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的思考与认识
2015-03-13赵宏亮
赵宏亮
【摘要】选择学科德育作为交流主题,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上学年,在国家“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我校承担了《心理教育、德育创新与学科整合三位一体的教育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感觉自己对学科德育有了一些思想认识;二是上学年参加过学科德育方面的培训,感触很多,感受很深,今选择《课程教育研究》这一平台想与教育同仁进行观点交流研讨。
【关键词】学科德育 价值观 实践策略 渗透融合 双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57-02
所谓学科德育,就是学科教师发挥学科知识体系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实施育人功能,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健康人格,实现各学科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德育形式。学科德育的基本理念是对受教育者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影响,而不应局限于专门的德育教育,不是把德育工作视为德育处或者班主任的专属任务,应使德育成为所有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共同使命。
回顾近些年国家有关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节点和纲领性文件,不难看出大力推进学科德育刻不容缓。
首先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和文明行为。
其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指出学校德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中学德育建设的全过程,起到引领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武装学生。
第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其核心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全社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是“立德树人”工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总体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这是对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回顾这一系列纲领性文件,足以使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固然担负着知识教学的任务,同时承载着艰巨而又光荣的育人职责。要在尊重学科自身价值和特点的前提下,研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发挥学科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将学科育人思想与教育内容有机整合。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指出:“教学如果没有了道德教育,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学科德育的理论主张。
但目前的现状是,学科教学活动一直在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之间彷徨。仍处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环境之下,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科教学自然地就偏向了知识教学,也就没有太多心思和精力去开展道德教育,造成了德育教育“知而不行,言而不信”的困境。尽管知识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考试成绩的基础上,也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但一味地知识教学,失去完备的德育支撑,知识教学就如同失去了前行的方向和动力,人才培养必将大打折扣。近些年,有不在少数的大学生不遵守社会公德、甚至道德败坏就足以说明问题。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说“教师是具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是教学生的品质、学风、生活、习惯等道德行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是人师与经师两者合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书是本质,育人是天职,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存的有机整体,尤其育人问题,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是当今社会最关注的焦点。
為了更好地解决学科德育所面临的难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学科德育的基本特性,从而做到对症下药。
首先,学科德育是一种间接德育。一方面,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同时还能够间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各学科中本身也包含着诸多道德元素,这些道德元素往往能够在各课教学中以间接的方式转达给学生,从而促使学生的品德发展。
其次,学科德育是一种隐性德育。专门的德育教育活动一般是一种显性德育,它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都趋于显性。学科德育之所以是一种隐性德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学科德育并不一定设定一个或几个显性的、必须达到的德育目标,它所产生的德育影响往往是不可考量的,具有非预期性。(2)学科德育中的价值内容往往隐蔽在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当中,其内容必须从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具有隐蔽性。(3)学科德育并不以系统的方式展开德育教育,而主要是在各个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合着价值教育,具有方式的非系统性。
其三,学科德育是一种“渗透式”德育。学科德育把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一方面,教师通过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发现真理,提高学生的智慧和理性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道德成长;另方面,教师的道德榜样作用往往是润物无声,其言传身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影响教育。不仅如此,象征文、演讲、实验等学科课外活动,都渗透着较为丰富的道德价值观,传输着积极的道德影响。
在有了对学科德育上述的认识,就为学科德育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为使学科德育切实发挥出实践影响力,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策略值得研讨。
第一,从教师自身层面来看,首先应提高教师的德育自觉性,将育人之天职真正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任何学科教师不应该因考试压力为自己“缺席”德育工作找理由,不应该只关注本学科教学这“一亩三分地”,不应该使德育成为一块由专人专管的专属领域,让德育成为“一座孤岛”,只有孤单单的一队人马在孤岛上奔波劳累。很显然,道德教育的使命并不是那些人就能完成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基于文化知识,也基于道德威望。所以,要使学科德育真正有效地实施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教师的德育自觉性、主动性,将“立德树人”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全面体现与渗透,这是一名具有专业意识教师开始步入专业领域的第一步,接下来,在向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迈进的道路上,要努力使自己拥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和文化、精神、品位、修养等一切审美情趣紧密联系的广阔的课程视野,拥有一种承担传承文明、塑造民族灵魂的职业境界。只有拥有这样的情怀境界和课程视野,教师就会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课堂才能释放出无限生机和活力,我们的教育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品格健全、智力优异的栋梁之才。在某种意义上,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称为“优秀教师”。
第二,从学科教学的层面来看,学科的知识教学必须与道德教化功能相融合。简单来说,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避免去生硬地提炼道德教育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照本宣科的道德教育,而是应当注重内容选取的价值性、时代性、经典性,将道德教育渗透在学科的知识教学当中。比如,语文课教学,首先需要承担的是培养能够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有效地获得他人和社会的理解与认同、在社会上有质量、有尊严地生存的人。所以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并乐于和能够把自己心中所想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有效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如果语文老师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真正追求,那他在教学中就会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读书、思考、与人交流的时间或机会,而不会因大量时间的听写、默写、做篇子而使学生丧失这些机会,就会使学生领悟到苏轼尽管仕途坎坷,却有着豁达的胸怀。政治、历史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政治、民主法治、公民意识、人生意义等教育内容,那些伟人伟事伟大人格自然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是天然的道德榜样,也使学生广泛了解中外历史与文化,感受国家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地理课中,可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针对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和关注全球的意识教育等。艺术体育课中传递着的求真、求美、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等等。总之,各个学科中都具有一些隐性德育课程因素,其内容将涉及不同的价值观,激发这些隐性课程的德育影响,会增强教育感染力和吸引力,陶冶学生情操,热爱生活,美化生活,享受生活。
第三,从育人方式方法角度来看,育人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德育大纲》中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学校人才培養,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任何学科首先要明确教育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应采取的正确途径、手段和方式方法,在此前提下,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仅仅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只能说是达到了一个教书匠水准,要超越这一仅停留在技能层面上的教书匠角色,则需要教师更多地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教及这样教要达到的目的,在明确和把握这一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再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力争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采取讨论、问题探究、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生活体验等多样有效、兴趣动机、自主创新的方式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知识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效融合。
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哪些人、哪些部门,而应扩张到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课外活动、班会课、墙壁文化、宣传栏、电视台、社团……等等,都是强有力的德育体系途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立德树人润泽生命。学校绝不单纯是学科学习的场所,也是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成长经历、背景、个性、能力和差异的、多姿多彩的孩子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培养民主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场所,是多样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学习的场所。而作为学科教师,自然承担着双重责任,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的同时,还要同步组织基于课程的德育。期盼每一位老师,能在学校大德育架构下,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勇于探讨,敢于尝试,科学育人,将德育内容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随风潜入,育人无声,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从而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育人三部曲》苏霍姆林斯基著/毕淑芝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魅力》于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