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
2015-03-13赵春福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导入即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整个教学成败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教学导入的原则入手,探讨初中化学中教学导入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指导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79-01
古人的“凤头、猪肚、豹尾”描述也可用于教学。开始就不能行往崎岖道路,否则后面教学事倍功半。初中学生的化学兴趣容易培养,所以,导入的设计巧妙、引人入胜,就能为组织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一、导入的指导原则
1.增加趣味性
化学学科抽象枯燥,使很多学生难以产生兴趣。第斯多惠说:“教学的成功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那么,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就是要使化学课堂增加趣味性。”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趣味性的导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学生才能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比如设置悬念、讲故事、做一些小魔术、开展一些游戏等等。
2.坚持形象性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好奇心强,容易产生兴趣,可慢慢会觉得化学越来越抽象难懂,他们开始厌倦。如果没有打好基础,掌握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会逐步降低。初中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所以,教师要利用一些感性的材料,来进行直观形象化的导入。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列举典型事例等。
3.提倡启发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改传统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教学的导入,要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集中精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以探索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新的突破口,主动探索思考解决问题。可采用演示实验法、举一反三法、类比法等。
4.考虑适度性
由于每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化学基础也还比较薄弱,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认知特点、基础知识,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式、温故知新式或联系实际生活等等方法。
二、导入的相关方法举例
1.设置悬念法导入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思源于疑。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若干悬念,以学生的好奇之心使其来学习,主动寻找问题答案。
如讲解微观抽象的分子原子时,学生兴趣就没有讲解直观物体时高。所以,教师首先可以生物学人体细胞结构,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入正题。如“1+1=2,那么化学上一加一也等于二吗?”和“物质可无限下分,那么物质的构成微粒有哪些?”学生产生疑问,才会继续思考寻找答案。
2.利用多媒体导入
利用多媒體图文并茂、声像合一、动静结合的这些特点,从微观粒子到宏观世界,突破时间界限,给学生呈现直观、立体的课堂,让教学更加生动鲜明,对传统教学中学生难解问题都具象化讲解,更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特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记忆知识。
比如讲授“化学价”时,用语言和实物去描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很难做到,这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动画,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钠原子和氯原子转化为阴、阳离子以及阴、阳离子怎样形成离子键的整个过程,直观易懂。
3.演示实验导入
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更可以唤起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设计演示一些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实验,来感受色、声、光、热等知识,使学生通过感官、直观的实验来解决问题。
如教授《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课时,教师可设置问题:“实验完手帕会怎么样呢?”,演示“烧不坏的手帕”,学生回答都说会烧坏。首先将酒精与水按一定比例调配,然后将一块棉手帕放入液体中浸泡之后拿开,将手帕的两个角用镊子平夹住,然后将其在酒精灯上点燃,等到火焰变小时,轻摇手帕熄灭火。演示完实验后,学生都瞪大双眼,吃惊的看着老师,手帕完好如初。学生会想:手帕为什么依然完好?这样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引入新课。
4.联系学生实际导入
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对于学生看得到、摸到着、经历过、想经历的实际问题,学生就愿意去尝试解决。这样就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
比如,讲解水的净化和爱护水资源课题时,可以以滇池的治理情况来说。“近年来,滇池各种污水排放量骤增,滇池的自净力功能被弱化。云南各级部门已经开展了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来治理滇池污染,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同学们,你们看到滇池飞来的一群群可爱的红嘴鸥了没?水质净化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就变得更加适合人类和动物生存了。那么,你知道水质净化的方法都有哪些吗?”以此来引入课题。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导入方法多样,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去选取适当的方法,探索更多好用的导入法,灵活运用于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赵立国.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导入环节的优化[J].学周刊.2012(07).
作者简介:
赵春福,男,42岁,大学本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20年,喜欢书法,现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中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