膜血管向角膜上爬行的能力[4]。
环境因素外界剌激如眼部长期受到风沙、烟尘、热、日光、花粉等过度剌激,尤其是渔民、农民、海员、砂石工人等长期户外劳动者在上述剌激因素作用下使角膜缘部结膜血管或结膜上皮组织发生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组织增生,纤维母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这是翼状胬肉形成的一系列过程。
2临床表现
眼表翼状胬肉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在胬肉伸展至角膜时,由于牵扯而产生散光,或因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长遮蔽瞳孔而造成视力障碍,非常严重的病例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眼球运动。
单侧胬肉多见于鼻侧,双侧者则分别在角膜的鼻、颞两侧。初期时角膜缘发生灰色混浊,球结膜充血、肥厚,以后发展为三角形的血管性组织。它可分为头、颈、体三部分,尖端为头部,角膜缘处为颈部,球结膜部为体部。
胬肉按其病变情况可分为进行期或静止期。进行期胬肉的头部隆起,附近的角膜混浊,在前弹力层及浅基质层有细胞浸润。颈部宽大、体部肥厚、表面不平,有粗大而扩张的血管。静止期的胬肉头部平坦,角膜浸润吸收,体部不充血或轻度充血,表面光滑,病变静止。
3内科治疗
尽量避免外来剌激,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控制结膜炎症减轻充血。在充血较重时可加用皮质激素眼药水。为减少外界剌激可佩戴适当的变色镜。
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如胬肉为进行性或已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或眼球转动受限时则可行手术切除。对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可用2 000~3 000 U/mL争光霉素液0.3 mL在表面麻醉下注射于翼状胬肉的颈部及体部,每周1次,3~6次为1 个疗程。为减轻局部反应,可在对侧球结膜下注射0.3 mL泼尼松龙、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包扎。
冷冻治疗用-40 ℃的冷冻头接触胬肉头部及颈部[5],破坏其新生血管并使之萎缩,用于较小和较薄的翼状胬肉。
4手术治疗
4.1适应证①翼状胬肉为进行性、肥厚且充血;②胬肉已侵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要求应该达到3个主要目的:①应安全地将胬肉切除干净;②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6];③避免复发。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时要特别慎重。
4.2手术方法切除仍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7]。
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适应于白内障、角膜移植术切口有影响或手术后会刺激翼状胬肉发展者,或对翼状胬肉侵入角膜较多,且为进行性胬肉或接近瞳孔缘威胁患眼视功能者,或胬肉有碍患者美观者。此种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手术方法操作亦较简单[8],但术后易复发。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适应于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结膜缺失较多者,或翼状胬肉较大且较充血肥厚、生长较快者。此手术方法有一定难度,特别要预防正反面颠倒,操作相对较复杂,且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9],手术效果较好。
翼状胬肉切除及带蒂结膜瓣移植术适用于生长较快、较肥厚充血患者。由于结膜富有很好的依从性和弹性,作适当的松解剪开后进行移位移植,以修复暴露的巩膜区。此法不会出现结膜瓣被反转,且血液供应好,被移植的结膜生长愈合较快。缺点是结膜被牵拉移位时可能有一定张力,故缝合切口时应良好对位以免结膜切口裂开[9]。
我院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既从颈部剪断,从角膜缘向瞳孔缘方向撕,翼状胬肉残留少,表面光滑,加干细胞移植,术后反应小,瘢痕小,散光小[10]。在翼状胬肉手术中,采用改良纤维蛋白封闭剂复合物代替常规的缝线,可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手术质量,避免手术后缝线松解拆线的麻烦,加快术后角膜上皮愈合,降低复发率。异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中,虽然自体干细胞球结膜移植治疗可较好地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但当巨大胬肉和复发胬当侵犯角膜超过三分之一时,自体角膜来源不足,则难以施行此手术[11]。移植可以利用穿透性角膜移植后剩下的周边角膜缘组织。另外,还有羊膜移植、角膜板层移植都有很好的效果[12],但手术复杂,费用较高。
5辅助疗法
术中用0.02%丝裂霉素放置2~4 min后加入生理盐水冲洗可以减少复发,已得到眼科医师的共识,个例报道有巩膜溶解的,可能与浓度和放置时间,以及手术创伤有关,我院使用至今无1例发生病例。
总之,翼状胬肉不论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复发的可能,因此事先一定要向患者交待清楚。为防止胬肉术后复发,在初次手术时,各个步骤的要点,如胬肉的剥离、胬肉下方组织的清理、巩膜的暴露、结膜移植片的采用,都应慎重处理。术后辅助治疗,如术后用0.5%~2.5%可的松眼液滴眼、4次/d、持续1个月,1∶2 000噻替派溶液滴眼、4次/d、持续1~3个月,或采用X线或β线照射,对防止胬肉复发,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13]。
[参考文献]
[1]王忠浩,梁轩伟,郭歆星,等.翼状胬肉的形态和显微解剖结构的关系[J].解剖学研究,2011,33(4):274-277.
[2]李景翠,张雪菲.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新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1,31(6):590-593.
[3]文小凤,柯敏.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1):1379-1384.
[4]李兆瑞,刘二华.原发性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4):660-663.
[5]朱婷婷,孙松.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1,31(3):293-296.
[6]贾烨,赖兆光.翼状胬肉切除术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3,33(1):80-82.
[7]徐晓梅,章霞.翼状胬肉手术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6):740-742.
[8]刘海兰,王云旭.翼状胬肉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 40-42.
[9]周芳红,韩真,魏丽歌,等.翼状胬肉病因和治疗与复发干预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3):498-500.
[10]郑建奇,崔伟,卢毅.不同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对角膜屈光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5):918-919.
[11]Al Fayez MF.Limbal-conjunctival vs conjunctival autograft transplant for recurrent pterygia: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 ophthalmology,2013,131(1):11-16.
[12]邓莹莹,周霞,孙荣,等.翼状胬肉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和角膜地形图改变的比较[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2):117-119
[13]Katircioglu YA,Altiparmak U,Engur Goktas S,et al.Comparison of two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pterygium:amniotic membrane vs conjunctival autograft combined with mitomycin C[J].Semin Ophthalmol,2014[Epub ahead of print].
(本文编辑:刘斯静)
[中图分类号]R77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205(2015)07-08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