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拼抢多个首发 体现人道情怀
——“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报道纪事

2015-03-15新华社湖北分社

中国记者 2015年7期
关键词:客船分社新华社

□ 文/新华社湖北分社

拼抢多个首发 体现人道情怀
——“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报道纪事

□ 文/新华社湖北分社

编者按:“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发生后,在新华社总社统一部署下,湖北分社启动应急报道机制,组织多批次采访组迅速赶赴现场,夜以继日,深入报道搜救现场最新进展,实现重要节点、重要进展第一时间发稿,充分发挥国家通讯社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力军主渠道作用,为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

《中国记者》约请新华社湖北分社同仁,详述前方救灾报道的组织指挥过程,一线记者的工作实践,以及对灾难报道的思考。

奔赴施救现场:蹚过血吸虫重灾区死水

6月2日凌晨3点多,新华社湖北分社副总编皮曙初手机铃声骤响,有人报料:“长江上翻船了,船上有400多人!”凭着多年从事长江航运报道的经验,皮曙初判断这可能是一起罕见的特大内河航运灾难事件,当即抄起采访包、冒着大雨,一边往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赶,一边联系核实消息的准确性,同时迅速向分社总编室报告。

灾难报道就是与时间赛跑。在得到确切消息后,题为《一艘载有400余人的客船在长江湖北段翻沉》的快讯于凌晨4时09分发出:

“6月1日约21时28分,一艘载有400余人的客船在长江湖北监利段沉没。长江航务、海事等部门正在展开营救。据了解,该客船名为‘东方之星’,从南京驶往重庆。”

这是当天第一条准确发布客船名称、失事时间、失事地点以及船上人数等核心信息的新闻稿件。其后,在长江航务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了解详细情况后,又于4时25分和5时28分连续发出关于“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的详细消息。

与此同时,新华社湖北分社应急报道预案立即启动。由分社党组书记、社长梁相斌牵头,2名副总编与13名文字、摄影、电视记者为成员的前方应急采访小组,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报道;由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唐卫彬牵头、常务总编周甲禄、副总编熊金超和多名记者组成的后方配合报道小组,也迅速投入应急状态,负责报道统筹、策划及编发。

早自2011年开始,新华社湖北分社就建立了24小时记者值班制度以及技术、后勤应急保障制度,海事卫星和3G通讯传输设备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所以应急事件发生后,各方能够迅速集结,立即投入战斗。此次又迅速建立应急报道微信群,前后方以此为平台,统一指挥调度,传达策划要求,提供报道线索,汇集采访素材,专人整合成稿,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报道组织策划指挥机制。

新华社总社领导获悉客船翻沉事件后,迅速启动应急报道机制,紧急召开应急协调会,社长蔡名照、总编辑何平等社领导先后给赶赴事件现场的梁相斌同志打电话提出报道要求。分社认真落实总社领导指示,前后方密切配合,滚动报道。

“东方之星”客船翻沉地点位于长江湖北监利段大马洲水域。这里地处偏僻,到达救援地点需要穿过一大片沼泽地和芦苇荡。当晚由于大风暴雨,沼泽地里的道路被水淹没,路旁许多大树被狂风刮倒。当前方应急采访小组陆续赶到这里时,各方面救援人员也正奔赴现场,道路狭窄,人员拥挤,车辆根本开不进去。为能够第一时间进入沉船现场,分社社长梁相斌同志和记者们卷起裤腿,拎着鞋子,赤足蹚进没至小腿的积水,徒步五公里赶到救援现场。

监利是血吸虫疫区,接触沼泽死水水源很容易被感染,但湖北分社前方应急采访小组的记者们没有一个犹豫退缩,突破道道封锁,克服重重困难,很快到达救援现场。

随着大规模救援行动的展开,新华社也通过各种传播形式源源不断地发出来自施救现场的报道。2日中午12时56分左右,潜水员成功从长江翻沉客船中救出第一位幸存者——65岁的朱红美老人,记者肖艺九独家首发的图片被200多家媒体采用,并占据各大媒体头版头条。

“大马洲五壮士”:在汗水和雨水中实现多个首发

救援工作分秒必争,从2日开始新华社湖北分社几乎倾全分社之力,持续24小时不间断发稿。前方记者兵分多路:一路在大马洲水域施救现场蹲守;一路跟随中央领导和救援指挥部采访;一路分点采访各个救援单位、幸存人员、遇难者家属等;后方人员也是24小时在办公室,策划选题,统筹发稿。

与其它突发事件现场不同,沉船救援现场主要在江面,十分狭窄,只有参加救援的船、艇可以容身;这里进出困难,从最近的指挥部码头到施救现场还有几公里水路。出于安全考虑,救援现场实行重重封锁,湖北分社五名记者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现场,成为现场消息最直接、最迅捷的发布来源。

自6月2日抵达现场,直到6月5日晚“东方之星”整体扶正出水,这五名记者一直驻守在救援船上,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累了、困了就和衣躺在船舱地板上,或者在楼梯角打个盹儿,被称为“大马洲五壮士”。

长江海事局海巡1202艇的楼梯角堆了一堆棉绳,这里成了记者们休息的好去处,大家轮流坐在棉绳堆上睡一会儿。只有几个平方米大小、摆了五六张椅子的船员餐厅成了“临时发稿中心”,记者们深夜躲在这里写稿子、发照片、传视频。

由于江面风雨交加,记者们匆忙赶赴现场,连必要的衣物也没有带够,长时间坚守以致全都冻感冒了。电视记者万后德、饶饶在施救现场浸泡水中时间过长,双脚都起了红疹、磨破了皮。摄影记者肖艺九为了从不同角度拍到“东方之星”出水后的画面,连夜乘坐运送遇难者遗体的冲锋舟上岸,裹着雨衣在芦苇荡里“潜伏”了一夜;现场蚊子很多,他就在双脚双手上糊满泥。

但是,现场救援人员的艰苦远甚于此,他们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战斗作风深深感染着每一位现场记者,而搜救场面的悲伤更是深深震撼着他们。不论是经历过多次突发事件报道的老记者,还是入社时间不久、未曾经历大风大浪的年轻记者,每天都是满含眼泪发稿,有时稿件一发走,就会陷入长时间的静默。

蹲守现场才有最及时最准确的消息。分社各路人马深入事件现场采访,准确及时反映救援进展,成为国内外媒体的重要信息源。在“东方之星”水下搜救、船体切割、扶正起浮、头七公祭等各个关键节点,新华社重大消息及时、准确播发,其中多篇稿件实现独家、首发,时效快,被媒体大量采用。如,6月3日晚20时左右,船体切割作业开始,一直蹲守现场的记者王贤在微信中告知后方后,分社于20时58分04秒播发快讯,做到全网首发。翌日清晨,记者们又在现场找到正在指挥救援的船舶专家,采写《救援人员在“东方之星”切割第三个探孔进行生命探测》等稿件,及时回应了舆论关注“为何要对船体进行切割”的问题。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用真情抒写感动

在长江大风大浪中持续进行的国家救援行动,谱写出一曲万众一心的壮歌。按照新华总社统一部署,在做好救援动态报道的同时,湖北分社还加强对搜救人员、幸存者、群众的采访,挖掘生动故事和感人细节,抒写灾难面前闪耀的人性光辉,突出宣传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

24岁潜水员官东在长江客船翻沉事件救援行动中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2日他和战友第一批到达救援现场,多次下潜到沉船船舱,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危急时刻,他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险被急流冲走。当他终于从水中挣扎浮出水面时,满头满脸都是油污,双眼通红、鼻孔流血,双耳胀痛难忍。蹲守现场的新华社记者站在沉船上第一时间采访到英雄义举,播发特写《与时间赛跑的生命营救——还原重庆籍船员获救过程》,被185家媒体采用。救援分秒必争,救援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也不断涌现。记者采写《为了生命的尊严——“东方之星”沉船24小时出水全记录》《不抛弃、不放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长江客船翻沉事件救援行动纪实》《长江救援,一场生命至上的国家行动》等重点稿件,生动记述救援过程中各领域抢险救援人员克服困难、连夜奋战的感人事迹和社会各界、广大干部群众伸出援手的良好风尚,充分反映我国政府动员一切力量开展搜救,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这些稿件播发后,被国内外媒体广泛采用。

湖北分社记者沈翀、黄艳为了采访到幸存者和乘客家属,一家旅馆一家旅馆找人,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敲门,冒着大雨跑了四五个地方,连续找了五六个小时,终于采访到船舶翻沉后第一个获救、第一个报警的老人吴建强。

辛劳和汗水赢得同行的尊敬,真情和真实打动用户的心。一些媒体的值班总编评价,这次长江客船翻沉事件报道让人们感受到新华社战役性报道的魄力;与新华社记者一起采访,更是切身感受到新华社记者扎实的工作作风,看到新华社记者连续奋战、高强度满负荷运转的工作热情。

《青岛晚报》编辑说,新华社采访客船翻沉事件幸存者,播发的报道让人动情动容,充分体现了人性情感。《安徽日报》编辑说,“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故牵动人心,新华社围绕救援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播发大量来自现场的报道,直击救援现场动态,生动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引语打动人心。

追问真相: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职能

在“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的报道中,新华社湖北分社坚定党的立场,坚持国家责任,坚守人民情怀,不仅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发挥解疑释惑作用;而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职能,提供大量参考信息。

湖北分社根据灾难事件报道规律,提出记者最大的职业品质就是人道主义:在灾难事件的救援阶段,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在调查阶段,重在追问事实真相,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职能;在善后阶段,突出人性关怀、反思警示。“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的原因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造成事件的真实原因必须追究,但在救援阶段,舆论的过分关注,往往会影响甚至干扰施救的正常进行,在过去很多热点事件报道中都曾有过教训。

湖北分社社长梁相斌提出:“新闻报道要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即生命权大于知情权,绝不能为了成就记者的一篇名作,而影响对幸存者的抢救和对遇难者的搜救。施救阶段,新闻报道要为施救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确保所有社会有效资源集中为搜救服务。”

从报道第一天起,新华社湖北分社就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相关报道,先后播发《现场水下救援指挥专家:五大难题困扰水下救援》《东方之星倾覆后的科学自救关键词》《现场救援专家解答:为何要切割船体?》等稿件,以及《东方之星连夜进行整体扶正》等多篇图解稿件,及时还原救援现场情景,独家采访专家详解科学救援,回应关切,解疑释惑。

报道过程中,分社独家采访到被公安机关控制的“东方之星”客船船长、轮机长,以及其他幸存者,采写他们讲述的船舶翻沉经历。到目前为止,12位幸存者中,湖北分社记者通过各种途径,已经采访到其中11位,并在救援阶段基本结束后适时发出《生死一瞬间:幸存者还原翻船经过》,真实地再现了客船翻沉的那一刻。同时,还围绕遇难者家属的诉求、对善后处理的意见等进行舆论监督。

要回应社会关注的系列疑点问题,新华社记者需多方向权威部门求证、找当事人调研,才能发声,一锤定音。灾难事件报道由于信源多元复杂,采访紧张急促,一旦把关不严,报道很容易出现错、漏、不实甚至相互“打架”等现象。为保证报道的准确性、权威性,无论前方记者的稿件,还是后方编辑整合的稿件,所有信息都在湖北分社集中,统一指挥,统一出口,并要求多个信息源证实一个事情。例如,客船载客人数、沉船时间地点、沉船当晚获救人数,甚至从船舱救出的65岁老人朱红美的年龄等很多细节,都是反复核实才播发。

□ 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肖艺九在救援现场江堤上蹲守拍摄。

主场优势:让全世界都听到新华社权威的声音

“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在国内航运史上罕见,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海内外媒体云集监利。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这次事件报道中充分发挥主场优势,派出总社及湖北、江苏、湖南、安徽等分社32名记者赴前方现场。

据不完全统计,从6月2日凌晨发出第一条快讯,分社共已播发文字稿190多条,中英文图片500多张,音视频稿200多条,新媒体稿件200多条,发稿总量逾千条。报道被国内各大媒体和网站广泛采用,其中百家以上媒体采用的稿件达50多条(张),英文新华视点《东方之星,一名幸存者的故事》等稿件,被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等境外媒体大量转发。

按总社多位领导要求,湖北分社一方面派出记者深入救援现场采访;一方面由副总编李鹏翔带队领几位记者,密切跟踪前方救援指挥部,日夜紧盯参与救援和善后工作的各相关部门,获取权威、客观、全面的信息,成为国内外媒体的重要信息源。

一些媒体反映,新华社报道反应迅速,发稿密集,且稿件质量高,报道客观积极,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了权威信息,多平台发力,占领各种舆论场,让受众看到“中国救援”的力量,充分体现了国家通讯社在舆论主战场上的中流砥柱作用。一些境外媒体也指出,这次沉船事件报道中新华社的稿件和中央电视台的视频是重要信息来源。

6月6日,随着“东方之星”船体扶正出水,遇难人数骤增,报道本着“科学救援,尊重生命”原则,及时准确播发遇难者身份确认动态信息,多终端播发展示重点稿。《马凯受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委托 看望慰问“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部分遇难者家属》《对人民高度负责——“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行动综述》等重点稿件一经播发,迅速占据各大门户网站及新闻网站显著位置。

在融合报道方面,新华社连续播发三组全媒体报道,其中三篇主打稿,传统媒体采用累计300多家,全网点击量达千万次。这些全媒体报道首次在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实现通稿图文融合,并用3D动新闻还原现场,极富感染力。例如,《3D动新闻还原水下营救65岁老人细节》通过救援现场录像和动画,生动直观地呈现救援过程。截至6月8日11时,该动新闻在腾讯网上获得278万多次的播放量。

编 辑 万小广 wxgpeter1314@126.com

猜你喜欢

客船分社新华社
再创新高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视界
大洋湾乘舟赏樱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新华社青年团分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